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將個體的衝動看成是不合理行為,那麼個體的成就動機就會受到抑制。
每個人都有兩種本能:一種是向上的本能,即追求成功的本能;一種是向下的本能,即追求墮落的本能。如果一個人對世界的看法是積極的、樂觀地,那麼他就會傾向於通過付出自己的努力,正確自己想要的生活。如果一個人對世界的看法是消解的、悲觀的,那麼他就會傾向於自暴自棄,並且不相信任何努力就能成功的信念。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如果能夠將潛意識陰暗的想法合理化,那麼就能夠激發個體的無限潛能。
潛意識的本能,到底是什麼?
不同心理學派的心理學家,對於潛意識的理解有所差異。但是大同小異的是,人們潛意識存在著生物本能的衝動,這些衝動不符合社會的相關規範,所以被人們壓抑在潛意識之中。比如男性同女性之間的本能衝動,由於秩序的存在,這種衝動受到抑制。再比如人們尤其是男性,通過身體的力量獲得他人服從的衝動,也是由於秩序的存在,這種衝動受到抑制。還有人有獲得強大力量的本能衝動,可是身體本身的構造限制了能力的發展,這種衝動也受到抑制。
因此看來,所謂的潛意識裡的本能,就是蘊藏在每個人體內的一股強大力量。學過化學的朋友都明白,越是強大的力量越是活躍,沒有規則。這意味著強大的力量必然受限,因為力量不夠強大的人如果沒有秩序的保護,會被力量強大的人欺負。每個人體內原本都有一股強大的潛力,但是由於身體構造的限制以及規則的約束,這股力量無法得以實現。只有想辦法,將潛意識的衝動合理化,才能夠激發個體的無限力量。
我們很容易從殘障人士身上看到潛能得以開發,可是很難從健全人士身上看到潛能的激發。這就意味著想要獲得潛意識的本能,必然有一個掙扎的過程。這個掙扎的過程,就好像是蝴蝶從繭中掙扎出來一樣。在沒有受到極大限制的情況下,個體可能很難激發出體內的本能衝動。如果試著將個體潛意識陰暗的想法合理化,那麼雖然不一定發揮潛能的十分力量,能發揮個七八分還是有的。
將陰暗的想法合理化
無論多麼陰暗的想法,都有其合理化的方式。比如男女之間的本能衝動,能夠讓個體更願意跟異性互動,更願意建立親密關係。這種本能上的衝動,能夠讓個體想方設法獲得異性的好感,充分調動個體的頭腦靈活性。我們可以看到有很多奇思妙想,都是在追求異性的時候發揮出來的。當然,如果這種衝動沒有落實在對異性的追求上,而是其他方面,那麼個體的發展就會受到極大地抑制。
如果個體通過其他大家都懂的方式暫時滿足了衝動需求,那麼就會大大降低與異性的交往動機。其他方面的需求如是,如果個體通過心理補償的方式或者其他方式滿足了衝動需求,不但對個體成長不利,反而抑制了潛意識本能的發揮。也就是說,所有本能的衝動,只有通過合理化的方式體現出來,才能夠發揮其強大的力量。比如一個渴望力量的人,如果能夠在拳擊等方面獲得發展,那麼就能夠激發個體的潛能,就能夠推動個體往前飛速發展。
人們其他的本能需要,都可以通過合理化的方式。比如:對關懷和讚許的需要;對依賴感的需要;對權力的需要;對支配他人的需要;對地位和尊嚴的需要;對限制自己人生的需要等等。只要想辦法將其合理化,而不是通過其他神經症的形式滿足需求,就能夠很好地發揮出潛能力量。比如對安全感的需求是本能上的衝動,但是如果個體將自己關在房間裡,不跟任何人來往,雖然感覺很有安全感,但是卻阻礙了個體的成長和發展。只有想辦法信任別人,才能夠改善安全感的匱乏感。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人們的潛能力量到底有多大?只要你心裏面認定的事情,無論遇到多少艱難險阻,一定會想盡各種方法,發揮各種才智來解決掉。就像是唐僧取經一樣,他就充分發揮了潛能的力量。雖然他經歷了各種磨難,但是總是能夠運用身邊的資源來幫自己度過難關。人們在現實中也有這樣的體驗,當你對某個問題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你越來越較真兒,於是腦洞大開,最終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就意味著,只要你想做到的事情,就沒有你做不到的,就怕你想的程度不夠。
總而言之,將潛意識陰暗的想法合理化,而不是通過其他方式來獲得補償,個人的潛能就能夠得到利用和開發。
作者:九霄雲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