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寶得神經母細胞瘤,沒存臍帶血,父母生二胎存臍帶血救子

2021-01-09 齊魯壹點

母愛隨著孩子的第一聲啼哭而被徹底「激活」,當孩子帶著哭聲來到這個世界,父母們就要擔當起保駕護航的責任。父母對子女的愛有多深?血脈親情的力量有多大?

李女士跟丈夫以及小兒子

大兒子不幸罹患神經母細胞瘤

後悔當時沒存臍帶血

2年前,3歲8個月的壯壯(化名)被確診為神經母細胞瘤。根治此類疾病的最有效手段就是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但是壯壯的臍帶血在出生時,被廢棄掉了。

對此,壯壯媽媽李女士後悔不已!

自從壯壯被確診為神經母細胞瘤,李女士就同丈夫帶著孩子在北京進行治療,他們去了北京同仁醫院、京都兒童醫院、天津血研所等多家醫院進行治療諮詢,醫院的專家們都建議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但是壯壯卻因為沒有適合的血型相配,只能通過藥物、化療等手段進行生命的維持。

壯壯

神經母細胞瘤,起源於交感神經系統,多發於腎上腺或腹膜後,位置很深,早期不易發現。這是兒童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因其惡性程度高,治療難度大,被稱為兒童腫瘤之王。有將近一半的神經母細胞瘤發生在2歲以內的嬰幼兒。

處於非高危階段的神經母細胞瘤患者,可以通過手術切除並輔以化療的方法來治療,而處於高危階段的神經母細胞瘤患者,國際公認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是重要的手段。

早在2009年,北京兒童醫院就完成了我國首例自體臍帶血移植,使用自體臍帶血治療了一位年僅1歲的神經母細胞瘤患兒源源,自此開啟了我國自體臍血臨床應用的新嘗試。術後小患者的造血系統恢復正常,腫瘤也全部消失。今年源源已經12歲了,每年帶她去醫院複查,醫生一直說很健康,和正常小孩沒有任何區別。

中央電視臺對源源進行報導

臍帶血作為造血幹細胞的三大來源之一,在治療神經母細胞瘤,相比其它來源的造血幹細胞,優勢更加明顯:除了具備來源豐富、採集方便的特點外,還具有對被採集者不會造成傷害,臨床應用及時,移植後移植物抗宿主病發生率低且程度較輕等優勢,因此臍帶血移植已成為治療某些疾病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之一。

因而對於高危的神經母細胞瘤患者來講,採用自體臍帶血移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越來越多的臨床醫生與專家選擇臍帶血來治療這類疾病。許多患有神經母細胞瘤的患兒,通過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迎來了自己的新生。

為救治生病的孩子賣房關店

臍血庫公益善舉為其減免部分費用

為了能夠救助壯壯,李女士跟丈夫賣掉了家裡唯一房產,關閉了主要經濟來源的麻辣燙店鋪,只為讓孩子能夠恢復健康。在救助孩子上他們竭儘自己所能,給予孩子最多的愛和陪伴。

李女士借住在媽媽的老房子裡

在他們夫妻不遺餘力的救助和照顧壯壯期間,醫生給他們提出一個建議,就是讓他們再生一個孩子,希望可以用二寶的臍帶血來救助老大。如果壯壯用不到,儲存的臍帶血對二寶的生命健康也是一份保障。經歷了老大這場疾病的磨難,對於二寶的健康李女士跟丈夫尤其在意。

壯壯的弟弟

2020年7月11日,李女士的第二個孩子出生了,卻因為這幾年一直給老大治病,家裡的經濟狀況極其困難,臍血庫的員工在了解到李女士家的情況後,被她對孩子深深的愛而感動,於是他們向上級領導申請了臍血庫的「血玲瓏」公益活動,在為李女士二寶儲存臍帶血的費用時減免了5000元。

山東省臍血庫作為山東省內唯一正規合法運營的臍帶血儲存機構,秉承公益之心,積極開展公益事業。自2013年起,便以「火種工程」為主要形式,對血液病和惡性疾病患兒家庭進行援助,截止2020年上半年,火種工程共援助患者超過150名,涉及省內16個地市,捐款捐物超過千萬元。

2017年,山東省臍血庫向山東省紅十字會臍血庫救助基金捐贈200萬元,聯合設立「山東省紅十字會臍血庫救助基金」,讓更多的患兒得到救助。截止目前,已成功援助135名患者,援助款項累計177萬元。山東省臍血庫將持續為社會提供臍帶血儲存的服務,為臨床提供高質量的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同時,也希望所有的孩子們都可以得到健康保障,健康成長,享受童年的歡樂。

