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和玉米、秸稈有關的材料,正走進你我的生活

2021-01-07 齊魯壹點

玉米、秸稈與服裝、家居,聽上去似乎並不相關,但正在悄悄進行關聯。

將玉米甚至秸稈加工成新型生物降解材料,可以紡成紗線製作衣服,也可以加工成日用品、板材。

記者從近日召開的第二屆中國生物基材料產業發展大會上獲悉,我國企業「跑通」了從玉米到聚乳酸、纖維全環節,並在家紡、服裝等領域展開實踐。這個新材料,正走進你我生活。

限塑,讓這個材料走入大眾視野

無紡布購物袋、玉米澱粉餐具、生物基纖維運動服……會議對外展示了一系列源於「玉米」的日用品。

2020年初,國家發改委和生態環境部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明確一系列限塑「時間表」。以玉米、秸稈加工製成的聚乳酸材料為代表,具備可降解功能的生物基材料快速走入大眾視野。

何為生物基材料?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的一位專家用「從環保到環保」來進行描述。以聚乳酸為例,從玉米出發,進行纖維提取、生產、應用,既是循環經濟,也有效發揮了材料抑菌等特點。

「與其他轉化為微塑料顆粒不同,聚乳酸纖維廢棄物可降解為二氧化碳和水,是完全生物降解,真正環保。」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專家李增俊說,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列入2021年要抓好的重點任務之一,生物基材料對環保意義重大。

前景有多大?

「2020年我國合成樹脂略有增長,2019年五大通用樹脂比上年增長7.2%,塑料工業快速發展是大趨勢。」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副理事長馬佔峰說,禁塑並非禁止整個塑料工業,而是通過可降解材料對部分不可降解進行替代和改善。一定程度上,有多大的產業空間,就有多大的新材料空間。

多位專家認為,日常生活中使用不少石油基化纖、膜製品,在自然環境中很難分解。推進生物基材料標準化、產業化,適逢其時。

技術,逐步具備產業化基礎

發展以聚乳酸為代表的生物基材料,對增加綠色產品供給,降低石化資源依賴等有較大幫助,但也一度面臨丙交酯生成技術難、生產成本高等問題。

不過,在有關部門、科研機構、一線企業實踐中,難題正在破解。記者調研發現,一些企業已開始布局,部分國內企業貫通了低成本生產聚乳酸原材料的全線技術。

12月26日,安徽豐原集團第二模塊年產50萬噸乳酸、30萬噸聚乳酸項目開工。此前,年產5萬噸聚乳酸項目已經投產。為爭取原材料穩定供應,山東正凱新材料、江蘇悅達家紡等十多家企業紛紛規劃在該生產基地附近建廠。

安徽蚌埠等多地也在打造以聚乳酸、納米纖維素等為代表的生物基材料產業體系。

「目前生物基材料產業標準化、產業化推進很快,近期全國多地發布了限塑具體期限和產品目錄,為生物基材料產品的發展創造了市場空間。」馬佔峰說,這些都讓生物基材料逐步具備了大規模產業化的基礎。

「以聚乳酸為代表的生物基材料產業取得突破性進展,進一步推動我國生物基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安說。

市場,還需多方合力培育

產業要發展,市場很關鍵。業內專家認為,一方面,要繼續加強技術攻關和生產、質量等穩定性提升,另一方面,也應加強市場對新材料的認知,讓其走入市場、經受市場的檢驗。

「通俗地講,以玉米、秸稈製作的聚乳酸材料大致有兩個方向,一個是塑料,一個是布料。」安徽蚌埠市發改委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來,蚌埠在政策、資金、平臺等領域提供支撐,全面推廣使用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的膜袋。

