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萬元存臍帶血不能用於白血病治療 專家:難用於先天疾病

2020-11-23 東方網

  東方網4月18日消息:據《東方早報》報導,昨日,上海多名血液專家參與的論證會達成共識:自體臍帶血確實具有自救作用,但並非適合任何疾病的治療,對先天性疾病就具有一定局限性。

  名詞解釋

  臍帶血是胎兒娩出、臍帶結紮並離斷後殘留在胎盤和臍帶中的血液。近十幾年的研究發現,臍帶血中含有可重建人體造血和免疫系統的造血幹細胞,可治療白血病等血液疾病。

  近年來,臍帶血保存業務被越多越多人熟知。很多新媽媽生育之後,都會接到臍帶血存儲的推銷電話或宣傳單。雖然儲存臍帶血的收費往往高達數萬元,但推銷員或宣傳單上宣稱的可以治療多種疾病特別是白血病,還是讓一些父母籤下臍帶血存儲合約。

  專家意見

  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作為一項發展中的技術,其不斷增加的臨床應用證實其作用是明確的、可靠的;其次,自體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具有自救作用,但與其他治療方法一樣具有一定的適應證,並非適合任何疾病的治療,如對於先天性疾病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幹細胞移植有適應證

  臍帶血是胎兒娩出、臍帶結紮並離斷後殘留在胎盤和臍帶中的血液。近十幾年的研究發現,臍帶血中含有可以重建人體造血和免疫系統的造血幹細胞,可以治療包括白血病等一系列血液疾病。

  4月15日,有媒體報導上海市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以下稱「上海市臍帶血庫」)自存臍帶血沒有臨床應用價值,存在誇大宣傳的現象。

  對此,上海市衛生計生委委派上海市血液管理辦公室組織了專題論證會。昨日,華山醫院血液科謝毅教授、上海道培醫院高志勇教授、新華醫院郝思國教授、長海醫院章衛平教授和錢寶華教授等本市血液領域知名專家就臍血庫問題專題研討。

  論證會上達成共識: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作為一項發展中的技術,其不斷增加的臨床應用證實其作用是明確的、可靠的;其次,自體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具有自救作用,但與其他治療方法一樣具有一定的適應證,並非適合任何疾病的治療,如對於先天性疾病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異體自體移植效果一樣

  此前報導稱,一名1歲半的男孩在其8個月的時候患上了白血病,經歷化療後仍復發。醫生診斷必須進行幹細胞移植,讓男孩父母感到慶幸的是,在孩子出生時他們就與上海市幹細胞技術有限公司籤約,在上海市臍帶血庫儲存了一份臍帶血,一次性支付了20年的保管費2萬多元。

  籤訂的合約指出,臍帶血中的造血幹細胞可以用來治療包括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如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再生障礙性貧血等疾病,與他人臍帶血相比,自己的臍帶血無需配型,醫療費用相對較低,沒有排異反應。然而,男孩父親李先生近日被醫生告知,自己保存的這份臍帶血不能用於自體幹細胞移植。

  至此,「臍帶血是否有儲存必要」成為一大話題。這名男孩的主診醫生、上海市兒童醫學中心血液腫瘤科主任陳靜表示,由於該患兒病情複雜,且為幼兒時期發病,在綜合考慮之後,建議他採取異體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方案,「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被認為是無效的,因為它本身基因存在問題,要糾正這種遺傳缺陷,用自己的細胞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陳靜同時表示,自己從事移植工作十多年,她認為臍帶血異體移植和自體移植效果是一樣的,所謂的移植風險是化療帶來的風險與移植無關,並認為存儲臍帶血還是有必要的。

  「1歲以內的孩子如果生白血病,我們一般會推測他是先天性的白血病,這種情況下我們一般不主張使用孩子自己的臍帶血。」華山醫院血液科主任謝毅表示,由於現階段醫學科技無法判斷1歲以內患兒的所患疾病是不是胚胎中帶來,而且,有許多白血病沒有染色體與基因標誌,這樣的情況下就很難確認患者是不是遺傳等情況,所以醫生只能從臨床經驗、保證病人最大利益出發,而選擇最合適的臍帶血移植方式。同時,謝毅主任也認為:存儲臍帶血是十分有必要的,不能僅憑一例病人的特殊情況,而否定所有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的使用價值。

