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 熱設計理論基礎

2021-01-19 技術鄰CAE學院
1、針對不同產品和不同基礎的學員開發了多套培訓課程,通過實例講透設計思想,幫助工程師快速掌握熱設計能力;2、Flotherm、Icepak熱仿真專家,零基礎學員也可輕鬆進行熱仿真;3、執筆編寫的《從零開始學散熱》一書即將出版,可點擊文末閱讀原文購買書籍。


傳熱學

電子產品熱設計處理的對象是熱量,目標是將設備內元器件的溫度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傳熱學理論是電子產品熱設計用到的基本知識。《傳熱和傳質基本原理》中對傳熱的定義是[4]:

傳熱是因存在溫差而發生的熱能的轉移。

依據熱量轉移過程的特點,熱量的傳遞方式被劃分為三類:熱傳導,熱對流和熱輻射。


1.熱傳導(thermal conduction)

熱量通過媒介從高溫區域傳遞到低溫區域,並且不引起任何形式的宏觀相對運動,具備這種特點的熱量轉移方式,稱為熱傳導或導熱。

熱傳導在電子產品中廣泛存在。晶片內部的熱量傳遞到封裝表面或印製板的過程,印製板內部的熱量傳遞,導熱界面材料內部的熱量轉移過程,晶片熱量傳遞到安裝在其上的散熱器上的過程等等。生活中導熱的現象更是比比皆是,如手拿著一根金屬棒放在火上烤,不僅與火焰接觸的部位會變熱,手拿的這一端也會很快升溫;燒開水時,燒水壺的把手並未與熱水接觸,但其也會變熱。

實驗表明,熱傳導速率與溫度梯度以及物質的種類有關。法國科學家傅立葉提出了定量描述熱傳導中熱流密度的公式:

這就是著名的傅立葉導熱定律。式中表示x方向的熱流密度,其物理意義為x方向上單位時間內在單位面積上通過的熱量,其單位是W/(m2•℃)。T表示溫度,k表示導熱係數。如果要計算整個x方向在通過面積為A的導熱面的熱通量,公式變為:

圖2-1 傅立葉導熱定律示意圖

式中Φ表示熱通量,單位是W。可以看到,其單位和功率是相同的。

傅立葉導熱定律論述的是一維導熱問題,直接用它來計算總是在三維空間中進行的傳熱過程會有所偏差,但通過分析具體的物理場景,這一公式在電子產品熱設計中仍然有非常直接的應用。推算導熱界面材料造成的溫差就是之一。

當晶片上方裝配散熱器時,為了降低散熱器和晶片表面直接接觸不嚴導致的傳熱不暢,通常會在兩者之間加裝柔性的材料用來填充微小縫隙,這種材料就稱為界面材料。通常提到的導熱襯墊、導熱矽脂、導熱凝膠等介質,都屬於界面材料。


圖2-2 晶片die和金屬蓋、晶片金屬蓋和散熱器之間的導熱界面材料

如上圖所示,散熱器和晶片之間填充有界面材料。晶片熱量發出後,將迅速通過導熱襯墊傳遞到散熱器上,進而散逸到周圍的空氣中。導熱襯墊中的熱量傳遞中,厚度方向佔據絕對份額。如何計算此材料帶來的溫度影響呢?舉例說明如下。

已知:

1) 晶片發熱面尺寸為10 mm•10 mm;

2)  導熱襯墊厚度是0.5 mm;

3) 導熱係數是2 W/m.K;

4)  晶片的功耗是2 W。

將上述已知條件帶入傅立葉導熱定律,就可計算得出導熱襯墊帶來的溫差是5℃

                             

這一數值與實際相比是偏大的,這會在本書第五章詳述原因。測試工程師測試時,如果不方便測試晶片表面的溫度,就可以通過測試散熱器中心的溫度,然後加上這5℃的溫差,來推算晶片表面的溫度。

從傅立葉導熱定律可以看出,傳遞相同的熱量,材料導熱係數和導熱面積越大,厚度越小,產生的溫差也就越低。三者都是線性的關係,非常容易快速推測相關變更帶來的影響(以上面導熱襯墊的溫差為例,如果導熱襯墊厚度成1mm,則溫差就是10℃)。導熱界面材料的具體選型設計方法將在本書第七章詳述。

