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產品熱設計需要了解的十大事實

2021-01-20 5G行業觀察
欲進入5G產業微信群,請添加微信號:fggc08


隨著設計規格的日益小型化,所有封裝級的功率密度都會顯著增加。散熱對於電子設備的正常工作和長期穩定性而言至關重要,而元器件溫度是否保持在規格範圍內已成為確定設計的可接受性的通用標準。散熱解決方案直接增加了產品的重量、體積和成本,卻不會帶來任何功能上的優勢。它們提供的是可靠性。如果沒有散熱解決方案,許多電子產品在幾分鐘內就會出現故障。洩漏電流和隨之而來的漏洩功耗隨著晶片級特徵尺寸的減小而增大。由於洩漏與溫度相關,因此熱設計顯得更加重要。

工程師應如何開發具有複雜和/或高功耗電子設備的產品,在滿足其他設計標準的同時,確保產品的熱性能呢?為解答這一問題,本白皮書將為您介紹電子產品熱設計中應該了解的十大事實。

電子散熱,即熱設計,是一門小眾學科。二十年前,它是由熱專家團隊(通常是具有很強的熱傳遞技術背景的機械工程師)集中開展的一項活動。當時,電子產品的機械部分,無論其中包括的是何種散熱解決方案,都是與電子設備分開設計的。當時的開發節奏要慢得多,人們更加著眼於在完成設計後通過物理樣機研究來糾正問題。如今,根據公司和行業領域,基本的熱設計任務可由個體工程師在產品創建過程中完成。


由於時間、成本和資源等方面的約束,「包辦一切」的工程師變得越來越常見。與其同行專家相比,這些「包辦一切」的設計人員和工程師需要更簡單和更快捷的熱設計工具。


圖 1:PADS FloTHERM XT 的用戶界面可提供完整的 MCAD 支持。

一些組織認為熱設計是產品機械設計的一部分。這種觀點在汽車等傳統行業中極為常見,從而導致產品在電子方面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增長速度一直很緩慢,這一現象直到近些年為止才有所改變。在這種情況下,受命開展熱設計的人員可能是汽車、機械或生產工程師,他們在組織的 PLM 環境內使用 Dassault Systèmes® CATIA® V5、SolidWorks®、PTC Creo® 或 Siemens® NX等高端 MCAD 工具集開展工作。最適合他們的莫過於能夠直接完全嵌入到他們所熟悉的 MCAD 系統的熱設計解決方案。Mentor 的三維計算流體動力學(CFD)分析解決方案 FloEFD™ 內置於上文列出的所有 MCAD 系統中,並與 Autodesk® Inventor® 和 Siemens SolidEdge® 緊密集成,受到了電子散熱和 LED 照明應用模塊的廣泛支持。


另一方面,一些組織將熱設計視為 PCB 設計流程的一部分。例如,當產品必須裝入標準機架時,受命開展熱設計的往往是採用 PADS® 和 HyperLynx® 等PCB 設計工具的電子工程師。


圖 2:在 HyperLynx Thermal 中進行板級熱建模。


圖 3:在 PADS FloTHERM XT 中進行系統級熱建模。


設法開展系統級熱分析的工程師可能是各種同時具備機械和電氣背景的人員,他們一般不熟悉 MCAD 驅動的系統。對他們而言,能夠與其 PCB 設計流程無縫集成的解決方案才是最佳選擇。PADS FloTHERM® XT 旨在為此類工程師和環境提供基於 CFD 的電子散熱軟體。

我們已經了解了工程師和設計環境對於熱設計的實施可能產生的影響。所開發的產品類型及其產量對此也有一定的影響。


在一些使用計算流體動力學 (CFD) 來研究產品性能的傳統行業(例如航空航天、核能和汽車等)中,設計周期相對較長,而且安全性和穩定性的優先級高於成本和性能。受這些驅動因素的影響,這些行業中的熱電子設計側重於通過將元器件溫度降至一定的安全裕量以下來延長產品壽命。設計人員需要投入大量工作在冷卻系統中建立冗餘。這樣的話,即使某個風扇出現故障,系統仍能正常工作且符合規範要求,另外還能在系統正常運行的同時更換故障風扇。

