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點A到點B,我們當然可以得到一條最短路徑,那就是直線段。
但是,A點有一個小球,它要最快到達另一個點B,應該走什麼樣的曲線?如圖
可以直覺感知,最短的是直線,最快的卻不是直線段,因為在直線段下面的兩條曲線,我隨手畫的,都應該會比直線段快。因為它們都讓小球比較快地獲得了高速,即使後期稍微慢點,路程長點,也是會比直線段快的。
這是個著名的問題,來自於一個著名的數學家族——伯努利家——的一個不那麼牛逼的小傢伙。他試圖去挑戰當時世界上最牛逼的數學家,我非常贊成他這個做法!看熱鬧不嫌事兒大嘛。
結果被吊打。
他花了一個星期才解決的問題,牛頓爵士花了一個通宵搞定了,而且當時牛爵士已經很老了,時任英國財政大臣。其他幾個收到挑戰信的數學家,萊布尼茲、洛必達、還有他哥哥伯努利,也都順利完成挑戰。
基本上解法都比這位伯努利小弟的數學味道更濃,他哥哥伯努利大哥甚至還藉此開闢了一個新的學科方向——變分分析。
當然,就題論題,小弟伯努利的解法最容易理解,起碼,數學佬能看懂。變分法,算了,我壓根沒打算讓它出現在我的公眾號裡。
言歸正傳,伯努利小弟是怎麼解決最快曲線問題的呢。
物理學已經發現了,光會自動按照最快的路徑前進,例如光照到水面上會發生折射,但不是亂折,而是會按照最快的路徑折射。算成數學公式就是
延伸閱讀:在家裡測光速
從這個簡單的原理出發,伯努利小弟將從A到B的空間分層。
這就是伯努利小弟最關鍵的步驟!
而滿足這個性質的曲線就是擺線。
回憶一下擺線的切線。
我們已經得到的結論是:底圓直徑上兩點A,B,與擺線上點P連接,一條是切線一條是法線。
也就是PA⊥PB,如圖三個角相等,都是θ則
所以,最速降線就是一條擺線。不過我們要將y軸朝下哈。
這就是伯努利小弟的解法,精妙固然精妙了,但真的數學感不強,好像是道物理題。但那又有什麼關係呢?關鍵是這個解法我能看懂,你也能看懂。難點不在數學,在那個光學性質。
關於擺線的科普,最速降線是擺線最奇特的性質。
我們看到的大宅門,他們屋頂的設計並不是直線,而是一根擺線。因為擺線能將雨水最快排到地面,也就最大程度減少屋頂積水,也就最大程度延長屋頂的壽命。中國智慧的工匠,或許說不出什麼數學原理,卻能自覺按照數學的要求去施工,奇妙不奇妙。
長按下面的二維碼就可以關注我們哦!我們致力於讓您不討厭的數學
如果覺得有趣,點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