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北路的高架橋下,每天都有幾十輛做防水工程的車輛停在這裡靠活。
進入多雨的7月,不少有漏水隱患的房子「現出原形」,防水工也開始忙著在大街上招攬生意。7月16日下午,記者走訪
城陽防水市場發現,
雨季防水生意並沒有想像中的火爆,特別是隨著防水工的逐年增加以及漏雨的房子越來越少,想在防水市場分杯羹已非易事,有的防水工已經十天沒開張。業內人士提醒市民,防水不是小事,在找防水工時不要只圖便宜。
>>>現象 一單漏雨小活,5個防水工爭搶「前幾天下雨房頂漏水,我就去市場找防水師傅施工,可還沒等談好價錢,5個防水工就圍上來搶著幹,要知道這只是一單不到100元的小活啊。」7月15日下午,家住華四小區的劉先生向記者說起自己的防漏經歷,「雨季應該是防水的旺季呀,沒想到他們的生意還這麼淡」。
據劉先生介紹,他家住頂樓,居住的10年時間裡,很少遇到漏雨情況。7月12日晚上,城陽降下一場大雨,他家的房子「現出原形」,「起初只是臥室的房頂有滲水,以為是天氣潮溼所致,就沒當回事,可沒想到第二天漏得嚴重了,洗手間也開始滴水」。
7月13日下午,無奈之下劉先生來到防水市場,就發生了上面一幕被防水工「圍追堵截」的情形。「當時明顯能感覺到他們對這份活很渴望,為了能拿到這份活還壓起了價,有的從40元/平方米的價格,直接降到20元/平方米。」劉先生告訴記者,他的房子漏水面積並不大,大概在4平方米左右,防水工只在上面鋪了一層類似瀝青的PVC膠,費用近100元。「我當時幫他算過一筆帳,除去施工費、材料費、路費,他們也就能拿到30元左右的利潤。」
>>>探訪 30米街上13個防水工攬活7月16日下午2時許,記者來到黑龍江北路的高架橋下,這裡每天集聚著二三十個專做防水的「遊擊隊」,在30米長的路段上就停著13輛防水工的車。「房子漏水嗎?我們專門承接各種防水工程,有PVC的、SBS的,施工包你滿意。」見到記者上前諮詢,幾位防水工湊上來尋覓「商機」。
記者了解到,目前城陽市場上專修房頂漏水的工人大部分來自濟寧。據防水工李先生介紹,十年前,城陽很少有專門做防水生意的,「後來我們把一些防水的新技術引到這裡,像施工中用到PVC膠、SBS卷材等都是老家那裡生產出來的,我們就延續防水傳統,一直在這裡從事防水的工作,專修房頂漏水。」李先生表示,他做防水生意已經有七八年的時間了,給他感觸最深的就是,現在做防水工的越來越多,生意也變得更難做了。
李軍生也是一位老防水工,四年前他和妻子一起來到城陽做防水工作。「過去的十幾年裡,我們倆一直奔波在全國各地,專門做房頂防漏水施工,以前的工錢還好掙一些,現在可難多了。」李軍生表示,就在兩年前,旺季的時候他一天還能接到四五單的防水活,一年能掙到6萬多元,現在工程量則要減半。
據了解,目前防水市場上的施工隊「魚龍混雜」,「有的連防水經驗都沒有就敢接活,價錢壓得也比我們低。」李軍生表示,他們有自己的施工車輛還有固定的停靠點,所以把口碑看得很重,「目前還從未有人因為施工質量找上門來」。
>>>市場 十天不開張,防水生意越來越難做記者在市場上看到,由於生意冷淡,十幾名防水工打起了撲克。「修房子的人一年年變多,可漏水的房子一年年變少。」說起為什麼今年到了雨季反而生意慘澹起來,工人們紛紛說起了自己的看法。
「現在城陽到處都蓋成了樓房,質量都比以前好了,漏水周期變長了太多。不像以前的平房動不動就漏雨,一漏了就要修。」防水工李先生表示,現在城陽的新房防水已經做得很好了,「比如以往的樓房多是平頂的,現在哪怕老房樓頂都蓋上了瓦,相對來說不容易漏雨。」
李先生進一步解釋道:「以前防水工都是用瀝青修房頂,修好了還是容易壞,現在修房子用的都是PVC膠,基本能保證漏水的地方六七年沒事,所以漏水房子的返修率也越來越低。」據了解,PVC膠能耐高溫,也耐低溫,非常適合用於房頂漏水。
