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評析計算機病毒的危害及防範

2020-12-08 電子產品世界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和計算機應用的日益普及,計算機病毒也在不斷地推陳出新。目前,病毒已成為困擾計算機系統安全和網絡發展的重要問題,各行各業中的管理部門更是要增強計算機病毒防範意識,最大限度地減少計算機病毒所帶來的危害。我們勞動保障部門許多業務的受理、經辦、處理也都是通過網絡進行,因此,在網絡運用過程中對計算機病毒的防殺工作,是我們勞動保障部門計算機維護的主要內容之一。本文就勞動保障部門辦理各項業務過程中如何預防、防殺計算機病毒等方面作一簡要介紹。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234.htm

一、計算機病毒分類

計算機病毒簡言之就是那些有自我複製能力的電腦程式,它能影響計算機軟體、硬體的正常運行,破壞數據的正確與完整。計算機病毒的種類很多,不同種類的病毒有著各自不同的特徵,它們有的以感染文件為主,有的以感染系統引導區為主,大多數病毒只是開個小小的玩笑,但少數病毒則危害極大,這就要求人們採用適當的方法對病毒進行分類,以進一步滿足日常操作的需要。

(一)按傳染方式分類。按傳染方式分類可分為引導型病毒、文件型病毒和混合型病毒3種。引導型病毒主要是感染磁碟的引導區,系統從包含了病毒的磁碟啟動時傳播,它一般不對磁碟文件進行感染;文件型病毒一般只傳染磁碟上可以執行文件(COM、EXE),其特點是附著於正常程序文件,成為程序文件的一個外殼或部件;混合型病毒則兼有以上兩種病毒的特點,既感染引導區又感染文件,因此擴大了這種病毒的傳染途徑。

(二)按連接方式分類。接連接方式分類可分為源碼型病毒、入侵型病毒和作業系統型病毒等3種。其中源碼型病毒主要攻擊高級語言編寫的源程序,它會將自己插入到系統源程序中,並隨源程序一起編譯,連接成可執行文件,從而導致剛剛生成的可執行文件直接帶毒;入侵型病毒用自身代替部分加入或替代作業系統的部門功能,危害性較大。

(三)按程序運行平臺分類。病毒按程序運行平臺可分為DOS病毒,Windows病毒,WindowsNT病毒,OS/2病毒等,它們分別是發作於DOS, Windows9X,WindowsNT, OS/2等作業系統平臺上的病毒。

(四)新型病毒。部分新型病毒由於其獨特性而暫時無法按照前面的類型進行分類,如宏病毒(使用某個應用程式自帶的宏程式語言編寫的病毒)、黑客軟體、電子郵件病毒等。

二、計算機病毒的危害

我們勞動保障部門正常辦公用的計算機裡都保存大量的文檔、業務資料、公文、檔案等重要數據和信息資料,如果被病毒破壞,被黑客****或篡改,就會造成數據信息丟失,甚至洩密,嚴懲影響正常辦公的順利進行。計算機感染病毒以後,輕則運行速度明顯變慢,頻繁死機,重則文件被刪除,硬碟分區表被破壞,甚至硬碟被非法格式化,更甚者還會造成計算機硬體損壞,很難修復。有很多的網頁上含有惡意代碼病毒,用誘人的網頁名稱吸引人們訪問他們的網頁,然後修改訪問者計算機IE瀏覽器的主頁設置為他們的網頁,較為惡劣的還會放置木馬程序到訪問者計算機的系統文件裡,隨系統的啟動一起加載,造成主頁很難修改回來,更為惡劣的是修改作業系統註冊表並註銷造成註冊表無法修改。還有病毒智能化程序相當高,感染以後殺掉防殺病毒程序的進程,造成殺毒軟體失效,感染的方式也由早期的被動感染到今天的主動感染。