導熱係數表徵物質導熱能力的大小,是物質的物理性質之一。物體的導熱係數與材料的組成、結構、溫度、溼度、壓強及聚集狀態等許多因素有關。一般說來,金屬的導熱係數最大,非金屬次之,液體的較小,而氣體的最小。各種物質的導熱係數通常用實驗方法測定。常見物質的導熱係數可以從手冊中查取。各種物質導熱係數的大致範圍見表2-1。

表 電子產品熱設計中常用到的金屬材料的導熱係數、比熱容和密度表



2熱對流(thermal convection)


熱對流指流體內部由於宏觀運動導致冷熱部分發生相互摻混,由此導致的熱量轉移。熱對流只發生在流體中,單純研究這一過程,對強化電子產品散熱設計意義不大。工程中更加關注的是對流換熱(convective heat transfer),即一個物體與其相鄰的運動流體之間的傳熱。本書所有講述,只針對對流換熱。

電子產品散熱設計中,風扇提供的風掠過散熱翅片,翅片與掠過的風之間的熱量交換就是典型的對流換熱。實際上,只要存在溫差,壁面總是會與其產生相對運動且直接接觸的流體之間發生對流換熱。從這個概念上理解,筆記本的外殼與空氣之間、自然散熱的室外基站外殼與空氣、冷板中的流體工質與流道壁面間都在發生著對流換熱。

圖2-3 強迫對流換熱和自然對流換熱



對流換熱的計算公式是牛頓冷卻定律:

 

                       

式中,q為傳熱量,h稱為對流換熱係數,A為換熱面面積,Tw為固體表面溫度,Tf為流體溫度。顯然,當Tw >Tf時,q為正值,表示熱量從固體傳遞到流體。q為負值時,則表示熱量從流體傳向固體。下表列示了不同情境下表面傳熱係數的大致範圍。


圖2-4 不同情境下對流換熱係數大致範圍

(強迫對流空氣流速3m/s~15m/s,強迫對流液體流速0.3m/s~1.5m/s)[5]


表面換熱係數的影響因素繁雜,它不僅取決於流體的熱物理性質(如導熱係數、粘度、比熱容、密度等)以及換熱表面的幾何形式,還與流體速度強烈相關。實際情形對流換熱公式非常複雜,目前絕大多數都是經驗公式,且有嚴格的適用限制條件。不過,牛頓冷卻公式將這些複雜的因素全部歸結到對流換熱係數中去了。

從公式中可以發現,表面傳熱係數和換熱面積越大,越利於換熱。增大換熱係數,可以通過提高流體速度來實現,所以通常情況下功耗更高的晶片,往往需要裝配更大的散熱器,也使用更為強勁的風扇。


3熱輻射(thermal radiation)


熱輻射是處於非絕對零度下的物體輻射出的熱能。自然界中的物體不停地向空間中輻射熱能,同時也在不斷地吸收其它物體發出的熱輻射,這種通過發射和吸收熱輻射的過程,就稱為輻射換熱(Radioactive heat transfer)。從第一章溫度的物理意義可知,輻射是物質的內在屬性,不會因為外界的變化而發生變化。當物體與周圍環境達到熱平衡時,輻射過程仍在進行,只不過物體發出的輻射能與接收的輻射能相等了。

圖2-5 電磁波譜

雖然氣體和液體也會產生輻射,但電子產品熱設計中,氣體和液體的熱輻射對於當前的產品特點來看,沒有顯著影響。本書只討論固體的熱輻射。

輻射換熱與熱傳導和對流換熱的區別主要有三點:

輻射換熱不需要中間介質:實際上,真空中兩個表面間的輻射換熱效率最高;

輻射換熱不僅涉及能量的轉移,還涉及到能量形式的轉化:發射時熱能轉換為輻射能,而吸收時輻射能轉換為熱能;