然而,在高量產的消費類電子產品領域,成本和性能才是關鍵因素。從概念設計到投產,設計時間被壓縮到僅僅只有幾個月的時間。最大限度地降低產品成本是設計活動的一個關鍵部分。這就需要充分研究設計空間,確保選擇成本效益最高的散熱解決方案。需要考慮的因素包括封裝選擇、PCB Layout、電路板結構以及外殼設計(包括風扇尺寸、位置和通風口位置)的影響。這種情況下亟需對設計空間進行快速分析,因而催生了眾多解決方案,利用不同的 CFD 技術更快地提供初步結果以及大幅縮短後續設計迭代的周轉時間。


電子產品的小型化導致產品的幾何形狀越來越凌亂和複雜,產品在電子與機械方面的集成也日益緊密,這在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等移動應用中最為典型。


產品小型化的結果之一是流動空間減小,而這往往限制了對流散熱的範圍。伴隨著湍流強度受制於槽壁生成的剪切力(控制湍流的生成和衰減),這些狹小的空間會導致流動發生層流化。這實際上降低了捕獲湍流影響的數值需求。隨著時間的推移,空氣內的溫升對於環境以上 IC 封裝內的結點溫升的貢獻逐步減小。


相反,小型化對於幾何精度、材料和表面特性捕獲、表面間輻射以及某些應用中的太陽能輻射的要求越來越高。在後期設計中,必須將電源和接地平面以及直流走線內不斷提高的電流密度作為電路板內的熱源加以考慮。所有這些變化都對熱模型與基於機械 CAD 和 EDA 的工具集的集成以及它們所描述的幾何形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小的特徵尺寸和晶片封裝尺寸(在規模上與電路板上的信號和電源輸送銅特徵相似)要求將其表示為相似的較高詳細級別。

機械和電氣設計學科的結合同樣受產品小型化的驅動,它要求將一個設計流程中做出的更改反向標註到另一個流程中。PCB 設計採用的傳統二維方法經過大幅增強,可在 PADS 配置內提供三維視圖、庫和 DRC模塊。


利用 PADS FloTHERM XT 及其內置的 MCAD 內核,可以從之前提及的所有主流 CAD 平臺導入原始 CAD 幾何形狀。在 PADS FloTHERM XT 內修改過的元件可導出為相同的原始 CAD 格式,以便將其重新導入回 MCAD環境,確保保留元件的歷史記錄數據。您可以編輯電路板外形,轉換元器件,以任意角度旋轉元器件或調整其大小。此外還支持 IDF 導入。


與 EDA 和 MCAD 系統的強大集成現在已成為在設計工作流程中高效地開展熱設計的前提條件,但僅僅依靠其自身功能還遠遠不夠。


圖 4:Microsoft Surface Pro的熱視圖(圖片由 Electronic Cooling Solutions Inc.,www.ecooling.com 提供)

小型化還會影響散熱技術的選擇。幾年前,由於筆記本電腦內的空間有限,離心式風扇取代了臺式機中使用的傳統軸流式風扇。此外,還採用熱管將熱量從居於中央位置的 CPU 傳遞到離心式風扇下遊熱管的鰭片部分,並由離心式風扇直接排放到周邊環境。散熱器和導熱墊也在一些空間有限的設備中使用,合成射流也是如此,尤其在 LED 照明應用中。


創新的散熱器和風扇組件設計層出不窮,液冷的應用日益增多。PADS FloTHERM XT 可輕鬆處理這些散熱解決方案,因而在採用具有複雜幾何形狀的散熱解決方案的電子系統中,成為首選的設計工具。風扇、散熱器、熱管等散熱解決方案通常是現成的元器件,既不是 EDA 設計工具附帶的,也不是在公司的 MCAD系統中設計的,但要進行精確的熱分析必須包含這類元器件。

電子系統的獨有特徵之一是其包含廣泛的長度規模範圍,涵蓋了從晶片表面的納米級到數據中心機架的米級尺度。這對 CAE 工具,尤其是採用貼體網格的 CAE 工具構成了巨大的挑戰。


