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部分以論文:在基於紮根理論的突發性網絡輿情演化影響因素研究為例,來具體闡述紮根理論的應用。
第一,開放式解碼過程。本案例過程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開放式解碼,確定概念和範疇,概念和範疇的命名出處有多種,有的來自以往文獻,有的來自微博討論的原文,有的是研究者自行總結的結果,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開放式解碼分析過程,見下表
表1 開放式解碼過程(部分)
最終形成了11個範疇和38個概念,見表2。
表2 開放式解碼的結果:概念和範疇
第二,主軸解碼過程。在紮根理論研究方法的主軸解碼中,有一個重要的分析工具是典範模型,它通過將「因果條件—現象—脈絡—中介條件—行動/互動策略—結果」六個方面串聯起來,進一步將開放式解碼中所得範疇和概念關聯在一起,挖掘彼此間的聯繫,更有利於把握整個事件,同時為選擇性解碼選取出主範疇做好準備,本研究的主軸解碼典範模型見下圖。
第三,選擇性解碼過程。本過程主要任務是選擇出核心範疇,通過對核心範疇及其他範疇關係進行分析和整理,用故事線的方式對整個事件進行描述。其中,核心範疇的選取原則是:
①具有統領性,能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
②核心範疇與其他的範疇或者大多數範疇都有關聯,並且關聯是自然而然就能建立的,並非強制產生;
③頻繁地出現在資料中,或者出現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和規律性。
本實驗中,經過選擇性解碼後,最終確定了三個核心範疇:官方信息發布、行為動因、行為決策。由此展開的故事線為:突發性網絡輿情的關注者基於對事件有一定了解的基礎上,出於不同的動機和情緒心態,導致了產生不同的行為決策,從而對網絡輿情事件的發展產生不同的影響, 影響突發性網絡輿情發展的因素主要有官方信息發布、行為動因、行為決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