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打遊戲就能探索月球

2020-12-05 吖蝦寶寶

近日,歐洲空間局宣布將會重啟一個名為Lunatix的項目,以吸引全世界的太空愛好者用打遊戲的方式來操控位於月球上的機器人探索月亮。

按照設想,歐空局將會現在月球上投放5臺機器人,在遊戲的初始階段,月球地圖時全黑的。

而玩家需要做的就是操控機器人一步步地探明周圍環境,並建立自己的專屬領地。

歐空局還完成了首個外太空遠程操控測試。在測試中,身處空間站內的太空人成功地控制了位於地球上的機器人將釘子安插到了指定位置。

由於這一最新的操控系統中應用了全新的力學反饋和時間延遲補償這兩項技術,所以太空人可以實時感受到機器人在安插釘子時所遇到的阻力。

由於機器人本身的成本就十分昂貴,所以這款遊戲的費用也高達每小時1500美元。雖然一般人消費不起,但曾推出反恐精英、DOTA2等熱門遊戲的Valve公司仍對此表現出了強烈的興趣。

而你有沒有欲望玩上一把呢。

相關焦點

  • 紀元2205詳細遊戲情報 探索月球殖民地及北極圈
    育碧公開了《紀元2205(ANNO 2025)》的詳細遊戲情報,其中包括可讓玩家前往挑戰的全新月球殖民地以及北極圈等。  《紀元2205》是 PC 平臺獨佔策略城市建設系列遊戲的第六部作品,時空背景為未來世界的場景。
  • 在月球上建房子,《方舟:生存進化》展示了不同的沙盒遊戲
    說到沙盒遊戲,相信很多玩家都會很熟悉,這類遊戲最大的特點就是無與倫比的可塑性。在沙盒遊戲中,你不僅可以隨意探索地圖,還可以通過架構手段自由轉換地圖。但是常規沙盒遊戲再強大,也只是讓你在地球上建造建築,而《方舟:生存進化》的DLC《方舟:創世》卻非常不一般,可以讓你離開地球,在月球上建造獨一無二的房子。月球環境是《方舟:創世》五大生態環境之一,這裡最大的特點就是危險。在《方舟:創世》月球環境上,可以遇到很多可怕的機械怪物,比如被金屬覆蓋的泰克暴龍,無人機等。美麗的流星雨不時會從天而降。
  • 月球背面的秘密:明知道月球不適合居住,為什麼還要探索月球?
    毫無疑問,探索月球肯定是人類走向宇宙的第一步。在1969年7月20日,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後,失望的發現月球果然和夜晚的天空中一樣,寒冷且悽涼。月球上沒有月兔也沒有嫦娥,只有著巨大的環形山和灰色的月壤,這是一個不適合生命居住的行星。既然月球不適合居住,為什麼人類還要下功夫探索月球呢?有這個時間去探索火星不好嗎?
  • 在遊戲裡打打殺殺可以分泌多巴胺使人快樂?
    凡凡說,我準備把重生其中的十五次,都用來打遊戲。 我說,我一次都不想打。 凡凡說,打遊戲也是體驗不一樣的人生啊,幹嘛不試試。 想想也是。我問凡凡,你為什麼你那麼喜歡打遊戲呢?
  • 探索月球的「另一面」
    如果月球自轉周期與繞地球的公轉周期不相等,那麼月球上同一部位受到的地球引力會隨時間變化,這就導致了月球不同巖層之間發生摩擦,這些摩擦力會逐漸減慢月球自轉的速度,最終使月球自轉的周期恰好等於它繞地球公轉的周期。」鄭永春說,即月球被地球的引力潮汐鎖定。潮汐鎖定後,從地球上看月球,就永遠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總體上,從地球上可以觀測到整個月球表面的59%。
  • 打打殺殺不如種地澆花!PC端上最好玩的農場遊戲
    《我的世界》 儘管《我的世界》主要是一款探索和建造遊戲,事實上它是一款手工業的遊戲類型。在波西亞這座小島上,有許多形形色色的人物供玩家結識,如果你足夠幸運的話,就能夠在打理和擴大父親留下的作坊的同時和意中人結婚。
  • 科幻玩家有福了 光追科幻驚悚遊戲《飛向月球》正式發售
    現在就有這麼一款遊戲,能夠圓廣大玩家的「宇宙夢」,它就是由KeokeN Interactive製作的科幻驚悚遊戲《飛向月球(Deliver Us The Moon)》。  而數年後的今天,你將充當地球上最後一名太空人的角色,乘坐從地球發射的火箭,穿越 WSA 空間站,在自由的失重環境下一邊探索開闊的月球風光,一邊執行一項生死攸關的任務,調查情況並拯救全人類。
  • 人類月球探索:誰將擁有月球資源的開採權?
    很多國家不斷研究從月球表面開採出珍貴礦藏的可能性。那麼人類在月球上的開採權,又有些什麼樣的規則?眾所周知,阿姆斯特朗是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類。並且,他還在月球上說出了一句廣為流傳的名言:「這是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在1969年7月的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之後,月球很少再有人類踏足。而在1972年之後,就再也沒有其它人登陸過月球。
