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紮根理論我想和你好好談一談

2021-01-13 質化研究

我不時地會看到一些文章,從一個恰當、有趣的問題入手,文筆老到,方法也很可靠,但研究結果卻平淡無奇。你應該也看過得出「企業家是冒險者、變革很困難、領導者具有超凡魅力」等結論的類似文章。這類文章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急於呈現那些不完備或者未經充分整理的分析的數據。


上述後果通常跟紮根理論在實際研究過程中的三種錯誤有關。第一,在紮根理論和現象學之間可能存在混淆。現象學研究強調行動者在「生活世界」(life worlds)中的主觀經驗(Husserl,1969; Schutz,1972)。從方法論上講,現象學家們試圖獲取行動者豐富而又不尋常的生活經驗細節,他們經常以相對原始的方式呈現數據,以此來證明研究的真實性,同時對經驗的主體理解進行一個整體詮釋。這類數據分析一般會採用內省式的方法,其焦點在於語言以及語言所涉及的研究對象的關係(Moustakas,1994)。
 
儘管紮根理論對現象學的假定和方法頗有共鳴,但紮根理論研究者很少關注單個行動者自身的主觀經驗,而是更多地聚焦於如何把這些主觀經驗提煉成行動者之間因果關係的理論陳述。從如何使用訪談技巧方面,我們可以看出這兩種方法的差異。在現象學研究中,深度訪談是探查個人主觀經驗的關鍵方法(Wim penny和Gass,2000),對訪談對象故事細節的闡述以及措辭構成其主要的分析單位。因為現象學旨在探尋主體的生活經驗,其中數據沒有受到任何浸染(Moustakas,1994),而數據的呈現也儘量保持「原貌」。相比之下,在紮根理論中,訪談或許也源自對被訪者主觀經驗(現象學意義上)的興趣,但其意圖卻不在故事本身,而是把故事作為一種手段,以引發研究者對於社會情境的理解。而且,與現象學研究不同,紮根理論研究很少把訪談作為數據搜集的唯一方式。
 
第二,之所以有些研究平淡無奇,是因為無法將數據「升華」為可靠的概念。這或許與紮根理論和現象學在認識論上的混淆有關,不過更大的可能是研究者沒有對數據進行完整的分析。紮根理論的一個關鍵要素是識別「稍高層次的抽象,至少比數據本身要更為抽象」(Martin和Turner,1983:147)。從相對表面的觀察到抽象的理論化類屬,是通過數據搜集和分析持續地相互作用,即往複比較法而獲得的。出現數據無法被放入抽象的概念結構,問題可能是研究者未能充分地利用現有的知識和數據,從而找到對於研究對象最匹配的或最合理的解釋(Locke,2001)。
 
第三,研究結果過於簡單可能與研究者過早地終止數據搜集有關。與大多數傳統實證研究不同,紮根理論沒有明確劃分數據搜集與數據分析間的界限。當然,研究者必須持續地搜集數據直到不再有新證據出現。這個過程被稱為「類屬飽和」,它是紮根理論的主要驗證方式之一(Strauss和Corbin,1998)。過早離開現場很可能導致只分析了部分數據,因此也就無法將淺表的類屬提升到更加抽象的理論層次。

