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的計算機病毒,它真的只是個程序

2020-12-04 每日說機

計算機病毒(為方便閱讀,以下簡稱病毒)其實只是人為編寫的一段程序代碼,它不是程序,只是存在於某些電腦程式之中,一旦被激活,就會破壞計算機的功能或數據,感謝信息安全帶來危害。

有些病毒還具有自我複製能力,這種病毒的感染能力很強,可以很快的蔓延,具有一定的潛伏期,並且往往難以根除,計算機病毒的這些特性與生活意義上的病毒非常相似。

那麼計算機病毒都有什麼特點呢?

大致上可以分為破壞性、傳染性、隱蔽性、可觸發性和不可預見性

破壞性:無論何種病毒,一旦侵入系統都會造成不同程序的影響,有些病毒破壞系統運行;有些病毒常識系統資源,如:爭奪CPU資源,大量佔用存儲空間;有些病毒刪除文件破壞數據格式化磁碟,甚至破壞系統BIOS等。

傳染性:病毒不但本身具有破壞性,更有害的是還具有傳染性,傳染性是病毒最本質的特徵,病毒藉助非法複製進行傳染,其中一部分是自己複製自己,並在一定條件下傳染給其他程序,另一部分是在特定條件下執行某種行為病毒傳染的渠道多種多樣,如光碟,移動硬碟和網絡等。

隱蔽性:病毒具有很強的隱蔽性,為了逃避被覺察,病毒製造者總是想方設法地使用各種方法或者利用規則讓病毒「隱身」,病毒一般都是些短小精悍的程序,通常依附在其他可執行程序或磁碟中較隱蔽的地方,因此用戶很難發現他們,有些病毒像定時炸彈一樣具有潛在的破壞力。同時病毒的潛伏性越好,其在系統中存在的時間就會越長,病毒傳染的範圍也就越廣。

可觸發性:病毒在潛伏期內一般是隱蔽的活動,當病毒的觸發機制或條件滿足時,就會以各自的方式對系統發起攻擊,病毒的觸發機制和條件可以說是五花八門,如指定日期或時間、文件類型或指定文件名、一個文件的使用次數等。

不可預見性:不同種類的病毒的代碼千差萬別,病毒的製作技術也在不斷提高,就病毒而言,它永遠超前於反病毒軟體。新的作業系統和應用軟體的出現,軟體技術的不斷發展,為病毒的發展提供了新的發展空間,對未來病毒的預測將更加困難,這就要求人們不斷提高對病毒的認識,增強防範意識。