輻射換熱的效率與兩個面溫度的四次方差成正比,而對流換熱和熱傳導則都是一次方差,因此,物體表面溫度越高,輻射換熱所佔據的比例就越大。

太陽與地球之間的換熱,就是典型的輻射換熱。類似對流換熱,輻射換熱的計算公式往往也非常繁雜。其換熱強度不僅與溫度和物體表面材質有關,還與物體間的幾何相對位置有關。不同的物體,即使在相同的溫度下,其輻射熱能的能力也是不同的。黑體是一種概念性的物體,它表示自然界中同等溫度下輻射能力最強物質。黑體單位時間內輻射出的熱能用斯特藩-玻爾茲曼Stefan-Boltzmann定律來描述:

Φ = σAT4

式中:σ為斯特藩-玻爾茲曼常量(Stefan–Boltzmannconstant),大小為5.67•10-8W/(m2﹒K4)。A為輻射表面積,T是輻射表面的溫度,單位是K。

對於實際的物體,其輻射能力總是弱於黑體,通常用如下公式表示其單位時間內輻射出的熱能:

Φ = εσAT4

式中,0<ε<1,稱為物體的發射率。物體的發射率與眾多因素有關,正確理解其影響因素,對於自然散熱產品的熱設計有關鍵影響。


物體總的輻射換熱量,需要綜合計算發出的輻射和吸收的輻射兩個效果。對於兩個無限接近的溫度均勻的表面1和表面2,表面1通過輻射換熱所得的熱量可以按照下式計算:

Φ = ε1σA1(T24 – T14)

通過公式可以看到,加強表面輻射的有效手段之一是增強表面發射率。

電子產品散熱設計中經常用到的一些表面的表面發射率為如下表:

表2-2 室溫下常見表面的可見光吸收率和紅外線表面發射率[6]

維恩位移定律(Wien displacement law)是熱輻射的基本定律之一,它的內容是:在一定溫度下,絕對黑體的溫度與輻射本領最大值相對應的波長λ的乘積為一常數,即 λ(m)T = b  式中,b=0.002897m·K,稱為維恩常量。電子產品熱設計中常用到的溫度範圍約為-40℃~150℃(233K~423K),對應的輻射波長約為12μm~7μm,恰好位於紅外線波段。可見光波長為390nm ~ 780nm,對應熱源溫度是:3714 K ~ 7428 K。因此,對於室內自然散熱的產品(不接收太陽光),顏色與輻射換熱強度沒有任何關係。說哪種顏色的外殼有利於散熱,是一種誤解。


圖2-6 黑色陽極氧化處理後的鋁合金散熱器(左,表面紅外輻射係數~0.8),拋光面鋁合金散熱器(右,表面紅外輻射係數~0.03)

至此,我們概述了傳熱的三種基本形式。讀者應該了解,這三種傳熱方式往往同時出現,下圖示意了某Intel平臺伺服器部分熱量傳遞路徑。三種熱量傳遞方式的散熱方案優化設計的根本依據

圖2-7 某風冷伺服器內CPU熱量傳遞路徑和傳熱機理歸類


    本篇內容節選自:陳繼良.從零開始學散熱.第四版.第二章

參考文獻:


[1] 英克魯佩勒. 傳熱和傳質基本原理[M]. 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7.

[2] 楊世銘, 陶文銓. 傳熱學 第三版[M].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3] YounesShabany, 夏班尼, 餘小玲等. 傳熱學:電力電子器件熱管理[M].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3.

