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大學:國際金獎!最佳診斷項目!全球僅4個團隊獲此殊榮

2020-12-05 教育看濰坊

近日,第十七屆國際遺傳工程機器設計競賽(iGEM)在美國波士頓舉辦全球「雲」閉幕式。東北大學代表隊再創佳績,斬獲金獎Best Diagnostics Project(最佳診斷項目)提名獎,全球僅4個團隊獲此殊榮。

iGEM國際賽事與

NEU—CHINA團隊

國際遺傳工程機器設計競賽(iGEM),是全球合成生物學領域的頂級科技賽事,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發起,要求參賽隊伍利用標準生物模塊來構建基因迴路、建立有效的數學模型,實現對精緻複雜人工生物系統的預測、操縱和測量以完成比賽。

參加本屆國際遺傳工程機器設計競賽的東北大學代表隊NEU—CHINA團隊由生命科學與健康學院2018級和2019級本科生鄭培宣、李金澤、劉暢曉風、李慧麗、張國壯、李雯等組成,由生命科學與健康學院丁辰教授、黃永業老師擔任指導教師。

NEU—CHINA團隊是在東北大學生命科學與健康學院「本科生全程導師制體系下的科研育英計劃」組建的創新團隊,經東北大學創新創業學院大力支持和培育,現為東北大學示範性學生創新團隊。團隊不斷積累、接續創新,共斬獲國際遺傳工程機器設計競賽(iGEM)金獎4項、銀獎1項、銅獎1項及提名獎2項,同包括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牛津大學、史丹福大學、清華大學等世界頂尖學府在內的200多支隊伍交流學習、同臺競技、共同進步,傳播東大聲音,貢獻東大智慧。

1

抗擊新冠疫情

我們應有責,我們能擔責

NEU—CHINA團隊在本次iGEM競賽中的研究課題為Engineered Bacteria-Based SARS-CoV-2 Detection Device(基於工程菌的新冠病毒檢測裝置),使用工程化細菌實現對新冠病毒的檢測,輔以Cascade Amplifier元件提高檢測裝置的靈敏度、減少檢測裝置假陽性現象,並設計了可靠的PVA/SA雙交聯生物安全水凝膠載體以防止工程菌洩漏。該裝置在一小時內即可得到病毒檢測結果,相較於傳統檢測技術極大地縮短了檢測時間、降低了檢測成本,為抗擊疫情、提高病毒檢測效率提出了新的解決思路。

iGEM團隊確定課題方向時的想法其實十分簡單但又十分赤誠——為抗擊疫情,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們只想結合自己的專業知識,為抗擊新冠疫情做些什麼。」隊長鄭培宣說。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東大學子繼承愛國主義光榮傳統,發揚「自強不息、知行合一」校訓精神,用實際行動書寫東大青年的「硬核」擔當。

2

和時間賽跑

沒有退路的「真槍實戰」

上半年受疫情影響耽誤了一些時間,因此,iGEM團隊在開學後就立即進入實驗室開展實驗。他們要在有限的時間裡完成近一年才能做完的實驗這,是壓力,也是動力。唯一的選擇便是和時間賽跑。

除此之外,還要面對難以解決的問題。設計的信號放大器有很多個小組件,為了確保每一個組件都能表現出最佳效果,只能積累大量的實驗數據,通過分析結果來優化實驗設計、篩選效率良好的菌株,這是一個龐大的工程,急不得、躁不得,只能一個一個實驗做下來。「這花費了近一個月時間,最累的時候從早上七點一直到凌晨兩點都在實驗室裡工作。」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在截止日期一周前團隊完成了放大器部分的構建,取得了良好的實驗數據。「那段時間真的要感謝一舍、三舍的宿管阿姨們,一次又一次地凌晨一兩點起來幫我們開門,默默地支持著我們。」

3

這是一次美麗蛻變

帶來更廣闊的天地

對團隊學生來說,這次競賽成了他們參與科研工作的敲門磚,為他們打開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第一次實打實、「真槍實彈」地做科研,這不僅僅使他們的實驗技能和水平在一次次實驗中大大提升,查閱文獻、自主探索的能力也在攻克難題中得到鍛鍊,還有團隊合作也在一次次溝通和交流中得到磨合。鑑於項目需要,他們還要跳出本專業視角,了解和融合其他學科知識,擴展了學術視野。以上種種,帶給他們的是一次全新的蛻變,也是以後更廣闊的天地

參與指導的丁辰和黃永業兩位老師,一個把控主方向盤,是團隊的「靈魂支柱」;一個為副導向,黏合著整個團隊,互相配合,相得益彰。一個團隊的「精氣神兒」和領導核心息息相關,兩位老師的科研能力和獨特想法,感染了團隊的每一名成員。

