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計算機:玩跨界的病毒

2020-07-25 聞西談

1898年,馬丁烏斯·貝傑林克通過過濾實驗證明菸草花葉病的病原體比細菌還要細小,並因此推論出病毒的存在。

生命的計算機:玩跨界的病毒

120多年之後的今天,人們普遍認為病毒不是一種生命,而且也認為病毒既不是生物,也不是非生物,而把病毒歸為類生物。

但不可否認的是,只要有生命的地方,就有病毒的存在。

病毒給人類帶來了無盡的煩惱,病毒給人類留下的記憶,幾乎都是痛苦的記憶,它就是一個隱形的狡猾的敵人。

從馬丁烏斯·貝傑林克發現第一個病毒至今,已有超過5000種類型的病毒得到鑑定。

雖然病毒一個非常狡猾又隱形的敵人,但是它的構成卻非常簡單,它們通常由兩到三個成分組成:遺傳物質RNA或DNA,蛋白質形成的衣殼,用來包裹和保護其中的遺傳物質,還部分病毒在到達細胞表面時能夠形成脂質包膜環繞在外。病毒的形態各異,從簡單的螺旋形和正二十面體形到複合型結構。病毒顆粒大約是細菌大小的千分之一。

生命的計算機:玩跨界的病毒

重構的西班牙流感病毒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列出的與流行和大流行性疾病相關的病原體中,總計23個病原體,其中有19個是病毒。

生命的計算機:玩跨界的病毒

WHO定義的流行及大流行疾病

可見病毒與生命不僅相關,而且是性命攸關。

病毒一般具備如下特點:

1)形體微小,具有比較原始的生命形態和生命特徵,缺乏細胞結構;

2)只含一種核酸,DNA或RNA;

3)依靠自身的核酸進行複製,DNA或RNA含有複製、裝配子代病毒所必須的遺傳信息;

4)缺乏完整的酶和能量系統;

5)嚴格的細胞內寄生,任何病毒都不能離開寄主細胞獨立複製和增殖。

很明顯,自我複製和寄生是病毒的核心特徵,沒有了能依附的生命,它就沒有生命可言,可一旦它依附到生命體,病毒極有可能將會給生命帶來毀滅。這或許就是為什麼我們無法把其歸結為生命的原因吧,不管是因為病毒無自主的生命特徵,抑或是它給人類帶來的痛苦或恨。

根據古生物學家們的研究,大約在 36 億年前,第一個有生命的細胞產生。

而病毒誕生於第一個有生命的細胞之前,也就是說,病毒至少有36億年的歷史。

一個存在了至少36億年的類生物,它無論如何都想不到,在20世紀的80年代,也玩起了跨界。

1981年,第一個計算機病毒誕生,它是一個蘋果機病毒,但它不破壞數據。

生命的計算機:玩跨界的病毒

第一個非實驗室製造的病毒Elk Cloner病毒

計算機病毒與生物病毒一樣,也必須依靠宿主,無法獨立存在,也能自我複製,它是一段小的程序代碼,與生物病毒一樣,似乎是預示著它也是一種形態微小的類程序。

有意思的是,在馬丁烏斯·貝傑林克發現第一個生物病毒之後,給病毒起的名字是virus,而當今的計算機病毒,也沿用了這個名字,為了區分生物病毒,往往在前面加上computer。

可是,處於網絡時代的我們,要不是因為流感,SARS病毒,新冠病毒時不時出來刷下存在感,我們幾乎直接把virus當成了電腦病毒。

當我們說殺毒時,我們常常說的是電腦病毒,而不是生物病毒。

這似乎不是一個巧合。

早在1949年,距離第一部商用電腦的出現還有好幾年時, 電腦先驅者德國科學家馮·諾伊曼(John Von Neumann) 在他所提出的一篇論文《複雜自動裝置的理論及組織的進行》中,就已把病毒程式的藍圖勾勒出來了,當時絕大部份的電腦專家都無法想像這種會自我繁殖的程式是可能的。

可是到了今天,計算機病毒跟生物病毒一樣,也成為了破壞和毀滅的代名詞,只不過,這次病毒玩跨界之後,破壞和毀滅的不是生命,而是計算機這種任誰都認為不具備生命的事物。

可是誰敢說未來的計算機就不會具備生命呢,生物病毒不是也誕生於第一個細胞誕生之前嗎?

既然都有了計算機病毒了,那麼未來的計算機是不是也會進化出生命呢?

只不過,這一次的進化,可能不需要36億年!

