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開閘、市場需求萌發讓處於幹細胞治療上遊的研發儲存行業處在風口浪尖。
二胎時代的到來,讓準父母們對生命有了新的考量。在這一熱潮中,一項新興業務被激活,釋放出巨大的潛力——臍帶血存儲。臍帶血是胎兒娩出、臍帶結紮並離斷後殘留在胎盤和臍帶中的血液。近年研究發現,臍帶血中含有可以重建人體造血和免疫系統的造血幹細胞,可用於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80多種疾病。
記者從多家具有臍帶血儲存業務的公司了解到,臍帶血儲存的費用在一萬到兩萬元區間,通常存儲年限為22年。
「臍帶血在臨床上主要應用於血液系統的疾病當中,比如地中海貧血、兒童的急性白血病等。」雲南舜喜再生醫學-雲南省幹細胞庫研究中心楊靜逸博士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這些疾病做骨髓移植配型率比較低,臍帶血則正好解決了配型困難的問題,如果親屬自己有儲存的話,配型的比例是100%。
臍帶血之惑
截至目前,雲南舜喜再生醫學-雲南省幹細胞庫一期存儲已達40萬份。「前兩天就有一例,昆明四十三醫院聯繫我們可能要出庫。」楊靜逸告訴記者,通常臍帶血在臨床應用中屬備選方案,在主治醫生提出該方案及醫院有需求的情況下就會聯繫出庫,這樣的準備案例很常見。
但目前國內僅有北京、上海、廣東、浙江、山東、四川、天津有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公共庫,其他均為像雲南舜喜一般的臍帶血儲存自體庫,事實上,在商家推廣宣傳下,越來越多的臍帶血流向自體庫。
上述負責人告訴記者,與公共庫不同,自體儲存的幹細胞信息不對社會公開,不接受異體移植相關服務,只為儲存者及其家人將來自用提供個性化服務。「公共庫與自體庫的選擇完全在於個人意願。若捐贈公共庫,可以讓更多人享受幹細胞醫療技術的福利,且捐獻者本人或子女日後需要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時可終生享受優先配型權。若存在自體庫,則相當於給自己的孩子買了一份特殊的保險。」上述負責人表示。
由於行業正處發展初期,市場上良莠不齊的機構與企業為臍帶血蒙上神秘面紗,也讓民眾對臍帶血產生疑惑甚至爭議:臍帶血儲存到底是「生命保險」還是商家噱頭?
據了解,市場上的臍帶血儲存業務費用在各地有一些差異。大部分機構臍血儲存費用在一萬到兩萬不等,存儲年限為20至23年。對於普通家庭來說,這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很多人在疑惑它有沒有價值。」楊靜逸博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臍帶血儲存相當於買一份保險,在買保險之前肯定要評估風險以及價值,這是一個逐步了解的過程。
楊靜逸表示,臍帶血儲存價值針對不同的受眾而異。首先要看家裡是否有遺傳家族史,如果家庭可能有遺傳病史,這一部分人是高危人群,基於這方面的顧慮就會關注得更多一點。另一類是屬於經濟條件比較好的家庭,他們對於花這個錢去規避這方面的風險是認可的。而對於普通群眾來說,他們離這些疾病較為遙遠,且覺得儲存費用比較昂貴的時候就會選擇不儲存。
治療局限
值得注意的是,臍帶血中的造血幹細胞可用於自體幹細胞移植,然而如果患兒得的是遺傳性疾病,在出生時就已經存在基因缺陷,那麼他的臍血幹細胞對治療疾病也無濟於事。
以白血病為例,自體臍帶血對於治療後天性白血病可以發揮作用,但對於先天性的白血病,胎兒本身基因就存在缺陷,臍帶血中的幹細胞也不例外,對於改善先天行白血病就沒有幫助。
同時,對於剛出生的嬰兒來說,臍帶血的血量有限,只有70-130毫升,因體積有限,臍帶血中含有的造血幹細胞較少,僅可用於七八歲以下、體重輕的孩子,成人常需2份臍血。這樣一來便降低了配型成功率。
針對上述問題,楊靜逸表示,臍帶血在臨床中應用的疾病也是屬於兒童中高發的疾病,比如急性白血病發病時間通常在3-5歲,在這個高發期內一般來講小孩不會超過35公斤。同時臍帶血的免疫原性相對較弱,即使配型不全相合,其移植後的排斥反應也比較輕,同時因受病毒汙染的機會小,在臨床上還是被廣泛地應用。
臍帶血庫的宣傳提及「一人存血,全家受益」,並非指一個人存臍帶血,全家人得了相關疾病都可以使用。而是指萬一孩子患病可用自己臍帶血中的幹細胞來治療,同胞兄弟姐妹與其配型全相合的機率為1/4,與無關供給相比大大提高。這將明顯縮短尋找配型的時間,降低家庭的經濟成本,減輕心理的負擔。
2018年以來,國內幹細胞行業進入到了提速發展階段,這為我國幹細胞臨床轉化釋放了積極的信號。近期,國內多個省份相繼發布了加快幹細胞技術臨床轉化以及產業化發展的策略,又為幹細胞落地發展帶來契機。
在政策的指引下,企業湧入為行業增添了前行動力。2018年,國內上市公司布局幹細胞領域的動作愈加頻繁,天士力、石藥、海爾、九芝堂等大型藥企紛紛宣布切入該領域。在幹細胞產業鏈中,藥物的臨床研發越來越白熱化。
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幹細胞研究已經在細胞重編程、多能性調控、遺傳篩選和修飾、特色動物資源平臺等基礎研究方面處於國際領先水平,但幹細胞的臨床應用轉化仍是我國幹細胞研究的短板,主要制約因素之一是臨床用幹細胞標準化綜合質量評價體系和與之相應的監管體系的不健全。
楊靜逸指出,目前市場對於幹細胞治療以及幹細胞儲存還存在很多爭議。經過時間的推移,幹細胞行業價值在未來將充分顯現,目前資本的湧入已經證明了其價值。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