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路板熱設計仿真有多重要?怎麼做?

2021-01-10 騰訊網

EDA365電子論壇

熱設計的重要性

電源產品電子設備在工作期間所消耗的電能,除了有用功外,大部分轉化成熱量散發。

電子設備產生的熱量,使內部溫度迅速上升,如果不及時將該熱量散發,設備會繼續升溫,器件就會因過熱失效,電子設備的可靠性將下降。

SMT使電子設備的安裝密度增大,有效散熱面積減小,設備溫升嚴重地影響可靠性,因此,對熱設計的研究顯得十分重要。

EDA365電子論壇

印製電路板溫升因素分析

引起印製板溫升的直接原因是由於電路功耗器件的存在,電子器件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功耗,發熱強度隨功耗的大小變化。

印製板中溫升的2種現象:

局部溫升或大面積溫升;

短時溫升或長時間溫升。

在分析PCB熱功耗時,一般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

1,電氣功耗

(1)分析單位面積上的功耗;

(2)分析PCB板上功耗的分布。

2,印製板的結構

(1)印製板的尺寸;

(2)印製板的材料。

3,印製板的安裝方式

(1)安裝方式(如垂直安裝,水平安裝);

(2)密封情況和離機殼的距離。

4,熱輻射

(1)印製板表面的輻射係數;

(2)印製板與相鄰表面之間的溫差和他們的溫度;

5,熱傳導

(1)安裝散熱器;

(2)其他安裝結構件的傳導。

6,熱對流

(1)自然對流;

(2)強迫冷卻對流。

從PCB上述各因素的分析是解決印製板的溫升的有效途徑,往往在一個產品和系統中這些因素是互相關聯和依賴的。

大多數因素應根據實際情況來分析,只有針對某一具體實際情況才能比較正確地計算或估算出溫升和功耗等參數。

EDA365電子論壇

熱設計原則

1,選材

(1)印製板的導線由於通過電流而引起的溫升加上規定的環境溫度應不超過125 ℃(常用的典型值。根據選用的板材可能不同)。

由於元件安裝在印製板上也發出一部分熱量,影響工作溫度,選擇材料和印製板設計時應考慮到這些因素,熱點溫度應不超過125 ℃,儘可能選擇更厚一點的覆銅箔。

(2)特殊情況下可選擇鋁基、陶瓷基等熱阻小的板材。

(3)採用多層板結構有助於PCB熱設計。

2,保證散熱通道暢通

(1)充分利用元器件排布、銅皮、開窗及散熱孔等技術建立合理有效的低熱阻通道,保證熱量順利導出PCB;

(2)散熱通孔的設置 :

設計一些散熱通孔和盲孔,可以有效地提高散熱面積和減少熱阻,提高電路板的功率密度。

如在LCCC器件的焊盤上設立導通孔。在電路生產過程中焊錫將其填充,使導熱能力提高,電路工作時產生的熱量能通過通孔或盲孔迅速地傳至金屬散熱層或背面設置的銅泊散發掉。

在一些特定情況下,專門設計和採用了有散熱層的電路板,散熱材料一般為銅/鉬等材料,如一些模塊電源上採用的印製板;

(3)導熱材料的使用 :

為了減少熱傳導過程的熱阻,在高功耗器件與基材的接觸面上使用導熱材料,提高熱傳導效率;

(4)工藝方法 :

對一些雙面裝有器件的區域容易引起局部高溫,為了改善散熱條件,可以在焊膏中摻入少量的細小銅料,再流焊後在器件下方焊點就有一定的高度。

使器件與印製板間的間隙增加,增加了對流散熱。

3,元器件的排布要求

(1)對PCB進行軟體熱分析,對內部溫升進行設計控制;

(2)可以考慮把發熱高、輻射大的元件專門設計安裝在一個印製板上;

(3)板面熱容量均勻分布,注意不要把大功耗器件集中布放,如無法避免,則要把矮的元件放在氣流的上遊,並保證足夠的冷卻風量流經熱耗集中區;

