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專欄】案例研究之所見 ③ 紮根理論和案例研究的研究目的有...

2021-01-08 網易

2019-01-30 08:01:16 來源: 北大博雅講壇

舉報

  回顧:【李平專欄】案例研究之所見 ① 案例研究中哲學思想的選擇,實證還是詮釋?

  【李平專欄】案例研究之所見②Eisenhardt與Yin的案例研究方法衝突嗎?

  Q

   提問:紮根理論和案例研究都是定性研究,其研究目的有什麼本質區別?

  紮根理論(應該譯為「紮根理論構建」grounded theory-building)和案例研究都屬於定性研究方法範疇,在研究目的方面並沒有本質區別,而且兩者在某些具體實踐操作方面具有不少相似之處,但兩者也在另外一些具體實踐操作方面有所不同,各具特色。需要特別指出,案例研究方法之一的Eisenhardt範式正是在「紮根理論構建」方法的基礎上改良而成。以下會詳細介紹。

  此外,「紮根理論構建」也不是只有一種統一方法,而是有三種不同版本。第一個版本是最為經典的傳統「紮根理論構建」方法,即Glaser與 Strauss 兩人在1967年專著中提出的方法,其特色表現為具體步驟相對鬆散開放,同時提出了「紮根理論構建」方法的核心理念,包括理論構建目的,理論抽樣步驟 (theoretical sampling),理論飽和 (theoretical saturation),以及最為重要的理論敏感性 (theoretical sensitivity)等。第二個版本是Glaser 與 Strauss 兩人分道揚鑣之後Strauss與其學生Corbin在1990年共同出版的第二本「紮根理論構建」專著。此書的特色就是強調將以前相對鬆散開放的具體步驟落地,提出了許多操作技巧,包括現在時興的編碼方法。第二個版本是Glaser與 Strauss 兩人原來在加州大學舊金山校區的學生Charmaz在2016年獨自出版的第三本「紮根理論構建」專著,其特色就是從建構主義視角重建「紮根理論構建」方法。以上三個版本至今還未有人能夠將其整合成為一個統一體系。

  以下詳細介紹將「紮根理論構建」與案例研究方法整合的Eisenhardt範式。

  

  《案例研究方法:理論與範例——

  凱薩琳·艾森哈特論文集》

  李平 曹仰鋒 主編

  案例研究方法中最為成功的方法,是Eisenhardt在1989年寫的「從案例研究中構建理論」的方法,截至2018年3月18日,已經有45461篇引用(Google Scholar),這也是引用最為頻繁的論文之一。她的案例研究方法已經成為案例研究方法體系中最為流行的兩大範式之一。Eisenhardt的方法主要參考了紮根理論和其他案例研究學者的研究方法(例如Glaser & Strauss, 1967; Yin, 1981),尤其強調採用案例研究構建新的理論。Eisenhardt在案例研究方法上做出了兩大貢獻:一是「案例研究構建理論研究路線圖」(Eisenhardt, 1989: 531),另一個是探索「案例研究構建理論的優劣之處」(Eisenhardt, 1989: 534)。分析她關於案例研究的論文,我們總結出以下一些觀點:

  首先,Eisenhardt提出了從案例研究中建立理論的框架,她認為「從案例中構建理論是正確的、有意思的並且可以驗證的,這種理論的構建是深深植根於豐富的實據之中」(Eisenhardt, 2007: 25-26)。同樣地,她介紹了幾個案例研究中的新概念,包括「已有的構念說明、人員說明、有彈性的設備、多元化的調查者、跨案例分析策略以及幾篇文獻的應用」(Eisenhardt, 1989: 546)。由於不依賴於已有的文獻或者已有的實據,Eisenhardt指出從案例中構建理論,在新的研究領域中應當鮮有或者沒有可用的文獻。因此我們經常可以在她的論文中發現,她的案例研究很少甚至沒有文獻綜述和已有的框架來進行指導研究。