參考資料:

計算機病毒史(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AE%A1%E7%AE%97%E6%9C%BA%E7%97%85%E6%AF%92%E5%8F%B2

計算機病毒(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AE%A1%E7%AE%97%E6%9C%BA%E7%97%85%E6%AF%92

病毒館(中科院中國科普博覽):

http://www.kepu.net.cn/gb/lives/viruses/viruses_knowledge/200312220025.html

知名病毒及蠕蟲的歷史年表(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F%A5%E5%90%8D%E7%97%85%E6%AF%92%E5%8F%8A%E8%A0%95%E8%9F%B2%E7%9A%84%E6%AD%B7%E5%8F%B2%E5%B9%B4%E8%A1%A8

流行和大流行性疾病(WHO官網):

https://www.who.int/csr/disease/zh/

病毒(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7%85%E6%AF%92

(未完待續)

相關焦點

  • 是誰發明了計算機病毒程序?
    1977 年夏天,一個叫託馬斯·J·雷恩的小說家坐在家中大發奇想,憑空虛構了一種叫《P-1的青春》的科幻小說,第一次把生物學中的術語「病毒他幻想有一種奇異的病毒,能從一臺計算機傳染到另一臺,最後控制了7000臺電腦的運行。小說發表後一下子轟動了科普界。一些科學家對此嗤之以鼻,把它視為荒誕不經的神話。問題的嚴重性在於,這部小說或許具有一定的教唆作用,它觸發了某些人發明計算機病毒的靈感,使虛構的東西在10年後呱呱墜地。
  • 小學信息技術《防治計算機病毒-計算機病毒》答辯
    1.請你簡述計算機病毒有哪些特徵。【參考答案】破壞性:計算機中毒後,可能會導致正常的程序無法運行,把計算機內的文件刪除或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壞。破壞引導扇區及BIOS,硬體環境破壞。傳染性:計算機病毒傳染性是指計算機病毒通過修改別的程序將自身的複製品或其變體傳染到其它無毒的對象上,這些對象可以是一個程序也可以是系統中的某一個部件。
  • 計算機專業的李彥宏 為什麼要多年跨界贊助生命科學大獎
    百度公司李彥宏、金沙江創投丁健、紅杉基金沈南鵬、高瓴資本張磊共同擔任了三大獎項之一的『生命科學大獎』的捐贈人。每人承諾連續出資10年用於該獎項的獎勵,獎勵金額為100萬美元。 這種革命性的方法為全球無數的孕婦提供了無創產前診斷,摘得第一屆生命科學獎。 2017年,「生命科學獎」獲獎者施一公在解析真核信使RNA剪接體這一關鍵複合物的結構,揭示活性部位及分子層面機理作出重大貢獻。 2018年,李家洋、袁隆平、張啟發系統性地研究水稻特定性狀的分子機制和採用新技術選育高產優質水稻新品種中的開創性貢獻獲得「生命科學獎」。
  • 生命的計算機:不一樣的角度思考生命
    就在薛丁格1943年發表了他對於生命的思考《生命是什麼》過後三年,1946年,也發生了一件大事:世界上第一臺通用計算機ENIAC誕生了。如果僅憑這點(生命表現出計算機邏輯運算的特徵)就說,生命就是一臺計算機,未免會顯得過於草率,但讓我驚訝的是,我不斷的發現生命所展現出來的這種計算機的特徵。
  • 計算機病毒迎來25歲生日!未來安全不容樂觀
    正在閱讀:計算機病毒迎來25歲生日!未來安全不容樂觀計算機病毒迎來25歲生日!>   計算機史上第一個病毒並不足為患。它是一位匹茲堡高中生的惡作劇,病毒名稱是Elk Cloner,可能很多讀者都不了解這個病毒,它感染當時的Apple II電腦,並會進行自我傳播。
  • 計算機病毒的欺騙手段
    本期核心提示:很多計算機病毒都是被用戶主動運行的,想知道計算機病毒是怎麼讓用戶主動運行的嗎?本期將為大家重點講解這個原因一、計算機病毒的是如何讓用戶主動運行的?1、3種比較不常見的計算機病毒欺騙形式:EXE文件圖標欺騙
  • 計算機病毒的分類及攻擊方式
    計算機病毒通常是指可以自我複製、向其他文件傳播的程序。一旦計算機感染了病毒,就會引起大多數軟體故障,造成系統運行緩慢、不斷重啟或用戶無法正常操作電腦、硬體損壞的嚴重危害。那麼,都有哪些計算機病毒和攻擊方式呢?接下來小編就具體告訴大家,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計算機幫助破解人類生命密碼?
    (原標題:計算機如何幫助生物學家破解人類生命「密碼」?)計算機正在幫助我們克服數據過大的問題,它們甚至可以做到更多,幫我們做出科學假設,解釋新的生物作用。數據科學從基本上支撐起了前沿的生物研究。計算機的作用計算機之所以能夠成為大數據最完美的處理者,是因為它們可以自動跟蹤所有重要分析必要的前提。雖然人為編程使得它們有著人類的一些缺點,但是計算機能夠有效處理大量數據,並且不會像人類研究員一樣容易趨向於熟悉區域。
  • 《計算機病毒及預防》說課稿