(4)使傳熱通路儘可能的短;

(5)使傳熱橫截面儘可能的大;

(6)元器件布局應考慮到對周圍零件熱輻射的影響。對熱敏感的部件、元器件(含半導體器件)應遠離熱源或將其隔離;

(7)(液態介質)電容器的遠離熱源;

(8)注意使強迫通風與自然通風方向一致;

(9)附加子板、器件風道與通風方向一致;

(10)儘可能地使進氣與排氣有足夠的距離;

(11)發熱器件應儘可能地置於產品的上方,條件允許時應處於氣流通道上;

(12)熱量較大或電流較大的元器件不要放置在印製板的角落和四周邊緣,只要有可能應安裝於散熱器上,並遠離其他器件,並保證散熱通道通暢;

(13)(小信號放大器外圍器件)儘量採用溫漂小的器件;

(14)儘可能地利用金屬機箱或底盤散熱。

4,布線時的要求

(1)板材選擇(合理設計印製板結構);

(2)布線規則;

(3)根據器件電流密度規劃通道寬度;特別注意接合點處通道布線;

(4)大電流線條儘量表面化;在不能滿足要求的條件下,可考慮採用匯流排;

(5)要儘量降低接觸面的熱阻。為此應加大熱傳導面積;接觸平面應平整、光滑,必要時可塗 覆導熱矽脂;

(6)熱應力點考慮應力平衡措施並加粗線條;

(7)散熱銅皮需採用消熱應力的開窗法,利用散熱阻焊適當開窗;

(8)視可能採用表面大面積銅箔;

(9)對印製板上的接地安裝孔採用較大焊盤,以充分利用安裝螺栓和印製板表面的銅箔進行散熱;

(10)儘可能多安放金屬化過孔,且孔徑、盤面儘量大,依靠過孔幫助散熱;

(11)器件散熱補充手段;

(12)採用表面大面積銅箔可保證的情況下,出於經濟性考慮可不採用附加散熱器的方法;

(13)根據器件功耗、環境溫度及允許結溫來計算合適的表面散熱銅箔面積(保證原則tj≤(0.5~0.8)tjmax)。

EDA365電子論壇

熱仿真(熱分析)

熱分析可協助設計人員確定PCB上部件的電氣性能,幫助設計人員確定元器件或PCB是否會因為高溫而燒壞。

簡單的熱分析只是計算PCB的平均溫度,複雜的則要對含多個PCB和上千個元器件的電子設備建立瞬態模型。

無論分析人員在對電子設備、PCB以及電子元件建立熱模型時多麼小心翼翼,熱分析的準確程度終還要取決於PCB設計人員所提供的元件功耗的準確性。

在許多應用中重量和物理尺寸非常重要,如果元件的實際功耗很小,可能會導致設計的安全係數過高,從而使PCB的設計採用與實際不符或過於保守的元件功耗值作為根據進行熱分析。

與之相反(同時也更為嚴重)的是熱安全係數設計過低,也即元件實際運行時的溫度比分析人員預測的要高,此類問題一般要通過加裝散熱裝置或風扇對PCB進行冷卻來解決。

這些外接附件增加了成本,而且延長了製造時間,在設計中加入風扇還會給可靠性帶來一層不穩定因素,因此PCB現在主要採用主動式而不是被動式冷卻方式(如自然對流、傳導及輻射散熱),以使元件在較低的溫度範圍內工作。

熱設計不良終將使得成本上升而且還會降低可靠性,這在所有PCB設計中都可能發生,花費一些功夫準確確定元件功耗,再進行PCB熱分析,這樣有助於生產出小巧且功能性強的產品。

應使用準確的熱模型和元件功耗,以免降低PCB設計效率。

1,元件功耗計算

準確確定PCB元件的功耗是一個不斷重複迭代的過程,PCB設計人員需要知道元件溫度以確定出損耗功率,熱分析人員則需要知道功率損耗以便輸入到熱模型中。

設計人員先猜測一個元件工作環境溫度或從初步熱分析中得出估計值,並將元件功耗輸入到細化的熱模型中,計算出PCB和相關元件「結點」(或熱點)的溫度,第二步使用新溫度重新計算元件功耗,算出的功耗再作為下一步熱分析過程的輸入。

