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何謂興趣?興趣就是就是一個人對事物喜愛的一種表現,多彩的世界常常吸引著我們的目光,讓我們產生興趣,讓我們為之陶醉,為之迷戀。興趣是路燈,指引你走向成功;興趣是帆船,帶著你駛向遠方;興趣是翅膀,領著你翱翔天際。興趣,它能激發你的潛能,開發你的智慧,磨鍊你的意志,使你克服重重困難,攀上成功的頂峰。
興趣是事業成功的基石。
若要成就一件事情,不只需要智慧和才能,但是如果沒有興趣,一旦遇到困難,就會輕易地放棄;相反,如果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產生極大的熱情,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難,也會堅持,會克服。
美國有一位窮小子,當他看到著名的體操運動主席庫爾後,他萌生了練健美的興趣。他開始刻苦而持之以恆地練習健美,他渴望成為世界上最結實的壯漢。三年後,借著發達的肌肉,一身似雕塑的體魄,他開始成為健美先生。在以後的幾年中,他囊括了歐洲、世界、全球、奧林匹克的健美先生。在22歲時,他踏入了美國好萊塢。在好萊塢,他花費了十年,利用在體育方面的成就,而一心去表現堅強不屈、百折不撓的硬漢形象。終於,他在演藝界,聲名鵲起。他就是阿諾德施瓦辛格。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清人張潮在《幽夢影》中說:「花不可以無蝶,山不可以無泉,石不可以無苔,水不可以無藻,喬木不可以無藤蘿,人不可以無癖。」癖者,因長期的習慣而形成的對某種事物的偏好是也。愛因斯坦和歌德說得更明白,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歌德則說,「愛好即獲得知識的第一步」。
抗戰時期,福州英華書院沈元老師給大家學課上講了一故事:「200年前有個法國人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 6=3+3 , 8=5+3 , 10=5+5 , 12=5+7 , 28=5+23,100=11+89。每個大於4的偶數都可以表示為兩個奇數之和。因此,陳景潤對這個奇妙問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課餘時間他最愛到圖書館,不僅讀了中學輔導書,這些大學的數理化課程教材他也如饑似渴地閱讀。因此獲得了」書呆子」的雅號。興趣是第一老師。正是這樣的數學故事,引發了陳景潤的興趣,引發了他的勤奮,從而引發了一位偉大的數學家。
興趣需要慢慢地培養不能被強加。
莫裡哀的父親是位商人,他希望兒子能繼承他的事業。但莫裡哀卻對經商毫無興趣,而對戲劇則異常地痴迷。古希臘、羅馬等著名劇作家的劇本成了他的精神食糧。他廢寢忘食地閱讀,並走上舞臺,演出戲劇。父親為此嚴厲地責備他,並請老師出面規勸他,但莫裡哀痴心不改。他誠懇地告訴父親,他對經商沒有興趣,他喜歡戲劇。父親見兒子這樣醉心戲劇,也就不再勉強。莫裡哀後來創作了許多優秀的劇本,終於成為世界著名的偉大劇作家。
興趣能激發人的創造力。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讀書的方法與眾不同。他拿到一本書,不是翻開從頭至尾地讀,而是對著書思考一會,然後閉目靜思。他猜想書的謀篇布局,斟酌完畢再打開書,如果作者的思路與自己猜想的一致,他就不再讀了。華羅庚這種猜讀法不僅節省了讀書時間,而且也培養了自己的思維力和想像力,不至於使自己淪為書的奴隸。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