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的曲線——最速降線

2021-03-01 數學佬

從點A到點B,我們當然可以得到一條最短路徑,那就是直線段。

但是,A點有一個小球,它要最快到達另一個點B,應該走什麼樣的曲線?如圖

可以直覺感知,最短的是直線,最快的卻不是直線段,因為在直線段下面的兩條曲線,我隨手畫的,都應該會比直線段快。因為它們都讓小球比較快地獲得了高速,即使後期稍微慢點,路程長點,也是會比直線段快的。

這是個著名的問題,來自於一個著名的數學家族——伯努利家——的一個不那麼牛逼的小傢伙。他試圖去挑戰當時世界上最牛逼的數學家,我非常贊成他這個做法!看熱鬧不嫌事兒大嘛。

結果被吊打。

他花了一個星期才解決的問題,牛頓爵士花了一個通宵搞定了,而且當時牛爵士已經很老了,時任英國財政大臣。其他幾個收到挑戰信的數學家,萊布尼茲、洛必達、還有他哥哥伯努利,也都順利完成挑戰。

基本上解法都比這位伯努利小弟的數學味道更濃,他哥哥伯努利大哥甚至還藉此開闢了一個新的學科方向——變分分析。

當然,就題論題,小弟伯努利的解法最容易理解,起碼,數學佬能看懂。變分法,算了,我壓根沒打算讓它出現在我的公眾號裡。

言歸正傳,伯努利小弟是怎麼解決最快曲線問題的呢。

物理學已經發現了,光會自動按照最快的路徑前進,例如光照到水面上會發生折射,但不是亂折,而是會按照最快的路徑折射。算成數學公式就是

延伸閱讀:在家裡測光速

從這個簡單的原理出發,伯努利小弟將從A到B的空間分層。

這就是伯努利小弟最關鍵的步驟!

而滿足這個性質的曲線就是擺線。

回憶一下擺線的切線。

我們已經得到的結論是:底圓直徑上兩點A,B,與擺線上點P連接,一條是切線一條是法線。

也就是PA⊥PB,如圖三個角相等,都是θ則

所以,最速降線就是一條擺線。不過我們要將y軸朝下哈。

這就是伯努利小弟的解法,精妙固然精妙了,但真的數學感不強,好像是道物理題。但那又有什麼關係呢?關鍵是這個解法我能看懂,你也能看懂。難點不在數學,在那個光學性質。

關於擺線的科普,最速降線是擺線最奇特的性質。

我們看到的大宅門,他們屋頂的設計並不是直線,而是一根擺線。因為擺線能將雨水最快排到地面,也就最大程度減少屋頂積水,也就最大程度延長屋頂的壽命。中國智慧的工匠,或許說不出什麼數學原理,卻能自覺按照數學的要求去施工,奇妙不奇妙。