  根據上海市臍帶血庫的信息顯示,目前,該機構已經為720位血液病或其他疾病的患者提供了783單位臍帶血造血幹細胞樣本,使這些患者獲得了第二次生命。

相關焦點

  • 微觀點忽悠父母給孩子存臍帶血,真的可治白血病?
    據相關資料顯示,在中國白血病的自然發病率約為十萬分之四,每年新增約4-5萬名白血病患者,其中2萬多名是兒童,而且以2-7歲的兒童居多。為了給孩子的健康上「保險」,不少家長選擇為新生兒保存臍帶血,以備後患。
  • 臍帶血定存20年需花近2萬 業內人員對存儲意義存爭議
    央廣網北京8月31日消息(記者何源)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在寶寶出生之前,許多準媽媽都會被問要不要保存寶寶的臍帶血?臍帶血,是指胎兒出生之後,殘留在胎盤和臍帶當中的血液。有研究發現,臍帶血含有可以重建人體造血和免疫系統的造血幹細胞,可以用於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包括部分惡性腫瘤和白血病等多種血液疾病。因此,臍帶血庫也被某些人比喻為「生命銀行」。
  • 臍帶血存儲爭議:存還是不存
    近年研究發現,臍帶血中含有可以重建人體造血和免疫系統的造血幹細胞,可用於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80多種疾病。記者從多家具有臍帶血儲存業務的公司了解到,臍帶血儲存的費用在一萬到兩萬元區間,通常存儲年限為22年。「臍帶血在臨床上主要應用於血液系統的疾病當中,比如地中海貧血、兒童的急性白血病等。」
  • 雲南3萬多家庭選擇凍存臍帶血 平均每月10至20個家庭接受幹細胞治療
    臍帶血用途 臍帶血除用於幹細胞移植外,還可用於細胞療法、再生醫學,未來可應用於各種惡性腫瘤、膠原性疾病,以及治療某些神經、肌肉、肝臟、心肌、皮膚疾病等。其中自體臍帶血出庫85例,公共庫出庫758例。 北京庫 截至2015年12月,已為國內外臨床醫院提供800份臍帶血進行疾病治療。 移植案例 2016年2月 山東濰坊的東東(化名)利用自存臍帶血移植成功治療了自己的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
  • 保存臍帶血22年1.9萬元
    臍帶血的特殊價值在於它含有造血幹細胞,能夠用於重建血液和免疫系統,可以治療淋巴瘤、白血病等70多種疾病。  在濱湖醫院地下2層的幹細胞庫裡,300多份幹細胞沉睡在-196℃的溫度中,等待著甦醒的那一天。  什麼是臍帶血?
  • 臍帶血可保存20年 治白血病排斥最小
    原標題:臍帶血可保存20年 治白血病排斥最小   就臍帶血治療白血病問題 記者專訪省幹細胞庫副主任曹峰林、哈爾濱市血研所副所長展昭民:  媒體對10歲白血病患兒曉雅的故事進行連續報導,引來了無數冰城市民的關注。
  • 回眸:中國臍帶血存儲20年
    「臍帶血移植已成為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等血液和免疫疾病的有效治療方法。」安徽省立醫院副院長孫自敏在接受採訪時說。就在去年的6月份,這家醫院還為一位25歲的急性非淋巴白血病的患者移植臍帶血,目前患者早已康復出院重返工作崗位。  2015年,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已經使用臍帶血造血幹細胞進行了16例移植治療,其中14例是用於治療免疫系統缺陷疾病。
  • 二胎媽媽糾結要不要存臍帶血,這篇文章不僅有答案,還能拯救更多人...
    再看醫院產科也沒了當年那麼多「熱情」勸說存臍帶血的工作人員(現在大多醫院對臍帶血自存推銷更規範了),準媽媽心裡的疑問就更大了。「我特地問產科醫生,得到的答案是『要不要存自己選擇就好』。」準媽媽當時就傻眼了,就來問我:瓜媽,你能不能扒一下臍帶血啊?到底咋回事啊?我一心想著大寶、二寶要儘量一視同仁啊,可是真沒用的話,也不想花這冤枉錢,錢又不是天上白掉的,對不?
  • 存了胎盤血卻又不能使用 濟寧一市民後悔不已
    原標題:「存了胎盤血,卻又不能使用」 得知胎盤亞全能幹細胞不能用於臨床,一市民後悔不已張培俊籤訂的存儲合同。 本報記者 晉森 攝  「我不在乎儲存費,關鍵是孩子存臍帶血的機會白白浪費了。」濟寧梁山縣的張培俊本想給剛出生的孩子儲存臍帶血,因不了解情況存了胎盤。
  • 臍帶血存不存?看看臍血造血幹細胞最新應用進展
    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何雪華通訊員張映雪、莊杏枚)儘管臍帶血的儲存與應用已經運行了十幾年,但臍帶血是否真有用、存不存、捐不捐……一代一代父母都在糾結。醫學界卻從不因爭議而停止向前。正如著名兒科專家、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兒科主任方建培教授所說,不再討論「有沒有用」,而是不斷探索「怎麼用好」。
