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有不少的小夥伴也應該都看過《三傻大鬧寶萊塢》這部喜劇片,這一部印度的喜劇片存在著許多印度電影的元素,或許有很多的小夥伴會感到有一些不適應,往往在故事推進到一定程度之時,就會摻雜進來一些歌舞片段。
有很多的人會對這一段情節的安排感到非常的不理解,可實際上這就是印度電影一直以來很多時候都會採用的一種拍攝手段。
《三傻大鬧寶萊塢》是一部非常優秀的喜劇電影,同時又非常的具有哲理性,這部電影當初我第一次觀看的時候,同樣也是非常的有感觸,有很多想要吐槽的東西,但是二刷之後,又有了不一樣的體驗。
《三傻大鬧寶萊塢》這部電影同樣也是傳達出了很多不一樣的東西,很多時候它都是採用一種喜劇的效果來向我們展示故事情節,但這其中同樣也包含著許多深刻的哲理,《三傻大鬧寶萊塢》這部電影同樣也講述了對於現代教育的看法。
只講分數或許會讓人的前途更加黯淡
其實分數教育,如今存在在很多的國家,在我國,同樣也是一種非常普遍的情況,人們往往會用分數來衡量一個人的能力標準。
我們常常認為,人在有壓力的情況之下,才能夠激發出潛能,當然這句話確實也沒錯,如果人沒有什麼壓力,那麼他的潛能也很難得到開發,但是在某些時候壓力過大,這或許並不是什麼好的事情。
壓力會讓人停滯不前,甚至會讓人開始害怕那些未知的事物,長期以往下去壓力就會轉變成為抑鬱,對人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在電影中,我們也看到了藍徹與校長「病毒」的那一段對話,非常的經典,他發表了自己對於當今分數教育的一種看法,很多的人在分數教育的長期壓制之下,喪失了對於學習新事物的一種興趣。
人們只知道和身邊的人競爭,在競爭獲勝的過程中會獲得快感,但是他們在學到新知識的時候卻不會有這樣的感覺,在這樣的學校當中學習,就好比在一個高壓鍋當中,增加的不是知識而是壓力。
興趣教育更能激發人的潛能,分數不是衡量一切的標準
分數教育一直以來都對人的影響非常的深遠,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會說這樣的一句話,興趣是人們最好的老師,在學習的過程中帶有興趣的學習,往往效率會更高,在不感興趣的情況下去學任何的東西,都是一種被動的學習。
在被動的學習條件下,我們的壓力會越來越大,同時我們的生活也會變得很痛苦,這樣會讓我們對學習產生一種抗拒心理。
一旦產生了這種抗拒心理,人們就不願意再去接受那些新的知識,分數也不可能達到理想的效果,我們能夠看到這部影片當中的兩位主人公,他們所經歷的情況和我們所提到的非常相似。
他們都在被迫學習那些自己不感興趣的知識,這也讓他們長期以來都沒有能夠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因為他們的學習生活並不是他們想要的,即便再努力,在沒有興趣的情況下,他們的學習自然是更加的困難。
分數教育似乎給人們帶來的一種觀念,就是只要你這一科的分數高,那麼就說明你對這科更感興趣,可實際上在現實生活當中真的是如此嗎?
我們要找到一個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是比較簡單的,但是在面對那些自己不感興趣卻要考高分的科目時,壓力會更大。
好在兩位主人公最終也是成功的追夢,他們如願以償,得到父母的支持,或者得到身邊朋友的支持,去學習自己所喜愛的東西,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的進步也是非常的明顯。
結語
在我們的學習生活當中,想要真正地去學好某一科目,往往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提高對於這一科目的興趣,實際上,取得高分,並不代表著你對這一事物有興趣,很多時候分數並不能夠用來衡量某一些東西。
真正對有興趣的事物,你學起來就會更加的輕鬆愉快,在這方面所取得的進展就會更加迅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能夠讓你在學習生活當中有一個良好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