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重啟「小湯山模式」 集中收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

2021-01-13 瀟湘晨報

武漢肺炎病毒疫情仍在蔓延,作為重要交通樞紐的上海已成為湖北外確診人數最多的城市。截至1月22日24時,上海累計發現確診病例16例,其中1例危重症,另有22例疑似病例正在排查中。

記者了解,為了應對疫情,上海已在位於金山區的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下稱公共衛生中心)設置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集中隔離治療點。

財新記者在現場看到,公共衛生中心一幢三層樓房周圍已被拉起警戒線,線外有戴口罩的保安站崗,不讓無關人員進入。樓房周圍還立了多個「隔離區域非工作人員禁止入內」的黃底紅字立牌。一輛帶有醫療廢物標誌的車輛在隔離區內停留時,兩位穿著一級防護服的醫生出來接應。

一位該中心知情人士向財新記者表示,這幢樓原本是中心的A3病房樓,現在作為集中隔離治療點,主要收治此次疫情的確診病例、高度疑似病例和親密接觸者。這些被隔離者被集中安置在樓房的二層,該層分為清潔、半汙染、汙染三個區域,相關人員不會跨區,病房設置為負壓病房,醫護人員前往該層時需穿隔離服,以減少傳染的可能性。此外,該病房樓還設置了網絡視頻,供疾控中心、衛健委調研或與醫生溝通使用。

上海某醫院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財新記者,該醫院確診的患者都會被送到金山的公共衛生中心。「集中收治的好處是可以避免院內交叉感染,同時治療也會更有效率。」上述醫院負責人表示。如有新病人需要收治,上海市衛健委通常會提前2-3個小時通知該中心進行收治準備。

現場一位員工告訴財新記者,他原本在上周剛剛搬至A3樓3層,但在本周一(1月20日)被要求搬出該樓,現在該樓除了特定人員外,其他中心人員也不能進入。

此前,被謠傳為武漢市衛健委副主任的武漢來滬疑似病例劉某雲目前也被安排在公共衛生中心隔離治療。她通過女兒向財新記者表示,中心環境不錯,一個人的是單人間,如果是夫妻則是雙人間,有24小時監控,每小時會有醫護人員過來看一下情況。

另一名密切接觸者的家屬告訴財新記者,她丈夫目前就被收治在公共衛生中心,狀態平穩。 之前,她丈夫與一名曾前往武漢出差的同事有過密切接觸,幾天後出現低燒37.5度,輕微咳嗽等症狀。1月19日,其開車至醫院檢查,當時醫生判斷為普通感冒。但當日晚上,疾控中心打來電話並採樣。翌日(1月20日),她丈夫作為密切接觸者被安排到金山進行隔離治療。

小湯山模式

公開資料顯示,公共衛生中心始建於非典後的2004年,是上海市一號重大工程之一。中心本部位於上海市金山區,佔地503畝,建築面積101,389.22 平方米;分部位於上海市虹口區,佔地45 畝,建築面積26,026平方米,總核定床位660張。中心內設有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實驗室大樓和公共衛生應急指揮中心,擁有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活細胞工作站、國內首臺小動物CT等一大批先進科研設備。

公共衛生中心的成立與非典疫情不無關係,其部分參照了「小湯山模式」。2003年4月,非典疫情的爆發期,中央軍委批准軍隊緊急支援北京,在距離北京昌平區中心10公裡外的小湯山鎮東北部,原小湯山療養院東北邊圍牆外的一片空地上,搭建了簡易病房,成為小湯山非典定點醫療點。該醫療點在兩個月內,收治了全國1/7的非典病人。

小湯山醫療點以輕型建築材料搭建了一層病房,建築面積達2.5萬平方米,分為汙染區、半汙染區和清潔區,設備按一級傳染病醫院標準配備。病房分作東西兩區,每區建有6排病房。病房南側是X光室、CT室、手術室。病房北側為重病監護室、接診室、檢驗科。

非典疫情平息後,小湯山醫院依然存在了7年。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專家組成員、中國疾病控制預防中心流行病首席科學家曾光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小湯山醫療點只好做好先期醫療、民用設施配備計劃,5天時間就能恢復非典時正常運行的狀態,並且其設置在遠離城區的位置,能有效終端傳染源的流行,是面對可能出現的大規模疫情時的一個選擇。著名免疫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沈倍奮也曾向北京市領導提出建議,暫時不要動這個地方。