師生從來都不是單方面的教授關係,而是雙方能量的傳遞。「我很佩服這些學生們,他們身上的執著、堅定,都令我敬佩。時間緊迫,任務繁重,但是他們真的做到了。也許他們自己沒有發覺,到最後階段,每個人的氣質都發生了變化,更穩重,也更自信了。」黃永業說。

來源: 東北大學

版權說明:本文內容來源於東北大學。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分享為公益,未用於營利,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會第一時間進行處理。

相關焦點

  • 東北大學在第十七屆國際遺傳工程機器設計競賽中再創佳績
    近日,第十七屆國際遺傳工程機器設計競賽(iGEM)在美國波士頓舉辦全球「雲」閉幕式。東北大學代表隊再創佳績,斬獲金獎和Best Diagnostics Project(最佳診斷項目)提名獎,全球僅4個團隊獲此殊榮。
  • 東北大學在第十七屆國際遺傳工程機器設計競賽(iGEM)中再創佳績
    近日,第十七屆國際遺傳工程機器設計競賽(iGEM)在美國波士頓舉辦全球「雲」閉幕式。東北大學代表隊再創佳績,斬獲金獎和Best Diagnostics Project(最佳診斷項目)提名獎,全球僅4個團隊獲此殊榮。
  • 東北大學斬獲國際遺傳工程機器設計競賽金獎
    11月5日,在第十六屆國際遺傳工程機器設計競賽(iGEM)上,東北大學NEU-CHINA團隊斬獲金獎及最佳海報提名獎。  國際遺傳工程機器設計競賽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發起,是全球合成生物學領域的國際大學生頂級科技賽事。
  • 澳門大學2個中藥研發項目奪日內瓦國際發明金獎
    中新網7月9日電 據澳門特區政府網站消息,日前,澳門大學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團隊自主研發的「創新中藥系列產品」以及「基於微流控技術的斑馬魚篩選系統」,分別亮相第47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並從全球近1000項創新發明脫穎而出,雙雙獲頒「發明金獎」。其中,澳大創新中藥系列更成為澳門首個獲此殊榮的「現代中藥」創新產品。
  • 大船產品獲工業設計金獎 船舶行業唯一獲得此殊榮
    中國船舶大船集團設計建造的全球首艘翼型風帆助推VLCC項目獲得產品設計金獎,這也是船舶行業唯一的獲獎項目。「凱力」輪大船集團參評的翼型風帆助推VLCC項目經過層層評選獲此殊榮,是在國家、省市、中國船舶集團的支持和指導下,聯合招商輪船、中國船舶第七〇二研究所、中國船級社(CCS)、中國造船工程學會、大連海事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等多家單位推進「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的結果,也充分彰顯了大船集團自主創新的能力和水平。
  • 海大學子再獲國際遺傳工程機器大賽(iGEM)金獎
    半島記者 王菊記者從中國海洋大學獲悉,北京時間10月29日凌晨3時(美國時間10月28日下午15時),國際遺傳工程機器大賽(International Genetically Engineered Machine Competition,iGEM)在美國波士頓落下帷幕,由10名本科生組成的中國海洋大學代表隊OUC-China
  • 中國科學家沈樹忠獲地層學國際最高金獎
    中國科學家沈樹忠獲地層學國際最高金獎 2019-07-06 04:  中國成為國際上獲得「金釘子」最多的國家  本報南京7月5日電(記者蘇雁)義大利時間7月4日,在義大利米蘭舉行的第三屆國際地層學大會上,南京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沈樹忠獲地層學國際最高金獎(ICS Medal)。
  • 東北林業大學學子獲得國際遺傳工程機器設計大賽金獎
    北京時間11月23日凌晨,2020年國際遺傳工程機器設計大賽(International Genetic Engineering Machine Competition,簡稱iGEM)落下帷幕,東北林業大學團隊憑藉「生物探雷工兵」項目喜獲金獎,這也是東林學子在該項比賽中連續第四年獲得金獎
  • 華中農大iGEM團隊第七次斬獲國際遺傳工程機器競賽全球金獎
    華中農大iGEM團隊第七次斬獲國際遺傳工程機器競賽全球金獎 2020-11-23 22: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南京大學沈樹忠院士榮獲地層學國際最高金獎
    沈樹忠院士團隊供圖為地球立下「金釘子」:南京大學沈樹忠院士榮獲地層學國際最高金獎中新網南京7月5日電(記者 申冉 通訊員 齊琦)5日,記者從南京大學獲悉,昨日在義大利米蘭舉行的第三屆國際地層學大會上,為建立全球年代地層界線做出重要貢獻的南京大學沈樹忠院士榮獲了地層學國際最高金獎(ICSMedal
