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躍興
近日,看了寫作馬拉松活動創始人劍飛的新書《極速寫作》。
這部頗顯新奇的作品,從理論角度,介紹了具體的寫作技巧和方法,寄望幫助讀者在思維和文字間搭建一座橋梁。
在這本《極速寫作:怎樣一天寫10萬字》中,作者羅列了各種極速寫作的方式方法以及應用場景,告訴讀者,通過工具的使用,搭建輸入自己的知識體系。
怎樣做到「極速寫作」?讀者運用書中介紹的這些工具、方法,通過「場景演練的方式幫助人們掌握這個神奇的極速寫作技能。不管是語音還是雙拼輸入法,不管是用麥克、速錄機還是靜電容鍵盤,總有一款工具,讓你感覺最合適,然後,開始練習,直到念起即覺,覺即成文。」
作者認為,極速寫作不是簡單地把自己的思維用文字呈現,而是一種真正的讓思維形成體系輸出。人的思維就像是電光石火,一霎而逝,幾乎「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而一旦凝固成文字,才會變得長久。文字最有力量,它的力量在於長遠,可以穿越時空。「如果不能在最短時間進入到記錄靈感和想法的狀態,就不是真正的極速寫作。如果不能在最短時間將靈感和想法記錄到知識體系中,就不是真正的極速寫作。」
據說,通過極速寫作,「數千人從一提起筆就愁眉苦臉,到可以完成一天42195 字的文字輸出,很多朋友不再把寫作當作洪水猛獸,而是雄心勃勃的打算自己出書,很多夥伴改變了自己的思維認知模式,敢於不斷挑戰自己,實現更多可能。」而作者介紹說「我在三個月的時間內,完成了120萬字的極速寫作,在百萬戰隊群裡,我的投入只算中遊。我們有小夥伴可以一天寫12萬字,兩個星期就完成一百萬字」……
對於時下寫作的速度,究竟是「慢」好,還是「快」好?究竟是「速度」重要,還是「質量」重要?文學界、網絡文學界、自媒體領域,似乎一直存在著較大的爭議。在寫作上,有人喜歡酣暢淋漓,有人喜歡精雕細琢。有的說,純文學寫作是一回事,網絡小說寫作是一回事;有的寫作是以表現自我為目的,有的是受利益驅使,必然會為市場所主導。有人也指出,現在的危機不是寫作的問題,而是大家對於文字不夠嚴謹,不夠重視,當下是速度越來越快,文學越來越遠……
所以,網絡文學寫作中,動輒日寫上萬字乃至幾萬字,對這種寫作「速度」,文學批評界一直是持質疑和否定的態度的。因為,這一是不符合寫作的規律;二是這會出現大量粗製濫造之作;三是,這必然會帶來寫作者因為追求速度以求變現的浮躁心態、功利心態和實用主義……
而事實上,如今,人們似乎已經不再滿足於這樣的寫作的「快」速度,寫作速度更上一層樓,追求「極速」寫作,這對寫作、文學寫作來說,是是耶非耶?通過這種「極速」寫作,一天能夠寫上幾萬字,或者像這本書所說「一天寫10萬字」,這對一個寫作者來說,是喜耶憂耶?
追求「快」「速度」乃至「極速」,這似乎正好符合當下人們的社會生活節奏和時代文化心理。今天,我們這個技術時代,我們的生活常態是緊張、急迫、匆忙、受擠壓的,因為令人眩暈的速度,包括寫作、文學寫作在內的精神生活,已經愈加趨向「速度化」。不僅在網文寫作中、自媒體寫作中,就是在文學寫作中,人們流行和更加信奉那些具有實際效用的目的和手段,追求速度、追求流行標準成了評判寫作、文學寫作、寫作水平、文學質量的重要指標,體現速度化時代特性的什麼寫作觀念、寫作方式應運而生,複製化的「快消品」走紅,而且,人們更熱衷於追求什麼寫作的「制勝術」、「吸金術」……
今天,時代的快節奏已經改變了人們對寫作藝術的認知,打造快消品的市場大潮已經衝擊到了傳統寫作領域。而且,人們更傾向於用經濟學的方式來解決文化的問題,用實用主義的方式來對待精神的問題。人們寫作中的「慢」,在這個「快時代」乃至「極速」時代遇到了難題。
那麼,如何解決這個「慢寫作」與「快時代」的矛盾和衝突?時代的發展是越來越快,但寫作藝術的速度卻必須越來越快嗎?加快到什麼程度,才能為寫作藝術的力量提供基本保障?
在寫作中、文學寫作中,是「慢」有意義,還是「快」有意義?是否「慢」就是保守、落後,「快」就是時尚、潮流?寫作、文學寫作,在今天是一種體現生命律動的精神實踐活動,還是一種純粹技術化、數位化的活動?《極速寫作》中,要求人們在寫作中,「丟掉對價值、意義、作用的期待」,但是,在寫作中難道就沒有一些需要我們共同遵守的規律和原則嗎?
這本書中作者說得好,「文字最有力量,它的力量在於長遠,可以穿越時空」,但是,要達成這樣的寫作目的,體現這樣的文字價值,無論怎樣的寫作,都應該是對「價值」和「秩序」有所堅持,這才是寫作的力量所源,文字力量所源,而不是所謂的「速度」甚至「極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