  其次,Eisenhardt認為研究的目的是發展理論而不是驗證理論。因此,選擇理論抽樣非常合適,而不是隨機或者逐級抽樣,這尤其適合於闡明和擴展邏輯之間的關係(Eisenhardt, 2007)。Eisenhardt選擇可能擴展和複製理論的案例主要通過理論抽樣來進行,以便研究者沿著深思熟慮的路徑來建立理論(Eisenhardt, 1989)。她還採用了一個特別重要的理論抽樣的方法,即「兩極類別」,因為這樣更容易觀察到對比數據間的異同。她強調「通過這種方法將令讀者非常吃驚,因為用這種實據驗證理論能夠得到持續性的支持,這清楚地表明了模型的識別聚焦於現象中的中心結構、相互的聯繫與邏輯性」(Eisenhardt, 2007: 27)。

  最後,Eisenhardt強烈建議多案例的研究,並認為「在4到10個案例通常最佳。在少於4個案例時,構建複雜的理論通常很困難,並且實據性的基礎並不能令人信服,除非案例中還包括幾個小案例在其中」(Eisenhardt, 1989: 545)。她同樣還認為「因為多個案例間可以進行複製和擴展,所以多案例研究對於構建理論有很好的效果」(Eisenhardt, 1991: 620)。因此,在她發表的大多數案例研究的論文中,採用的都是多案例研究方法,因為用這種形式的案例研究方法相比於獨立的案例研究方法,對於理論發展有更強的貢獻作用(Eisenhardt, 2007)。對於經典案例而言,一些研究者持有相反的觀點,認為對於構建高質量的理論,單案例研究較多案例研究更有優勢(Dyer & Wilkins, 1991),但是Eisenhardt認為「許多經典案例研究一方面從根本上說是多案例研究,另一方面它們都採用了多案例比較的邏輯複製和擴展手段來提高理論的廣度,此外它們還採用了嚴格的方法,包括規範的研究問題、樣本、構念的測量和控制等」(Eisenhardt, 1991: 626)。因此,可以說Eisenhardt將經典案例研究近似地視為多案例研究。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

  

  《再論案例研究方法:理論與範例》

  李平 楊政銀 曹仰鋒 主編

  

  《組織與管理研究的實證方法》(第三版)

  陳曉萍 沈偉 主編

  

  《SPS案例研究方法:流程、建模與範例》

  潘善琳 崔麗麗 著

  

  《負責任的管理研究:哲學與實踐》

  徐淑英 李緒紅 賈良定 等 主編

  