  • 用生物技術排地雷 東北林業大學學子斬獲國際金獎
    中新網哈爾濱12月3日電 題:用生物技術排地雷 東林學子斬獲國際金獎作者 黃鵬 朱旖凡寧靜祥和的大學校園,戰火紛飛的戰場前線,這兩種環境會聯繫在一起嗎?在日前摘得iGEM(國際遺傳工程機器設計大賽)金獎的東北林業大學的BOLD科研團隊給出了答案!這也是東北林業大學iGEM參賽隊伍連續第四年獲得這項專業領域的國際大賽金獎。iGEM競賽是合成生物學領域的國際頂級學術性競賽,是一項以合成生物學為核心,綜合生命科學、數學、工程學、信息科學、藝術設計等多個學科的國際大賽。
  • 重慶大學獲第六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雙創金獎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謝鵬 攝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1月28日16時訊(記者 秦思思)近日,重慶大學獲第六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雙創金獎。記者從重慶大學獲悉,第六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由教育部等12個中央部委共同主辦。
  • 2019全球音樂獎揭曉 AOV配樂榮獲最佳遊戲作曲金獎
    近日,2019國際知名音樂大獎的全球音樂獎Global Music Awards揭曉獲獎名單。熱門遊戲王者榮耀海外版《Arena of Valor》(《傳說對決》,以下簡稱AOV)的遊戲配樂,從全球數百件參賽作品脫穎而出勇摘「最佳遊戲作曲Global Music Awards Game Music Composer」金獎!
  • 首位中國科學家獲這領域最高金獎 背後故事更傳奇
    原標題:首位中國科學家獲國際這個領域最高金獎!背後的故事更傳奇……7月4日,南京大學沈樹忠院士獲地層學國際最高金獎(ICS Medal)。從農村娃到高考落榜生,從中專直接考上研究生,放棄國外科研條件回國,他的故事有些「傳奇」。。。。。。
  • 華中農業大學iGEM團隊第七次斬獲國際遺傳工程機器競賽全球金獎
    北京時間2020年11月22日晚,2020年國際遺傳工程機器競賽結果揭曉,華中農業大學代表隊以牙釉質修復為主題的項目斬獲全球金獎。這是華中農業大學第七次斬獲該賽事全球金獎。因此,我校iGEM團隊針對此痛點展開研究,「Tooth Fairy」便應運而生了。團隊成員們檢索了大量的文獻資料,挑選出最合適的牙釉質修復蛋白和有害菌殺滅蛋白,並設計了一個精巧的基因迴路調控這兩個蛋白的表達,使得「Tooth Fairy」能夠應對不同誘因導致的牙釉質損傷,實現自動化和個性化的牙釉質修復。
  • 全球每年僅1人!江蘇教授,成為首位獲此國際獎項大陸學者!
    近日,2020年國際風工程協會青年獎(IAWE Junior Award)獲獎人揭曉,東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王浩教授成功當選。該獎主要表彰王浩教授在大跨度橋梁風效應現場實測、數值模擬及理論分析領域作出的重要貢獻。
  • 生命學院在國際遺傳工程機器設計競賽(iGEM)中斬獲金獎及最佳海報...
    美國時間11月4日下午,第十六屆國際遺傳工程機器設計競賽(iGEM)在美國波士頓閉幕,東北大學代表隊(NEU-CHINA團隊)參賽並斬獲大賽金獎及最佳海報提名獎。東北大學代表隊由生命科學與健康學院生物工程專業2017級本科生組成,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生命科學與健康學院丁辰教授擔任指導教師。
  • 山東大學教授彭實戈獲未來科學大獎 該校此前已有3位校友獲此殊榮
    未來科學大獎素有「中國諾獎」之稱,彭實戈也是繼薛其坤、馬大為、王小雲後第4位獲此殊榮的山大畢業生。 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對彭實戈的評語顯示,彭實戈和Pardoux合作於1990年發表的文章被認為是倒向隨機微分方程理論(BSDE)的奠基性工作。這項工作開創了一個重要的研究領域,其中既有深刻的數學理論,又有在數學金融中的重要應用。
  • 東北院士團隊科研再獲重大突破,成果獲國際關注!
    近日,大連理工大學蹇錫高院士團隊在高性能生物基高分子材料方面取得新進展。以上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U1663226, 51873027, 51673033)、遼寧省自然科學基金(2019-ZD-0139)和校創新團隊專題項目(DUT20TD114)的支持。
  • 華東交大創新創業項目「AI視覺儀表採集系統」獲殊榮
    中新網江西新聞5月30日電  近日,華東交通大學學生創新創業立項項目「AI視覺儀表採集系統」分別在江西省第四屆大學生創業公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