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了,的確是放假了,但是年三十之前,市場雖然不是非常活躍,但還是有人在活動的。少部分地區「小殺」仍在繼續收購豬源,有車輛已經開始訂購初一、初二南運的大豬了,現在市場上的確大豬比較受歡迎,豬價有上漲跡象,雖然不會如「坐火箭」般上漲,但是穩中上漲確實是沒有什麼大問題的。
我們的建議,其實是告訴養豬人這段時間賣不賣豬都無所謂,左右也就是漲跌那幾毛錢,但是有的豬友就是會不停的糾結,那麼春節前沒有及時出售的養豬戶,密切關注豬價變化和當地的市場活躍程度,實在想賣豬就多上心打聽吧!
春節前的豬肉消費已經逐漸走向高峰,養殖企業為了趕在新的一年前完成銷量,有明顯的降價走量現象,該出的豬已經出了,業績也是相當之漂亮!目前規模豬場陸陸續續開始停售了,主力軍「歇菜」了,散戶集中出欄情況也很明顯,就剩了小部隊還在堅持著,那麼未來一段時間,豬價肯定是處於調整狀態,不會有太大波動。
之前我們一直都在說市場上的肥豬比較受歡迎!但是根據消費習慣來看,大豬、牛豬主要的用途還是用來製作臘肉臘腸的時候口感能夠更好,這一準備活動已經結束得七七八八了,日常消費還是以標豬的肉為主的,當然個別喜好肥膩一點的除外!屠宰企業在年後就會而減少大豬和牛豬的收購,所以豬還是在250斤左右出掉,不要想著多賣點錢養到300斤、350斤甚至400斤,著實沒有必要!
賣一頭豬養豬人到底能賺多少錢?根據我們的測算,全國外三元生豬自繁自養頭均盈利在2500-2900元/頭之間。養豬當然是賺錢的,尤其是春節前最後幾天屠宰企業提量和提價的情況下,趁著漲勢能夠錢穩穩噹噹地放進口袋裡!
說完了豬價之外,我們還是老生常談,聊一聊非洲豬瘟疫情。根據我們的經驗和疫情侵襲我國之後的體會,非洲豬瘟一起是未來5-10年養豬業的最大敵人和挑戰,這不僅是因為現階段養豬業的特點,也是過去養豬人不重視生物安全短板和缺口的必然結果,嚴峻複雜的非瘟加上豬場落後的防疫系統,無疑是暴露了傳統養豬模式脆弱性和薄弱環節,我們很有轉型升級的必要
著名專家仇華吉研究員認為:「在安全性高、有效性強的非洲豬瘟疫苗上市之前,豬場完全是可以通過提升生物安全級別來防控非豬瘟,例如豬場要劃成單元格,各單元間要有屏障,即使有個單元感染,通過精準定點清除,拔掉感染的單元,另一個單元保持陰性,加上有效的防控措施,成功的概率很大,大跨度的豬舍不太可能做到淨化;為什麼我沒有一直去很贊同非洲豬瘟疫苗及早推出呢?主要還是非洲豬瘟病毒的基因型很多,變異大,使用不安全穩定的疫苗會加速它的變異,豬場只會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