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受非瘟的養豬人怎樣才能擺脫困境,東山再起?

2020-12-06 霜霜秀

這個問題問題預設了一個條件,有自己的養豬場。那麼,我們就以有自己的養豬場為基礎來解答如何東山再起。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三個方面:資金實力、養殖信心和技術實力水平。

一、資金實力是基礎

我見過很多養豬場,因為一場傳染病而關門大吉的。當我們採訪他的時候,他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賠沒了,養不起了,這句話就足以說明資金實力的重要性。很多人都有很多很偉大的想法,可是最大的苦惱就是因為沒錢投入,所以成了空想。當然,現在國家政策越來越好,努力在減少養豬戶的損失,比如,一頭育肥豬如果因為非瘟而被無害化處理,一頭豬是可以賠800-1200 的,加上保險800元,一頭育肥豬可以賠到1600-2000元。雖然比不上現在的豬價,但是,多少也減少了一點損失,對吧?

二、養殖信心是關鍵

很多人都有一種「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恐懼心理。一旦因為一場疫病而被毀滅性的打擊後,除了資金沒了外,連通養殖信心也沒了。所以,如果想要東山再起,就必須要堅定養殖信心。如果沒信心了,一切都做不了。當然,不是說盲目的自信。在有信心的基礎上,接下來需要做的就是客觀分析。

三、技術細節是保障

我們都說「吃一塹長一智」。那麼到底要這麼才是真正的「長一智」呢?我想,應該從這幾個方面做起。

一是深刻反思。我們養豬人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細節決定成敗」。但是,當你問養豬到底有哪些細節呢?很多人卻答不上來了。比如,在防控非瘟方面,我們都知道有一條途徑是外源輸入。但是很多人卻忘了怎麼防止外源輸入,做得好一點的會回答消毒,外來人員消毒、外來車輛消毒等等,卻忘了外來豬肉、蔬菜也可能帶毒。如果能意識到這一點,也許就不會再出現「我們一年四季都在養豬場,沒有外出過,怎麼也會發生呢」 的疑問了。還有很多細節,又比如,現在都知道醛類消毒劑對非洲豬瘟病毒有更好的效果,但是很多人還在用氯製劑,甚至碘類的,你說,這是真正做到注重細節了嗎?

二是嚴格標準。如果有錢有信心繼續從事生豬養殖。那麼,就要以「淨場」為目標真正做到一切細節。具體來說就是:全面消除所有汙垢。怎麼理解?就是養殖區、生活區凡是人能到達的所有地方都要完全、徹底清除所有垃圾。標準是無塵無垢。提醒一點,很多人在清潔的時候非常容易只清潔地面,而忽略了牆壁、死角,這會讓人功虧一簣的。根據我的經驗,生石灰對道路連續鋪灑10天,有較好效果。圈舍內部在清潔的時候,要做好人員、腳底消毒。整個養豬場持續10-15天清潔消毒後,可委託當地農業農村部門給予環境檢測,如果檢測合格,為了保險,建議再重複一遍10-15天清潔消毒,再委託當地農業農村部門給予環境檢測,請注意:個人建議檢測排汙口、日常容易忽略的衛生死角。如果檢測合格,可以開始餵「哨兵豬」,一個周期正常以後,就表示這個環境安全了。

能做到以上幾個方面,表示有東山再起的機會了,只是能不能成功,就要結合市場行情了,但是,如果真能做到,至少有不再發生大規模疫情的保障了,你說對嗎?

