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證車身剛性,汽車都會使用金屬來打造車身。但由於汽車體積相對較大的關係,廠家通常會在普通民用車上使用鋼材來控制成本。而對於一些對價格不敏感的豪車來說,則會使用單位重量更輕、製造成本更高的鋁材。不過,要是跟接下來出場的這10種車用材料相比,鋁合金可真是弱爆了!
汽車的內飾材質會極大程度影響整車的豪華質感,一般普通車型會直接使用粗製塑料來降低內飾成本。相對高級一些的則會使用搪塑來提升觸感。而更高級的車就會用上皮革這種十分細膩的材質了,這基本也就是最豪華的做法了。
可豐田卻不這麼認為。在豐田的旗艦轎車--世紀上,豐田就為其提供了全羊毛內飾的選項。雖說相比皮革材料來說,羊毛看起來似乎不夠高冷,但親和人體肌膚的觸感和柔軟的材質,都令羊毛內飾在實際使用層面更加舒適。此外,豐田還認為羊毛內飾更能體現出車主的經濟實力。這就好比在皮衣和西服同樣昂貴的情況下,大家都會認為每天有實力能將西服打理整潔的人,社會地位更高一樣。畢竟相比起真皮內飾來說,羊毛內飾在後期使用中要付出的維護時間、維護費用都要高得多!
雷諾梅甘娜(參數丨圖片)R26.R是一臺看起來十分不起眼的小鋼炮,但在低調的外觀下卻暗藏著不少雷諾在賽車方面的黑科技,也讓它在2008年做出了紐北8:16.9的成績,一舉刷新了當時紐北的最快前驅車記錄。
梅甘娜R26.R之所以會有如此高的性能,主要還是因為雷諾在車身減重方面下了功夫。通過換裝碳纖維引擎蓋,拆卸安全氣囊、後排座椅等零部件實現了對車重的大幅減輕。但最令人驚訝的是,雷諾還將玻璃後側窗和後擋風更換成了重量輕很多的聚碳酸酯(塑料)。最終在這一系列操作後,梅甘娜R26.R比普通R26足足輕了123kg!
應該沒幾個人聽說過特拉貝特601這個車,不過沒關係,你只需知道它是二戰後東德應對西德甲殼蟲的產物就好。雖說名義上特拉貝特601是甲殼蟲的競爭對手,但它開起來實在是太糟糕了,老舊的二衝程發動機不僅動力很差,而且噴出的尾氣連最基礎的淨化步驟都沒有!
可要論這臺車最大的特點,那絕對當屬它的車身材料了!在設計初期,當時的東德政府為了儘可能降低車輛的製造成本,竟然顛覆式地取消了車身鋼材蒙皮的使用,轉而使用了一種名為「熱固性塑料」的低價材料,也就是馬桶蓋的原材料......您還真別說,這車身光澤跟我家馬桶蓋還真挺像的!
2008年,時任寶馬設計總監的克裡斯·班戈賦予了Gina概念車藝術品一般的車身,乾淨且沒有一絲縫隙。為了達成這一效果,班戈放棄了傳統的金屬以及碳纖維材質,轉而選用了一種常在泳衣或運動服上才會使用的材料--氨綸。
相較於一般材質來說,氨綸那600%的延展度帶給了人們無窮的想像空間。班戈則將氨綸高延展度的特性應用在了汽車設計上。整臺車外層的氨綸靠著內部的鋁合金骨架進行支撐,並且內部還設有多個電動馬達,以此來實現打開車門或隱藏大燈的目的。只可惜氨綸自身的不耐刮性讓它根本無法應用到真正的汽車上。
在英國有一家奇怪的造車廠,他們從1909年誕生以來,一直堅持使用白蠟木打造旗下車型,也正因如此,相比起採用金屬結構框架的跑車來說,摩根的車型開起來有一種獨特的魅力。
不過在2020年全球環保的大趨勢下,那些「環保主義者」便有了指著你鼻子,譴責你砍伐樹木的權利......在輿論壓力下,摩根只好在最新推出的Plus 4車型上,用一部分鋁合金替代原本的白蠟木,從而滿足環保主義者的訴求。有趣的是,雖然摩根的木質框架十分復古,但它卻搭載了一臺寶馬的255匹2.0T發動機,所以哪怕它還在使用編織車輪,但你可千萬不要小視它的性能!