三、計算機病毒的防護

在我們正常的工作中,怎樣才能減少和避免計算機病毒的感染與危害呢?在平時的計算機使用中只要注意做到以下幾個方面,就會大大減少病毒感染的機會。

(一)建立良好的安全習慣。例如:對一些來歷不明的郵件及附件不要打開,並儘快刪除,不要上一些不太了解的網站,尤其是那些誘人名稱的網頁,更不要輕易打開,不要執行從Internet下載後未經殺毒處理的軟體等,這些必要的習慣會使您的計算機更安全。

(二)關閉或刪除系統中不需要的服務。默認情況下,許多作業系統會安裝一些輔助服務,如FTP客戶端、Telner和Web伺服器。這些服務為攻擊者提供了方便,而又對用戶沒有太大用處,如果刪除他們,就能大大減少被攻擊的可能性。

(三)經常升級作業系統的安全補丁。據統計,有80%的網絡病毒是通過系統安全漏洞進行傳播的,像紅色代碼、尼姆達、衝擊波等病毒,所以應該定期到微軟網站去下載最新的安全補丁,以防患於未然。

(四)使用複雜的密碼。有許多網絡病毒就是通過猜測簡單密碼的方式攻擊系統的。因此使用複雜的密碼,將會大大提高計算機的安全係數。

(五)迅速隔離受感染的計算機。當您的計算機發現病毒或異常時應立即中斷網絡,然後儘快採取有效的查殺病毒措施,以防止計算機受到更多的感染,或者成為傳播源感染其他計算機。

(六)安裝專業的防病毒軟體進行全面監控。在病毒日益增多的今天,使用殺毒軟體進行防殺病毒,是簡單有效並且是越來越經濟的選擇。用戶在安裝了反病毒軟體後,應該經常升級至最新版本,並定期查殺計算機。將殺毒軟體的各種防病毒監控始終打開(如郵件監控和網頁監控等),可以很好地保障計算機的安全。

(七)及時安裝防火牆。安裝較新版本的個人防火牆,並隨系統啟動一同加載,即可防止多數黑客進入計算機偷窺、竊密或放置黑客程序。

儘管病毒和黑客程序的種類繁多,發展和傳播迅速,感染形式多樣,危害極大,但是還是可以預防和殺滅的。只要我們在辦理勞動保障業務過程中增強計算機和計算機網絡的安全意識,採取有效的防殺措施,隨時注意工作中計算機的運行情況,發現異常及時處理,就可以大大減少病毒和黑客的危害。

