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高考數學考0分,卻憑藉一篇作文被北大破格錄取

2020-12-05 李天真的異想世界

對於沈從文,我們很多人都不陌生,他是京派代表作家和歷史文物研究者,他用小說、散文建造起他特異的「湘西文學世界」,廣泛流傳的著作是《邊城》《湘行散記》《中國古代服飾研究》等,還曾在1987年、1988年入圍諾貝爾文學獎。

他的學術成就有目共睹,即使你不喜歡他,也無法否認。此外,他還被文藝青年稱為「世界上最會寫情書的人」!例如他寫的《我在呼吸和想你》,很多女性看了,都會喜歡上他,男人看了,則恨不得撲上去打他一頓(可能擔心自己說情話不如他吧~)

沈從文不管是文學成就,還是社會地位,都非常高了。不知道是不是人以群分的緣故,沈從文的小姨子,也是一位才女,她被譽為:被譽為民國閨秀、「最後的才女」。

可是,她文學方面雖然厲害,但是在數學方面,卻是一個小白。高考時,她數學只考了零分。眼看著就要跟北大擦肩而過,但她卻因為一篇作文,被北大破格錄取。

張充和究竟有多厲害,請聽我一一道來。

1914年,張充和生於上海,曾祖父是晚清名臣張樹聲,曾任兩廣總督,家族聲名顯赫。他父親是著名的現代教育家張武齡。

雖然家境富裕,但她沒有安於現狀,而是勤奮學習,她天資聰穎,4歲會背詩,6歲就能夠背誦《三字經》、《千字文》,10歲時,就通讀《史記》、《漢書》、《左轉》、《詩經》等典籍,她的養祖母也對她寵愛有加,擔任她的啟蒙老師,教導她如何長成一個大家閨秀。

就是早年的家庭學習氣息薰陶和影響,為她奠定了堅實的國學功底。後來,她回到蘇州,在父親的開辦的樂益女校上學,跟姐妹們共同生活。

張充和還有3個姐姐,都無一例外是民國才女,四姐妹合在一起,舉辦了一個文學社水社,父親對此也大力支持,常常邀請當時有名的文學大家來做客,還請崑曲家來家中教她們拍曲,在這種氛圍下,四姐妹的文學素養不斷提升。

1933年,沈從文和三姐張兆和在北京結婚,張充和出席婚禮,隨後,就一直留在北京。

沈從文當時是北大的人民教師,張充和對姐夫的課程非常感興趣,幾乎每堂課,她都會到場,一聽就是一年。

沈從文從自己教導的學生中,漸漸發現了張充和異於常人的國學才華,就鼓勵她去報考北大中文系,這樣就能夠直接接受正規教育了,他還表示會親自教她高中的基礎內容,給她查漏補缺。

當時要報考北大,必須要四門課程優秀,分別是:國文、數學、歷史、英語。對於國文、數學、歷史、英語,張充都非常有信心。但是,唯一害怕的是數學,她一點底都沒有。

果不其然,張充和數學考了零分。眼看著就要和北大擦肩而過了,但是,張充和的一篇作文救了她。她當時國文考試寫的一篇《我的中學生活》,文採飛揚,突顯了極其深厚的文學功底,很多大學教授都嘆為觀止。

當時胡適作為北大中文系的主任,看到這個才華橫溢的女子,立即引起了高度的重視,通過和沈從文了解具體情況後,開始忙裡忙外,疏通關係,讓校方通融,希望北大破格錄取這位不出世的才女,不能讓她「流落民間」,繼續做旁聽生了。

就這樣,幾經周折後,張充和成為北大中文系的學生。當時的北大中文系,名師濟濟,有錢穆、馮友蘭、聞一多、劉文典等等。名師親授,張充和的文學素養更上一層樓。

後來,張充和在北大教書,教的是她擅長的崑曲,並寄居在三姐張兆和家中。1947年,在沈從文的介紹下,他結識了北大西語系外籍教授傅漢思。

漢思是世居德國的猶太人,精通英、法、德、意四國文學,在加州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後,到中國學習,專研中國歷史、文學和教學,成為漢學家。

1948年11月,張充和與漢思喜結連理,之後雙雙赴美國定居。雖然她常年旅居美國,但是為了傳播推廣中國文化,不遺餘力,她時常在哈佛、耶魯等國際名校傳播書法、國學等,為中美文化交流做了非常大貢獻。

2015年6月18日,張充和在美國去世,享年102歲。

縱觀張充和的一生,她是低調的,為人謙和、淡泊名利,但是,她又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民國才女。

對張充和的才學,梁實秋評價她「多才多藝」,沈允默評價她書法「明人學晉人字」。

波士頓大學白謙慎教授則說:她的書法,一如其為人修養,在清淡之中,蘊含著一種高雅氣質。

對於民國才女張充和,你怎麼看?