在布料方面,專家認為,聚乳酸纖維具有與人體肌膚相近的弱酸性,在內衣、家紡等領域應用具有優勢,但與化纖產品相比,規模化還不夠。

「聚乳酸纖維價格要高於人們常用的滌綸纖維。滌綸纖維是千噸級的,聚乳酸目前是數噸級。」李增俊認為,提升產能和降低生產成本非常重要。

在會上,豐原集團董事長李榮傑表示,為鼓勵和推進新材料應用,豐原集團聚乳酸將對合作商進一步降低價格。

從工廠走入市場,也要更好發揮政策協同、標準引領等作用,正確引導生物基材料推廣應用。

「30至40根纖維相當於一根頭髮的粗細,可見製作工藝的精良。目前是從玉米中提取,下一步由秸稈製造,還需要提升工藝。」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有關負責人說,發展新材料要有耐心,做好精細化布局,並藉助新商業模式更好向消費者推廣。

(新華社記者 張辛欣)

相關焦點

  • 松原市玉米秸稈生產聚乳酸項目
    聚乳酸具有完全可降解性,在自然界中微生物的作用下徹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因而對環境沒有危害,克服了傳統石油基化工塑料的最大弊端。在石油危機日漸加劇的未來,是替代化工塑料製品的首選。現已成為繼金屬材料、無機材料,高分子材料之後的「第四類新材料」,其產品市場是十分廣闊的。
  • 玉米秸稈兒常見的幾種處理方法?養羊人可以來看一下
    我小時候呢,還見過我爸爸用那個鍘刀鍘玉米秸稈兒,但是現在的話,咱們一般都是用的這個鍘草機,成本低,效率快。我們家買一個二手的鍘草機,也就才花費了400塊錢。當然它的缺點那就是鍘過的玉米秸稈,切口比較尖銳,尤其是青的玉米秸稈,羊的適口性並不是太好,並且還有可能會劃傷羊的嘴巴,造成感染。
  • 生物質顆粒燃料:將秸稈枯木「變廢為寶」
    ,農膜地膜回收及再生設備,畜禽糞汙利用等各環節技術設備和產品工藝,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設施設備及產品深加工,生產、有機肥、無機炭等產品,養殖汙水處理、農業生態環境治理技術及設備、農田土壤治理及修復技術及林業剩餘物和能源作物、屠宰廢棄物、農副產品加工廢棄物、生活垃圾汙泥與有機廢棄物等資源化再利用技術及設備等相關科研院校及企業。
  • 改性玉米秸稈吸附磷的動力學和熱力學特徵研究
    內蒙古大學生態與環境學院摘 要為實現玉米秸稈的資源化,對玉米秸稈進行化學改性,製備成了一種陽離子型吸附劑,並對其吸附水溶液中的磷進行了研究。通過改變初始磷濃度、吸附時間、吸附溫度等條件,研究了改性玉米秸稈對磷的吸附行為。結果表明:隨著反應時間的延長,吸附量開始急劇上升,後緩慢減小至達到平衡,平衡吸附量隨著磷初始濃度的增大而增大。
  • 大慶市杜爾伯特縣秸稈綜合利用實現變廢為寶
    人民網哈爾濱12月25日電 隆冬時節,走進大慶市杜爾伯特縣一心鄉前進村秸稈壓塊燃料加工站,熱火朝天的加工場面與寒冷的天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伴隨著秸稈粉碎機、秸稈成型機有規律的轟鳴聲,成捆的秸稈搖身一變,成為新型秸稈壓塊燃料,整齊排列著等待送往農戶家中。
  • 如何用秸稈驅動汽車?
    黃澄澄的玉米被掰掉後,丟下大片大片的無頭殭屍——秸稈,佇立在田地裡。億噸這樣的玉米秸稈,造成了令人頭疼的農業垃圾難題。 近年來,由於意識到焚燒秸稈汙染空氣環境,威脅人類健康。國家已經嚴令禁止焚燒秸稈,甚至部分地區已經禁用了農村柴火灶。 其他傳統的秸稈處理方法還有將秸稈用於飼料、堆肥、造紙和建築材料等等,雖然五花八門,但對秸稈的消耗量遠遠不夠。
  • 秸稈玉米芯提取石墨烯——代表委員聚焦「新材料之王」