  • 我的世界mod介紹:星系中第一次月球探索完成後的發展方向介紹
    用心玩遊戲,用心寫攻略,大家好,我是龍魂遊戲解說。>為了更好的探索宇宙,玩家需要準備更好的火箭,也就是二階火箭,之前提到過,二階火箭的設計圖可以在地牢最後的寶箱中開出來,之後將設計圖加入到玩家的CNSA工程臺之中,就可以準備製作了。
  • 月球明明沒有生命,為何人類還要探索,嫦娥四號發現了什麼?
    月球明明沒有生命,為何人類還要探索,嫦娥四號發現了什麼?從古至今人類對於月亮的喜愛之情溢於言表,從各種的古詩詞中抑或是神話故事總少不了月亮的身影,自從人類進入近代社會以來,我們也不甘於停留在地球表面,我們也把目光放到了遙遠的宇宙。
  • 人類即將重返月球,NASA公布月球持續探索和發展計劃
    從低地球軌道以外的任務開始,美國將領導人類重返月球進行長期探索和利用,進而向著前往火星和其他目的地的任務不斷進軍。」——川普總統,《1號太空政策指令》,2017年12月11日 「NASA局長應向國家空間委員會主席提交一份關於月球表面可持續探索和發展的計劃,包括使人類能夠對火星進行初步探索的必要技術和能力。」
  • 《光明旅者》:場景細膩的硬派動作冒險遊戲
    在打打殺殺之餘,別忘了還有美麗的場景以及地下迷宮可以探索。 整體而言,遊戲成功地結合了探索與戰鬥這兩大元素
  • 去月球:實現你「臨死」前的願望,讓玩家從遊戲中感悟「人生」
    在《去月球》這個遊戲裡有著這樣的設定,兩位博士研究出了人工記憶的製造方法,專門為彌留之際的人提供服務,希望能夠通過增加人工記憶的方式,幫助即將死亡的人"完成"最後的心願。這種人工記憶的製造是永久性的,為了不破壞人類的秩序,這種製造記憶的方式只能在臨死之人身上使用,不可以對健康的普通人使用。
  • 月球冒險遊戲《飛向月球》將發售
    月球冒險遊戲《飛向月球》將發售 時間:2017-04-17 14:27:48 來源:gamereactor 作者:忽悠人傳火
  • 嫦娥首次登陸月球背面,引發美國恐慌,稱太空遊戲規則將徹底改寫
    近日,據媒體報導,最近中國的嫦娥探測器登陸月球背面,此消息一出立即引發美國的恐慌,因為中國嫦娥探測器登陸月球背面還是全球首次,就連美國此前都沒有完成這個壯舉,而這一舉動也讓中國在月球探索方面直接超越美國。
  • 嫦娥四號「掘月三尺」,掀起月球的神秘面紗,探索月壤的秘密
    隨著科技實力的進步,很多科學家都主張將人類科技朝著外太空方向發展,所以科學家們不斷研發出很多的探索外太空的設備,就是為了讓人類能對太空多一些了解。就期盼著人類科技何時能在宇宙當中如魚得水,科學家們也是一直在向這方面努力著。
  • 給你帶來探索月球的全新世界——《哆啦A夢:大熊的月球探險記》
    過去,大雄甚至經歷過星際航行,而月球也不少見。此外,今年也是首次登月50周年,也是一個熱點。月球也沒有什麼危險可供探索,它起到了預示作用。這條主線是幫助逃亡的外星人反擊母行星上的統治者。」「哆啦a夢」劇場版熊登陸月球,探索新世界!起初,月球車發現了不明物體。龐虎以為是外星人,小福以為是鏡頭裡的髒東西。一些同學認為這是一種超自然的物質。大雄以為是月亮上的兔子。所以他每天都被大家嘲笑。
  • 嫦娥五號著陸月球,推進太空探索能力
    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已成功在月球表面著陸後,已經採樣成功。下一步等待時機上升與軌道器交會對接,擇機返回地球,這是中國空間探索的最新努力,也是人類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首次爭取將月球樣本帶回地球。
  • 探索月球,我們的「眼睛」是什麼?
    根據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戰略,探月工程三期由這次的「嫦娥五號」承擔任務,目標包括對著陸區的現場調查和分析,以及月球樣品返回地球以後的分析與研究。2004年,中國正式開展月球探測工程——「嫦娥工程」,分為「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個階段。從2007年「嫦娥一號」成功發射升空,到今年年底的「嫦娥五號」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其中凝結了太多航天人的辛勞和汗水。中國人的探月工程,為人類和平使用月球做出了重大貢獻。
  • 《去月球To the Moon》遊戲背景故事詳情
    《去月球》是一款像素畫微型遊戲,也可以說是一部遊戲形式的電影,由心動網絡獲得授權,並負責在手機上高清重製,是一款經典劇情向RPG遊戲。原作PC版由加拿大華裔製作人Kan Gao和他的獨立遊戲開發團隊Freebird Games於6年前發售,好評如潮。手機重製版將於5月由心動網絡全球發行,並同期登陸TapT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