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抗、電抗、容抗和感抗之間的關係,傻傻分不清?

2021-01-15 貿澤電子設計圈

1. 阻抗


具有電阻、電感和電容的電路裡(RLC電路),對交流電所起的阻礙作用叫做阻抗;阻抗常用Z表示,單位是歐姆 Ω;阻抗由電阻、感抗和容抗三者組成,但不是三者簡單相加;對於一個具體電路,阻抗不是不變的,而是隨著頻率變化而變化;在電阻、電感和電容串聯電路中,電路的阻抗一般來說比電阻大。


2. 電抗


電容和電感在電路中對交流電引起的阻礙作用總稱為電抗,用X表示,單位是歐姆 Ω。電抗隨著交流電路頻率變化而變化,並引起電路中電流與電壓的相位變化。


3. 阻抗、電抗、容抗和感抗之間關係


阻抗即電阻與電抗的總合,用數學形式表示為:


Z 即阻抗,單位為歐姆 Ω

R 為電阻,單位為歐姆 Ω

X 為電抗,單位為歐姆 Ω

j 是虛數單位


當 X > 0 時,稱為感性電抗

當 X = 0 時,電抗為0

當 X <0 時,稱為容性電抗


對電阻為0的理想純感抗或容抗元件,阻抗強度就是電抗的大小。


一般電路的總電抗等於:

X = XL −Xc

其中 XL 為電路的感抗, Xc 為電路的容抗。


3.1 感抗


感抗 (XL) 一般是因為電路中存在電感電路(如線圈),由此產生的變化的電磁場,會產生相應的阻礙電流流動的電動力。電流變化越大,即電路頻率越大,感抗越大;當頻率變為0,即成為直流電時,感抗也變為0。感抗會引起電流與電壓之間的相位差。感抗可由下面公式計算而來:


XL = ωL = 2×π×f× L

XL 就是感抗,單位為 歐姆 Ω

ω 是角頻率,單位為 弧度/每秒 rad/s

f 是頻率,單位為 赫茲 Hz


3.2 容抗


容抗 (Xc) 的概念反映了交流電可以通過電容這一特性,交流電頻率越高,容抗越小,即電容的阻礙作用越小。容抗同樣會引起電流與電容兩端電壓的相位差。容抗可由下面公式計算而來:


Xc = 1/(ω×C)= 1/(2×π×f×C)

Xc 是容抗,單位為 歐姆 Ω

ω 是角頻率,單位為 弧度/每秒 rad/s

f 是頻率,單位為 赫茲 Hz

C 是電容,單位為 法拉 F


本文轉載自:21IC
轉載地址:http://www.21ic.com/jichuzhishi/analog/questions/2014-12-15/609670.html
聲明:本文為轉載文章,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請聯繫小編進行處理。


貿澤電子設計圈由貿澤電子(Mouser Electronics)開發和運營,服務全球廣大電子設計群體,貿澤電子分銷600多家領先品牌,可訂購400多萬種在線產品,可為設計工程師和採購人員提供一站式採購平臺,歡迎關注我們,獲取第一手的設計與產業資訊信息!


