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得神經母細胞瘤,父母后悔錯失臍帶血 老二出生,再難也得存

2020-11-30 中國新聞網山東新聞

  老大得神經母細胞瘤,父母后悔錯失臍帶血

  老二出生,再難也得給他存上臍帶血

  母愛隨著孩子的第一聲啼哭而被徹底「激活」,當孩子帶著哭聲來到這個世界,父母們就要擔當起保駕護航的責任。父母對子女的愛有多深?血脈親情的力量有多大? 

李女士跟丈夫以及小兒子

  大兒子不幸罹患神經母細胞瘤 ,後悔當時沒存臍帶血

  2年前,3歲8個月的壯壯(化名)被確診為神經母細胞瘤。根治此類疾病的最有效手段就是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但是壯壯的臍帶血在出生時,被廢棄掉了。

  對此,壯壯媽媽李女士後悔不已!

  自從壯壯被確診為神經母細胞瘤,李女士就同丈夫帶著孩子在北京進行治療,他們去了北京同仁醫院、京都兒童醫院、天津血研所等多家醫院進行治療諮詢,醫院的專家們都建議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但是壯壯卻因為沒有適合的血型相配,只能通過藥物、化療等手段進行生命的維持。

壯壯

  神經母細胞瘤,起源於交感神經系統,多發於腎上腺或腹膜後,位置很深,早期不易發現。這是兒童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因其惡性程度高,治療難度大,被稱為兒童腫瘤之王。有將近一半的神經母細胞瘤發生在2歲以內的嬰幼兒。

  處於非高危階段的神經母細胞瘤患者,可以通過手術切除並輔以化療的方法來治療,而處於高危階段的神經母細胞瘤患者,國際公認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是重要的手段。

  早在2009年,北京兒童醫院就完成了我國首例自體臍帶血移植,使用自體臍帶血治療了一位年僅1歲的神經母細胞瘤患兒,自此開啟了我國自體臍血臨床應用的新嘗試。術後小患者的造血系統恢復正常,腫瘤也全部消失。今年源源已經13歲了,每年帶她去醫院複查,醫生一直說很健康,和正常小孩沒有任何區別。

中央電視臺對源源進行報導

  臍帶血作為造血幹細胞的三大來源之一,在治療神經母細胞瘤,相比其它來源的造血幹細胞,優勢更加明顯:除了具備來源豐富、採集方便的特點外,還具有對被採集者不會造成傷害,臨床應用及時,移植後移植物抗宿主病發生率低且程度較輕等優勢,因此臍帶血移植已成為治療某些疾病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之一。

  因而對於高危的神經母細胞瘤患者來講,採用自體臍帶血移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越來越多的臨床醫生與專家選擇臍帶血來治療這類疾病。許多患有神經母細胞瘤的患兒,通過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迎來了自己的新生。

李女士借住在媽媽的老房子裡

  為救治生病的孩子賣房關店,臍血庫公益善舉為其減免部分費用

  為了能夠救助壯壯,李女士跟丈夫賣掉了家裡唯一房產,關閉了主要經濟來源的麻辣燙店鋪,只為讓孩子能夠恢復健康。在救助孩子上他們竭儘自己所能,給予孩子最多的愛和陪伴。

  在他們夫妻不遺餘力的救助和照顧壯壯期間,醫生給他們提出一個建議,就是讓他們再生一個孩子,希望可以用二寶的臍帶血來救助老大。如果壯壯用不到,儲存的臍帶血對二寶的生命健康也是一份保障。經歷了老大這場疾病的磨難,對於二寶的健康李女士跟丈夫尤其在意。

壯壯的弟弟

  2020年7月11日,李女士的第二個孩子出生了,卻因為這幾年一直給老大治病,家裡的經濟狀況極其困難,臍血庫的員工在了解到李女士家的情況後,被她對孩子深深的愛而感動,於是他們向上級領導申請了臍血庫的「血玲瓏」公益活動,在為李女士二寶儲存臍帶血的費用時減免了5000元。

  山東省臍血庫作為山東省內唯一正規合法運營的臍帶血儲存機構,秉承公益之心,積極開展公益事業。自2013年起,便以「火種工程」為主要形式,對血液病和惡性疾病患兒家庭進行援助,截止2020年上半年,火種工程共援助患者超過150名,涉及省內16個地市,捐款捐物超過千萬元。

  2017年,山東省臍血庫向山東省紅十字會臍血庫救助基金捐贈200萬元,聯合設立「山東省紅十字會臍血庫救助基金」,讓更多的患兒得到救助。截止現在,已成功援助135名患者,援助款項累計177萬元。山東省臍血庫將持續為社會提供臍帶血儲存的服務,為臨床提供高質量的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同時,也希望所有的孩子們都可以得到健康保障,健康成長,享受童年的歡樂。