將所有元素直接包含在模型中的做法既不現實,也不可取。形成這一挑戰的部分原因在於,在仿真對提高設計質量貢獻最大的環節,大量信息還是未知的。例如,在設計後期確定元器件布局之後才對 PCB 進行布線,然而,不合格的元器件布局可能給熱性能帶來災難性的影響。


一種常見的做法是將簡化的行為模型用於晶片封裝、PCB、風扇、散熱器等元器件中。PADS FloTHERM XT 使用 SmartParts™ 來加快這些元器件以及其他常見元器件的建模速度,並隨著設計細節的出現不斷優化模型。


利用直觀的 SmartParts,您可以在幾分鐘內構建簡單的概念模型,與直接取自MCAD 的機械元件配合,輕鬆地創建自己的 CAD 幾何形狀,以及使用詳細的電子組件。SmartParts 還能加快設計空間的探索,尤其是在早期設計階段。


在設計後期,通常需要包含產品多個方面的大量幾何細節,以獲得高保真的仿真結果;例如,詳細的PCB 走線層、PCB 堆棧內的電源和接地平面、熱關鍵性元器件的詳細模型,以及所用的任何散熱器的詳細模型等。


與設計工具集的緊密集成意味著可以將後期設計中由 EDA 和 MCAD 生成的詳細幾何形狀與較早時在熱分析軟體內構建的幾何形狀進行交換,從而支持概念研究和早期設計研究。在優化EDA和MCAD設計的過程中可以無縫地應用更新。


通過生成網格來分析此類細節的熱傳遞是一個非常耗時的過程。為提高此過程的效率,每個幾何形狀將作為一個控制體傳遞給 CFD 求解器,並使用網格內的幾何形狀知識來直接構建控制體,而無需進一步劃分網格。利用這種獨特的方法,PADS FloTHERM XT 可以在單獨的網格中使用實體對實體和/或實體對流體邊界捕獲多個固體幾何形狀片段,從而捕獲複合結構和多個流動通道(例如散熱器鰭片之間的流動通道)。


圖 5:使用八叉樹粗網格上的多個控制體捕獲多個彎曲的散熱器鰭片。

確保熱模型保持最新狀態並更新設計流程中的更改,對於做出及時的決策、避免設計返工和縮短上市時間而言至關重要。


除幾何形狀之外,熱仿真還需要其他信息,例如關於產品所用材料(可能使用多種材料)的熱數據,以及元器件的功耗等。因此,必須從功率估算工具導入功率數據;此過程通常採用 CSV 文件形式,並使用元件位號來標識熱模型中的元器件。當功率估算發生變化時,需要自動更新這些數字。


在最精細的細節級別,詳細封裝模型可能要求一組晶片級功率映射,以定義不同應用中的晶片上的功率分布。其中每個模型都包含多個可交換的單獨熱源,用以評估產品在瞬態仿真中包含的這些不同狀態下的熱性能。這種根據「使用案例」或實際功耗狀態,而不是使用穩態熱設計功率來開展設計的趨勢,使得電氣工程師與熱工程師之間的工作流程優化變得更加重要。


基於需要實施的「邊界條件」的數量,電子散熱模型都是獨一無二的。除幾何形狀以外,邊界條件還包括材料數據、熱屬性、表面屬性(包括粗糙度)、網格要求以及(以使用風扇的情況為例)性能數據和內置的行為模型。由於能夠在單個元件中存儲所有信息,因此極大地縮短了構建模型所需的時間。


除了提供方法輕鬆開發新的創新設計模型之外,電子散熱工具還需要處理設計中重複使用的元件,例如底板。新電路板應該能夠輕鬆地插入現有底板。藉助高效的庫可以大幅增強此過程。


PADS FloTHERM XT 支持使用元件以及內置的拖放功能,將所有相關數據存儲在一起;其中,拖放功能可支持導入和導出整個模型、組件和單獨的元件,包括其相關的材料屬性及其他數據。