  • 存了胎盤血卻又不能用 梁山一市民後悔不已
    得知胎盤亞全能幹細胞不能用於臨床,一市民後悔不已「我不在乎這筆儲存費,關鍵是我想給孩子存臍帶血的機會,就這樣白白的浪費了。」梁山縣的張培俊本想給剛出生的孩子儲存臍帶血,因為並不了解情況存了胎盤,經過了解卻得知胎盤亞全能幹細胞不能用於臨床使用,對此他很煩惱。17日,在張培俊的家中,記者看到了這家名為「山東醫科元多能幹細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和他籤署的合同。張培俊共籤署了《胎盤亞全能幹細胞儲存合同》和《胎盤造血幹細胞儲存合同》兩份合同,儲存費共計是41600元,張培俊先交了1000元定金。
  • 臍帶血是「生命銀行」還是商業騙局? 專家:醫學價值高,但不建議...
    臍帶血可用於重建人體血液、免疫系統 周健主要從事造血幹細胞移植和惡性血液病的免疫治療,工作中經常被問到關於保存臍帶血的問題。周健告訴記者,保存臍帶血需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既不能盲目跟風,也不要劍走偏鋒。 臍帶血是指胎兒娩出、臍帶結紮離斷後殘留在胎盤和臍帶中的血液。
  • 專家「臍」談丨孫自敏教授:臍帶血移植利於惡性血液病治療!
    在剛剛結束的第八屆臍帶血大會上,70多位國內外權威專家針對臍帶血的臨床應用及科研進展做了學術交流,這對臍帶血的臨床實踐極具參考價值,我們選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專家觀點與大家分享。今天帶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血液科孫自敏教授在「非血緣臍帶血移植治療惡性血液病」課題中的觀點。
  • 老大得神經母細胞瘤,父母后悔錯失臍帶血 老二出生,再難也得存
    老大得神經母細胞瘤,父母后悔錯失臍帶血  老二出生,再難也得給他存上臍帶血  母愛隨著孩子的第一聲啼哭而被徹底「激活」,當孩子帶著哭聲來到這個世界,父母們就要擔當起保駕護航的責任。父母對子女的愛有多深?
  • 捐獻還是自存,你會為孩子留下臍帶血嗎?
    「我們這邊的醫院搞了個活動挺好,捐獻臍帶血給血庫,可以換0-2歲六次免費的兒保查體。」「這條路基本行不通」臍帶血存不存?存還是捐?家長們拿不準的還是它的效用。復發要二次移植,仍需找當時的提供者,能不能找到還不一定,即使找到,萬一供者有什麼突發情況不能捐助,就存在很大的風險。即使遇到真需要移植的情況,用自己存的可能性是非常非常小的。「萬一是先天的基因問題,存的臍帶血也是有問題的,肯定也不能用。」
  • 這些兒童惡性腫瘤,都能用臍帶血治療
    近年來,我國兒童腫瘤發病率以每年2。8%的速度遞增,其中血液及免疫系統惡性腫瘤更是成為嚴重威脅兒童生命健康的首要因素。   據湖南省兒童醫院發布的2012-2016年腫瘤住院患兒數據,5年間共收治惡性腫瘤患兒8010人次,排名前五的疾病為:白血病6715人次、淋巴瘤405人次、腎惡性腫瘤371人次、神經母細胞瘤64人次、肝母細胞瘤58人次。
  • 自存臍帶血是否有價值?聽聽專家如何說……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石小宏)近年來,「臍帶血」一詞對於大多數年輕家長來說,已不再陌生。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臍帶血不僅能用於80多種血液系統及免疫系統疾病的治療,而且在免疫細胞治療及再生醫學領域均獲得一席之地,使得越來越多的年輕父母,選擇了將孩子的臍帶血保存起來,以備今後不時之需。那麼臍帶血到是否值得自存?
  • 排名前五的兒童惡性腫瘤 都能用臍帶血治療
    據湖南省兒童醫院發布的2012-2016年腫瘤住院患兒數據,5年間共收治惡性腫瘤患兒8010人次,排名前五的疾病為:白血病6715人次、淋巴瘤405人次、腎惡性腫瘤371人次、神經母細胞瘤64人次、肝母細胞瘤58人次。目前,血液及免疫系統重大疾病的治療中,造血幹細胞移植是一個重要手段。
  • 探秘山東省臍血庫:臍帶血到底該不該存?
    梁犇 攝   中新網濟南7月27日電 (曾潔 梁犇)上海醫生放棄用自體庫臍帶血造血幹細胞救治兒童的案例引起了一場關於臍帶血「該不該存」的風波,27日中新網記者走進國家衛生部批准設立具有儲存資質的7家臍血庫之一的山東省臍血庫,揭秘臍帶血的存儲過程,並請專家答疑解惑。
  • 大寶得神經母細胞瘤,沒存臍帶血,父母生二胎存臍帶血救子
    李女士跟丈夫以及小兒子大兒子不幸罹患神經母細胞瘤 後悔當時沒存臍帶血2年前,3歲8個月的壯壯(化名)被確診為神經母細胞瘤。根治此類疾病的最有效手段就是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但是壯壯的臍帶血在出生時,被廢棄掉了。 對此,壯壯媽媽李女士後悔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