相關焦點

  • 大寶得神經母細胞瘤,沒存臍帶血,父母生二胎存臍帶血救子
    李女士跟丈夫以及小兒子大兒子不幸罹患神經母細胞瘤 後悔當時沒存臍帶血2年前,3歲8個月的壯壯(化名)被確診為神經母細胞瘤。根治此類疾病的最有效手段就是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但是壯壯的臍帶血在出生時,被廢棄掉了。 對此,壯壯媽媽李女士後悔不已!
  • 自體臍帶血治療神經母細胞瘤等疾病優勢顯著
    以目前兒童高發的神經母細胞瘤和再生障礙性貧血為例,使用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治療方案,有著極高的治癒機率。它除了具備來源豐富,採集方便的特點外,還具有對被採集者不會造成傷害、臨床應用及時、移植後移植物抗宿主病發生率低且程度較輕等優勢,因此臍帶血移植已成為治療某些疾病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之一。其中自體臍帶血在治療神經母細胞瘤和再生障礙性貧血(簡稱再障)方面,相比其它來源的造血幹細胞,優勢更加明顯。
  • 自體臍帶血移植成為成為治療神經母細胞瘤的有效選擇
    目前無論國內外,對兒童神經母細胞瘤最好的治療方法都是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同時配合手術、化療等其他治療手段。但是眾所周知,要找到合適的造血幹細胞配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在孩子出生的時候為他儲存一份臍帶血,來應對未來有可能發生的風險,就成為一種非常明智的健康投資。對於那些儲存臍帶血的人來說,這意味著可以立即進行移植治療而無需進行其他匹配。為患者掙得更寶貴的救治時間。
  • 發病率排第四的神經母細胞瘤,被臍帶血「絕殺」
    神經母細胞瘤是兒科最常見的外周神經系統惡性腫瘤,在兒童惡性腫瘤發病率中佔第四位,1歲以上患者惡性程度高,診斷時多數病例到了腫瘤晚期,預後極差,七成晚期病人在常規化療後復發。 治療神經母細胞瘤,有沒有新方法? 這個6歲患兒給你答案!
  • 臍帶血存不存?看看臍血造血幹細胞最新應用進展
    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何雪華通訊員張映雪、莊杏枚)儘管臍帶血的儲存與應用已經運行了十幾年,但臍帶血是否真有用、存不存、捐不捐……一代一代父母都在糾結。醫學界卻從不因爭議而停止向前。正如著名兒科專家、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兒科主任方建培教授所說,不再討論「有沒有用」,而是不斷探索「怎麼用好」。
  • 自體臍帶血移植救治神經母細胞瘤患兒紀實報導
    病情回顧:  2016年僅2個月,接連兩例自存臍帶血儲戶患病移植,自存臍血重燃生命希望,山東省臍血庫再添自存臍帶血移植案例。  2013年9月喬喬(化名)在日照出生,一家人的生活簡單而幸福。白天喬喬由爺爺奶奶照顧,晚上父母回家陪喬喬,帶他玩遊戲,教他說話,1歲多的喬喬特別古靈精怪,是家裡的開心果,童真妙語經常逗得家裡人大笑。
  • 王源「源基金」啟動新項目 救助神經母細胞瘤兒童
    2017年12月1日,由王源和陳礪志共同發起的源公益專項基金(以下簡稱「源基金」)宣布第二個救助項目「救助神經母細胞瘤兒童項目」正式確定,公益救助對象為患有神經母細胞瘤的兩周歲以下兒童。據悉,該項目目前已經實行第一例「三胞胎」的救助。
  • 三歲女罹患神經母細胞瘤 3年前自體臍血成了「救命稻草」
    15日,在香港大學深圳醫院病房裡,罹患神經母細胞瘤的三歲女童欣欣躺在病床上熟睡。3天前,她在香港瑪麗醫院接受了自體臍帶血的移植治療,目前已進入觀察期,情況穩定。欣欣一家人沒想到,3年前保存的臍帶血還真成了今天能救欣欣的救命稻草。
  • 新方案治療神經母細胞瘤,助6歲患兒重獲生機
    女孩寧寧(化名)今年6歲,三年前,剛上幼兒園的她被診斷患上一種惡性兒科腫瘤——神經母細胞瘤。在當地醫院化療9個月後,醫院宣布「治療失敗」。幾番輾轉,父母帶著小寧寧來到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 微觀點忽悠父母給孩子存臍帶血,真的可治白血病?