相關焦點

  • 老大得神經母細胞瘤,父母后悔錯失臍帶血 老二出生,再難也得存
    老大得神經母細胞瘤,父母后悔錯失臍帶血  老二出生,再難也得給他存上臍帶血  母愛隨著孩子的第一聲啼哭而被徹底「激活」,當孩子帶著哭聲來到這個世界,父母們就要擔當起保駕護航的責任。父母對子女的愛有多深?
  • 二胎媽媽糾結要不要存臍帶血,這篇文章不僅有答案,還能拯救更多人...
    朋友懷二胎7個多月,生大寶時花了兩萬多給大寶存了臍帶血。當時她看到宣傳放在產科門診,每次產檢都會有人來問,聽工作人員說臍帶血可以給寶寶上一份生命保險,馬上就掏錢存了。一晃5、6年過去,她懷了二胎再進媽媽群,發現對存臍帶血到底有沒有用的質疑聲超多。
  • 臍帶血存不存?看看臍血造血幹細胞最新應用進展
    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何雪華通訊員張映雪、莊杏枚)儘管臍帶血的儲存與應用已經運行了十幾年,但臍帶血是否真有用、存不存、捐不捐……一代一代父母都在糾結。醫學界卻從不因爭議而停止向前。正如著名兒科專家、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兒科主任方建培教授所說,不再討論「有沒有用」,而是不斷探索「怎麼用好」。
  • 自體臍帶血治療神經母細胞瘤等疾病優勢顯著
    以目前兒童高發的神經母細胞瘤和再生障礙性貧血為例,使用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治療方案,有著極高的治癒機率。它除了具備來源豐富,採集方便的特點外,還具有對被採集者不會造成傷害、臨床應用及時、移植後移植物抗宿主病發生率低且程度較輕等優勢,因此臍帶血移植已成為治療某些疾病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之一。其中自體臍帶血在治療神經母細胞瘤和再生障礙性貧血(簡稱再障)方面,相比其它來源的造血幹細胞,優勢更加明顯。
  • 自體臍帶血移植成為成為治療神經母細胞瘤的有效選擇
    自體臍帶血,讓「兒童腫瘤之王」神經母細胞瘤不再可怕早在1997年,一名14個月的巴西女童,用自體臍帶血成功治癒了神經母細胞瘤,成為世界首例自體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的案例。2009年,北京兒童醫院就完成了我國首例自體臍帶血移植案例,血液科吳敏媛主任、秦茂權醫生使用自體臍帶血治療了一位年僅1歲的神經母細胞瘤小患者,自此開啟了我國自體臍帶血臨床應用的新嘗試。據了解,術後小患者的造血系統恢復正常,腫瘤也全部消失。2015年,來自天津的2歲的山山(化名)在北京某三甲醫院,最終確診為神經母細胞瘤。值得慶幸的是,在山山出生時父母就為他保存了臍血。
  • 發病率排第四的神經母細胞瘤,被臍帶血「絕殺」
    神經母細胞瘤是兒科最常見的外周神經系統惡性腫瘤,在兒童惡性腫瘤發病率中佔第四位,1歲以上患者惡性程度高,診斷時多數病例到了腫瘤晚期,預後極差,七成晚期病人在常規化療後復發。 治療神經母細胞瘤,有沒有新方法? 這個6歲患兒給你答案!
  • 臍帶血存儲爭議:存還是不存
    二胎時代的到來,讓準父母們對生命有了新的考量。在這一熱潮中,一項新興業務被激活,釋放出巨大的潛力——臍帶血存儲。臍帶血是胎兒娩出、臍帶結紮並離斷後殘留在胎盤和臍帶中的血液。近年研究發現,臍帶血中含有可以重建人體造血和免疫系統的造血幹細胞,可用於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80多種疾病。
  • 媽媽存「臍帶血」到底能不能變廢為寶?值得花錢保存嗎?有答案了
    可以前新生兒父母更看中胎盤,很多孩子奶奶都會把胎盤帶回家,做成餡料吃掉胎盤的人家比比皆是。也不知道從何時起,越來越多的父母更推薦存儲臍帶血,為此媽媽們紛紛效仿。媽媽存「臍帶血」到底能不能變廢為寶?前幾天,去閨蜜家聊天兒,由於她馬上要生二寶了有一件事十分糾結,同我商量。
  • 自體臍帶血移植救治神經母細胞瘤患兒紀實報導
    當初儲存臍帶血,如今給了孩子一個生的希望,他希望廣大的父母都能夠重視臍帶血,有能力的家庭都應該為孩子儲存臍帶血,這是為孩子的健康上一份保險,希望所有的孩子都不會用到臍帶血,但是一旦患病,使用機率就是100%。  山東省臍血庫工作人員也為喬喬送來了20000元的愛心慰問金,希望喬喬能夠早日康復。  記者:孫媛主任,您好,請您介紹一下北京京都兒童醫院。