作為恩佐·法拉利親自負責的最後一臺法拉利車型,法拉利F40使用了不少當時的尖端科技,最終讓F40成為了80年代中性能最為強悍的車型之一。
法拉利F40能夠擁有如此強大的性能,除了那臺擁有478匹的2.9T發動機外,還得感謝它1254kg的車身重量。為了能最大程度減輕車身重量,法拉利F40的外殼採用了一種凱夫拉(防彈衣材料)與碳纖維混合的特殊材料,在保證車身剛性的同時大幅降低了車身重量。於是,F40便成為了人類歷史上唯一一次將凱夫拉應用在車體製造中車型。
對於國內的讀者來說,提到「不鏽鋼」三個字,想到最多的肯定是臉盆或者飯盒。但在上世紀80年代的美國,一家名為德瑞勞恩的車企竟然將不鏽鋼應用在了汽車上,而它就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臺使用不鏽鋼打造的車型DMC-12。
由於不鏽鋼不會生鏽的關係,DMC-12的車身表面自然也不需要進行噴漆保護了,所以世界上所有的DMC-12也都保持著十分原始的金屬色。但由於不鏽鋼表面容易沾染油汙的關係,所以DMC-12在現實生活中也很難展現出預想的金屬美。更何況,不鏽鋼誇張的重量也讓DMC-12在3.0L V6引擎的加持下只能做到10.5秒的破百成績。
於2013年問世的標緻Onyx是一臺單看外觀就讓人感覺十分驚豔的概念車。由於使用了曾經標緻908勒芒賽車上的柴油V8發動機,並輔以一套電動機進行輔助驅動,Onyx擁有了680匹的最大馬力,但這並非是標緻Onyx的最大亮點。
標緻Onyx最大的驚喜則來自於車身的前半部分,標緻的設計師發揮出了法國人特有的浪漫,通過使用銅來對車輛的外殼進行裝飾。為了降低因為銅密度太大所帶來的額外重量,Onyx又在車身後部運用了大面積的碳纖維進行抵消。根據設計師的解釋,他們之所以會用銅,主要是因為銅會隨著時間慢慢氧化,古銅色會慢慢變成綠色,最終在車身上留下時間的痕跡。好吧,這的確很法國人!
來自義大利的帕加尼一直都是超級跑車製造商中的璀璨明珠,其不計成本的造車思路讓帕加尼旗下的車型都顯得昂貴之餘又富有激情。在這其中,製造成本最高的就要屬帕加尼聯合Modena Design發明的Carbon Titanium碳鈦合金材料了。
雖然碳纖維是目前最堅固且輕盈的材料,但它卻異常的脆,只要受力超過上限就會折斷。而鈦合金雖然比碳纖維要重一些,但其出色的韌性剛好可以彌補碳纖維的劣勢。所以將二者結合起來便會成為一款又輕又堅固,同時還具有一定形變能力的材料。自從帕加尼研發出這種材料後,便開始將其沿用在了後續車型上,這種鈦合金碳纖維混合材料也成為了帕加尼車型的一大賣點!
得益於戈登·莫裡純工程師方式的造車理念,麥拿輪F1一經誕生,便載入史冊。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強悍性能外,麥拿輪F1發動機艙內的隔熱材料同樣令人驚嘆。
由於寶馬的6.1L V12發動機發熱量十分驚人,為了防止碳纖維複合材料的發動機罩被烤化,戈登·莫裡決定採取隔熱性能最好的材料--黃金來解決這個問題。據悉,每一臺麥拿輪F1的機艙蓋內都覆有16克的金子,就連機艙都能被映照的蓬壁生輝!這你受得了嗎?
看到這大家應該也明白了,車用材料就跟找對象一樣,也講究「門當戶對」。碳纖維是好,但您不一定娶得起,更不一定養的起;塑料車身看似LOW,但低成本帶來的低售價卻能讓更多人過上有車的幸福生活。就像在鋁材已經不再高不可攀的今天,後期維護更便宜的鋼材依舊會成為代步車首選一樣,門當戶對的好,時間長了自然就會顯現出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