熱設計中已知的一項與材料屬性和功耗相關的挑戰是,關於模型中所用值的不確定性。這可以延伸到設計的幾何方面,例如 PCB 中的銅皮層、膠接層和其他界面層的實際厚度等。


熱設計的一個重要方面是確定模型中存在哪些對關鍵元器件溫度影響最大的不確定性。我們之前討論過使用數值實驗設計技術,以及在進行設計空間的確定性探索的情況下執行設計優化,以降低成本和增強可靠性。可採取相同的自動方法來確定熱設計在面對製造期間可能出現的隨機變化時的穩定性。


完成上述評估後,即可指導設計人員將精力放在通過設計更改以及獲取更精確的仿真數據來實現這些方面的設計改進上。當前最先進的方法是使用測量值作為仿真過程的基礎。這樣,客戶可以大幅減少完成熱設計所需的時間,降低熱設計工作的成本,以及實現能夠預測高於環境的溫升的模型保真度。這完全顛覆了在完成設計後使用物理樣機研究來糾正設計錯誤的傳統做法。

與基於貼體網格的解決方案相比,可以將模型構建到結果分析的總體過程至少壓縮 50% 以上。其中最大的壓縮部分是,無需清理或簡化 CAD 幾何形狀就能生成網格,以及在網格劃分期間無需花費時間來減少貼體網格固有的可影響收斂和結果質量的網格變形。然而,好處還遠遠不止這些。利用 PADS FloTHERM XT,可以從 MCAD 或 EDA 設計流程來更新模型,從而保留之前用於處理原始設計數據的設置,而且模型在幾分鐘內就能自動完成重新劃分網格,做好求解準備。


來源:Mentor PCB及IC封裝設計


往期匯總資料:

1、5G熱管理材料資料免費分享,手慢無.......