在理想的情況下,該過程一直進行下去直到其數值不再改變為止。然而PCB設計人員通常面臨需要快速完成任務的壓力,他們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耗時重複的元器件電氣及熱性能確定工作。

一個簡化的方法是估算PCB的總功耗,將其作為一個作用於整個PCB表面的均勻熱流通量。熱分析可預測出平均環境溫度,使設計人員用於計算元器件的功耗,通過進一步重複計算元件溫度知道是否還需要作其他工作。

一般電子元器件製造商都提供有元器件規格,包括正常工作的溫度。

元件性能通常會受環境溫度或元件內部溫度的影響,消費類電子產品常採用塑封元件,其工作溫度是85 ℃;而軍用產品常使用陶瓷件,工作溫度為125 ℃,額定溫度通常是105 ℃。PCB設計人員可利用器件製造商提供的「溫度/功率」曲線確定出某個溫度下元件的功耗。

計算元件溫度準確的方法是作瞬態熱分析,但是確定元件的瞬時功耗十分困難。

一個比較好的折衷方法是在穩態條件下分別進行額定和差狀況分析。

PCB受到各種類型熱量的影響,可以應用的典型熱邊界條件包括:前後表面發出的自然或強制對流,前後表面發出的熱輻射,從PCB邊緣到設備外殼的傳導,通過剛性或撓性連接器到其他PCB的傳導,從PCB到支架(螺栓或粘合固定)的傳導,2個PCB夾層之間散熱器的傳導。

目前有很多種形式的熱模擬工具,基本熱模型及分析工具包括分析任意結構的通用工具、用於系統流程/傳熱分析的計算流體動力學(CFD)工具,以及用於詳細PCB和元件建模的PCB應用工具。

2,基本過程

在不影響並有助於提高系統電性能指標的前提下,依據提供的成熟經驗,加速PCB熱設計。

在系統及熱分析預估及器件級熱設計的基礎上,通過板級熱仿真預估熱設計結果,尋找設計缺陷,並提供系統級解決方案或變更器件級解決方案。

通過熱性能測量對熱設計的效果進行檢驗,對方案的適用性和有效性進行評價。

通過預估-設計-測量-反饋循環不斷的實踐流程,修正並積累熱仿真模型,加快熱仿真速度,提高熱仿真精度,補充PCB熱設計經驗。

文章整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系我們!

