導語:歡迎來到奇聞趣事閣,人有血,動物有血;現在,有些人認為植物也有血液,像人類和動物一樣,植物也有不同的血型。
在中國南方的山林灌木叢中,有一種常青藤狀植物雞血藤,它總是攀附在其他樹木上,每年夏天都會開出玫瑰色的美麗花朵。當人們用刀砍藤條時,會發現流出的汁液先是紅棕色,然後慢慢變成鮮紅色,就像雞血一樣,所以被稱為「雞血藤」。經過化學分析,發現這種「血液」含有鞣質、還原性糖和樹脂等物質,可用於醫藥,具有理氣止痛和促進血液循環的功能。它的莖皮纖維也可以用來製造人造棉、紙、繩子等。其莖葉也可用作殺蟲的殺蟲劑。
南葉門的索科特拉是世界上最奇怪的地方,尤其是島上的植物,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植物學家。據統計,島上大約有200種植物在世界任何地方都找不到,其中之一就是「龍血樹」。它分泌一種像血液一樣的紅色樹脂,廣泛用於醫學和美容。這種樹主要生長在島上的山區。當地還有一個關於這棵樹的傳說,說很久以前,一條巨龍在這裡和大象搏鬥。結果,龍受傷並流下了血,當血灑在樹上時,樹有了紅色的「血」。
英國威爾斯,有一座建於公元6世紀的古建築,前院矗立著一棵有700年歷史的杉樹。這棵樹有7米多高,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多年來,一種類似血液的液體從一條2米長的天然裂縫中流出。這種奇怪的現象每年吸引成千上萬的遊客。為什麼這棵杉樹會流出「血」引起科學家的注意。美國華盛頓國家植物園的高級研究員特利教授對這棵樹進行了深入研究,沒有發現出血的原因。
有趣的是,一名日本警察發現了植物的血型。他叫山本,是日本科學警察研究所的法醫主任和第二研究主任。他於1984年5月12日宣布了這一發現。有血型的植物是偶然發現的。有一次,一名日本婦女晚上死在臥室裡,警察趕到現場,無法確定她是自殺還是他殺,他們進行了血液測試。經過測試,死者的血型是O型,但是枕頭上的血液是AB型,所以她被懷疑是他殺。然而,沒有發現其他謀殺者犯罪的證據。當時,有人問枕頭裡的蕎麥皮是否是AB型的。這句話提醒山本,他拿蕎麥皮做測試,發現蕎麥皮是AB型的。
這一事件引起了轟動,促進了山本對植物血型的研究。他連續觀察了500多種植物的果實和種子,並研究了它們的種子。牽牛花的生命只有半年。如果發芽的牽牛花被保存在黑暗中,這樣它就不會見光,它會在雙子葉植物生長之前開花結果,然後枯萎。此時,它的壽命只有幾周。然而,如果牽牛花被搬進溫室,晚上電燈被打開以保持明亮,它將永遠不會開花,但會繼續生長几年。
從這個角度來看,牽牛花似乎能夠在沒有固定壽命的情況下「隨意」改變壽命。
人類或動物,只要是同一物種,就會以大致相同的速度成長:性成熟、分娩、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衰老,最後以給定的壽命結束生命。然而,植物可以在生命的各個階段睡眠一段時間:例如,它們在冬天停止新陳代謝,在春天又開始生長。幾粒種子同時從同一株植物的草木上掉落,有些種子在第二年馬上發芽,有些種子在地下沉睡了幾年甚至幾十年,有些種子甚至在幾百年後發芽。
植物和動物通過繁殖他們的孩子來繼續他們的生活。動物的繁殖需要精子和卵子的結合,甚至「克隆」也需要卵細胞或胚胎細胞的。然而,植物可以通過自己的細胞(單細胞)繁殖,這些細胞不斷分裂,「永不死亡」。"
森林大火經常會使山上的野生植物燃燒,但是在第二年的春天,燒焦的樹幹上又出現了稀疏的新綠。
1963年,英國的史基瓦德切一小塊胡蘿蔔,放入培養液中。很快,胡蘿蔔片中的許多細胞被釋放出來,並放在培養基上。細胞開始增殖,並在試管中變成完整的胡蘿蔔。
史基瓦德第一次證明了構成植物的每一個細胞都有能力再次發展成為一個新的個體,這是人類和動物都無法做到的。
此外,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動物個體都有特定的特徵來顯示物種的特徵:貓和狗不一樣,因為它們在外表上不同;瘦貓和胖貓都是貓,因為它們看起來一樣。這種植物沒有特定的形狀,也是落葉松,它生長在不同的地方,可以有兩種形狀。即使是生長在同一個地方的兩棵樹也可能有完全不同的形狀。
世界上壽命最長的植物水杉可以存活4000多年。在美國,甚至有許多長壽森林。世界上壽命最長的人只能活120年左右。
從生命起源的角度來看,植物和動物與它們的祖先屬於同一血型。人們發現60種植物如蘋果、草莓、南瓜、山茶花和辛夷是O型,24種植物如珊瑚樹是B型,葡萄、李子、蕎麥和單葉楓是AB型,但沒有發現A型植物。
根據對動物界血型的分析,山本認為當糖鏈達到一定長度時,它的頂端會形成血型物質,然後合成停止。也就是說,血型物質是一種信號。就在這個時候,這種植物的血型得到了測試。山本發現,除了植物能量的儲存任務之外,植物的血型物質由於其高粘度似乎也負責保護植物。
人類血型是指血液中紅細胞膜表面的分子結構類型。植物有體液循環,植物體液也承擔著輸送營養和排出廢物的任務,體液細胞膜表面也有不同類型的分子結構,這是植物也有血型的秘密。
然而,植物中的血型物質是如何形成的還沒有弄清楚。植物血型對植物生理、繁殖和遺傳的影響尚未被了解。
本文為奇聞趣事閣原創,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