長按下面的二維碼就可以關注我們哦!我們致力於讓您不討厭的數學

如果覺得有趣,點個「在看」

相關焦點

  • 最速降線——圓弧
    在最速降線——直線裡面,我們介紹了最速降線問題並且對最簡單的直線情形做了推導,
  • 最速降線 教會我們什麼?
    ,求出一條曲線:當質點由靜止開始且僅在重力作用下,從A點到B點沿這條曲線運動時所需時間最短。然而,兩點之間的直線只有一條,曲線卻有無數條,那麼,哪一條才是最快的呢?伽利略於1630年提出了這個問題,當時他認為這條線應該是一條圓弧,可是後來人們發現這個答案是錯誤的。1696年,瑞士數學家約翰·伯努利解決了這個問題,他還拿這個問題向其他數學家提出了公開挑戰。牛頓、萊布尼茲、洛比達以及雅克布·伯努利等解決了這個問題。這條最速降線就是一條擺線,也叫旋輪線。
  • 以空間換取時間--最速降線
    第二年,牛頓用自己發明的微積分解出了軌道方程,約翰·伯努利用巧妙的光學原理給出了軌道方程,這個軌道方程叫最速降線方程,在牛頓採用數學工具求解的過程中,催生了一個新的數學分支。 下圖為五個相同高度,不同曲線方程的軌道。經過實驗證明,沿著中間的那條軌道滾下時間最短,反而是沿著直線的軌道時間最長。兩點之間的直線距離最短,但是時間反而最長。於是乎,文藝青年找到了感慨人生道路的物理根據。
  • 最速降線問題對人生的啟示詳述
    最速降線,簡單來說,就是只在重力作用下,從一點A走到它斜下方的B的那條時間最短的路徑。我們都知道,連接AB的直線,是距離最短,但不一定是時間最短。而伽利略說這應當是一條曲線,這固然對,但到底是一條什麼樣的曲線,這直到伯努利時代才徹底解決,這條曲線就被從此命名為最速降線。
  • 最速降線問題(巧解)
    在只考慮重力的作用的情況下,不計摩擦力,一質點在豎直面從A點沿某條曲線到B點,問怎樣的曲線能使所走的時間最短?這一個問題被稱為最速降線問題(Brachistochrone),由約翰·伯努利在1696年提出來挑戰歐洲的數學家,牛頓用一個晚上就做出來了,但是沒公開發表(太簡單了,不覺得有發表的必要)。
  • 最速降線—科技館推薦展品科普講解,小展品大智慧
    展示內容最速降線又稱看誰跑得快、看誰滾得快、哪個先到達,在展臺上設計了不同形狀的軌道,每組軌道起點和終點相同,軌道不同。軌道長度共三種,一個為直線軌道、另外兩個為曲線軌道(彎曲的坡度不一樣)。科技館展品製作生產源頭工廠-上海慣量自動化有限公司提示大家觀眾通過多種形式的互動,深入了解最速降線的原理。科學原理物體沿軌道下降的速度不是簡單的只取決於軌道的長度,它也取決於軌道的形狀。
  • 最速降線與測地線:變分法及兩個例子
    本文簡述了變分法的概念和歐拉-拉格朗日方程的導出,然後用變分法求解了最速降線和球面上的測地線兩個具體問題,為這兩個經典例題留下了一份參考筆記。所用到的數學知識為大一微積分。一、引言為什麼突然又開始寫變分法了呢?沒錯,因為作業正好做到這裡。。。
  • 陳根:從最速降線到量子傳輸,信息處理也有極限
    事實上,完成某一過程所需的最短時間或路徑的概念在物理學中有著深厚的淵源:1696年,Bernoulli提出了著名的最速降線問題,即設A和B是鉛直平面上不在同一鉛直線上的兩點,在所有連接A和B的平面曲線中,求出一條曲線,使僅受重力作用且初速度為零的質點從A點到B點沿這條曲線運動時所需時間最短。
  • 最速曲線的故事
    1.引子2.最速曲線的故事問題的提出「一個質點在重力作用下,從一個給定點A到不在它垂直下方的另一點B,如果不計摩擦力,問沿著什麼曲線滑下所需時間最短。」我們通常把這條曲線叫做最速降線或捷線。這個問題是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在1630年提出的,並說這段曲線是段圓弧。
  • 什麼是最速降線?原理是什麼?| No.96
    最速曲線,從字面上理解,「速度」最快的曲線,那這裡的「速度」是指平均速度、瞬時速度,抑或是速率。物理上有一個著名的最速落徑問題,豎直平面內,不在同一鉛錘線上的兩個固定點之間的許多條曲線路徑中,能使質點在重力的作用下以最短的時間從高位置點落到低位置點自由落下的那條曲線,稱為最速落徑,是一條旋輪線。
  • "上帝的饋贈: 最小作用量原理 (1)-泛函變分法
    全文會有點長, 所以我主要打算分成若干部分, 這一部分主要是講最小作用量原理的理論數學基礎: 泛函求極值問題-變分法. 一. 從光的折射到最速降線的提出初中都學過光的折射原理, 想必各位一定非常熟悉下面這張圖片以及公式:
  • 無論宏觀世界還是微觀世界,曲線運動更普遍,直線運動不待見
    但是從宏觀看還是從微觀看,曲線運動更普遍。自然界中大多數物體的運動都是曲線運動。什麼叫做曲線運動運動是需要速度的,速度本身是一個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假如物體在運動過程中只有速度的大小發生變化,而速度的方向不發生變化,那麼物體在做直線運動。如果,物體運動速度的方向發生變化,則物體在做曲線運動。
  • 伯努利——最負盛名的科學家世家
    他從1685年起發表關於賭博遊戲中輸贏次數問題的論文,後來寫成巨著《猜度術》,這本書在他死後8年,即1713年才得以出版。最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軼事之一,是雅各布痴心於研究對數螺線,他發現,對數螺線經過各種變換後仍然是對數螺線:如它的漸屈線和漸伸線是對數螺線,自極點至切線的垂足的軌跡,以極點為發光點經對數螺線反射後得到的反射線,以及與所有這些反射線相切的曲線(回光線)都是對數螺線。
  • 長板速降綠皮書丨滑手該如何練習Tuck(壓風)
    長板中國將持續搬運更新相關文章,並將其翻譯為中文,為各位速降玩家排憂解難。如何在長板速降時在直線距離上加速,這和一個動作密不可分:TUCK(壓風)你現在是不是正在尋找如何掌握基本速降技巧的方法?我們將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幫助大家提升自己的速降技巧。
  • 200斤小夥玩野外速降被卡空中 無奈咬繩堅持3小時
    當天下午2點,小夥和同行夥伴們抵達敘永縣震東鄉西湖村,在一處高100米左右的垂直懸崖處準備速降。該處懸崖有100米左右,但速降繩不夠長,一根繩子只能到達懸崖半中腰,於是他們將另外一條繩子打結接上。在這群人中,小夥是「元老級」戶外運動達人,速降經驗豐富,於是他主動承擔起了替其他隊員佩戴裝備、系安全帶等工作。
  • 廣州塔速降座椅體驗484米高空自由落體
    於楊/攝在484米高空體驗自由落體運動新快報訊記者於楊報導世界最高最刺激的速降項目將於明日在廣州塔迎客!新快報記者昨日了解到,萬眾矚目的廣州塔塔頂速降座椅(俗稱跳樓機)已調試完畢,明日起對外開放,單價票130元,含登塔(E區)套票為23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