2、導熱材料行業研報:2020年導熱材料企業研報匯總

3、46篇附下載【石墨烯材料】相關文獻資料匯總

4、50篇附下載【熱管VC】相關文獻資料匯總

5、50篇附下載【相變材料】相關文獻資料匯總

6、書籍分享!《電子封裝熱管理先進材料》

8、書籍分享附下載!《笑談熱設計》

9、133頁附下載|5G+AI,晶片國產化

8、關注 AIOT 周期帶來的產業創新與機遇

9、【氣凝膠研報】氣凝膠國內發展市場規模近百億

10、【電子行業2021年度策略】深度報告—120頁附下載

11、【MLCC 產業研究】深度報告—153頁附下載

12、蘋果供應鏈回顧與展望:組裝代工趨勢漸起

親,點擊下方的「閱讀原文」,立即加入5G產業通訊錄

相關焦點

  • 電子產品熱設計
    電子產品有效的功率輸出要比電路工作所需輸入的功率小得多。多餘的功率大部分轉化為熱而耗散。當前電子產品大多追求縮小尺寸、增加元器件密度,這種情況導致了熱量的集中,因此需要採用合理的熱設計手段,進行有效的散熱,以便產品在規定的溫度極限內工作。
  • 電力電子設備熱設計的分析及應用
    在設計初期就能發現產品的熱缺陷,從而改進其設計,建立一個滿足可靠性要求的環境溫度控制系統。也就是設計一個冷卻系統,在熱源至熱沉之間提供一條低熱阻通道,保證熱量順利傳遞出去。控制電子產品內部所有電子元器件的溫度,使其在設備所處的工作環境條件下不超過最高允許溫度,確保電子產品在規定的熱環境下可靠工作。
  • 了解了這個,你就了解了整個電子行業熱分析
    打開APP 了解了這個,你就了解了整個電子行業熱分析 工程師譚軍 發表於 2018-07-06 15:17:05 打破壟斷,讓電子工程師不再抓瞎分析 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一臺熱像儀,幾乎可以搞定所有電子行業熱分析。
  • 專業熱設計人必學必會182講---電子產品散熱設計理論視頻課程(國內首套有關散熱理論設計的系統培訓課程)
    使得電子產品封裝元件的高熱流密度、電子產品的小型化發展方向和使用環境的多樣化,電子產品的散熱面臨著史無前例的挑戰。電子工業界一直在努力通過多種手段降低電子元件工作溫度,以改善電子產品系統的可靠性。在全環化的運營環境背景中,電子產品同時又具有市場周期短、產品競爭激烈的特點,這使得快速高效的熱管理技術需求越來越迫切,企業如何高效地確定產品的散熱方案成為重中之重。
  • 電子、電氣產品EMC的工程設計
    設計初始階段進行EMC設計在產品開發階段建立規範的EMC設計體系採用系統的電磁兼容性設計流程,評估、預測、分析、設計產品的EMC問題伴隨科學技術的發展,晶片的速率和集成度的不斷提高,高密度電子組裝技術的進一步廣泛採用,電子、電氣產品正向「輕、薄、短、小」和高功能化發展,由此產生的電磁騷擾所造成的危害也日益嚴重。
  • 專欄 | 熱設計理論基礎
    1、針對不同產品和不同基礎的學員開發了多套培訓課程,通過實例講透設計思想,幫助工程師快速掌握熱設計能力;2、Flotherm、Icepak熱仿真專家,零基礎學員也可輕鬆進行熱仿真;3、執筆編寫的《從零開始學散熱》一書即將出版,可點擊文末閱讀原文購買書籍。
  • 消費類電子產品設計思維模式是什麼?
    消費類電子產品是指圍繞著消費者應用而設計的,與生活、工作、娛樂息息相關的電子類產品,這類電子產品的目的是實現消費者自由選擇、使用和享用。從目前的定義和市場情況來看,這類產品通常泛指電腦、手機、平板、相機、藍牙音箱這些在我們生活周邊隨處可見的新興電子產品。
  • 可攜式電子產品低功耗電路的設計技巧和分析
    ,各種各樣的電子產品越來越豐富,尤其是可攜式的電子產品,MP3、MP4、手機、可攜式DVD、可攜式數位電視、可攜式車載自動導航系統GPS、可攜式筆記本電腦等等,並且他們的功能越來越強大、越來越豐富,體積也越來越精巧,所以說可攜式電子產品的發展趨勢必將是更小、更輕和功能更強大。
  • 十大案例讓你了解仿生設計!
    也即模仿大自然裡面生物的設計,其實我們可以把仿生的概念進行延伸:只要是模仿大自然的設計,都可以將其稱為仿生。為此我們提出了設計熵的概念:設計熵是一個描述設計對象的混亂程度的度量,設計熵越大,設計客體越混亂。設計熵是一個函數,由所設計產品的形式、功能、材料、氣味、顏色、聲音、味道、工藝、成本、環保等因素決定。
  • 十大「熱搜」專業出爐!來看下電子科技大學的熱門專業
    近日,央視新聞公布了2020年十大熱搜專業,大數據顯示,2020年十大熱搜專業為人工智慧、機器人工程、電子商務、物聯網工程、大數據技術、網絡與新媒體、網絡空間安全、軟體工程、學前教育、臨床醫學。電子科技大學作為國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的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及國家首批「雙一流」建設A類高校和電子信息領域唯一的985大學,在這份熱搜榜單中,涵蓋9個熱門專業,本期我們將一起來看看電子科技大學的熱門專業。!!前方重點!!