相關焦點

  • 是誰發明了計算機病毒程序?
    他幻想有一種奇異的病毒,能從一臺計算機傳染到另一臺,最後控制了7000臺電腦的運行。小說發表後一下子轟動了科普界。一些科學家對此嗤之以鼻,把它視為荒誕不經的神話。問題的嚴重性在於,這部小說或許具有一定的教唆作用,它觸發了某些人發明計算機病毒的靈感,使虛構的東西在10年後呱呱墜地。
  • 木馬程序,計算機木馬病毒,居然是一樣的?
    目錄計算機木馬病毒木馬程序完整的木馬程序計算機木馬病毒計算機木馬病毒是指隱藏在正常程序中的一段具有特殊功能的惡意代碼,是具備破壞和刪除文件、發送密碼、記錄鍵盤和攻擊Dos等特殊功能的後門程序。木馬程序木馬程序表面上是無害的,甚至對沒有警戒的用戶還頗有吸引力,它們經常隱藏在遊戲或圖形軟體中,但它們卻隱藏著惡意。這些表面上看似友善的程序運行後,就會進行一些非法的行動,如刪除文件或對硬碟格式化。
  • 你對計算機病毒的概念了解過嗎?計算機病毒分為哪幾類?
    通過感染傳播並依宿在主文件中存在的,依宿在主文件(主要是執行程序)在執行程序的前提下跟隨主文件感染,使主程序文件無法繼續運行。對於前後性對接型病毒通常有著隱蔽特性,一般不會改動主程序文件,而只在主程序文件的之前或之後掛接成為病毒自有代碼腳本。
  • 計算機病毒分為哪幾類?
    經常使用計算機的人,對計算機病毒應該是很熟悉的,但是計算機病毒究竟分幾類?它們各自有什麼特點?你真的分的清楚嗎?殺毒軟體報出的病毒名,你真的了解其中的含義嗎?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說一下。計算機病毒的定義:「編制者在電腦程式中插入的破壞計算機功能或者破壞數據,影響計算機使用並且能夠自我複製的一組計算機指令或者程序代碼」。
  • 當代評析計算機病毒的危害及防範
    目前,病毒已成為困擾計算機系統安全和網絡發展的重要問題,各行各業中的管理部門更是要增強計算機病毒的防範意識,最大限度地減少計算機病毒所帶來的危害。我們勞動保障部門許多業務的受理、經辦、處理也都是通過網絡進行,因此,在網絡運用過程中對計算機病毒的防殺工作,是我們勞動保障部門計算機維護的主要內容之一。
  • 小學信息技術《防治計算機病毒-計算機病毒》答辯
    1.請你簡述計算機病毒有哪些特徵。【參考答案】破壞性:計算機中毒後,可能會導致正常的程序無法運行,把計算機內的文件刪除或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壞。破壞引導扇區及BIOS,硬體環境破壞。傳染性:計算機病毒傳染性是指計算機病毒通過修改別的程序將自身的複製品或其變體傳染到其它無毒的對象上,這些對象可以是一個程序也可以是系統中的某一個部件。
  • 宇宙是計算機模擬程序?四個證據能證明,你認同嗎?
    相信大家每天早晨起床的時候,意識都會經歷一個從朦朧到清晰的漸變過程,有些人很享受這種過程,而有些人卻對它十分厭惡,但是不管大家對這種感覺是喜愛還是厭惡,不知道有沒有想過每天看到的一切、經歷的一切甚至感受到的一切其實都是假的,或者說你認為無比真實的世界實際上只是一個虛擬的電腦程式呢?
  • 生命的計算機:玩跨界的病毒
    ,其中有19個是病毒。而病毒誕生於第一個有生命的細胞之前,也就是說,病毒至少有36億年的歷史。一個存在了至少36億年的類生物,它無論如何都想不到,在20世紀的80年代,也玩起了跨界。1981年,第一個計算機病毒誕生,它是一個蘋果機病毒,但它不破壞數據。
  • 計算機病毒的欺騙手段
    1.jpg按理說應該是一個圖片文件才對,為什麼它的類型卻顯示為應用程式,難道是系統判定文件類型出現了錯誤?如何你遇到這樣的情況千萬不要雙擊那個1.jpg,因為它一定是病毒,其實這是利用了計算機的雙擴展名原理,比如1.jpg.exe 這樣的話,在預設狀態下系統會只顯示1.jpg,但是實際上它是一個如假包換的exe可執行程序,如果你不注意它的文件類型,一定會主動打開它,因為你知道圖片文件是不會有病毒的,但這恰恰是病毒想要的結果。
  • 計算機病毒的分類及攻擊方式
    計算機病毒通常是指可以自我複製、向其他文件傳播的程序。一旦計算機感染了病毒,就會引起大多數軟體故障,造成系統運行緩慢、不斷重啟或用戶無法正常操作電腦、硬體損壞的嚴重危害。那麼,都有哪些計算機病毒和攻擊方式呢?接下來小編就具體告訴大家,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關於計算機最毒最毒的三大病毒,我們怎樣防範