相關焦點

  • 盤點北大歷史上怪才:數學考零分的當了清華校長(圖)
    這一年夏天,北大在上海招生,剛從美國回來的胡適參加了考試的閱卷工作。在招生會議上,只是一個普通教授的他激動地說:「我看了一篇作文,給了滿分,希望學校能錄取這名有才華的考生。」可當委員們翻閱這名考生的成績單時,卻發現他的數學考了零分,其他各科成績也並不出眾。  這樣一名考生,若放在今日,就連一所普通大學都很難考上。
  • 這些民國「大佬」們僅憑高分作文考進清華北大
    這些民國「大佬」們僅憑高分作文考進清華北大民國時期,北大清華這樣的知名高等院校,居然曾破格錄取了許多「偏才」、「怪才」。那麼,都錄取了哪些人呢?羅家倫數學0分被北大破格錄取羅家倫,我國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和社會活動家。1917年,羅家倫想修外文,投考北京大學文科。可校委們查看羅家倫的成績單後大吃一驚。
  • 他數學考0分,作文僅僅寫了3句話,為何被名牌大學破格錄取?
    我想每個參加過高考的人都會明白,高考失利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如果一個人的失利太嚴重了,他也很難考上好大學。但是,在過去的高考中,卻出現了這樣一位特殊的考生,他的數學只考了零分,而他的語文作文也只有三句話。
  • 清華錄取數學15分、物理5分、英語0分考生!對不起,你真誤會了
    看著這些優秀的學子走進清華園,一些「想酸」的人都喪失了冷嘲熱諷的勇氣,誰叫那些清華新生實打實的高考成績放在那裡無可辯駁呢!只是,也有人自己考不上,卻喜歡無事生非,這不,前陣子就有流言說:清華大學就連數學15分、物理5分、英語0分的考生都錄取,根本配不上中國最高學府的美譽。那麼,整個事情的始末到底是什麼情況?
  • 高考,一個英語交白卷,一個作文只寫28字,校長看後破格錄取
    高考「押注」的結果自然也就並不是絕對僅有兩種,除開錄取和落榜兩種結果之外,還有「破格錄取」這「一線生機」。」的學子可謂鳳毛麟角矣,但真正抓住了這極易「遁走」的「破格錄取」之生機的,大多又都成了各界精英嬌子。
  • IT大佬的高考:馬雲考北大 數學就1分
    馬雲:豪氣沖天要考北大數學成績就1分1982年的時候,18歲的馬雲迎來了生命裡的第一次高考。不過馬雲並沒因數學不好而退縮,反而做出了一個令人驚訝的舉動,因為在他的報考志願表上赫然寫著:北京大學。當那年的高考成績出來以後,馬雲也算創造了個小奇蹟,他的數學成績是——1分。
  • 名校破格錄取的15牛人(組圖)(2009-09-15 11:23:09)|名校 錄取...
    特納12歲小學畢業後,父親離家,她要照顧弟妹而輟學。她於70歲時重拾書包,入讀阿德萊德大學的人類學系,2002年獲得榮譽學位,並完成一篇論文研究,主題是澳大利亞成為殖民地前的人類學歷史。陳易希2006年會考期間獲香港科技大學宣布破格取錄,直入科大電子工程學就讀。香港科大發言人強調,破格取錄陳易希非因學術成績,而是因為他於科學研究和發明方面充滿天分。圖為獲香港科技大學破格取的陳易希,在與香港特首曾蔭權對話並向特首介紹其新書。
  • 史上最牛偏科生:數學15分卻被清華破格錄取,後被譽為清華之龍!
    你聽說過高考數學只考了15分,可最後卻被清華大學破格錄取的事情嗎?如果放在當下,這種情況根本就不可能發生,比如說今年的江蘇文科狀元白湘菱,雖然她的語數外成績是全省第一,可因為她的歷史選修課只有B+,最終與清華北大無緣,即使是南京大學她都上不了!
  • 一代「文學巨匠」錢鍾書,高考數學考15分,為何還能被清華錄取?
    第一次在校園裡成名的他之所以震驚清華,主要是因為他當年高考數學只考了15分。而清華大學這樣的名校肯定更希望各個學科學生的均衡發展,當包括錢鍾書本人在內的所有人都認為不是的時候,清華校長看了錢的考卷後直接說:破格錄取。錢鍾書從15歲開始系統閱讀,因為伯父家中沒有兒子。又因舊社會傳宗接代、延續香火的習俗,錢鍾書被叔父收養。所以他的文學啟蒙其實是來自於他的叔叔。
  • 寫出「燒腦作文」的無錫才女圓夢北大 上哲學系
    昨天,記者了解到,這位名叫勇力嘉的女生(右圖)成功被北京大學哲學專業錄取,但她能夠成功上北大,靠的還是實力:經過北大嚴格的自主招生筆試面試,她獲得了降分到本一線錄取的資格。在高考中,她考出了400分的高分。揚子晚報全媒體記者 楊甜子寫出「燒腦作文」,她曾不止一次「上頭條」勇力嘉的名字很多讀者並不陌生。