  • 微觀點忽悠父母給孩子存臍帶血,真的可治白血病?
    事實上,現在誰生了孩子,往往都會接到臍帶血存儲的推銷電話,在推銷者口中,自存臍帶血可以治療白血病,還可以治療其他80種疾病,真有這麼神奇?關注兒童心理成長和玩中學問題交流請加S爸的個人微信:acamcsh在微信公眾號回復008,免費送寶貝最喜歡看的BBC紀錄片動物奧運會Animal.Games視頻哦!
  • 臍帶血到底要不要存?原來這「神奇血液」有這些功效
    當寶寶經歷十月懷胎、順利出生之後,小夫妻就升級為了真正的父母,除了有巨大的喜悅將自己包圍之外,還要面臨很多其他問題,比如寶寶的名字、戶口等。除此外在生產前,還有一個問題困擾著準爸媽,那就是:到底存不存臍帶血?
  • 三歲女罹患神經母細胞瘤 3年前自體臍血成了「救命稻草」
    15日,在香港大學深圳醫院病房裡,罹患神經母細胞瘤的三歲女童欣欣躺在病床上熟睡。3天前,她在香港瑪麗醫院接受了自體臍帶血的移植治療,目前已進入觀察期,情況穩定。欣欣一家人沒想到,3年前保存的臍帶血還真成了今天能救欣欣的救命稻草。
  • 新方案治療神經母細胞瘤,助6歲患兒重獲生機
    女孩寧寧(化名)今年6歲,三年前,剛上幼兒園的她被診斷患上一種惡性兒科腫瘤——神經母細胞瘤。在當地醫院化療9個月後,醫院宣布「治療失敗」。幾番輾轉,父母帶著小寧寧來到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 這個時候生二胎,真當大寶是傻子啊,明眼人都看出是啥意思
    小霞年輕時生個兒子,早年做生意對兒子疏於管教,但兩夫妻都知道學歷的重要性,從小就讓兒子上最好的學校,不愁吃穿。但寶貝兒子卻爭氣,不管小霞夫妻再抓學習,兒子還是上了個三流大學。如今兒子上大學了,兩夫妻這才決定生個二胎。小霞覺得自己生個二胎是為了讓兒子將來有個伴,養老負擔也輕鬆。但兒子覺得母親是嫌棄自己沒出息,想再生個分家產。
  • 二胎小寶不滿1歲癌症晚期,大寶拿200個硬幣向媽媽求救
    「本想給大寶生個弟弟,讓他不再孤單,沒想到給他帶來這麼大的傷害。」1月8日,遼寧瀋陽,王芳(化名)看著手機裡大寶親吻小寶的照片,眼眶又一次被淚水打溼。去年10月,不滿1歲的小寶患上神經母細胞瘤,一經查出就是癌症晚期,可憐的大寶剛喜得弟弟不久,又要直面即將失去的傷痛,原本淘氣頑皮的他變得沉默內向,為了爸爸媽媽能繼續救弟弟,他掏空攢了3年的存錢罐,拿著200個硬幣求媽媽救弟弟一命……32歲的王芳家住河南信陽一農村,她和丈夫都是鄉鎮衛生院的基層醫務工作者。
  • 捐獻還是自存,你會為孩子留下臍帶血嗎?
    家住廣州的陳女士在生完二胎寶寶後決定將臍帶血存放在廣東省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算是為家人買一份「保險」。陳女士告訴央視網記者,自己選擇自存臍帶血,並不是因為血庫人員的推銷,「關於臍帶血我早就知道有這個東西,也諮詢了身邊朋友的意見,然後就選擇存了。」 她的丈夫也表示支持。
  • 兒童神經母細胞瘤最惡性!
    核心提示:神經母細胞瘤之所以被稱為「兒童癌症之王」,是因為這種腫瘤在過去療效極差,而且神經母細胞瘤起源於交感神經系統,多發於腎上腺或腹膜後,位置很深,早期不易發現。而這種腫瘤惡性度高,進展快,易發生骨髓、骨及器官轉移。
  • 神經母細胞瘤患兒某周中醫治療醫案
    神經母細胞瘤(neuroblastoma,NB)號稱兒童腫瘤之王,治療難度極大。神經母細胞瘤起源於交感神經節或雙側腎上腺,它是兒童期最常見的顱外實體瘤。流行病學研究提示下列因素可能促進神經母細胞瘤的發生:早產兒和低體重兒;懷孕前或懷孕中使用性激素;懷孕期間每日飲酒史;患兒父母從事與電子相關的職業。
  • 二胎來了,大寶們的困境——關注兒童心理健康
    隨著人口結構趨勢的劇烈變化以及國家內在發展需求的改變,在2016年我國終於結束了長達35年的計劃生育,全面開放「二胎政策」。直到2020年,二胎開放已經第四年了,已經有許多的家庭加入到了生二胎的陣營裡去。
  • 「生二胎給老大作伴」,這可能是父母最美的謊言,不如坦誠些
    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近些年來,身邊要二胎的家庭越來越多,但對於此事如何跟大寶解釋,大家似乎都沒有一個好的解決辦法, 有些父母會給這種行為包上冠冕堂皇的理由,嘴上說著生二胎是讓孩子多個伴,其實只是他們自己想再要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