    新華社北京3月7日電 題:秸稈玉米芯提取石墨烯——代表委員聚焦「新材料之王」  新華社記者餘曉潔 侯麗軍 劉斐  用秸稈生產石墨烯,天方夜譚?全國人大代表、濟南聖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唐一林向記者表示,這種紡織產品因加入了石墨烯材料,具有低溫遠紅外、抗菌抑菌、抗靜電等多種功能。  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李景虹6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秸稈中提取石墨烯是創新之舉。一方面利用農廢產品加工變廢為寶,減少了秸稈焚燒對環境的破壞;另一方面解決了用於紡織的石墨烯大規模生產問題。李景虹多年從事化學、材料學研究。
  • 請問秸稈壓塊燃料和秸稈顆粒燃料有什麼不同?
    秸稈壓塊燃料和秸稈顆粒燃料原材料主要是秸稈類的,如玉米秸稈,小麥秸稈。兩者最大的區別就是加工出來的產品形狀不同而已,熱值,水分,密度,灰分區別不大,但價格有一定的差異,往往秸稈顆粒燃料價格稍高。秸稈壓塊燃料和秸稈顆粒燃料區別:秸稈壓塊燃料:塊狀產品,四方塊,四個橫截面寬3公分,長度平均在2-3公分,體積比較大,價格便宜,產量高,機器設備維修簡單,成本稍低,主要適合燃煤鍋爐,以及電廠等大型鍋爐使用。
  • 玉米二點委夜蛾來襲,三項措施預防蟲害,兩點建議高效殺蟲!
    3)生活習性:玉米的二點委夜蛾幼蟲,同地老虎相似,對光很敏感,晝伏夜出;喜歡生活在陰暗潮溼的環境;最重要的是受到外界刺激以後,還有一定的假死特性,在進行防治時,要注意它的這個特點!玉米二點委夜蛾的發生規律玉米二點委夜蛾以老熟幼蟲結繭,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年,氣溫合適溼度大的情況下,開始出土羽化產卵。
  • 你認為禁止焚燒秸稈合理嗎?為什麼?
    現如今的農村越來越規範化了,這不僅體現在農民的生活起居上,同時也體現在「工作」方面。為了保證農村的環境,有關專家提出了禁止焚燒秸稈的請求,並且該政策已經開始正常實施。但是禁止焚燒秸稈真的合理嗎?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帶你們了解下焚燒秸稈的好處與壞處,這樣就能一目了然了。焚燒秸稈的好處。一、田地更乾淨。農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土灶已經完全被天然氣所取代,自然而然農民也不再需要秸稈,在禁止焚燒秸稈的要求沒有出來之前,農民的土地是乾乾淨淨的,因為那些不用的秸稈都是在土裡燒掉。
  • Na2HPO4/NaH2PO4增強玉米秸稈光合生物制氫性能和發酵液緩衝能力
    目前,氫氣主要通過電解水和天然氣重整生產,但這些方法消耗大量不可再生能源。生物制氫是一種理想的制氫途徑,它可以降解生物質、工業廢水、廚房垃圾等,並通過新陳代謝產生氫氣。生物制氫操作簡便,可以在正常溫度、壓力和無汙染環境下進行,因此吸引了研究人員的注意。
  • 河北最大的玉米迷宮 等你來戰!
    引導孩子感知和發現不同植物的生長變化及其基本條件,既激發了孩子探索、求知的欲望,同時又培養了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良好品德。現代都市人群崇尚回歸大自然,閒暇之餘,走進農村,走進田野,體驗鄉風民俗,紓解壓力,放飛心情。任性採摘富硒玉米、向日葵、花生等,保證綠色、安全、無公害。
  • 吉林省加快推進秸稈飼料化利用進程
    公司,一臺臺已經裝配好的秸稈膨化機正準備發往用戶的手中。「玉米秸稈飼料化是一個必然趨勢,市場前景廣闊。  玉米收穫之後,秸稈的「去留」一直是農民頭疼的問題,從今年開始,吉林省深入實施「秸稈變肉」工程,通過提高秸稈飼料的開發利用水平,加快發展肉牛等草食畜牧業,在促進鄉村產業振興解決農民持續增收、秸稈禁燒
