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沒有朗讀了?
在我看來,這樣的知而設問還有很多。
「你有多久沒有寫信了?」
「你有多久沒有讀紙質書籍了?」
……答案相比都是一樣的——「很久了吧。」
通過央視綜藝《朗讀者》
以文字的力量回歸紙質閱讀時代!
就在這幾天,央視推出文化類節目《朗讀者》。節目中嘉賓們透過自己的人生經歷對文字加以解讀,用豐沛的感情將文字飽含深情娓娓道來。
節目首秀後在豆瓣評分就高達9.4。沒有炫目的舞臺,只有6組嘉賓安靜的朗讀。相比其它娛樂綜藝而言,這樣一個看似「冷淡」的節目卻迅速在朋友圈靠著才華「圈」了一把粉。
「書信像一扇扇窗戶,讓人窺視作者的
熱情、美麗、痛苦和幽默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與早前的《見字如面》有些類似,《朗讀者》旨在「朗讀打動人心」,「朗讀」二字重文字,「者」字重人。通過到場嘉賓展現有血有肉的真實人物情感,在文字中感受大千世界感受,感受不經意流露出的美和旺盛的生命力。
在「遇見」這一期,濮存昕朗讀老舍先生的《宗月大師》,講述了自己鮮為人知的一段人生經歷,童年的傷痛完成了藝術家對生活的深刻理解。如今已是96歲的高齡的著名翻譯大家許淵衝先生,談論自己翻譯過的中外美文,說到動情時刻仍會熱淚盈眶,大家百年沉澱的素養沉澱展露無遺……以文字觀人生,如此而已。
「聽到的聲音很美,聽不到的聲音更美
——約翰·濟慈」
新近出現的這些文化類節目,最大的共同點是在聲情交融中感染人。通過朗讀嘉賓聲情並茂的演繹,為我們展現光怪陸離的大千世界。可在我們沉迷其中的時候,也不要忘記,在這背後文字的情感溫度。
在現在飛速發展的世界中,電子資源行動裝置充斥了我們的日常生活。電子書成為了我們碎片化時間的主要讀物。可脆弱的光纖無法承載文字的力量,只有拓印在紙張上的黑色字體,才能淋漓盡致的展現融在文字當中博大的情感和人性的光輝。
一個人生命的重量,來源於你讀過的書。
以文字的力量叩問生命,
回歸紙質閱讀時代!
富士施樂印表機,堅持倡導回歸紙質閱讀時代,運用業內先進技術,確保列印品的呈現質量,為你的完美的紙質閱讀體驗保駕護航。
潤物者無聲,
願你可以凝聚文字的力量,
成為自己生命的朗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