  • 電路板熱設計仿真有多重要?怎麼做?
    EDA365電子論壇 一 熱設計的重要性 電源產品電子設備在工作期間所消耗的電能,除了有用功外,大部分轉化成熱量散發。
  • 近距離了解漢勝開發的3D列印逆流熱交換器
    熱交換器對於環境控制系統(空氣循環)以及其他冷卻系統的運行至關重要。這樣的應用不斷要求提高傳熱性能,減小壓力損失以及減小尺寸和重量。當前的熱交換器產品以板翅片結構為主,而傳統的板翅式結構施加了多個設計約束,這些約束會抑制性能,增加尺寸和重量,遭受結構可靠性問題,無法滿足未來的高溫應用並限制系統集成的機會。
  • 不可思議的十大電子產品
    本篇就由編和您一起見識一下近期出現的10種稀奇古怪的電子產品和技術應用,評判其中孰為神器孰為雷作。在香港喜劇電影《國產凌凌漆》中,周星馳同學飾演的特工凌凌漆就為我們展示了一種頗具無釐頭特色的創意產品――「鞋子吹風機」,這個發明的威力雖談不上驚世駭俗,但讓人噴飯還是綽綽有餘的。大家一笑了之卻不曾料想,現實世界中還真的有公司開發出類似的產品。
  • 案例了解3D列印中人工智慧如何設計鈦合金以提升熱傳導性能
    熱交換器對於航空航天行業的演化非常重要,但是我們需要新的材料以滿足生產和產品性能的要求。本期,3D科學谷與谷友通過Intellegens與GKN航空所合作的案例,來領略Intellegens的機器學習工具AIchemite如何為波音亞仕得加速器提供最高的熱傳導性能產品且不降低機械性能要求。
  • 電子產品EFT設計分析-2
    電快速瞬變脈衝群抗擾度試驗的目的是評估產品對來源於諸如繼電器,接觸器等電感性負載在開,斷時所產生的電快速瞬變脈衝群(EFT)的抗擾度.試驗時,EFT發生器產生的脈衝群,耦合到產品的電源線,信號線,和控制線上,並考核產品性能是否下降.
  • 物理學家揭示了石墨烯中熱電子發射的奧秘
    當金屬加熱到足夠高的溫度時,電子可以通過稱為熱電子發射的過程從表面噴射出來,該過程類似於從沸水表面蒸發水分子的過程。電子的熱電子發射在基礎物理學和數字電子技術中都起著重要作用。從歷史上看,熱電子發射的發現使物理學家能夠在真空中產生自由流動的電子束。此類電子束已被柯林頓·戴維森(Clinton Davisson)和萊斯特·格默(Lester Germer)在1920年代進行的標誌性實驗中用來說明電子的波粒二象性-量子物理學的奇異結果,標誌著現代量子時代的來臨。從技術上講,熱電子發射構成了真空管技術的核心,而真空管技術是現代電晶體技術的前身,它使第一代數字計算機得以發展。
  • CAE仿真技術在電子產品結構設計的應用
    例如汽車、飛機、火車、船舶等運輸工具的碰撞,以及包裝體、通信設備、消費性電子產品、醫療箱等產品的跌落,可以說接觸碰撞是無處不在、不可避免的。有關研究表明,在新產品研製過程中,約70%~80%的成本耗費於設計階段,因為在這個過程中,存在著因產品設計存在缺陷而導致產品重複修改、甚至重新設計,不僅耗費時問精力,而且造成產品成本上升、不能按時投放市場。
  • 巨哥電子憑實力上榜,熱成像走入「智聯世界」
    近日,上海巨哥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商務總監吳國金接受《儀器儀表商情》專訪,談及巨哥電子的實力與技術優勢。吳國金認為,疫情終將過去,巨哥電子著眼於未來的發展,將繼續苦練內功,不斷提高產品品質,為各行各業提供性能卓越的紅外熱成像傳感器。
  • TOP10 | 關於太空的十大酷炫事實
    現代科學對外太空的了解仍然很少,但在我們所知道的那一點點中,有一些非常驚人的事情。以下是關於太空的十大酷炫事實。1.土星赤道的半徑為60268±4公裡,這意味著你需要一個非常大的一杯水來測試它。2.太陽風是由於電暈的高溫而從太陽上表面噴出的帶電粒子,而高動能粒子通過一個過程獲得,目前還不太了解該過程。 另外,您知道嗎,只要1個小小的太陽能量就能殺死160公裡外的人? [摘自Planet Science]6.
  • Crew 創始人:你不需要像蘋果一樣設計產品
    它的產品一直是設計與科技聯姻的產物。從最初的利基市場起家,蘋果的客戶由愛好者變成了大眾,它也因此成為史上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 在看見了蘋果的成功後,越來越多科技公司開始學習他們對美學的偏執,著力提升產品設計。常言有道,如果你無法打敗強者,那就向他「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