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永盛:仰望星空,腳踏實地

2020-09-23 科學中國人scichi


2019年到401探望王乃彥院士(左起段曉焦、王乃彥院士、黃永盛)

雷射是20世紀以來,繼原子能、計算機、半導體之後,人類的又一重大發明,常常被譽為是「最快的刀」「最準的尺」「最亮的光」。從1960年世界上第一臺雷射器的成功研製開始,雷射技術迅速風靡全球。與此同時雷射技術的每一次提高,都極大地拓展了物理學的研究領域。尤其是在20世紀80年代末,啁啾脈衝放大技術(Chriped Pules Amplification,即CPA)的出現,促使雷射光強達到1023W/cm2以上,讓超強超短雷射的研究迎來了飛速發展,也開創了雷射技術發展的新紀元。

「強雷射技術與傳統加速器的結合,可以獲得相對論的粒子束團,以及高亮度的準單能X射線或γ射線。比如強雷射驅動的逆康普頓γ光源,它在核天體物理研究、材料診斷、醫學成像、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等基礎研究以及國家安防等領域中都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例如,我國正在規劃的大型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的束流能量以及束流極化的精確測量。」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高能所」)研究員、北京試驗束裝置負責人黃永盛在採訪中介紹說。多年以來,他一直致力於強雷射驅動產生高性能粒子束、雷射核物理以及高亮度γ束產生、γ探測技術以及其應用開拓研究,不斷用辛勤和汗水澆灌出科學之花,為中國高能物理領域的發展增添助力。

夢想成為一名科學家

來自山西神池的黃永盛,自幼就有一個夢想——「成為一名科學家」。在夢想的召喚下,他在學業上從未有過懈怠,總是積極抓住每一次機會,一步步地向前邁進,不斷攀登著求學高峰。

年少的他很喜歡讀書學習,尤其是數學,成績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高考時,本想報考數學專業,但由於家裡的經濟條件有限,懂事的黃永盛便改報了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當時工程物理系招收定向生,這個專業不僅可以免收學費,還會發一些生活費,對我來講確實是一個折中的辦法。」採訪中黃永盛坦言道。

4年中,身處我國一流學府,在老師們悉心的教導下,在同學們奮發讀書的氛圍中,黃永盛就像海綿一樣,努力汲取著知識,完成了複分析、拓撲學、核反應堆物理、核輻射與探測學等專業課的學習。當時為了做好畢業設計,在金兆雄教授的引薦下,黃永盛專程騎著自行車前往北京師範大學核科學與技術研究院請教王乃彥院士,這也是他第一次和王院士見面。

此後,憑藉優異的成績和對科研的執著熱愛,黃永盛以清華大學和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聯合培養的形式在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繼續攻讀直博,師從王乃彥院士和高喆研究員,正式進入雷射加速領域,開始從事超短超強雷射加速離子的機制研究。名師出高徒,潛移默化中,王乃彥院士嚴謹認真的學習態度和工作精神無不影響著黃永盛。而他也沒有辜負老師們的精心栽培,相繼榮獲了「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學術新秀」「清華大學研究生學術新秀」「清華大學優秀博士畢業生」「蔡詩東等離子體物理獎」等多項榮譽,為自己的學生時代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用科研成果反哺社會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個人的成才之路也是如此。只有不斷地將理論知識應用與實踐,逐步積累經驗才能真正成才。2009年,完成博士學習的黃永盛,正式加入有著「中國核工業搖籃」之稱的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原子能院」),並擔任核技術應用研究所高功率準分子雷射實驗室助理研究員一職。此後7年中,他一直從事強雷射加速離子的機制、強雷射高亮度逆康普頓伽瑪射線源、強場相對論等離子體中非線性量子電動力學效應等研究,並多次參加或主持國家原「973」項目、國家原「86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等項目,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也完成了從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到實驗室主任助理、實驗室副主任的蛻變。

以國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項目「超短超強雷射與等離子體相互作用加速產生相對論離子的機制研究」為例,在該項目中黃永盛及其團隊開展了雷射加速相對論離子的深入理論研究工作,建立了適用於研究雷射與固體物質相互作用加速離子相對論性的真空等離子體膨脹理論及解析模型,並給出了加速離子能量隨雷射能量、脈寬等參量的表達式。此後,黃永盛將相關科研成果總結整理,以第一完成人的身份榮獲了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科學與技術獎三等獎。