7月16日早上6時許,李先生就和兒子在市場靠活,他們已經10天沒有開張了,「這個工作平時雖然沒有什麼大的成本,看起來不幹活也不會賠錢,可是每天吃飯、住房都要花錢,所以不掙錢就算是賠錢」。
據了解,連續幾天靠不到活的防水工不只李先生爺倆,「按照防水規律,每年的7月份是防水的旺季,特別是連續幾天的雨更應該催熱市場,可我現在半個月沒活了,後面看看能不能轉行。」一位防水工無奈地說,目前PVC膠價格在5元/斤,修一平米的屋頂差不多要用三四斤,成本就要一二十元,再加上燒火將PVC 膠融化用的木材,就算防水活能跟上,每個月也不會掙太多錢。
>>>原因 舊村改造居民上樓漏水現象大量減少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近年來,城陽推進以舊村改造為重點的新型社區建設,越來越多的城陽市民住進了樓房。截至目前,城陽已累計啟動22個集聚型社區(共63個村莊)建設,其中已完成5個社區(共22個村莊)整體改造,建成安置樓596萬平方米。「城陽新建樓房的質量標準很高,很少有漏水的情況發生,偶爾接到一些電話,也只是室內輕微漏水的小活。」正在大街攬活的一位防水工說。
這位防水工還告訴記者,他們目前接到的活多來自一些舊小區,像玫瑰苑、仁和居和華城路小區等,不過近期城陽開始啟動老舊小區改造,將投資1.33億元對13個舊小區進行樓院樓體整治,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防水工的生意 。
>>>聲音 「遊擊隊」價低還方便老百姓離不開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市民碰到漏雨難題時,往往會有三種防水渠道:一種是找房地產商或者動用房屋維修基金,一種是尋找正規的裝修公司,一種是在市場上找「遊擊隊」。最後一種往往會成為市民的首選。
「漏水的一般是老房子,一般早已過了維修期。正規的裝修公司也會提供修房頂服務,不過防水工要爬到屋頂搶修,是要『玩命』的活,沒有防水經驗的工人是幹不了的。特別防水工程需要在晴天最熱的時候做,一般的工人吃不了那苦。所以如果是小活,裝修公司乾脆不會接。」城陽一家勞務市場的「遊擊」防水工馬先生說。
據了解,如果百姓找正規裝修公司修房頂,費用也會成為不小的負擔,「他們沒有自己的工人,臨時工一天的費用在120元左右,再攤上房租費用,裝修公司再剝層皮,價錢就高了。」馬先生告訴記者,目前「遊擊隊」修一平方米房頂的費用在30元~40元不等,裝修公司就要上百元了。
馬先生說,他們這些防水工大部分沒有證件,所以往往會被相關部門驅趕,「我們防水工做的是良心活,一般會固定待在一個地方靠活,百姓碰到問題可以直接找過來,我覺得老百姓還是離不開我們的。」
>>>提醒 施工不當易留隱患市民防水莫圖便宜據了解,屋頂漏水並非小事,如果防水施工不當容易留下隱患,市民要儘量找一些技術過硬、施工口碑好的防水工。「我們確實會碰到一些『新手』,弄點防水氈、防水紙就敢上街攬活,市民還是要小心防範,千萬不要貪圖一時便宜。」有十幾年防水經驗的工人牛濤說。
牛濤告訴記者,市民從裝修房子開始就該注意防水,除了做好房頂的防水層外,還要格外注意室內漏水情況。「比如在防水工程做完後,要先封好門口和下水口,讓衛生間地面的水位到一定的高度,然後做上記號,在12~24小時內看水面有無明顯下降。」牛濤說 ,這時還要注意樓下住家的房頂有沒有發生滲漏,如果沒有,防水做得就算成功了。
文/圖 記者 張濤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孫瑤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