    「給寶寶最珍貴的人生禮物」,臍帶血打著這個旗號確實很有誘惑所謂臍帶血,是指新生嬰兒臍帶結紮後,存留在臍帶和胎盤中的血液。據說保存臍帶血,可以治療的疾病超過80種,簡直華佗再世,故又被稱作「生命銀行」:今天你存臍帶血,來日再還你一命。這樣的廣告,很多家長怎麼會不心動?
  • 4歲女兒患神經母細胞瘤,術後一年又得白血病,我們已經債臺高築……
    4歲女兒患神經母細胞瘤,術後一年又得白血病,我們已經債臺高築…… 2020-04-17 16: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兒童神經母細胞瘤最惡性!
    核心提示:神經母細胞瘤之所以被稱為「兒童癌症之王」,是因為這種腫瘤在過去療效極差,而且神經母細胞瘤起源於交感神經系統,多發於腎上腺或腹膜後,位置很深,早期不易發現。而這種腫瘤惡性度高,進展快,易發生骨髓、骨及器官轉移。
  • 神經母細胞瘤:您需要了解的事|母細胞瘤|兒童癌症|神經|症狀|因素|...
    什麼是神經母細胞瘤?神經母細胞瘤是一種實體癌性腫瘤,始於交感神經系統的早期神經細胞。這種類型的腫瘤通常見於腹部,但也可能位於頸部、胸部和/或骨盆。大多數患有神經母細胞瘤的兒童是在5歲之前被診斷出來的。 神經母細胞瘤的症狀是什麼?
  • 神經母細胞瘤的表現有哪些
    那神經母細胞瘤究竟是一種怎樣的疾病?好像身邊得這樣疾病得孩子不是很多,但是,我們有必要來了解一些知識,認識一下神經母細胞瘤。  神經母細胞瘤屬於神經內分泌性腫瘤,可以起源於交感神經系統的任意神經脊部位。而最容易出現的部位就是腎上腺,當然但也可以發生在頸部、胸部、腹部以及盆腔的神經組織。而且這種瘤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就是這種細胞瘤可自發性地從未分化的惡性腫瘤退變為完全良性腫瘤。
  • 擊敗「兒科癌王」神經母細胞瘤
    因為罹患了有著兒科癌王之稱的神經母細胞瘤,她在極短的時間內承受了19次大劑量的化療。 病情一度控制後,又接受了多次手術清掃腹腔裡的腫瘤細胞。病情復發後,小傢伙又不得不面臨造血幹細胞移植來加以治療,命途多舛的孩子又遭遇到經典預處理藥物和移植後藥物缺乏的困境。
  • 南安7歲遺腹女與奶奶相依 不幸確診神經母細胞瘤
    苦命的遺腹女 她多想活下去出生1個月母親離家,2年後爺爺去世,與奶奶相依為命,卻被查出神經母細胞瘤媛媛是南安美林街道溪州村人,她還沒出生時,父親車禍去世;她滿月第二天,媽媽離開家;兩年後,爺爺撒手人寰。幸好,有奶奶張金英陪著,她不怕。今年本該充滿希望,媛媛有了戶口,要上小學了。可這個月,醫院一紙診斷重新將這個家推向深淵:媛媛得了神經母細胞瘤。
  • 7歲遺腹女與奶奶相依為命 被查出神經母細胞瘤
    苦命的遺腹女 她多想活下去出生1個月母親離家,2年後爺爺去世,與奶奶相依為命,卻被查出神經母細胞瘤媛媛是南安美林街道溪州村人,她還沒出生時,父親車禍去世;她滿月第二天,媽媽離開家;兩年後,爺爺撒手人寰。幸好,有奶奶張金英陪著,她不怕。今年本該充滿希望,媛媛有了戶口,要上小學了。可這個月,醫院一紙診斷重新將這個家推向深淵:媛媛得了神經母細胞瘤。
  • 先出生的不一定是老大?雙胞胎定長幼,有一種叫「老二的逆襲」
    孕育一對雙胞胎的機率很小,帶給父母的快樂也是雙倍的。一對長相相似的小朋友同時降臨人間,一起快樂成長,想一想就覺得很幸福。「救命的擁抱」,來自雙胞胎姐妹的感人事跡關於雙胞胎的報導有很多。有一對著名的雙胞胎姐妹花,由於提前預產期整整12周,雙胞胎中的妹妹出現器官衰竭,眼看著呼吸逐漸微弱。
  • 媽媽存「臍帶血」到底能不能變廢為寶?值得花錢保存嗎?有答案了
    可以前新生兒父母更看中胎盤,很多孩子奶奶都會把胎盤帶回家,做成餡料吃掉胎盤的人家比比皆是。也不知道從何時起,越來越多的父母更推薦存儲臍帶血,為此媽媽們紛紛效仿。媽媽存「臍帶血」到底能不能變廢為寶?前幾天,去閨蜜家聊天兒,由於她馬上要生二寶了有一件事十分糾結,同我商量。
  • 兒童腫瘤之「五最」 神經母細胞瘤罪惡性
    不過,醫生還說,腎母細胞瘤的治療效果是所有兒童惡性腫瘤中最好的。  腎母細胞瘤是最常見兒童腹部腫瘤。腫瘤生長快,常見症狀為快速增大的向一側肋部突出的腹部包塊,有的患兒有血尿、高血壓等症狀。大部分患兒可首先進行手術治療,病理分型、分期和手術後的化療方案的選擇對治療和預後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使是晚期腎母細胞瘤治癒率也可以達到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