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白一 攝/團委】4月12日,吉林大學中心校區國際學術大講堂座無虛席,過道也坐滿了同學,很多同學們寧願站著聽,也不願錯過這場「黑洞的前世今生」的大課。吉林大學校長張希也來到現場,與師生們一起聆聽黑洞奧秘,感受物理魅力。
4月10日,全球多地天文學家同步公布了黑洞「真容」,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問世,並迅速成為社會熱點。作為第十五期吉林大學鼎新青年論壇的主講人,物理學院金立平教授為在場師生現場解讀黑洞「前世今生」,揭開黑洞的神秘「面紗」。
金立平是吉林大學物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81年於浙江大學獲得學士學位,後通過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政道創建的CUSPEA考試進入芝加哥大學,師從美國科學院院士W. David Arnett,獲得博士學位。主要從事理論天體物理的研究工作 ,包括太陽系外行星、太陽系起源、行星形成和演化、太陽星雲的演變、太陽星雲中的雪線、黑洞吸積、吸積盤、核合成及元素起源等。
金立平教授以「黑洞的前世今生」為主題解讀了什麼是黑洞,黑洞的形成與種類以及什麼樣的黑洞容易拍到圖片等大家關心的問題。同學們聚精會神,認真聆聽,金立平教授對張希校長及同學們提出的問題耐心解答,現場氣氛熱烈。
外語學院大二女生馬思琪說,自己雖是文科生,但對黑洞充滿了好奇,她提問道:「現在很多影視劇和文學作品以宇宙的奧秘作為背景,我們在看這些作品時,很容易被其中的『一知半解』誤導,今天這堂課很讓我受啟發,我們怎樣去避免這些被文學作品誤導?」金教授表示,文學與藝術對作品的娛樂性改編與科學所要求的準確性和言簡意賅具有很大差距。各種打開腦洞的問題一個接一個,同學們對這節特殊的大課表示由衷地喜愛,很多同學表示,希望以後能有更多機會聆聽這樣的講座,不斷拓寬思路,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