    計算機病毒(Computer Virus),是編制者在電腦程式中插入的破壞計算機功能或者數據的代碼,能影響計算機使用,能自我複製的一組計算機指令或者程序計算機病毒的特徵。計算機病毒具有隱蔽性、傳染性、可觸發性、破壞性。隱蔽性:又稱(潛伏性)是指病毒的代碼一般都很短小,之所以這樣,也是為了隱藏。傳染性:是指計算機病毒能夠使自身程序,強行傳染到其他程序上。
  • 計算機發展史AND電腦程式運行機制
    本篇文章小編主要向大家介紹下計算機的分類和電腦程式。自1946年計算機誕生以來,它一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如果說農業革命是第一次革命,工業革命是第二次革命,那麼信息革命就是第三次革命。2.電腦程式一個應用程式可能由數萬或幾十萬上百萬行代碼組成,而計算機中的硬體只能提供最簡單的低級指令,把複雜的應用程式翻到簡單的指令需要經過軟體的幾個層次來逐步處理。
  • 認識計算機病毒的基本特徵
    破壞性計算機遭受入侵後,可能會導致正常的程序無法運行,病毒按照內置的指令對計算機內的文件進行刪除、修改等操作,甚至還可能會格式化磁碟分區。傳染性計算機病毒不但具有破壞性,更可怕的是它還具有傳染性。傳染性是計算機病毒的基本特徵,一旦病毒被複製或者發生變種,其傳播速度快的令人難以預防隱蔽性計算機病毒成功入侵系統後,目標計算機仍然可以正常運行,被感染的程序也能正常的運行,用戶不會感到明顯的異常。
  • 詳細說明計算機病毒的特徵和危害
    計算機病毒一詞已經滲透到每個網民的心中,並且對計算機的危害是不可預測的。俗話說,無論多麼全面的安全軟體,都無法保證任何計算機都在網絡上。絕對安全,讓我們了解計算機病毒的特徵,危害和特徵。
  • 分子計算機檢測伊波拉病毒和馬爾堡病毒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最新報告,早期發現是減緩伊波拉病毒爆發的關鍵,例如目前正在西非蔓延的伊波拉疫情,估計已經感染了近1000人 。研究人員說,分子計算機有朝一日可以簡化生物醫學分析的分析,就像那些用於診斷伊波拉病毒的分析一樣。
  • 最偉大的程式設計師高德納:談電腦程式設計藝術
    這個數學方法叫做算法分析,是我最引以為豪的學術成就,也是成功應用計算機的關鍵。當我發明這套數學方法的時候,我跟我的出版商說,不如把這本書改名作「算法分析」吧。但是他們說不行,這樣的話這書就永遠賣不出去了!但實際上那就是此書的核心內容,它除了綜合總結計算機學者發明的算法,還幫助我們從量化的角度去評價每個算法的優劣。
  • 最偉大的程式設計師高德納: 談電腦程式設計藝術
    為了了解一個程序到底好不好,我創造了一種量化的比較方法,例如你可以說一個程序優於另外一個程序2.3倍。這個數學方法叫做算法分析,是我最引以為豪的學術成就,也是成功應用計算機的關鍵。當我發明這套數學方法的時候,我跟我的出版商說,不如把這本書改名作「算法分析」吧。但是他們說不行,這樣的話這書就永遠賣不出去了!
  • 被珍視為「第一位給計算機寫程序的人」,電腦程式先驅者
    英國著名數學家埃達·洛夫萊斯,被珍視為「第一位給計算機寫程序的人」,電腦程式先驅者,為計算程序擬定「算法」,這是世界上首個算法,她的文章激發了艾倫·圖靈對現代計算機的研究,美國國防部開發的程式語言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
  • 《計算機病毒及預防》說課稿
    三、說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過程中教與學的互動目標,在本節課中具體體現在以下三點:知識與技能:能說出計算機病毒的定義和特點,能利用合適的方法預防計算機病毒。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討論和動手操作的方式,學生能利用一款防病毒軟體查殺計算機病毒。
  • 中國主要流行計算機病毒特點
    新華網天津10月21日電(記者張建新、王宇丹)中國公安部公共信息網絡安全監察局日前發布的2008年全國信息網絡安全狀況和計算機病毒疫情調查結果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