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變分法是求解泛函極值問題的方法。本文簡述了變分法的概念和歐拉-拉格朗日方程的導出,然後用變分法求解了最速降線和球面上的測地線兩個具體問題,為這兩個經典例題留下了一份參考筆記。所用到的數學知識為大一微積分。
一、引言
為什麼突然又開始寫變分法了呢?
沒錯,因為作業正好做到這裡。。。
二、變分法與歐拉-拉格朗日方程
求滿足某種性質的未知函數,是數理學科中經常出現的一類問題。比如,在牛頓運動定律的條件下,求質點的位置隨時間變化的函數 x(t);在長度最短的條件下,求曲面上連接兩點的曲線方程 y(x),等等。
偉大的先驅牛頓率先開闢了一條解決這類問題的途徑——微分方程,即把函數滿足的性質表達為函數和其導數的一個方程。例如牛頓定律下的質點運動方程:
曲面上長度最短的曲線滿足的測地線方程:
微分方程給出了函數的局域限定條件,除了直接積分求解未知函數外,還可以通過迭代的方法進行數值求解。這種方法直到今天還是我們經常採用的最主要方法之一。
另一條重要的解決途徑是約翰·伯努利和歐拉等人發展而成的——變分法,即把函數滿足的性質表達為函數的一個泛函極值問題。例如測地線滿足的條件是長度最短:
而牛頓運動定律可以表達為動能與勢能的差對時間積分取極值:
泛函極值方法給出了函數的全局限定條件,通過將未知函數參數化,可以用數值方法確定函數的近似表達式,因此這種方法也具有很重要的實際應用價值。
泛函極值問題與微分方程問題可以互相轉化。例如,考慮一個包含函數 y(x) 和它的一階導數 y'(x) 的泛函:
將其對 y(x) 的變分按照求導的鏈式法則展開,得到
再使用一下分部積分的 trick,得到
由於端點處的變分等於 0,最右邊第一項可以消去:
由於 delta y 為任意函數,因而括號中的係數處處為0,即:
這便是變分法中的歐拉-拉格朗日方程。對於符合 L(y, y', x) 形式的泛函,都可以直接套用這一方程,將問題轉化為微分方程求解。
三、最速降線
我們利用變分法求解這樣一個問題:重力場中連接兩點 (x1, y1) 和 (x2, y2) 有一條曲線導軌,質點沿曲線導軌從上端滑落至下端,怎樣的曲線形狀使下落所需時間最短?
首先寫出所求的泛函。根據曲線元的長度 ds 以及速度 v 可將時間元 dt 寫出:
因而下落所用的時間為:
簡寫為:
所求的函數 y(x) 即是使這一泛函取極值的函數。記
由於 f 中不顯含自變量 x,可以直接運用「能量」初積分:
進而得到
直接積分可得
通過換元
可得
化簡得到
這便是最速降線的方程。實際上,這也是擺線的方程,利用參數 u 可以寫為:
四、球面上的測地線
我們再看一個簡單一些的例子:球面上的最短曲線,即測地線是什麼樣子?根據常識我們知道,球面上的最短路線是大圓(即以球心為圓心,以球面半徑為半徑的圓弧)。下面我們用變分法求解一下它的測地線方程。
採用球坐標系,並設半徑為1,則球面上的度規為:
球面上的曲線長度可以表示為:
代入歐拉-拉格朗日方程得到:
直接對 theta 積分得:
化簡得:
直接積分可得:
這個積分好像挺不好算的,我自己反正是半天沒做出來,於是只好看了一下答案:
(誰能想到這個換元請務必向我解釋一下為什麼要這麼換)
順著這個思路繼續算下去:
可以得到
其中
於是我們得到了球面上的測地線方程:
為了驗證它是球面上的大圓,我們直接求出大圓的方程,即:過球心的某個平面與球面的交線。設空間直角坐標系中該平面的法向量為 (nx, ny, nz),而球面上的點的坐標為
於是得到平面方程
化簡得:
和我們用變分法求出的方程形式相同。
五、總結
實際算起來還挺噁心的。。。。
空弦
2017年2月
於紐約家中
轉載請與作者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