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來桃花水,中有桃花魚。淺白深紅畫不如,是花是魚兩不知。」這是古時候描寫桃花水母的詩句。桃花水母生長於溫帶淡水中,是一種瀕臨絕跡、古老而珍稀的腔腸動物,已有至少6億年的歷史。
張永紅是北碚區歇馬鎮文廣站的一名工作人員,他告訴記者,近段時間他在辦公室後面的池塘裡看到了大量的桃花水母,於是特地抓了一些養在碗裡,慢慢欣賞。從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到,通體透明呈桃花瓣狀的水母仿佛飄落水中的一簇簇桃花瓣,又宛如一朵朵小巧精緻的降落傘。在水中緩緩地一張一縮,悠然地上下飄浮,顯得異常優美。這也是繼去年6月份發現桃花水母之後,再次發現大量桃花水母。
桃花水母為世界級瀕危物種,是中國一級保護動物,有「水中大熊貓」之稱,是名副其實的「活化石」,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目前世界上共發現有11種桃花水母,除索氏桃花水母和日本的伊勢桃花水母兩種外,其餘9種在中國均有發現。
(第1眼-重慶廣電特約記者 蘭天 田濟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