[4] 沈維道,童鈞耕. 工程熱力學 第四版[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相關焦點

  • 專業熱設計人必學必會182講---電子產品散熱設計理論視頻課程(國內首套有關散熱理論設計的系統培訓課程)
    在產品設計初期,因產品的快速設計需求,正向的理論設計計算可以在幾小時內給出設計方案。基於正向的理論化,通過建立產品理論計算模型進行方案的理論與可行性評估遴選,設計後期再通過測試確定方案效果的研發模式已經被很多企業採用。顯然,基於正向的理論計算化的熱設計方法,可以以極快的速度完成產品的散熱設計工作,來獲得產品熱設計所需的準確信息。
  • 低噪聲放大器設計的理論基礎
    本文首先簡要介紹了低噪聲放大器設計的理論基礎,並以2.1-2.4Ghz 低噪聲放大器為例,詳細闡述了如何利用Agilent 公司的ADS 軟體進行分析和優化設計該電路的過程,仿真結果完全滿足設計指標,最後對微波電路的容差特性進行了模擬分析,對於S 波段低噪聲
  • 行動指令:一個必須關注的專欄憑什麼?
    設計故事畫面感的細節。通過閱讀大量的文學作品,提升藝術審美水平。比如你能見證一個深漂的成長史。不入流、沒名氣的小人物,成為一代風雲人物的經歷。嘗試用故事設計流程,做出靈魂級的作品。類比《楚門的世界》、《命運規劃局》等影視作品傳達的故事,為什麼人們願意看?因為影視作品能觸動人性的共鳴,友情、愛情、親情等。
  • DC/DC電源模塊散熱器的設計及熱分析
    科學合理地設計電子設備以滿足其熱性能的要求在電源模塊設計中至關重要。熱管具有一種高效的傳熱能力,配以合理散熱鰭片,將提高散熱器的散熱效果。本文以數值傳熱理論為基礎,通過3D設計軟體Solidworks建立一套DC/DC電源模塊的散熱器模型,並利用熱流分析軟EFD.Pro對電源模塊進行熱分析仿真技術研究。
  • 基於Icepak的放大器晶片熱設計與優化
    基於熱阻理論,在對放大器晶片等效熱阻做熱分析的基礎上,採用Icepak對影響晶片散熱的焊料層、墊盤、基板的材料和厚度進行優化,分析各個變量對晶片溫度造成的影響,最後給出了高可靠性的晶片熱設計結果。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0/307093.htm關鍵詞:熱設計;功率晶片;Icepak;優化在微波放大電路中,功率晶片是整個電路最為核心的部分。
  • 技術專欄 | 電磁防護超材料在國防領域中的應用與前景展望(摘錄)
    本文闡述了電磁防護超材料的原理和特點,總結了其在軍事領域的重大應用價值,綜述了近年來在國防領域的最新成果,分析了當前研究存在的問題和未來發展趨勢,為電磁防護超材料的進一步實際應用提供有效、可靠的理論依據及實驗基礎。
  • 銷售與運作計劃S&OP基礎與實戰專欄前言:企業囚徒困境的破解之道
    大家好,我是許栩,歡迎來到我的專欄《銷售與運作計劃S&OP的基礎與實戰》,這是許栩原創的第13個專欄。除本專欄外,許栩原創目前已完整上線的專欄有12個(詳見下圖):需求預測基礎知識、指數平滑法、線性回歸分析、從頭細說安全庫存、訂貨模型-物控高手之路、倉儲基礎知識-倉庫管理必備技能、物流基礎基礎知識、呆滯與呆滯管理、供應鏈管理必備的Excel函數、缺貨管理-缺貨預警、生產現場管理應知應會、製造型工廠常用管理工具。囚徒困境(Prisoner'sDilemma)。
  • 牛市中最常用的股票理論,箱體理論
    本章節屬於《股市基礎知識介紹》專欄系列文章,該系列文章較多,內容比較幹,需要大家不定期回顧複習,專欄內容主要分享股市的入門知識以及各類戰法應用,感謝大家訂閱。本文為該專欄第一篇文章,內容主要講述「箱體理論」。
  • 專欄| 貝葉斯學習與未來人工智慧
    貝葉斯定理的意義形式如此簡單的貝葉斯定理被譽為「永遠不死的理論」,為什麼如此重要呢?我們從三個角度來考察:概率理論、科學方法和人腦認知。首先,從理論意義上來講,貝葉斯定理為概率論提供了新的基礎。傳統概率論學者實際屬於頻率學派,總是根據先驗知識先假定一個先驗概率(即確定概率分布的類型和參數),然後以此為基礎進行概率推演。