——END——

相關焦點

  • 基於HFSS的射頻微波系統設計仿真平臺介紹過程
    一、概述: 射頻/微波電路是雷達、導航、測控、制導、通信和電子對抗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系統 的性能和可靠性有重要影響。 基於射頻/微波電路的這些特點,想要高效進行射頻/微波電路的設計,需要仿真軟體具備以下功能: 1)、具備強大的非線性電路設計仿真能力,能夠對任意多的諧波分量、多個電晶體、多級電路進行精確仿真,具備仿真整個收發鏈路,包括混頻、濾波、放大、倍頻、振蕩等的能力; 2)、能夠導入電路板布線數據和層疊結構,能夠方便地改變電路板材料特性,研究不同電路板材料和布線方式對性能的影響
  • 仿真——研發設計的工具
    工程師需要評估不同產品設計的指標性能及其在不同環境中的行為,同時又不能大幅增加花費的時間,避免佔用日益緊張的開發日程。藉助工具進行研發設計顯得迫切而重要。02 仿真平臺、仿真方法順絡採取的策略是在開發早期階段,通過仿真技術來改進產品性能的評估方式,根據仿真結果提供的信息指導設計人員在開發過程中做出正確的決策。
  • 電路板的設計手動和自動有什麼差別
    打開APP 電路板的設計手動和自動有什麼差別 發表於 2019-09-17 14:15:00 每一種方法都有它最合適的使用範圍以供選擇。 1.手工設計和生成布線圖 對於簡單的單面板和雙面板,用手工進行設計是首選的方法,它也可以成功地運用於複雜性比較高的電路的單一產品或小批量產品的生產。手工設計具有很高的機動性和人類所有可能的獨創性。然而,對於高複雜度的數字電路板,特別是包含100 個以上集成電路的板子,很難通過手工設計實現。
  • 印製電路板設計心得體會_設計印製電路板的五個技巧
    印製電路板設計概述   印製電路板的設計是以電路原理圖為藍本,實現電路使用者所需要的功能。印刷電路板的設計主要指版圖設計,需要內部電子元件、金屬連線、通孔和外部連接的布局、電磁保護、熱耗散、串音等各種因素。優秀的線路設計可以節約生產成本,達到良好的電路性能和散熱性能。
  • 電子產品熱設計需要了解的十大事實
    當時,電子產品的機械部分,無論其中包括的是何種散熱解決方案,都是與電子設備分開設計的。當時的開發節奏要慢得多,人們更加著眼於在完成設計後通過物理樣機研究來糾正問題。如今,根據公司和行業領域,基本的熱設計任務可由個體工程師在產品創建過程中完成。由於時間、成本和資源等方面的約束,「包辦一切」的工程師變得越來越常見。
  • 基於ANSYS17.0的嵌入式軟體開發與仿真
    過去數十年來,ANSYS一直是仿真驅動設計領域的公認領導者,ANSYS 17.0在整合ANSYS所有建模和仿真功能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有助於實現基於行為建模和仿真的集成型、開放式企業產品創新平臺願景。
  • 多路舵機控制PWM發生器的設計與Proteus仿真
    最後以一個典型的應用實例驗證了設計的可行性與可靠性。實驗證明,本系統可在單片機定時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同時對多個舵機的輸出轉角進行控制。但是在單片機系統的開發過程中,如果先製作好電路板,再反覆編程調試,就會給單片機系統開發帶來一定的麻煩。而如果設計初期就將Proteus軟體作為單片機系統的開發調試仿真工具,則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在Proteus上仿真通過後再製作電路板,就可以大大縮短開發周期和研發成本。
  • 基於信號完整性理論的PCB仿真設計與分析研究
    高速數字電路設計方面的問題突出體現為以下類型:(1)工作頻率的提高和信號上升/下降時間的縮短,會使設計系統的時序裕量縮小甚至出現時序方面的問題; (2)傳輸線效應導致的信號震蕩、過衝和下衝都會對設計系統的故障容限、噪聲容限以及單調性造成很大的威脅;(3)信號沿時間下降到1ns以後,信號之間的串擾就成為很重要的一個問題;(4)當信號沿的時間接近0.
  • 熱仿真簡化LED光源的研發(附圖)
    據說,熱管理是到目前為止,對LED系統設計最關鍵的方面。從一個工程師的角度而言,這意味著要學習跨越結構和電子設計領域常用的工具,要熟悉結構和電子設計範疇之外的流程。幸運的是,現在已經有熱設計解決方案,在熱驗證和測試挑戰方面,能幫助簡化工程師的設計之路。
  • PCB電路板設計的八大流程介紹
    打開APP PCB電路板設計的八大流程介紹 發表於 2019-07-31 15:27:49 印製電路板的設計是Protel 98