2017年7月,黃永盛以研究員引進人才的身份到高能所工作,並擔任北京試驗束負責人,踏上了新的徵程。「在高能所的這幾年,我學到了一個大的科研項目應該怎麼去規劃、組織、領導,以及探測器的設計,這些經驗很重要。」黃永盛坦言道。目前,他的主攻方向為高亮度雷射康普頓γ光源、CEPC同步輻射光源應用開拓、CEPC束流能量標定以及γγ對撞機總體方案設計。

「光分為可見光和不可見光,通常我們用『全光譜』的概念來描述所有類型的光,波長從長到短則對應的光的能量也從弱到強。根據波長的長短可分為7大類,其中可見光的波長為400nm~700nm,X光(X射線)的波長為1nm~100nm,而γ光(γ射線)的波長小於1nm,這就意味著γ射線帶有高能量,並具有比X射線還要強的穿透能力。」黃永盛詳細地解釋道。

「光子是不帶電的,它更容易到達原子核的最深層次,所以能利用高亮度的γ光源實現對鋼材等一些特殊材料內部損傷和裂縫的檢測,從而為提高特種材料性能提供寶貴數據。例如飛機的機翼以及發動機葉片,它需要能夠承受高空氣流的壓力,普通鋼材則無法滿足這個要求。」黃永盛舉例解釋說。的確,物質的性質由其內部的分子結構決定,只有觀測到材料內部的結構才有可能研製出符合實際需要的材料。目前,康普頓γ光的穿透性還被用於海關檢測領域進行貨櫃無損檢測。

與沈文慶院士(右)在2018年第631次香山會議期間合影

此外,北京試驗束裝置(BEPCII)E2束線的升級改造也是黃永盛的工作重點之一。據介紹,在王乃彥院士和鄭志鵬研究員的帶領下,黃永盛已完成了雷射核物理實驗研究平臺的建立。該平臺基於BEPCII 2.5GeV直線加速器的雷射康普頓散射γ光源,光子能量4MeV.110MeV,光通量預計可達到104-5/s。這個高能高亮度準單能γ光源實驗平臺,未來將有望開展核天體物理以及核嬗變反應方面的研究工作。平臺建立期間,黃永盛還完成了雷射與束流同步參數的在線測量、探測器的離線標定等重要預備工作,獲得了高能LCS-γ信號。「這是由原子能院、高能所、九院一所(即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流體物理研究所)等3家20多位專家連續3年協作努力的結果。」黃永盛滿懷感激地說道。但令人倍感遺憾的是,由於缺少科研經費,相關研究的後續工作目前並沒有能夠繼續下去。

值得一提的是,在被稱為中國「超級對撞機」的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CEPC)項目中,黃永盛負責其束流能量標定和同步輻射束線應用等關鍵技術預研工作。據悉,該項目團隊計劃於2018-2022年間建成一系列關鍵部件原型機,以驗證技術和大規模工業加工的可行性。CEPC預期於「十四五」開始建設,並於2030年前竣工。CEPC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之一是升級為一個超級質子對撞機(SppC),質心能量將達到100TeV,可以在大範圍內直接尋找新的物理現象和物理規律。

未來大型正負電子對撞機不僅僅可以帶我們窺探物質本源,還同時規劃了四條極具科學和應用價值的同步輻射光束線站。其特徵能量可達到365keV,遠遠超過目前規劃的所有的同步輻射光束線,可快速無損地監測大型鋼結構元器件,比如大型發動機葉片。規劃中的Wiggle束線能量更是可以達到幾十甚至數百MeV,不僅可滿足光核物理等基礎研究的需求,還可以用來生產醫用同位素Mo99,其產能非常可觀。

「雷射康普頓γ光源相關研究雖是一個學科交叉領域,容易出現新的發現,但它並不是主流的領域,因此獲得的經費支持並不充分。希望將來國家能夠加大對這一領域科研的資助,我們也將竭盡所能地用科研成果反哺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去,為民用、社會發展貢獻更多的力量。」黃永盛滿懷期待地說道。