相關焦點

  • 【紮根理論】孫曉娥:紮根理論在深度訪談研究中的實例探析
    在這本書中,陳向明對紮根理論和深度訪談方法進行了系統的介紹,對深度訪談的闡述側重訪談的準備和技巧,對紮根理論闡釋則偏重三級編碼,並附有具體的實例展示。但是,筆者認為,陳向明對理論抽樣和備忘錄的闡述仍然失之簡略。鑑於國內目前對於深度訪談和紮根理論的介紹和研究尚處於起步階段,關於如何在深度訪談中具體應用紮根理論的書籍和文章則基本沒有。
  • 紮根理論的起源、流派與一般性方法
    正如邁爾斯所說:研究者要想為讀者呈現一個確實可信的研究報告,就必須要向外界清楚闡述自己的研究傾向以及如何構建這個世界的外觀,也就是研究方法。但筆者認為,邁爾斯在這裡所說的研究方法實際上是一種研究設計,按照克羅蒂觀點,一個完整的研究設計至少應該包括四個要素:認識論(哲學基礎)、理論視角、方法論和具體研究方法。
  • 重點‖一文帶你破解紮根理論「叢林」的秘密,乾貨!
    紮根理論( Grounded Theory) 是情境化研究方法論的代表,並日益得到學界的認可和接受,卻因為其長期的學派之爭使得初學者望而卻步,使其至今未能得到全面普及。因此,全面梳理紮根理論各學派的形成與機理,並通過展望紮根理論的發展趨勢對未來的紮根理論研究提供方向就成為一件格外緊迫和必須進行的工作。
  • 紮根理論方法與國內公共管理研究
    就試圖構建理論或至少是更為結構化地把握公共管理實踐過程的研究而言,紮根理論方法因其既能紮根於過程性數據又具備「類型化、概念化和理論化」功能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基於上述討論,本文接下來首先介紹格拉澤和史特勞斯(Glaer,B.G.
  • 和孩子好好說話太難?讀懂「冰山理論」,實現高質量「親子溝通」
    "你要是還不過來洗澡的話,那你就自己洗衣服了。明天上課被老師罵了也不要怪我。"今天晚上孩子不知道在幹什麼,叫了她幾遍過來洗澡,她就是不來。我一生氣就對孩子這樣說話。說完之後,效果確實有,孩子趕緊過來了,但是我感覺到她全程都不開心,所以她沒有跟我向往常一樣跟我聊天、說話並且還一臉委屈的樣子。可是我單純的就是想讓孩子快點過來洗澡,才可以早點休息。
  • 「經濟學基礎」紮根理論在深度訪談研究中的實例探析
    在這本書中,陳向明對紮根理論和深度訪談方法進行了系統的介紹,對深度訪談的闡述側重訪談的準備和技巧,對紮根理論闡釋則偏重三級編碼,並附有具體的實例展示。但是,筆者認為,陳向明對理論抽樣和備忘錄的闡述仍然失之簡略。鑑於國內目前對於深度訪談和紮根理論的介紹和研究尚處於起步階段,關於如何在深度訪談中具體應用紮根理論的書籍和文章則基本沒有。
  • 《我想和你好好的》影評:致我們終將逝去的作死愛情
    大V作業本首度操刀的電影劇本所受王朔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且不說大V微博頭像常年曬著王朔筆下方槍槍小朋友的大頭照,電影《我想和你好好的》中的倪妮和馮紹峰躺在床上對望時竟和21年前的杜梅、方言說了一樣的話,男問:「如果我比你先死呢?」,女答:「那我就先把你毒死,我再去死。」那一刻,實在有點穿越。
  • 【李平專欄】案例研究之所見 ③ 紮根理論和案例研究的研究目的有...
    Q   提問:紮根理論和案例研究都是定性研究,其研究目的有什麼本質區別?  紮根理論(應該譯為「紮根理論構建」grounded theory-building)和案例研究都屬於定性研究方法範疇,在研究目的方面並沒有本質區別,而且兩者在某些具體實踐操作方面具有不少相似之處,但兩者也在另外一些具體實踐操作方面有所不同,各具特色。需要特別指出,案例研究方法之一的Eisenhardt範式正是在「紮根理論構建」方法的基礎上改良而成。以下會詳細介紹。
  • 跟大家談一談電商ROI理論及計算公式。
    相信剛接觸電商的外貿商家乍一聽這個詞會感覺一頭霧水,找了各種資料也一知半解,那麼我今天就來為大家詳解ROI是什麼意思?並再跟大家談一談電商ROI理論及計算公式。 先舉個例子,今天你花了1000廣告費,賣了2000塊錢,那就是1:2,那1:2是不是就賺錢了呢,注意這裡投入主要指廣告投入,還沒有算你的產品成本,還有快遞費等雜七雜八的費用。
  • 一文讀懂紮根理論的研究應用