更多計算機與外設信息請關注21ic計算機與外設頻道


相關焦點

  • 連載|網絡法典型案例評析——WannaCry勒索病毒事件
    二、案例評析WannaCry勒索病毒使網絡黑產勢力浮出水面,藉助暗網等一系列複雜技術的掩護,肆無忌憚地實施綁架勒索等網絡犯罪行為,對全球網絡空間安全的危害極大。雖然此次事件中,各種網絡安全專業力量響應很快,從不同角度不斷發布動態信息、處置指南和專用工具,有效減輕了事件的危害和潛在風險。
  • 詳細說明計算機病毒的特徵和危害
    計算機病毒一詞已經滲透到每個網民的心中,並且對計算機的危害是不可預測的。俗話說,無論多麼全面的安全軟體,都無法保證任何計算機都在網絡上。絕對安全,讓我們了解計算機病毒的特徵,危害和特徵。
  • 深入解析並防範電腦蠕蟲病毒!
    凡能夠引起計算機故障,破壞計算機數據的程序統稱為計算機病毒。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蠕蟲也是一種病毒!網絡蠕蟲病毒,作為對網際網路危害嚴重的 一種電腦程式,其破壞力和傳染性不容忽視。與傳統的病毒不同,蠕蟲病毒以計算機為載體,以網絡為攻擊對象!本文中將蠕蟲病毒分為針對企業網絡和個人用戶2類,並從企業用戶和個人用戶兩個方面探討蠕蟲病毒的特徵和一些防範措施!
  • 區域網ARP病毒、ARP攻擊終極防範方法
    更何況ARP協議是工作在更低於IP協議的協議層,因此它的危害就更加隱蔽。       三、ARP欺騙的危害    ARP類型的攻擊在校園網中最早出現在去年5月份,目前校園網內的計算機所感染的「ARP欺騙」系列病毒已經有了幾十個變種。
  • 關於計算機最毒最毒的三大病毒,我們怎樣防範
    計算機病毒(Computer Virus),是編制者在電腦程式中插入的破壞計算機功能或者數據的代碼,能影響計算機使用,能自我複製的一組計算機指令或者程序計算機病毒的特徵。計算機病毒具有隱蔽性、傳染性、可觸發性、破壞性。隱蔽性:又稱(潛伏性)是指病毒的代碼一般都很短小,之所以這樣,也是為了隱藏。傳染性:是指計算機病毒能夠使自身程序,強行傳染到其他程序上。
  • 你對計算機病毒的概念了解過嗎?計算機病毒分為哪幾類?
    計算機病毒感染計算機病毒有以下特點:隱蔽和潛伏性;從而馬上自動複製嵌入到所有文件中,所有的動作造成系統用戶也無法防範的執行狀況。在蠕蟲被發現的開始,它就成為 PC 端的一種毒瘤,發展現在伴隨網際網路急速前進,使得更加突顯出來蠕蟲在計算機系統中的重大危害。到現在為止,沒有一套比較成熟的原理系統給蠕蟲定義,可以歸納為,蠕蟲類惡意代碼是完全可獨自運行執行、自動複製的計算機惡意代碼。從某一方面上來講,蠕蟲程序也可以歸為計算機病毒,它的特徵和病毒特徵及為相仿,雖然有共性但也有著明顯的區別。
  • 小學信息技術《防治計算機病毒-計算機病毒》答辯
    1.請你簡述計算機病毒有哪些特徵。【參考答案】破壞性:計算機中毒後,可能會導致正常的程序無法運行,把計算機內的文件刪除或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壞。破壞引導扇區及BIOS,硬體環境破壞。傳染性:計算機病毒傳染性是指計算機病毒通過修改別的程序將自身的複製品或其變體傳染到其它無毒的對象上,這些對象可以是一個程序也可以是系統中的某一個部件。
  • 我們常說的計算機病毒,它真的只是個程序
    計算機病毒(為方便閱讀,以下簡稱病毒)其實只是人為編寫的一段程序代碼,它不是程序,只是存在於某些電腦程式之中,一旦被激活,就會破壞計算機的功能或數據,感謝信息安全帶來危害。有些病毒還具有自我複製能力,這種病毒的感染能力很強,可以很快的蔓延,具有一定的潛伏期,並且往往難以根除,計算機病毒的這些特性與生活意義上的病毒非常相似。那麼計算機病毒都有什麼特點呢?
  • 中國主要流行計算機病毒特點
    新華網天津10月21日電(記者張建新、王宇丹)中國公安部公共信息網絡安全監察局日前發布的2008年全國信息網絡安全狀況和計算機病毒疫情調查結果顯示
  • 計算機病毒分為哪幾類?
    經常使用計算機的人,對計算機病毒應該是很熟悉的,但是計算機病毒究竟分幾類?它們各自有什麼特點?你真的分的清楚嗎?殺毒軟體報出的病毒名,你真的了解其中的含義嗎?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說一下。計算機病毒的定義:「編制者在電腦程式中插入的破壞計算機功能或者破壞數據,影響計算機使用並且能夠自我複製的一組計算機指令或者程序代碼」。