相關焦點

  • 仰望星空也要腳踏實地——《深海異獸》
    與《歐羅巴報告》《異星覺醒》等同類型科幻異獸影片視角不同,本片並沒有仰望星空,而是將視角下沉,沉到深深的海底。在地球最深的海溝裡,獻上一場有關異獸的饕餮盛宴。 仰望星空也要腳踏實地, 克總異獸製造深海恐懼。
  • 仰望星空 腳踏實地 寶珀經典系列卡羅素月相腕錶品鑑
    正圖與背圖卡羅素——腳踏實地的本性        提及卡羅素,我們不得不從地心引力開始說起。月相 仰望星空的意境       月相顯示功能源遠流長,月相象徵的意境更是意味深長,「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月亮之於人更多的是一種情感的宣洩與映照。上自達官貴人,下至凡夫俗子,人們對月相的偏愛永遠都是相通的。
  • 蝴蝶工匠森林女神 | 腳踏實地,仰望星空
    這個樹妖不媚不妖,優雅從容,有著最樸素的裝扮和最柔軟的心腸,腳踏實地、仰望星空描述的大概就是這樣一種人。
  • 局長走進國家級創新團隊,地震研究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腳踏實地
    從事地震研究,要腳踏實地、也要仰望星空。仰望星空,是說地震研究應以解決科學問題為宗旨,要走在基礎研究的前沿;腳踏實地,是說地震科技必須積極為防震減災事業發展做貢獻,面向公眾提供全方位服務。12月的北京已是隆冬,但鄭局長的到來讓廣大科技人員感覺到了融融暖意。的確,地震科技迅猛發展的春天,已經不遠了。
  • 仰望星空頂層設計,腳踏實地推動閱讀
    仰望星空頂層設計,腳踏實地推動閱讀 2015-06-01 來源:教育部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讓受教育者獲得自我教育的能力。而自我教育的最佳路徑與方式是學會閱讀和熱愛閱讀。
  • 仰望星空腳踏實地 南仁東先進事跡報告會在滬舉行
    報告會上,中科院北京分院業務主管韓博作了題為《科技報國,築夢蒼穹》的報告,貴州省科技廳副廳長、黨組成員,中科院國家天文臺FAST工程副經理彭勃作了題為《科學魂,澆築大國重器》的報告,中科院國家天文臺FAST工程高級工程師楊清閣作了題為《您的身影,是我追隨的目標》的報告,貴州省黔南州大數據管理局局長張智勇作了題為《千山崇仁萬水向東》的報告,中國新聞社記者張素作了題為《仰望星空,腳踏實地
  • [學習時報]王利明:仰望那遙遠的星空
    哲學家仰望這片星空,探索人類過去和未來的哲理;科學家仰望這片星空,發現宇宙無盡的奧秘;文學家仰望這片星空,書寫來自天外的故事;地理學家仰望星空,從日月星辰的運轉中探索地質變化的真諦;佔卜者也仰望星空,或許是他們試圖從星座中窺探人生的秘密。其實,宇宙遠比我們想像的要神秘複雜得多,許多宇宙現象也許是我們連做夢都無法想像的。
  • OPPO仰望星空、vivo腳踏實地,走向兩極分化的「藍綠大廠」
    OPPO仰望星空、vivo腳踏實地,走向兩極分化的「藍綠大廠」 「仰望星空」的OPPO:躍遷致善在OPPO未來科技大會,速途網看到了一個在技術投入方面愈發激進的OPPO。在會上推出三大「概念產品」壓陣的OPPO,似乎更加強調長期的技術布局,同時也在力求將科技手段,上升成為一種文化追求。這一點,從「躍遷·致善」的主題中便可略見一斑。在大會上,CEO陳明永給出了OPPO的科技選擇——致善式創新。
  • 開學第一課丨「仰望星空,北鬥璀璨 腳踏實地,行穩致遠」,「北鬥人」用科學點亮星空
    仰望星空,北鬥璀璨,腳踏實地,行穩致遠,同學們通過好好地學習,我相信下一代的更加優秀的北鬥系統,未來的宇宙中間的「布星人」就一定會在你們中間誕生,同學們,加油!仰望星空,北鬥璀璨,腳踏實地,行穩致遠。希望同學們可以學有所成,鋪就通往擁有無限可能的未來之路,為航天事業加油。
  • 周廣勝:仰望星空,腳踏實地
    從初窺門徑的氣象人,成長為生態氣象研究領域內執牛耳的科學家,至誠至樸的周廣勝仰望星空,腳踏實地,在自己的道路上耕耘不輟,無怨無悔。
  • 仰望星空的智者在拯救世界,而見識淺陋的「智慧」卻成了「真理」
