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學到的9個事實,大多數人視為真理,其實一開始就錯了
小時候,我們相信自己聽到或者看到的幾乎所有東西,尤其是父母或者老師告訴我們的知識或道理,更被我們堅定地奉為真理。但是事實上,當多年以後我們擁有了更博學和全面的知識以後,我們才發現在學校獲得的某些知識早已經無可救藥地過時了,甚至從一開始就是錯誤的,就像下面這9個我們在學校學到的,最後卻被證明是錯誤的知識,其實一開始就錯了。
1.鑽石是世界上最堅硬的物質。
小時候,學校裡的老師告訴我們鑽石是世界上最堅硬的物質,所以很多人都把閃閃發光的鑽石當作堅不可摧的愛情的象徵,還把鑽石戒指當作愛情的信物。但是事實上,科學家早已發現了比鑽石更加堅硬的物質,比如一種被叫做「朗斯代爾」的物質,它的堅硬程度與鑽石相比高出了58%。
2.被蘋果砸中頭的牛頓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
在老師告訴我們牛頓因為被掉下來的蘋果砸中了頭,然後靈感突現的他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的時候,幾乎所有人都對這個偉大的物理學家產生了崇拜之情。然而真實情況是,獲得靈感的牛頓看著蘋果從樹上掉了下來,而且蘋果也只掉在了他的旁邊,並沒有砸到他的頭。錯誤的說法增加了牛頓自身的傳奇性,讓他變成了傳說中像神一樣的存在。
3.太空中沒有重力。
沒有親身經歷過的事情總是會顯得很神秘,當我們在學校的課本上看到太空中沒有重力的時候,很多人都對神秘的太空世界產生了興趣,因為無法驗證太空中是否真的沒有重力,我們只能把這個錯誤的結論當作真理。然而只有去過太空的太空人才能親自體會到,即使是在太空深處,任何物體也會受到微重力的影響。
4.學校裡的愛因斯坦在精確科學方面有困難。
為了幫助同學樹立起克服困難的信心,老師總是告訴我們天才也會遇到麻煩,即使是愛因斯坦,在學校裡也會因為精確科學方面的難題而傷透腦筋。但是事實上,愛因斯坦不僅在數學方面有著超人的天賦,還非常的聰明,對他來說,坐在班級裡學習就是浪費時間。小時候以為只要努力就能成為天才,但是長大後我們就會知道,天才和普通人的區別,從出生的那一刻其實就已經註定了。
5.愛迪生發明了電燈泡。
根據課本上的知識,我們一直把愛迪生當作燈泡的發明者,但是實際上,早在愛迪生之前,就有人發明了各種各樣的燈泡,愛迪生只是從他們的手中購買了發明專利,並且和他的團隊研究出了讓燈泡持續發光的方法。如果沒有前人的經驗和成就做鋪墊,愛迪生根本不可能成為一個載入史冊的偉大發明家。
6.哥倫布發現了北美洲。
歷史書告訴我們是哥倫布發現了北美洲,但早在哥倫布之前,一位來自冰島的探險家利夫·埃裡克森就已經去過了美洲大陸,有考古學家發現了埃裡克森在北美洲的定居點,就在現在的加拿大境內。所以哥倫布並不是第一個到達北美洲的人,他只是第一個成功地在歷史上留下記錄的人。
7.梵谷因為精神問題切下了自己的耳朵。
根據書本裡學到的知識,很多人都以為梵谷是因為患了嚴重的精神疾病才割下了自己的耳朵。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首先,梵谷並沒有失去整個耳朵,而只是一個耳垂,其次,根據歷史學家的考證,梵谷的耳朵是被他的朋友保羅·高更在打鬥中割傷的,而不是他自己割傷的。很多患有精神病的人可能會有自殘的傾向,這也是很多人對梵谷自己割下耳朵這一傳言堅信不疑的原因。
8.變色龍改變顏色是為了隱藏自己。
為了讓變色龍聽起來更加神奇,生物老師告訴同學們變色龍可以改變皮膚顏色來隱藏自己,但其實變色龍皮膚顏色的變化取決於外界環境的溫度,當它們覺得太熱時,變色龍的顏色就會變亮,而當它們覺得太冷時,身上的顏色就會變深。所以變色龍的皮膚顏色變化是為了進行熱調節,讓自己能夠更好地適應環境,而不是隱藏自己。
9.舌頭的不同部位對味道的反應是不同的。
根據科學書上學到的知識,很多人一直以為舌頭的不同部位對不同口味的反應是不同的。然而事實上,舌頭表面的每個味蕾都能識別出任何可能的味道,即使處在不同的部位,它們也能在味覺感官的指引和調節下對識別出的味道做出集中反應。
很多學生把學校課本裡學到的知識當作真理,但只有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沒有經過實踐檢驗的課本知識也有出錯的時候,這就需要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保持實踐精神和探索精神。除過上面這9個很多人在學校裡深信不疑,最後卻被證明錯了的知識,你還知道哪些傳言和事實不一致的結論呢?
居家日子太難熬?參與Pejac的創意項目,在窗戶上玩轉交互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