  • 考英語睡大覺,考語文忘寫名,她卻成高考狀元被北大錄取
    在她的記憶中,童年與音樂和爬樹是分不開的。在上幼兒園時,她便跟媽媽吵著要學手風琴,後來又在老師的建議下轉學了琵琶。而爬樹,則是因為老師家門口有棵番石榴樹。當番石榴成熟時,她就爬上樹將番石榴摘下來給學弟學妹們吃。從這裡也可以看出,林麗淵外向活潑的性格。
  • 他高考英語0分,物理5分,被清華錄取,最後成為物理學家
    「偏科」大概是所有學生和家長的痛,要想被好大學錄取,就沒有捷徑可走,只有在學習成績上下功夫,偏科肯定是不行的,尤其是被清華北大這樣的名校錄取,如果說高考中英語考了0分,物理考5分,這樣的成績被清華大學錄取,你會相信嗎?這就是小編今天要分享的人物:錢偉長。
  • 高考作文的別樣面孔
    年年高考,語文考試中的作文都是重頭戲,並引發全民創作的熱情。今年山東語文試卷,採用全國新高考Ⅰ卷,作文題要求閱讀材料,以「疫情中的距離與聯繫」為主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從晚清學制改革以來,現代意義上的高考作文,已經有100多年歷史。作文題考的是考生,也是時代。
  • 此人數學考了0分,其它科目都是滿分,北大拒收,清華:我們需要
    當然,當時是北大文學院院長的胡適,是非常希望自己青睞有加的「弟子」前來北大就讀,遺憾的是,吳晗偏科偏得實在太嚴重了,他的數學考出了一個0分。而當時北大有一條不成文的條例——凡數學零分者皆不得錄取。因為他數學考零分,所以儘管文史、英文等其他科門門滿分,還是被北大拒收。
  • 1978年高考考什麼? 數學只考17.5分仍上了大學
    昨天,記者在武漢市檔案館看到了王汗吾(曾用名王捍無)於2015年7月6日捐贈的1978年高考全套試卷,雖然他數學只考了17.5分,但仍上了大學。  沒有複習資料純「裸考」   1978年,和大多數考生一樣,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當年27歲的王汗吾參加了高考。當時,他還是武漢無線電專用設備廠的工人。
  • 他數學得了0分,作文只寫了3句話。他為什麼會被名牌大學錄取?
    相信所有參加過高考的人都能明白,偏科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如果說一個人偏科過於嚴重的話,他也很難考上好的大學。然而,在曾經的高考中,卻出現過這樣一位特殊的考生,他的數學只考了零分,而其語文作文上也僅僅寫下了三句話。
  • 她是北京高考狀元,清華北大都來搶她,最終還是選擇去姚班
    2019年高考,黃子晴沒有辜負老師和家長的期望,最終以總分721分的優異成績,一舉奪得2019年北京市高考理科狀元,其中黃子晴的語文考了128分、數學考了148分、英語考了141分、理綜考了294分。高考的成績剛出來,清華、北大都表示要來搶她,而且黃子晴很快就相繼接到清華、北大的來電,兩個學校都希望黃子晴能報考他們學校,並承諾只要黃子晴願意報考他們學校,專業隨便挑,除此之外,各大高校以及記者都不斷跟黃子晴聯繫,這樣的電話讓黃子晴應接不暇。
  • 他15歲差1分考上清華,被西工大破格錄取,20年後成殲20總設計師
    關於這一點,楊偉的父母也發現了,自那時起,他們就著重培養楊偉的數學能力,既然他感興趣,就索性給他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就這樣,楊偉一直追隨著興趣的腳步,無論是父母還是老師,都沒有對他過於幹涉。599分的恐怖成績。
  • 高考作文題「管鮑之交」暢談古今 數學考「金字塔」文理生感受不同
    高考作文題「管鮑之交」暢談古今 數學考「金字塔」文理生感受不同金羊網-新快報  作者:沈逸雲  2020-07-08 記者兵分多路,在多個考點採訪考生
  • 浙江女學霸高考719分,卻直接拒絕清華的錄取通知書,這是為啥?
    到了現在,對於我們華夏子弟來說,最重要的考試,當屬高考了。通過高考這一人生階梯的檢驗,憑藉自己的考試分數,大家都能獲得一個公平的改變命運的機會,十分珍惜。就在不久之前,浙江女學霸高考719分,卻直接拒絕清華的錄取通知書,這是為啥?這其中又發生了些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