    本部分以論文:在基於紮根理論的突發性網絡輿情演化影響因素研究為例,來具體闡述紮根理論的應用。第一,開放式解碼過程。本案例過程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開放式解碼,確定概念和範疇,概念和範疇的命名出處有多種,有的來自以往文獻,有的來自微博討論的原文,有的是研究者自行總結的結果,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開放式解碼分析過程,見下表表1 開放式解碼過程(部分)最終形成了11個範疇和38個概念,見表2。表2 開放式解碼的結果:概念和範疇
  • 紮根理論|19北師大新傳專碩真題解析04
    2019年 北京師範大學新傳專碩334名詞解釋4紮根理論答題思路 對於研究方法的學習,即,理解過後,直接背就是了,這樣在考場上就不會出錯。紮根理論要明確其提出者、淵源、建構程序,同時還要了解對它的評價。
  • 基於紮根理論的虛擬健康社區用戶使用意願研究
    武漢 430072  內容提要:文章利用紮根理論對虛擬健康社區用戶使用意願進行研究。通過文獻搜集、問題確定、資料收集、分析等步驟,對虛擬健康社區的用戶進行半結構化訪談,經過開放編碼、主軸編碼和選擇編碼過程,共得到146個概念、25個子範疇和7個主範疇。
  • 古言文,「我不是想,是一定要做鎮南王妃」「好好,都聽你的」
    大家好,我是小說種草君「小說粉紅屋」,網文越來越多,大家在選擇上或許會眼花繚亂,沒關係,關注我,小編每天為大家奉上好看的小說。今天給大家推薦一下古言文,「我不是想,是一定要做鎮南王妃」「好好,都聽你的。」
  • 全世界都在罵我傻,可我只要你好好的
    儘管我們之間只有短短的270公裡,但部隊的約束甚至只能讓我每周和你打上幾次電話,視上幾次頻,可我就算是這樣,都覺得好幸福,但也總覺得好愧疚你,畢竟在你難過的時候我不能陪在你的身邊。在你傷心的時候不能給你一個肩膀,就算是你想哭的時候,我都不能給你遞上紙巾。所以我總是告訴你,再等等我,等我復員,我就陪在你的身旁。
  • 關於鄭鈞的《私奔》,我想的全是坦克書中的昭陽和米彩
    「我把青春獻給身後那座輝煌的都市為了這個美夢我們付出著代價把愛情留給我身邊最真心的姑娘你陪我歌唱你陪我流浪陪我兩敗俱傷也直到現在才突然明白我夢寐以求>是真愛和自由」.....也許會有人問鄭鈞和梁博唱的《私奔》,有何不同?鄭鈞唱的是回憶,你陪我歌唱你陪我流浪,你陪我兩敗俱傷。聽似慵懶隨意,其實飽含真情。梁博唱的更注重私奔,私奔!
  • 異性交往中,不願意跟你聊這幾件事的男人,沒想過好好跟你在一起
    關於愛情,聽過這樣的話:「愛,找一個能一起吃苦的,而不是一起享受的;愛,找一個能一起承擔的,而不是一起逃避的;愛,找一個能對你負責的,而不是對愛情負責的。愛,不是一個人的事,是兩個人的努力,兩個人的共同創造。 」「愛情可以很簡單,就是我很想和你在一起,你想的也跟我一樣。
  • 臺灣教練紮根嵐島:想讓棒壘球運動「遍地開花」
    10歲開始練習棒球至今,盧智敏和棒壘球之間的羈絆已有五十八載。24歲開始擔任教練,當時的盧智敏並沒想到,自己有一天會把執教範圍延伸到海峽對岸,並選擇紮根嵐島。但盧智敏和隊員們都知道,這個冠軍,僅僅是個開始。「球隊要向更高的榮譽發起進攻,我要帶就要帶好。」盧智敏堅定地說。2018年底進入福建信息職業技術學院任教後,盧智敏在學校的支持下,組建起福信棒壘球隊。在校內沒有專業的棒球場、與外界球隊交流有限等客觀條件的限制下,福信棒壘球隊依舊成了高校棒壘球隊中的佼佼者。
  • 海葵兇狠,你想把我拉起來啊,信不信我讓你有來無回
    這兩種生物都在南極洲的冰面下生活了很久了,而且這兩種生物都有一種共同的特點,它們都是可以自由移動的,想去哪裡就去哪裡,不需要紮根在海底。但是有的動物需要紮根在海底才能生活,大家能想到有什麼特殊的軟體動物是需要紮根在海底生活的嗎?可以在下方的評論區一起討論一下哦。
  • 《好好思考》:你想充分利用你讀過的書嗎?你需要學會深度思考
    我朋友寄給我微信,說他去年讀了100本書。我很驚訝,問他看完後學到了什麼?他的答案是:「沒有收穫」。所以他自己也很困惑:「不都說量的積累必然引起質的飛躍嗎?為什麼我讀了這麼多書卻沒有收穫呢?」我笑著回答:「你好像對這句話有誤解吧。想要達到飛躍的狀態,質應該是量的前提。也就也就是說想一定要有質量的大量輸入,才能真正的獲得提升。」
  • 從正反饋環螺旋理論,談一談理論雛形的創造與演化
    在《如何跳出思維局限》一文中,我描述了一個跳出思維局限的方法,這個方法也是建立理論雛形的基本方法,本文將最近感悟到的新東西也加進去,形成兩個建立理論雛形的基本方法:1:逆向追溯原理(深度擴展):從一個事物出發,不斷尋找其上層事物(原理與創造者意圖),使思考所處的高度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