  《定力:中國社會變革的思想基礎》

  楊百寅 單許昌 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講座預告丨案例研究近路之爭:案例研究最佳實踐...
    中山大學管理學與經濟學系列前沿講座之四一四講暨「案例思享會」專題講座第17講講座主題案例研究近路之爭:案例研究最佳實踐主講嘉賓李平 教授(寧波諾丁漢大學)主持人梁劍平 副教授講座時間2020
  • 一文讀懂紮根理論的研究應用
    本部分以論文:在基於紮根理論的突發性網絡輿情演化影響因素研究為例,來具體闡述紮根理論的應用。第一,開放式解碼過程。本案例過程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開放式解碼,確定概念和範疇,概念和範疇的命名出處有多種,有的來自以往文獻,有的來自微博討論的原文,有的是研究者自行總結的結果,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開放式解碼分析過程,見下表表1 開放式解碼過程(部分)最終形成了11個範疇和38個概念,見表2。表2 開放式解碼的結果:概念和範疇
  • 【紮根理論】孫曉娥:紮根理論在深度訪談研究中的實例探析
    在這兩本書中,他們用獨立的篇章對深度訪談研究和紮根理論進行了比較詳細的介紹,在闡釋紮根理論產生的理論背景和意義的同時,講述了紮根理論的三種編碼和抽樣方法。這兩本書的不足之處在於只有綜合介紹,卻沒有具體運用的研究實例。陳向明在2000年出版的《質的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研究》書中,是國內第一本系統介紹質性研究的專著。
  • 案例研究法在教育課題中的應用
    定性研究方法包括人種學研究、民族志研究、現象學研究、案例研究、紮根理論、批判性研究、歷史研究等。其中案例研究法是一個對於教師來說教容易掌握的教育研究方法。研究中心:調查中心是個案的一個方面或幾個方面,資料收集和分析也應該圍繞它或它們進行。研究中心可以是一個人、一段時間、一個事件或一個計劃的一部分。分析單位:分析單位是個案的最小單位,一個個案可以由多個分析單位組成。一個案例一般會有多個方面,如果重點放在其中的幾個方面,則該案例就會更容易駕馭,使得研究更有意義。
  • 韋編|案例研究法的發展與應用
    #描述性:對案例特性和研究問題有初步認識,對其進行更仔細的描述和說明,以提升對研究問題的了解。其中,單案例研究比較適用於以下三種情況:1.批評性案例,是為挑戰或驗證已有的理論;2.特殊性案例,每一個案例都有其獨特之處,以建立新的理論模式;3.補充性案例,對前人研究不足之處的觀察補充。
  • 質化研究必讀的19本書
    這六個階段是:確立哲學或理論的基礎;研究的導人——其中包括研究目的的形成和研究問題的提出;材料的收集;材料的分析;報告的撰寫;研究質量的標準和驗證。作者還在各章中列出圖表,以概括這些傳統在研究設計階段中的主要區別。在本書的最後,將一個案例研究的論文分別改寫為傳記的、現象學的、紮根理論的和人種志的論文。
  • 紮根理論方法與國內公共管理研究
    誠如該文回顧指出的,紮根理論方法在國內公共管理研究中的使用尚待加強,故釐清相關基本問題、形成對其更為系統和全面的認識正當其時,這也是本文目的所在。由於在特定領域引入一種新方法主要緣於藉此能改進該領域研究或能克服其中一些既有困難,就紮根理論方法之於國內公共管理研究而言亦如此,故本文先闡明國內公共管理研究為何存在對紮根理論方法的需求。
  • 在紮實的本土案例研究中深化理論
    ,近年來,國內的科學社會學研究在理論觀點的系統化、研究的深度與廣度上都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學科的發展和建設還需要進一步加強。科學社會學作為一個獨立的研究領域在西方經過多年的發展,在理論與研究方法上已取得了突出進展。受訪學者認為,近年來,國內的科學社會學研究在理論觀點的系統化、研究的深度與廣度上都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學科的發展和建設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圍繞科學社會學研究的相關問題,記者採訪了專家學者。
  • 「經濟學基礎」紮根理論在深度訪談研究中的實例探析
    而在質性研究的書籍中,對深度訪談和紮根理論的介紹則會更加詳細和具體,通常會用單獨的一章來分別闡述深度訪談和紮根理論。如範明林,吳軍的《質性研究》,文軍,蔣逸民的《質性研究概論》。在這兩本書中,他們用獨立的篇章對深度訪談研究和紮根理論進行了比較詳細的介紹,在闡釋紮根理論產生的理論背景和意義的同時,講述了紮根理論的三種編碼和抽樣方法。這兩本書的不足之處在於只有綜合介紹,卻沒有具體運用的研究實例。
  • 紮根理論的起源、流派與一般性方法