  • 10大家居創意新材料,顛覆你的認知!
    來源 | 築客HOME未來的家居生活是怎樣的?我們在腦中可能已經想過無數次了,智能家居?全自動?機器管家?那你真是太out了,未來的家居生活,也會有更多新穎的家具材料出現,徹底改變我們的家居生活。但你能想像有一天會出現透明木頭,甚至取代玻璃嗎?美國馬裡蘭大學的華人科學家胡良兵與他的團隊就研究出一種透明木頭,並認為它將來能應用在家具、建築材料等多個領域。這項研究成果近期發表在美國《先進材料》雜誌上。胡良兵副教授等人首先去除木頭中有顏色的木素成分,然後填充光折射率匹配材料環氧樹脂,實現了木頭在光學上的透明。測試結果表明,總透光率可以達到90%。
  • 「小秸稈」大能源|如何利用秸稈生產生物質顆粒燃料
    利用農業的廢棄物及各類秸稈或雜草,經粉碎、蒸汽攪拌,在一定的溫度下進行擠壓(壓縮)、乾燥等工序,製成生物質「顆粒」燃料,替代煤、石油等不可再生燃料,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1、什麼叫生物質顆粒?生物質顆粒是由農業廢料和各種秸稈通過在一定溫度下壓碎,擠壓和乾燥製成的。
  • 玉米常見病、蟲高清圖譜!一文教你快速識別和預防玉米病蟲害!
    玉米是我省重要糧食作物,病蟲害是影響玉米產量和品質的重要生物災害因素,因此必須實做好重大病蟲害防控工作,實現農藥減量增效,保障玉米生產安全!  01防控策略  針對玉米不同生育期的重點病蟲害,以綠色防控技術為支撐, 大力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相融合,實施秸稈粉碎還田、 選用抗(耐)病蟲品種、種子處理、苗期病蟲害防治、赤眼蜂防蟲和中後期病蟲防治技術,實現節本增效,保障玉米生產安全。
  • 秸稈炭化機處理秸稈靠譜嗎 秸稈炭化是不是騙人的
    秸稈炭化機是什麼?秸稈炭化機是可以將秸稈進行炭化處理生產製造秸稈炭粉的設備。現在的秸稈處理是個大難題,我國每年多大幾十億噸的秸稈需要進行處理,在以往我們農村地區最常見的方法就是收集起來賣給一些造紙廠,但是秸稈造紙汙染比較厲害,而且紙質質量不高等原因,很多的秸稈往往就廢棄了,尤其是玉米秸稈現在沒辦法處理,農民想省事把它給點掉,現在也不允許了,因為確實容易引發火災以及汙染大氣。
  • 只有你想不到的建築材料
    「常規的建築材料無非就這麼幾樣,設計師在設計時,選擇非常有限。所以,設計標誌性建築,設計師一般還是會先考慮建築的布局、造型。」在自己的學生時代,上海浦東建築設計研究院設計師林選泉就曾因這個問題而糾結。當時他希望選用一種獨一無二的新材料去詮釋設計理念。「可是進行得並不順利。我很快就明白,建築材料雖然是建築之本,卻在扮演配角。」
  • 生物秸稈炭實現變廢為寶
    「往年燒的黑炭吧,都是冒黑煙,你看我的煙筒,這是往年燒的時候煙筒冒的煙末。」提及生物質秸稈炭,正在生火做飯的村民張敏高興地快言快語道。「去年燒的清潔煤,今年我又買了兩噸,你看,基本上看不出煙來了,白煙也看不出來,不再冒黑煙了,這個清潔煤吧,還環保,還節能,保溫效果還好,還可以做飯,都比較好。」誇讚生物質取暖好的不只張敏一人。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梨樹縣:黑土地上綠色路
    這是7月22日下午,在四平市梨樹縣國家百萬畝綠色食品原料(玉米)標準化生產基地核心示範區地塊,習近平走進玉米地,了解農業科技研發利用、黑土地保護情況。 視頻來源:央視影音  這是5年間習總書記第三次到吉林考察,第一站就走進了全國糧食生產五強縣之一、黑土地保護利用的試驗田——吉林省四平市梨樹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