相關焦點

  • 優軟課堂:阻抗、電抗、容抗和感抗之間的神秘關係,被捅破了?
    關於阻抗、電抗、容抗和感抗之間的關係,電子圈的行業人士一直爭論不斷,他們也一直活躍在電子行業論壇,知乎等平臺上發表自己的看法。對於此,小優跟大家一起來探討一下這方面的知識,快拿小板凳做好,一起漲知識吧。一.
  • 阻抗、電抗、容抗、感抗,這特麼是什麼!?
    在具有電阻、電感和電容的電路裡,對交流電所起的阻礙作用叫做阻抗
  • 什麼叫感抗、容抗、電抗和阻抗?
    在交流電通過導體時,導體截面上各處電流分布不均勻,導體中心處密度最小,越靠近導體的表面密度越大,這種趨向於沿導體表面的電流分布現象稱為集膚效應。90、發電機自動滅磁裝置有什麼作用?自動滅磁裝置是在發電機主開關和勵磁開關跳閘後,用來消滅發電機磁場和勵磁機磁場的自動裝置,目的是在發電機斷開後儘快去掉發電機電壓,減輕故障的後果。
  • 電阻、電抗、阻抗、電導、電納、導納之間的關係
    阻抗常用Z表示。阻抗由電阻、感抗和容抗三者組成,但不是三者簡單相加。阻抗的 單位是歐。在直流電中,物體對電流阻礙的作用叫做電阻,世界上所有的物質都有電阻,只是電阻值的大小差異而已。電阻很小的物質稱作良導體,如金屬等;電阻 極大的物質稱作絕緣體,如木頭和塑料等。還有一種介於兩者之間的導體叫做半導體,而超導體則是一種電阻值幾近於零的物質。
  • 學好理論須弄懂:電阻、電抗、阻抗、電導、電納、導納之間的關係
    阻抗常用Z表示。阻抗由電阻、感抗和容抗三者組成,但不是三者簡單相加。阻抗的 單位是歐。在直流電中,物體對電流阻礙的作用叫做電阻,世界上所有的物質都有電阻,只是電阻值的大小差異而已。電阻很小的物質稱作良導體,如金屬等;電阻 極大的物質稱作絕緣體,如木頭和塑料等。還有一種介於兩者之間的導體叫做半導體,而超導體則是一種電阻值幾近於零的物質。
  • 阻抗和電抗的基本概念
    阻抗具有電阻、電感和電容的電路裡(RLC電路),對交流電所起的阻礙作用叫做阻抗;阻抗常用Z表示,單位是歐姆 Ω;阻抗由電阻、感抗和容抗三者組成,但不是三者簡單相加;對於一個具體電路,阻抗不是不變的,而是隨著頻率變化而變化;在電阻、電感和電容串聯電路中,電路的阻抗一般來說比電阻大。2.
  • 感抗、容抗、電抗和阻抗的意義有哪些
    交流電路的感抗,表示電感對正弦電流的限制作用。在純電感交流電路中,電壓有效值與電流有效值的比值稱作感抗。用符號X表示。XL=U/I=ωL=2πfL。上式表明,感抗的大小與交流電的頻率有關,與線圈的電感有關。當f一定時,感抗XL與電感L成正比,當電感一定時,感抗與頻率成正比。感抗的單位是歐姆。
  • 阻抗和電阻的區別
    打開APP 阻抗和電阻的區別 姚遠香 發表於 2019-08-08 11:49:20   在交流電路中,除電阻外,還有電感和電容等皆有阻礙電流作用,通常將阻止交流電流作用的部分,總稱為阻抗。
  • 如何測量CAN總線網絡阻抗
    在數學上用矢量平面上的複數表示,即Z=R+jX,如圖1所示,Z表示阻抗,實部R稱為電阻,虛部X稱為電抗。而電抗為容抗和感抗的總稱,電容在電路中對交流電所起的阻礙作用稱為容抗,電感在電路中對交流電所起的阻礙作用稱為感抗。阻抗就是電阻、電容抗及電感抗在向量坐標上的矢量和。
  • 一文看懂復阻抗和阻抗的區別
    式中復阻抗的實部r稱為有功電阻,復阻抗的虛部X稱為電抗。純電阻的復阻抗Z=R,純電感元件的復阻抗Z=jωL,其量值XL=ωL,稱為感抗。純電容元件的復阻抗Z=1/jωC=-j1/ωC,其量值Xc=1/ωC稱為容抗。   復阻抗的概念可以推廣到任一無源二端網絡,無源二端網絡上復電壓與復電流的比稱為無源二端網絡的復阻抗,表為Z=U/I。