  • 2009年計算機病毒威脅情況
    2009年計算機病毒威脅情況 時間:2010-07-12 來源:
  • 計算機病毒的分類及攻擊方式
    計算機病毒通常是指可以自我複製、向其他文件傳播的程序。一旦計算機感染了病毒,就會引起大多數軟體故障,造成系統運行緩慢、不斷重啟或用戶無法正常操作電腦、硬體損壞的嚴重危害。那麼,都有哪些計算機病毒和攻擊方式呢?接下來小編就具體告訴大家,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本周有「情人節」等兩種計算機病毒發作
    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2月12日發布13日至19日一周內將要定期發作的計算機病毒如下。    1、病毒名稱:「情人節」(Vbs_Valentin.A)    病毒種類:腳本類病毒    發作日期:2月14日    危害程度:病毒主要通過電子郵件和mIRC(Internet在線聊天系統)進行傳播,14日,病毒會將C盤下的文件進行重命名,在其原文件名後增加後綴名「.txt」,並用一串西班牙字符覆蓋這些文件的內容。
  • 巴彥淖爾部分單位和個人的計算機被蠕蟲病毒入侵,請大家及時防範
    記者從臨河區公安局網絡安全保衛大隊了解到,巴彥淖爾部分單位和個人的計算機已被蠕蟲病毒入侵,造成了嚴重後果。該病毒內設置了定時發作的指令,因此具備一定潛伏期。但由於BUG原因導致在2021年1月13日突然發作。下一次病毒發作時間預計為1月23日上午6點左右,再下一次是2月4日上午8點左右。
  • 《計算機病毒及預防》說課稿
    首先來談談我對教材的理解,本節課是廣東教育出版社高中信息技術第6章第一節第三課的內容,主要是讓學生知道計算機病毒的定義和特點,並且能用合適的方法預防計算機病毒。本課的學習和生活緊密相關,學生對計算機病毒既好奇又迷惑,所以,教師在講授本節課的時候,多採用舉例、聯繫生活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興趣。並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他們自主操作。
  • 是誰發明了計算機病毒程序?
    1977 年夏天,一個叫託馬斯·J·雷恩的小說家坐在家中大發奇想,憑空虛構了一種叫《P-1的青春》的科幻小說,第一次把生物學中的術語「病毒他幻想有一種奇異的病毒,能從一臺計算機傳染到另一臺,最後控制了7000臺電腦的運行。小說發表後一下子轟動了科普界。一些科學家對此嗤之以鼻,把它視為荒誕不經的神話。問題的嚴重性在於,這部小說或許具有一定的教唆作用,它觸發了某些人發明計算機病毒的靈感,使虛構的東西在10年後呱呱墜地。
  • 崇尚科學 遠離病毒 防範邪教
    崇尚科學 遠離病毒 防範邪教9月17日,區政法委與團區委、區教育局圍繞「崇尚科學 遠離病毒 防範邪教」主題,通過發放防範邪教宣傳單頁、防範邪教宣傳手抄報評比、開展主題班會等形式,多層次、多角度、有針對性地在全區10所中學全面開展反邪教警示宣講
  • 「加急」信預警:防範雷射筆危害
    為此,省消保委、省教育廳聯合發布消費警示,提醒廣大家長,要以孩子安全為重,做好雷射危害防範和安全教育,防止意外發生。    雷射產品危害程度由低到高依次為1類、1M類、2類、2M類、3R類、3B類、4類,只有1類雷射產品在合理可預見的使用條件下被認為是安全的,允許作為兒童玩具。但需注意,不當使用任何發光產品都有可能損傷視網膜。
  • 圖解改變世界的十大計算機病毒
    25年前,第一種計算機病毒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之中,讓用戶不得不應對軟盤好像出現了問題,已完成工作成果卻突然丟失以及查詢令人費解的信息到底來自何處之類以前從未遇到過的新問題。光陰似箭,自動化技術的發展速度是如此之快,以至於病毒現在已經成為國際地緣政治武器庫的組成部分。而依然非常神秘的超級工廠病毒,則讓所有人都認識到網絡病毒和蠕蟲在高風險博弈中的強大作用。
  • 計算機病毒的欺騙手段
    本期核心提示:很多計算機病毒都是被用戶主動運行的,想知道計算機病毒是怎麼讓用戶主動運行的嗎?本期將為大家重點講解這個原因一、計算機病毒的是如何讓用戶主動運行的?1、3種比較不常見的計算機病毒欺騙形式:EXE文件圖標欺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