    首先來談談我對教材的理解,本節課是廣東教育出版社高中信息技術第6章第一節第三課的內容,主要是讓學生知道計算機病毒的定義和特點,並且能用合適的方法預防計算機病毒。本課的學習和生活緊密相關,學生對計算機病毒既好奇又迷惑,所以,教師在講授本節課的時候,多採用舉例、聯繫生活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興趣。並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他們自主操作。
  • 認識計算機病毒的基本特徵
    破壞性計算機遭受入侵後,可能會導致正常的程序無法運行,病毒按照內置的指令對計算機內的文件進行刪除、修改等操作,甚至還可能會格式化磁碟分區。傳染性計算機病毒不但具有破壞性,更可怕的是它還具有傳染性。傳染性是計算機病毒的基本特徵,一旦病毒被複製或者發生變種,其傳播速度快的令人難以預防隱蔽性計算機病毒成功入侵系統後,目標計算機仍然可以正常運行,被感染的程序也能正常的運行,用戶不會感到明顯的異常。
  • 當代評析計算機病毒的危害及防範
    目前,病毒已成為困擾計算機系統安全和網絡發展的重要問題,各行各業中的管理部門更是要增強計算機病毒的防範意識,最大限度地減少計算機病毒所帶來的危害。我們勞動保障部門許多業務的受理、經辦、處理也都是通過網絡進行,因此,在網絡運用過程中對計算機病毒的防殺工作,是我們勞動保障部門計算機維護的主要內容之一。
  • 分子計算機檢測伊波拉病毒和馬爾堡病毒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最新報告,早期發現是減緩伊波拉病毒爆發的關鍵,例如目前正在西非蔓延的伊波拉疫情,估計已經感染了近1000人 。研究人員說,分子計算機有朝一日可以簡化生物醫學分析的分析,就像那些用於診斷伊波拉病毒的分析一樣。
  • 你對計算機病毒的概念了解過嗎?計算機病毒分為哪幾類?
    對於前後性對接型病毒通常有著隱蔽特性,一般不會改動主程序文件,而只在主程序文件的之前或之後掛接成為病毒自有代碼腳本。計算機病毒感染計算機病毒有以下特點:隱蔽和潛伏性病毒主要分為:引導扇區病毒、文件型病毒、混合型病毒、變形病毒、宏病毒、腳本病毒。在互聯時代的快速發展,腳本病毒的傳播感染很廣泛,給網絡系統中帶來很大的威脅,並且 WWW 技術的發展,腳本病毒已經成為最廣範的惡意代碼之一。
  • 筆記本玩跨界:全鍵盤+完整遊戲,辦公遊戲兩不誤
    其實,說到筆記本玩跨界,並不是一個新鮮詞。筆記本跨界到了大屏幕,硬體提升,就是遊戲本;跨界到了超小屏幕,就是掌上電腦;跨界到了觸屏+鍵盤分體式,就是平板。不過,國產的掌上電腦廠商,卻將筆記本跨界到了掌機領域,保留著筆記本的外觀,卻擁有掌機的遊戲體驗。
  • 計算機病毒分為哪幾類?
    經常使用計算機的人,對計算機病毒應該是很熟悉的,但是計算機病毒究竟分幾類?它們各自有什麼特點?你真的分的清楚嗎?殺毒軟體報出的病毒名,你真的了解其中的含義嗎?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說一下。計算機病毒的定義:「編制者在電腦程式中插入的破壞計算機功能或者破壞數據,影響計算機使用並且能夠自我複製的一組計算機指令或者程序代碼」。
  • 玩跨界聯動還得看虎牙,連打麻將都能玩出花樣,五條人前來報導
    隨著直播行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明星選擇加入其中,偶爾也會開一下直播與粉絲們近距離的互動,對於主播開播的這件事,有平臺也是看到了其中的機會,讓明星與主播們聯動一起玩遊戲,一來能夠讓更多的網友認識主播,二來也是讓粉絲們看到自己喜歡的明星真實的一面。
  • 計算機病毒的幻想圖--病毒也是美麗殺手
    正在閱讀:計算機病毒的幻想圖--病毒也是美麗殺手計算機病毒的幻想圖--病毒也是美麗殺手2008-02-26 19:45出處:其它網站作者:網友收集>  MessageLabs和羅馬尼亞藝術家Alex Dragulescu一起描繪出了這些數碼病毒的幻想圖!這些三維模型包括了一系列的蠕蟲病毒、電腦病毒、木馬病毒和間諜軟體。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些幻想圖怎麼樣。
  • 詳細說明計算機病毒的特徵和危害
    計算機病毒一詞已經滲透到每個網民的心中,並且對計算機的危害是不可預測的。俗話說,無論多麼全面的安全軟體,都無法保證任何計算機都在網絡上。絕對安全,讓我們了解計算機病毒的特徵,危害和特徵。
  • 2009年計算機病毒威脅情況
    2009年計算機病毒威脅情況 時間:2010-07-12 來源:
  • 圖解改變世界的十大計算機病毒
    25年前,第一種計算機病毒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之中,讓用戶不得不應對軟盤好像出現了問題,已完成工作成果卻突然丟失以及查詢令人費解的信息到底來自何處之類以前從未遇到過的新問題。光陰似箭,自動化技術的發展速度是如此之快,以至於病毒現在已經成為國際地緣政治武器庫的組成部分。而依然非常神秘的超級工廠病毒,則讓所有人都認識到網絡病毒和蠕蟲在高風險博弈中的強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