相關焦點

  • 豬料全線上漲,非瘟還沒完,一大批養豬人下崗了!產能如何恢復?
    中國養豬網建議:沒有充足庫存的養豬人可以考慮提前備貨,而暫不缺貨的養豬人則可以隨買隨用!非瘟疫情頻發,養豬人批量下崗!農業農村部2020年4月2日晚間發布消息,甘肅隴南市發生2起非洲豬瘟疫情。非瘟疫情儼然已經此起彼伏,養豬人不由得擔心疫情會再次進入集中爆發期!疫情還沒完,這些已經確診發生非洲豬瘟疫情的豬場員工及老闆,基本等於下崗了,每一例疫情的背後都是一批下崗的養豬人,而我們現在說的只是官方報導的病例背後。
  • 「中招」非瘟的豬場有3個共通點?看完就明白了
    還有些養豬人表示:「夏天是非瘟的潛在高發期,沒有豬,就沒有資本翻身呀?如何防控「非瘟」侵擾呢?」養豬讓豬農喜憂參半,那麼如何防控疫情,讓養豬人站穩腳跟呢?專家:留心,「中招」非瘟的豬場有這3個共通點據了解,從去年8月份到目前為止,我國共新增疫情一百餘起。
  • 發生非瘟後,不甘心放棄養豬,得空欄多久復養好?確切消息來了
    自去年8月3日至今,養豬行業經歷了一年多的非瘟肆虐,從北方到南方,發生非瘟豬場的養豬人損失慘重,截止2019年10月25日,全國有32個省市均發生過非瘟疫情,一共播報有159起疫情,包含3起野豬疫情,撲殺數百萬頭豬,直接損失經濟數百億元,間接損失不可估量。
  • 非瘟防控十大雷區不要踩
    道勤生物周應培:豬場防非失敗,很可能踩到了這十大雷區!《農財寶典》新牧網記者 文/王文強圖/遊耀君‍‍非瘟防控雷區眾多,稍有不慎便前功盡棄,如何才能不踩雷或者少踩雷做到成功防非呢?湖南道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長沙道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應培防非操作有十大雷區周應培把養豬人比喻為芭蕾舞者,但非瘟肆虐導致舞臺發生變化,養豬人無疑是在一塊塊地雷陣上跳芭蕾。很多豬場防非失敗,很有可能踩到這些雷區,養豬人要想養好豬,首先要做到大掃雷,目的在於更經濟、少花錢、能落地、少幹活、更實效地防控住非瘟。
  • 養豬的農戶為何那麼害怕非瘟?有特效藥嗎?怎樣加快生豬出欄?
    還是在2018年的時候,「非瘟」就是一個高頻率出現的名詞。這是一種豬類疫病,具有很高的傳播性,並且當時生豬得了非瘟以後的死亡率是100%,這樣的情況下各地大力的捕殺和銷毀病豬。非瘟直接導致了生豬存欄量大幅度降低,給豬肉市場造成了相當大的衝擊。
  • 養豬人想知道:是真還是假?
    非瘟的厲害很多養豬人都經歷過了,目前沒有疫苗,沒有特效藥物,養豬人聽到疫情的消息肯定是膽戰心驚的。不過,隨著國內對於非瘟的認識逐步加深,不少科研學者發現了一些可以預防非瘟的藥物。那麼,這些藥物可信嗎?目前最被寄予厚望的就是一種名叫「單月桂酸甘油酯」的東西。
  • 非瘟後再受重創!59%豬轉禽的人虧得一塌塗地
    這不禁讓人想到當初豬轉禽的人,因非瘟轉養禽、又遇上虧損行情。 現在,那批豬轉禽的人怎麼樣了呢? 一組不堪入目的數據,不禁讓人想到一群命途多舛的人。 廣東省農業農村廳最新監測數據顯示,2月廣東肉雞養殖利潤率為-13%,平均虧損3.6元/只。
  • 二元母豬漲至2400元/頭,非瘟下做好這兩方面賺錢的就是你
    非瘟導致行業產能嚴重下降,是災難,但又何嘗不是一次機遇?非瘟的侵襲,其實也是對行業進行一次優勝劣汰的選擇。外防非瘟,內抓成績!防控非瘟的同時有效管理後備母豬、提高母豬產能,在產能下降的情況下,能正常出欄的豬場,賺得盆滿缽滿只是時間問題。
