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鄭國光局長一行赴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調研指導工作,看望「地震監測預報服務產品設計與實用化」高級研修班學員,視察了中國地震局地震觀測技術研究院(E-研究院)、全球地震可預測性合作研究計劃(CESP)中國檢驗中心、國家測震臺網數據備份中心和中國地震科學臺陣數據中心、小孔徑臺陣中心。鄭局長還特別來到國家級重點領域創新團隊「工程抗震減災設計地震動研究」團隊,聽取團隊科研情況匯報,並與科技人員親切交談。
「工程抗震減災設計地震動研究」團隊作為國家級重點領域創新團隊,長期以來,在強震動觀測技術與地震動特性認識、地震波動的數值模擬理論與方法、地震區劃及工程設計地震動確定方法、重要工程結構地震影響分析理論與方法等研究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在聽取團隊匯報過程中,鄭局長充分肯定了該團隊作為國家級重點領域創新團隊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以及在人才培養方面取得的成績,兩次與團隊成員握手並鼓勵科技人員產出更多的科技成果。
鄭國光局長強調,新的形勢下防震減災事業發展必須要科技創新,要把貫徹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落地生根,要調動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要使地震科技充滿活力;要充分利用好部門內外的科技力量和資源。新形勢下創新要三個面向:面向事業科技發展前沿、面向經濟建設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地球所既要頂天又要立地,頂天:基礎研究、事業科技前沿;立地:支撐中國防震減災事業發展。
地震科技創新之路任重道遠,鄭局長此次地球所之行無疑是給廣大地震科技人員吃了一片定心丸。從事地震研究,要腳踏實地、也要仰望星空。仰望星空,是說地震研究應以解決科學問題為宗旨,要走在基礎研究的前沿;腳踏實地,是說地震科技必須積極為防震減災事業發展做貢獻,面向公眾提供全方位服務。
12月的北京已是隆冬,但鄭局長的到來讓廣大科技人員感覺到了融融暖意。的確,地震科技迅猛發展的春天,已經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