    文章來源:文教在線原創:子正先生引言: 一個國家如果沒有仰望星空、「無所事事」的閒人去探索宇宙萬物的終極本源和人類的精神世界,而是遍布腳踏實地的成功「智慧」和功利者。這樣的民族註定不會成為未來的引領者。1、信奉「眼見為實」,是動物式的文盲。
  • 在火星仰望星空,好奇號拍下一張驚人照片
    有意思的是,好奇號平時腳踏實地做探測,偶爾還會忙裡偷閒仰望星空。比如,2020年6月5日,在日落後大約75分鐘,好奇號抬頭望向天空,拍下一張驚人照片——照片中兩個微弱的小亮點分別是地球和金星。好奇號用火星版暗淡藍點再次告訴我們,即便在太陽系中,我們的地球也不過是一粒不起眼的微塵,更不用說放眼浩瀚無垠的宇宙了。
  • 仰望星空,放飛心中夢想
    仰望星空以超越光速的目光追尋138億光年宇宙邊緣的風景縱觀一個無限小的奇點一聲巨響炸開時空演化成星雲、恆星、星系、簇團的宇宙壯美歷程仰望星空以哈勃深邃的鏡頭捕捉宇宙心臟的脈動目睹中子星、星系、創生之柱、太空禮花的絕美和震驚仰望星空
  • 仰望星空,我們能看到什麼?——讀譯林出版社《望向星空深處》
    美國科普作家蒂莫西·費裡斯(Timothy Ferris) 所作《望向星空深處》一書,是獻給世界各地觀星者的科普讀物,但它不僅僅是一本通俗的觀星科普作品,作者實地走訪了很多天文臺,講了一批熱愛觀星的人,引用了很多先哲的語言,提到了神話與科學、自然與社會、星空與人生,從這本文筆生動的書中,你能看到一個多彩的世界,仿佛銀河一般燦爛的星空。
  • stellarium:用來仰望星空的手機app
    可是,真的當你仰望星空的時候,天上的星星你又能認識幾顆呢?  除了天上的月亮,摔鍋以前只認得北鬥七星,然後還有北極星。我們大多數人,雖然不能像孫連城區長那樣有閒情逸緻,但是當你抬頭看到天上那幾顆很亮又很熟悉的星星,卻又叫不出名字來,這不能說不是一種遺憾吧。  現在福利來了,有這麼一款手機app和電腦軟體推薦給大家。Stellarium是一款虛擬星象儀的軟體。
  • 哲學|從仰望星空開始
    哲學開始於仰望星空——泰勒斯「長眠在此地,是我們偉大的天文學家」,泰勒斯的墓碑上這樣寫道。他是西方思想史上第一個有記載有名字留下來的思想家,被稱為「科學和哲學之祖」。一夜,他仰望星空,預測了第二天的大雨,卻因為當時太過專注,跌倒在了泥坑裡,還被隨行的女傭嘲笑。泰勒斯起身,抖落汙泥,笑了笑,繼續看天。鬥轉星移,變幻莫測。也許是變化的事物看得太多太膩,他便開始在變化中尋找不變,從表面探尋本質。
  • 8K「視界」我們為什麼要仰望星空?
    8K「視界」我們為什麼要仰望星空? 這世上有兩種東西 我對它們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 它們在我心靈中喚起的驚奇和敬畏 就會日新月異、不斷增長 這就是我心中的道德定律和頭頂上的星空
  • 仰望星空,那是天上的海
    看吧,你永遠看不到星空的盡頭,因為它深不可測,超乎你的想像。數吧,你永遠也數不清天上星星有幾顆,因為它數不勝數,數量之多,不是人間數學所能承受的。神秘的星空,它的廣度,它的深度,構建成了一個不可測量的境界。仰望星空,人的思緒瞬間就像是飄蕩在了大海裡,縱享海一樣的自由。
  • 「仰望星空」天文科普展開展
    7月11日,由市科協主辦,重慶科技館承辦的「仰望星空」天文科普展在重慶科技館開幕,帶領觀眾一起放飛探索太空奧秘的夢想。觀眾體驗展品「月相變化」「仰望星空」天文科普展設遙望深空、漫遊太陽系、巧量天宇三個主題展區,包含「伽利略望遠鏡」「
  • 仰望星空的地球之眼:世界各地的大型天文望遠鏡
    其實,這些時刻仰望星空的地球的眼睛,自己也是一道美麗的風景。(國際·編輯連線)(2)仰望星空的地球之眼(國際·編輯連線)(3)仰望星空的地球之眼(國際·編輯連線)(4)仰望星空的地球之眼(國際·編輯連線)(5)仰望星空的地球之眼(國際·編輯連線)(6)仰望星空的地球之眼(國際·編輯連線)(7)仰望星空的地球之眼(國際·編輯連線)(8)仰望星空的地球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