  • 非瘟下,如何完善豬場缺失的功能?豬價和疫苗可期待但不能等待!
    前言2018年8月初,非洲豬瘟從北到南席捲我國養豬業,生豬產能急劇下降,生豬行業動蕩不已,防非抗瘟儼然成為了養豬關鍵點,以豬場生物安全為重點升級的豬場數見不鮮,但我們要用實踐說話,這一點揚翔頗有發言權。非瘟之下,養豬人應有借他人之法鑑己身的思想觀念,學習先進經驗,拓寬防控思路。
  • 非瘟是豬業5-10年最大的挑戰?
    我們的建議,其實是告訴養豬人這段時間賣不賣豬都無所謂,左右也就是漲跌那幾毛錢,但是有的豬友就是會不停的糾結,那麼春節前沒有及時出售的養豬戶,密切關注豬價變化和當地的市場活躍程度,實在想賣豬就多上心打聽吧!
  • 新型冠狀病毒不用慌,經歷過非瘟的養豬人都知道怎麼防!
    (均衡營養、健身等提高機體免疫力也有一定作用) 3、所以只能通過切斷傳播途徑來做好防護(這個原理其實和防非一樣) 4、切斷傳播途徑的措施: 戴口罩。(醫用口罩、注意正確佩戴) 勤洗手。(外出後、用餐前、接觸外界物品後等,用六步洗手法洗手。
  • 支持農戶養豬了,非瘟感染過的豬圈能繼續養豬嗎?過多久才能養?
    文/農夫也瘋狂自從去年8月份非洲豬瘟被傳入我國以後,對於廣大養豬人來說,噩夢也就開始了。因為這種病毒迄今為止還沒有有效的防控藥物,一旦感染了幾乎是死亡率100%,所以為了控制疫情,當豬舍一旦有豬感染了,就得及時把其他的生豬儘量隔離和撲殺。
  • 非瘟時期,豬場拔牙,拔的是什麼?
    首先,大家應該相信非瘟是可防可控的,這也是行業內專家一致的觀點,但是,非瘟是有腿的病毒,它可不是老老實實在原地待著的,如果條件允許,它可以隨波逐流,不斷地攻城略地,所以,現階段非瘟疫情仍有零星散發,值得注意的是:不是非瘟病毒減弱了,而是生豬整體存貨少了,豬群密度低了,讓外人看上去疫情形勢基本穩定,但是處於行業內的朋友知道,這只是所謂的掩眼法,各地區的生豬存欄、豬價就是各種問題的體現
  • 當我們人生遭遇困境時,不要總是抱怨,應該要想辦法擺脫困境
    可能現在也有人正在經歷困境,可能這些人正在困境中掙扎著,會想盡各種辦法從困境中走出,但往往TA們還是很難擺脫困境。處在人生困境中的人們,有時會很羨慕在順境中的人們,甚至在困境中的人們還會抱怨:「為什麼同樣都是人,別人為什麼一直處在順境,為什麼人生走得那麼順利,為什麼我的境遇這麼坎坷?什麼時候我才能逆襲翻身?
  • 施亮:防非保豬活下去,不建議把非洲豬瘟疫苗當作救命稻草
    萬袋的突破,既是秀博基因技術水平、育種水平的重大突破,也為行業復產提供了安全可靠的豬精;揚翔的「鐵桶」樓房豬場經過2年多的高效運營,在非瘟高壓下,表現出顯著的非瘟防控能力,0例非瘟疫情,100%保住了樓房裡6萬頭母豬,並且揚翔樓房豬場在生產成績,環保,用地,高端肉質等都體現出顯著的優越性。
  • 豬感染非瘟後,一定不要打退燒針,切忌!
    非瘟病毒感染機制 如果懷疑詩非洲豬瘟,會採取必要的治療措施,比如對症治療 便血、吐血:非瘟感染的豬群,在死亡前會有便血的表現,並帶有腸黏膜,個別豬會有口鼻出血的情況。
  • 發生非瘟的豬場還能繼續養豬嗎?復產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目前防控非瘟有很大難度,但並不是不可以,很多人面對非瘟束手無策,認為非瘟來臨只能束手就擒,這完全是被以前的非瘟嚇到了。首先,我們要知道為何以前防非很難?為何豬場「拔牙」大多數以失敗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