  • 採用電磁場仿真和測量技術快速定位電源/地阻抗存在的問題
    通過電磁場仿真和測量工具可以直觀觀測電子系統設計所存在的EMI問題,發現電源/地之間阻抗超標的點或區域,從而快速優化去耦電容的布局,快速和有成本效益地將電磁輻射抑制在可接受的範圍。關鍵詞:  電磁場仿真, 近場掃描測量, 電源/地阻抗, 去耦電容, 數字/模擬混合電路系統電源與地之間的輸入阻抗是衡量電源供電系統特性的一個重要的指標,影響電源供電系統特性的因素有:PCB的分層、電路板的布線、電源/地平面的形狀、元器件的布局、過孔和引腳的分布
  • 印刷電路板的抗幹擾設計
    打開APP 印刷電路板的抗幹擾設計 發表於 2019-08-02 09:23:13 PCB設計中印刷電路板的抗幹擾設計與特定電路有著密切的關係
  • ANSYS發布新一代工程仿真解決方案17.0版本
    CIMdata的總裁Peter Bilello指出:「過去數十年來,ANSYS一直被公認為是仿真驅動設計領域的領導者,ANSYS17.0在整合ANSYS所有建模和仿真功能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有助於實現行為建模和仿真驅動的集成型、開放式企業產品創新平臺的願景。
  • 電路板供電系統應該如何設計
    電路板供電系統應該如何設計   我們在設計嵌入式產品時,在了解需求後,首先要設計的就是產品的供電系統,不管是產品,還是晶片IC,供電都是必不可少的。設計電路板供電系統時,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各個模塊需要的供電電壓和電流,可以籠統的說成需要多大的功率。電路板供電通常會用到兩種電,分別是強電和弱電。這裡的弱電就是低於人體的安全電壓36V電壓的電,強電自然就是指高與36V的,但是平時我們說的強電通常意味著就是220V交流電。對於強電我們可以直接從市電220V取得。對於弱電,我們可以購買市場上相應的電源適配器模塊,當然也可以直接設計適配器。
  • 電路設計與電路板設計的區別是什麼呢?
    簡單粗暴的解釋就是,學校裡學習的電阻,電容等電子元件符號用線連起來,就是電路設計。 電路板設計:則是依據電路設計完成的電路圖紙(概念),完成電路板實物的平面設計。設計好的數據傳給電路板生產商,就可以生產出電路板來了(說的容易...)。 話說到這裡,只是對電路設計感興趣的朋友們請繞行,以免耽誤寶貴的時間。
  • EDA技術設計的常用軟體以及仿真工具介紹
    這些工具都有較強的功能,一般可用於幾個方面,例如很多軟體都可以進行電路設計與仿真,同進還可以進行PCB自動布局布線,可輸出多種網表文件與第三方軟體接口。下面按主要功能或主要應用場合,分為電路設計與仿真工具、PCB設計軟體、IC設計軟體、PLD設計工具及其它EDA軟體,進行簡單介紹。
  • 在PCB行業,你需要知道的5個重要常識
    PCB( Printed Circuit Board),中文名稱為印製電路板,又稱印刷線路板,是電子元器件的支撐體,也是電子元器件電氣連接的載體。在電子行業,幾乎每種電子設備,小到電子手錶、計算器,大到計算機、通信電子設備、軍用武器系統,只要有集成電路等電子元件,為了使各個元件之間的電氣互連,都要使用到PCB。
  • PAM-4印刷電路板最佳實踐
    cHWednc考慮信號完整性的關鍵設計實現根據指南,印刷電路板上走線長度達到8英寸的PAM-4通道在14GHz和28GHz分別具有低於10dB和20dB的插入損耗,從而在收發器之間實現無縫數據通信。下面我們將從信號完整性的視角討論7個關鍵設計實踐。
  • 浙江專業PCBA電路板設計價格
    浙江專業PCBA電路板設計價格,     江門嘉睿科技本著「客戶第一,誠信至上」的原則,與多家企業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係。浙江專業PCBA電路板設計價格, 根據實際情況,確定生產方案,明確工藝流程與工藝路線。編制準備工序的工藝文。
  • 可以快速設計電路圖的軟體有哪些?
    製作電路圖的軟體有很多,不同的電路圖軟體其側重點不同,有的用於電路圖仿真、有的用於工程設計製作PCB印製板等。用於電路圖仿真軟體1、multisim電路仿真軟體比如常用於電路仿真的軟體有multisim電路仿真軟體,該軟體也是很多電子工程師常用的軟體,常用於模擬、數字電子電路仿真,該軟體可以仿真測量各電路節點電壓電流以及波形等,具有豐富的仿真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