  • 交流電容電抗相量圖和矢量圖阻抗案例摘要
    從電壓和電流波形和上面的描述,我們可以看到,電流總是將電壓引導一個周期的1/4或π/ 2 = 90 o 「異相」由於這種充電和放電過程,電容器之間的差異。然後,交流電容電路中的電壓和電流之間的相位關係與我們在前一個教程中看到的交流電感完全相反。 這種效應也可以用相量圖表示,其中在純電容電路中,電壓「LAGS」電流為90 o 。
  • 高人總結,輸入輸出阻抗是這麼回事
    把它和下級電路的輸入阻抗結合起來看,就相當於一個理想信號源(電源)和內阻 r 還有下級輸入阻抗 Ri 組成的迴路,內阻 r 在迴路中會起到分壓的作用,r 越大,就會有更大的電壓分配給它,而更小的分配給下級電路;反之,r 越小,則分配給下級電路的電壓越大,電路的效率越高。所以,當然把輸出阻抗 r 設計得越小越好了。
  • 正弦交流電路的阻抗、導納及等效轉換
    前面幾節已導出電阻、電感和電容元件上電壓與電流的相量關係,引入了電抗和容抗的概念。當電路中激勵源為單一頻率的正弦交流電時,各支路響應電壓電流也為同頻率的正弦量。
  • 輸入輸出阻抗是這麼回事
    把它和下級電路的輸入阻抗結合起來看,就相當於一個理想信號源(電源)和內阻 r 還有下級輸入阻抗 Ri 組成的迴路,內阻 r 在迴路中會起到分壓的作用,r 越大,就會有更大的電壓分配給它,而更小的分配給下級電路;反之,r 越小,則分配給下級電路的電壓越大,電路的效率越高。所以,當然把輸出阻抗 r 設計得越小越好了。
  • 所謂感抗和容抗
    二、所謂感抗容抗的實質1、感抗        設通過線圈的電流為                   i=Imsinωt,        則因電流變化在線圈中產生的自感電動勢為 e=L(△i/△t)=LωImcosωt,線圈兩端的電壓u=e,故有                  Um=LωIm,
  • 眼見不一定為實!電阻、電容和電感的實際等效模型
    簡單說,雖然交流電能通過電容,但是不同頻率的交流電和不同容值的電容,通過時的阻礙是不一樣的,把這種阻礙稱之為容抗。,電感的特性是隔交通直,與電容是相反的;所以說容抗和感抗的性質和效果幾乎正好相反,而電阻則處在這兩個極端中間。
  • 在超綱的邊緣瘋狂試探|感抗與容抗
    最近講《交流電》,說到電感線圈和電容器對交流電有阻礙作用,出了感抗和容抗的公式。記住了公式,頻率、自感係數、電容變化時,電流的變化情況就更方便得出了。但對於公式本身而言,定量考察的概率是極低的。不難想像,電感線圈反抗電流變化,產生自感電動勢,大小為:注意一下符號問題:若電流正在增大,自感電動勢取正值,實際方向是和電源電動勢方向相反的;反之若電流正在減小,自感電動勢取
  • 關於輸電線路電抗計算的原理
    一般情況下電抗有感抗和容抗兩個影響因素,但是我們考慮的架空輸電線路屬於電感電路因此這裡我們就不考慮容抗,也就是說電路中感抗值就是電抗值。感抗的大小與交流電的頻率和電感有關且成正比,也就是說頻率越大,電感越大,感抗就越大。電場與磁場是密不可分的,200年前奧斯特發現導體中通過電流周圍就會產生磁場,這就是電流的磁效應。後來法拉第又發現磁場能產生感應電動勢,這就是著名的電磁感應。
  • 不同交流電感器和電抗頻率案例
    因此,無論何時向電感線圈施加正弦電壓,反電動勢都會反對流過線圈的電流的上升和下降以及純電感線圈,該電感線圈具有零電阻或損耗,這種阻抗(可以是一個複數)等於它的歸納電抗。電抗也表示電抗,因為它具有幅度和方向(角度)。考慮下面的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