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上冊數學第五單元測試卷有答案,理解是前提,計算是關鍵
答案:
一、填空題
1. 無數、無數
2. 相等、相等、2;
3. 周長,直徑,π,3.14
4. 16, 16π=50.24, 64π=200.96
5. 4, 8π=25.12, 50.24
6. 9, 4.5,63.585
7. 20.56, 25.12
8. 113.04
9. 16
二、判斷題
×,√,×,×,×
三、選擇
B\A\B\C\B
四、計算
12.56釐米;39.42釐米
34.26平方釐米, 165.84平方釐米
五、略
六、解決問題
1. (18.84÷3.14÷2)×3.14=28.26平方米
2. 28.26千米=28260米 28260÷(3.14×1.5×300)=20分鐘
3. 28.26÷2+28.26÷3.14=23.13米
4. 3.14×10×1/2=157平方釐米
5. 25.12÷3.14÷2=4釐米,3.14×4÷4=15.56釐米
6. 90+90+3.14×50=337米,(3.14×25+90×50)×16=103400千克,103400千克=103.4噸。
六年級上冊數學,自從學習了圓的認識後,數學的學習理解與計算就顯得尤為重要。所以我們說,理解是前提,計算是是關鍵,沒有這兩個條件,這個單元,乃至於今後的數學學習都很難拿到理想的分數。
來看本次測試卷需要很好的空間想像力和理解能力的題。
如:第四大題第二小題,第一個圖,求陰影部分的面積。
像這樣的題,再也不是簡單的代入公式就能解決的,需要轉化,需要等量代換等思想進行換算才行。
像本道題,先求底是8+6,高是6的三角形的面積,再減去三角形非陰影部分的面積,但是先求非陰影部分的面積,因為它不是規則圖形,自然也無法直接求,所以同樣是需要轉化。
所以先求邊長是6釐米的正方形的面積,再減去圓心角是90°,半徑是6釐米的扇形的面積,才能求出空白面積。
也就是三角形面積:(8+6)×6÷2=42(平方釐米)
三角形非陰影部分面積:6×6-3.14×6÷4=7.74平方釐米
陰影部分面積=三角形面積-三角形非陰影部分面積
=42-7.74
=34.26(平方釐米)
其實關於幾何求解,特別是求陰影部分面積,比較難的題目時,它都會有這樣的思考過程,一是條件是什麼?不規則的圖形的面積可以轉化成誰和誰的和,或者是誰和誰的差,利用的數學思想都是「變與不變」的數學思想。
當你抓住這一根本思想後,幾何求解很多問題都能夠迎刃而解了,不信你可以自己嘗試著這樣做,記住不規則圖形能分成幾個規則圖形的和或差這是第一步,第二步找相應的條件,最後代進去求解就可以。
思考的思路大抵如此,但是學習了《圓的認識》後,小學階段的計算就特然變難了,原因就是π的出現,π一般都取近似數「3.14」這個3.14能夠卡主很多孩子的計算的準確性,使更多的孩子計算出現錯誤。
所以我們說,六年級數學理解是前提,計算是關鍵。
當然關於「π」的計算還是有一些訣竅的,那就是把「π」留到最後計算,其次就是把排乘2~9的結果記下來,這樣就能夠即準確,又快速的求有關π的乘法的積。
有時間,快來練習練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