  • 大工教師參加電工電子基礎課程理論與實驗教學設計暨2019年全國...
    大工教師參加電工電子基礎課程理論與實驗教學設計暨2019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總結高級研討班 2019-12-05 16: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半導體的熱設計-前提篇
    在設計當中,就得嚴格控制電壓的變化,絕不允許出現超過工作電壓的情況。無非也就是開關電源穩壓、TVS管抑制尖峰。課本上講得太多,但是裡面還有一個參數-溫度就講得比較少,為什麼呢?溫度的控制我們稱之為熱設計,熱設計影響的因素非常多,也不好用理論推演,非常複雜,課本上自然也就少得可憐,工程師在設計都是憑經驗+實測。先來看幾個參數如下圖1,圖表截自1N4007規格書。
  • 電力電子設備熱設計的分析及應用
    ;(4)在機殼內外表面黑化的基礎上,合理地改進通風結構(如頂板、底板、左右兩側板開通風孔等),加強空氣對流,可以明顯地降低設備的內部溫度環境;(5)通風口的位置應注意氣流短路而影響散熱效果,通風孔的進出口應開在溫差最大的兩處,進風口要低,出風口要高。
  • 【李平專欄】案例研究之所見 ③ 紮根理論和案例研究的研究目的有...
    2019-01-30 08:01:16 來源: 北大博雅講壇 舉報   回顧:【李平專欄
  • 聯盟理事長視頻專欄
    生物安全基金政策解讀·生物安全基金政策解讀(1)之技術創新丨理事長專欄·生物安全基金政策解讀(2)之理論創新丨理事長專欄·生物安全基金政策解讀(3)之民族復興丨理事長專欄生物多樣性基金政策解讀·生物多樣性基金政策解讀(1)之技術創新丨理事長專欄·生物多樣性基金政策解讀(2)之理論創新丨理事長專欄·生物多樣性基金政策解讀(3)之民族復興丨理事長專欄
  • 製冷理論的基礎——逆卡諾循環
  • 景觀生態學的理論基礎
    景觀生態學的理論基礎 admin 2004-04-22 來源:景觀中國網
  • 宣益民、祝世寧兩位院士獲我省首個基礎研究重大貢獻獎 基礎研究...
    學術期刊《自然》曾在專欄中這樣評價祝世寧及其團隊的工作:「該工作第一次用光學材料對愛因斯坦方程精確模擬,非常漂亮地演繹了廣義相對論的部分思想。」這是因為他們在晶片上實驗演示出了黑洞的視界、天體的引力透鏡效應和宇宙快速膨脹導致的拓撲缺陷-拓撲宇宙弦,開拓了用光學晶片研究廣義相對論和宇宙學的新途徑。
  • 宇宙熱爆炸和冷爆炸理論的兩種劃分
    (1)宇宙大爆炸理論和弦理論各自成功地解釋了「第一科學」的宇宙起源問題,或者宇宙大爆炸理論和弦理論的解釋符合宇宙起源論的「等效原理」。我們可以將解釋宇宙起源和演化的宇宙大爆炸理論理解為「熱爆炸理論」,而將解釋宇宙起源和演化的弦理論理解為「冷爆炸理論」。
  • 關於鋰電池極片設計的基礎知識
    電極極片是鋰離子動力電池的基礎,直接決定電池的電化學性能以及安全性。鋰電池電極是一種顆粒組成的塗層,均勻的塗敷在金屬集流體上。鋰離子電池極片塗層可看成一種複合材料,如圖1所示,主要由三部分組成:(1)活性物質顆粒;(2)導電劑和黏結劑相互混合的組成相(碳膠相);(3)孔隙,填滿電解液。
  • 基於信號完整性理論的PCB仿真設計與分析研究
    在高速系統中,能否處理好系統的信號互連,解決信號完整性的問題,是系統設計成功的關鍵。同時,信號完整性也是解決電源完整性、電磁兼容與電磁幹擾(EMC/EMI)問題的基礎和前提。  傳輸線理論  廣義傳輸線是引導電磁波沿一定方向傳輸的導體、介質或由它們組成的導行系統。一般所討論的傳輸線是指微波傳輸線,其理論是長線理論。而當傳輸線的幾何尺寸與電磁波的波長可以相比擬時,必須考慮傳輸線的分布參數(或稱寄生參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