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山東省濟南市教育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有學上、上好學、服好務」,積極回應群眾所需、所思、所盼,轉變工作作風,強化責任擔當,優化教育環境,努力打造「有品質、有質量、有溫度」的濟南教育,助推濟南營商環境更高效便捷,更溫暖細緻,更宜居宜業。
「一網通辦」「一次辦成」
教育環境也是營商環境。按照權責清單規範化建設要求,濟南市教育局認真做好權責清單的編制、動態調整和主動公開工作,堅持應辦盡辦,踐行說辦就辦,努力打造「一網通辦」「一次辦成」「只跑一次」等服務模式。
濟南市教育局權責事項歷經數次調整,到今年9月,最終確定市級權責事項102項。「推進一次辦好暨放管服改革的首要前提,就是明細權責邊界。在承接好省級下放權力事項之外,市教育局也在推進全面減權放權,4項行政許可及關聯事項劃轉市行政審批服務局集中行使,向高新區、新舊動能轉換區、章丘區、自貿區全面賦權,『市縣同權』下放1項。」濟南市教育局局長王品木介紹。
截至目前,9大類102項行政權力事項全部網上運行,實現教育服務一站式公開、諮詢、申報、預審、辦理等全部環節「一網通辦」。濟南市教育局還投入專項資金啟動對全市義務教育入學服務平臺一體化建設,推進義務教育階段招生「全市一張網、全覆蓋」,實現群眾「網上自主申報、後臺數據核驗」零跑腿。
近年來,濟南教育政務服務事項優流程、減材料、壓證明、縮時限,全面清理教育服務所需證明材料,編制證明事項目錄清單,推進證明事項電子化運行。清理取消學生轉學休學、教師資格認定、學生資助申請等涉及證明材料14項。
流程再造,效能再提升
提早部署、精準發力,濟南市教育局不斷推進機關權責梳理、流程再造。強化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強化權責相符、明晰、統一,強化不同處室、崗位及人員間的協作銜接,破解痛點難點堵點,破除政務管理服務的「隱形門」,提升教育政務服務質量和效能。
濟南市教育局以機構改革「三定」方案、行政權力事項、公共服務事項為基礎,結合處室最新職能調整,釐清權力和責任邊界,明確處室職責。該局每年度綜合研判一次各處室職責,構建持續明晰、動態調整、迭代更新的處室職責清單。目前已形成20個處室職責清單、9大權責交叉工作事項分工清單。在此基礎上,推進人崗匹配,實施「處室負責人總負責、一崗一清單、崗位AB角」。目前已形成涉及330項工作事項AB角分工,保障工作銜接連續。進一步明確工作標準、工作步驟、辦理流程、辦結時限等,形成簡潔明了、易懂易操作的工作流程圖,做到「一事一流程」。目前已繪製形成217個工作流程圖。
今年10月份,該局針對已完成的機關流程再造工作,開展「再優化、兩對比、一總結」行動,使相應工作流程實現手續最簡、環節最少、流程最優、效率最高;對比總結形成流程圖前後優化工作情況,再次優化壓減機關工作步驟數97個、壓減辦理時限198個工作日。
教育公共服務能力全面提升
作為省會城市,濟南要提高首位度,教育必須先行。
在解決「入園難、入園貴」方面,近三年來,全市新建、改擴建提升公辦幼兒園280餘處,增加學位6.9萬餘個,目前全市已認定普惠性民辦園790處,佔民辦幼兒園處數的68%。在解決「入學難」方面,濟南市自2017年以來,全市已完工新建、改擴建中小學校幼兒園516所,建設量領跑全省、領先全國。該市創新教育資源配置的長效機制,在新建小區規劃、土地招拍掛、建設手續辦理、商品房預售、竣工驗收環節設置了「五個卡口」,實現配套教育設施與首期住宅「五同步」,經驗在全省推廣。同時,濟南努力實現義務教育均衡優質發展,全市義務教育集團化建設率達85.2%,基本實現了「新建校辦一所成一所、薄弱校改一所強一所、城郊校抓一點帶一片」的發展目標。濟南已實現「零擇校、零擇班」,並提前完成解決中小學校大班額問題建設任務,項目完成率和新增學位數全省第一;「午間配餐和課後延時服務」實現主城區中小學校全覆蓋,全市約72萬名學生受益。
「市民有所呼、教育有所為」。濟南市教育局高度重視12345熱線辦理工作,圍繞辦好「均衡而有特色、公平而有質量」的濟南教育目標定位,針對群眾關心的新建小區教育設施配建不足、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等重點焦點難點,認真回應群眾期待。2020年1月至10月,濟南市教育局通過12345市民服務熱線辦理市民訴求工單24069件,群眾滿意率達99.37%。(田可新)(完)
【來源:大眾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