    二、紮根理論的興起與發展 方法論是人們認識問題與處理問題的根本方法,它和人們所持的本體論與認識論是分不開的,因此,有什麼樣的本體論與認識論,就會有什麼類型的方法論。
  • 開展全國黨報網站「媒體融合理論研究與實踐」優秀論文和優秀案例...
    各黨報社/網站: 2018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堅持正確輿論導向,高度重視傳播手段建設和創新,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中央及各地媒體在深度融合上下功夫,打造了一批形態多樣、手段先進、具有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創造出許多好的做法,積累了寶貴經驗。
  • 基於紮根理論的虛擬健康社區用戶使用意願研究
    武漢 430072  內容提要:文章利用紮根理論對虛擬健康社區用戶使用意願進行研究。通過文獻搜集、問題確定、資料收集、分析等步驟,對虛擬健康社區的用戶進行半結構化訪談,經過開放編碼、主軸編碼和選擇編碼過程,共得到146個概念、25個子範疇和7個主範疇。
  • 中國企業管理案例與質性研究論壇(2012)召開
    11月10日,由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管理世界》雜誌聯合主辦的「中國企業管理案例與質性研究論壇(2012)」暨「第六屆中國人民大學管理論壇」在中國人民大學逸夫會議中心隆重召開。本屆論壇以「中國企業管理創新與可持續發展」為主題,涵蓋主題報告、工作坊、分論壇和圓桌討論等多種形式。
  • 徵稿啟事|《研究與發展管理》2022年專欄「中國製造企業的數位化...
    教育部學位中心首屆(2019年)優秀案例教師、「中國企業管理案例與質性研究論壇」程序委員會委員、阿里活水學者理事會理事。主要研究領域為使用案例研究和質性研究方法探索新興技術情境下的企業戰略(如數位化轉型)和社會問題(如電商扶貧)。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優秀青年學者培育計劃」、阿里研究院「活水計劃」項目等多項研究課題。
  • ——來自臺北市的案例研究
    二、文獻回顧與研究方法既有研究關注了政府干預在垃圾分類中的作用,一是聚焦於優化現行的管理體系。有研究基於廣州市的案例,從行政技術層面提出政策產品設計、通路構建和公眾促銷是政策營銷的運作技巧。有學者提出通過法治力量明確相關主體責任,推動垃圾分類回收處理取得實效。有學者提出從「九龍治水」到單一部門統管的垃圾分類模式的再造思路。
  • 【案例研究】環境足跡:研究現狀、挑戰與展望
    綜合測度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狀態是生態經濟學者追求的重要目標。(2) 模型規範化:多數研究基於LCA或一系列MRIO模型,對不同足跡指標的計算過程進行規範化、可視化操作,以便實現足跡類指標的方法學融合,從而保證計算結果的一致性與可比性。
  • 漫談熱脫附技術——研究進展與應用案例
    漫談熱脫附技術——研究進展與應用案例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 土壤修復技術中的熱脫附技術是指在真空條件下或通入載氣時,通過直接或間接熱交換,將土壤中的有機汙染物加熱到足夠的溫度,以使有機汙染物從汙染介質上得以揮發或分離,進入氣體處理系統的過程。
  • ...公共事件中的謠言傳播進路研究——一項基於NC市XH事件的紮根研究
    基於此,本文將XH事件作為研究對象,試圖進一步廓清謠言的傳播邏輯與社會意涵。二研究方法以往公共事件的謠言研究往往採取量化的研究路徑,常常聚焦於統計數據而忽視了情境與意義。因此,本文將在深度訪談的基礎上,以紮根理論為研究方法對研究對象展開考察,力圖全面均衡地觀照整個事件。
  • 國際語言復興研究的理論和實踐
    本文將以討論全球範圍內的語言瀕危危機及其學術研究為開篇,介紹語言復興的相關理論研究和經驗實踐。理論和記錄語言學家經常專注於瀕臨滅絕的語言,但往往對人們如何學習語言知之甚少。應用語言學家直接關注語言學習,但他們對本土語言和文化,以及影響學習和使用瀕危語言的特殊環境的研究很少。學校課堂管理和課程開發也是一個專業領域。例如,即使一個語言學家對特定的語言非常了解,他/ 她可能不懂得如何有效地教授一門語言,因而語言學家很可能在語言教學環節裡陷入困境。
  • 王澤鑑:案例是學習法律的根本,法律人做案例研習的核心是什麼?
    案例是社會生活的一部份,案例指向具有法律上爭議問題,有賴法律解決。案例是一切法律思維的開始,案例對於法律人極為重要。  在我個人的著作中,多都會放上具體案例,從理論中抽出具體的法律問題,作為法律思考之用,並引導幫助讀者,培養處理案例的能力。  法律人的能力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