在非典疫情後,國家傳染病和公共衛生領域都做了許多改進,上海市的公共衛生中心應運而生。 據悉,公共衛生中除常設500張病床外,同時在大片草坪下預留有各種管線,可於短時間內搭建600張臨時病床,以滿足突發事件的需要。

武漢旅客抵滬未測體溫

除了設置隔離點外,上海還啟動了針對疫情的聯防聯控機制,但該機制的運行效果令人存疑。

此前, 上海衛健委主任鄔驚雷表示,上海已組建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工作小組和專家組,啟動防控工作。同時,上海啟動了聯防聯控工作機制,於1月22日起在機場、火車站、長途汽車站設立旅客測溫服務點,受理髮熱人員申報,開展旅行健康提示,對發熱人員開展信息登記和追蹤工作,同時加強這些人員密集度高的場所通風消毒工作。

然而財新記者1月23日下午調查發現,某趟武漢至上海虹橋火車站的高鐵抵達後,全部乘車旅客未被進行測溫,就被放行出站。而測溫服務點則被安置在角落處的廁所門口,並不好找,旅客需自行前往測溫。而火車站工作人員許多並不知道測溫點在何處。

上海火車站的測溫服務點則是設置在刷車票出去的必經之路上,比較好找,但也需要旅客自行前往測溫,沒有工作人員提示。前去測溫者寥寥。

機場的情況則更不樂觀。財新記者走訪發現,上海虹橋和浦東兩大機場的出站通道和出站口均未設置測溫點,旅客下機後可直接出站。

來源:財新網

相關焦點

  • 中國環境報記者今日探訪北京小湯山醫院:已啟動修繕工程,視疫情...
    隨著湖北武漢、黃岡等地宣布參照2003年北京防治SARS疫情時小湯山醫院模式,啟動建設集中收治新冠肺炎病例醫院,位於北京市昌平區的小湯山醫院在17年後也開始啟動了病房的改造升級。1月30日上午,記者驅車前往小湯山醫院探訪時發現,已有北京建工集團等施工單位進入現場,小湯山醫院幾棟住院樓開始騰空,施工現場有圍擋,大型機械開始平整施工。
  • 小湯山醫院親歷者講述:武漢火神山醫院該注意些什麼
    這個奇蹟發生在2003年的北京小湯山醫院。17年後的今天,武漢將再度演繹這一幕。1月24日,武漢的「小湯山醫院」——武漢蔡甸火神山醫院正在加緊施工。為有效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參照北京小湯山醫院模式,武漢市開建專門醫院,用於收治新型肺炎患者。院址位於武漢市四環外的蔡甸區武漢職工療養院旁。據《長江日報》報導,醫院將在2月3日前建成。
  • 記者探訪福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患收治核心區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引發社會高度關注 1月31日 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融媒體資訊中心記者 來到福州市定點集中救治醫院
  • 闢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源頭並非海鮮!
    專家認為來自野味可能性大  1月20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答記者問時表示,「在一定意義上從流行病學看,它(新型冠狀病毒)不單是集中在武漢,而且集中在兩個區,這兩個區大概佔了45%,這兩個區有一個特點,有一個比較大的所謂海鮮市場,實際上相當多的並不是海鮮,而是野味,野生動物。
  • 2019年中國肺炎患者的新型冠狀病毒
    通過對肺炎患者的樣本進行測序,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新的次冠狀病毒(β-迴旋病毒),命名為2019-nCoV,是第7種可以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研究包括以下內容:1.診斷病毒:收集武漢未知原因肺炎患者的樣本檢測,並和北京已知原因的肺炎患者的樣本做對比。通過聚合酶鏈反應(PCR)檢測病毒和細菌。
  • 從SARS傳播史看本次新型冠狀病毒
    2020年1月22日,武漢市得到消息,目前武漢市按照國家、省、市聯合制定的診療方案,集中患者、集中資源、集中專家、集中收治。3家定點醫院設置床位800張用於收治病人,其他直屬醫療機構為配合患者救治,將於近期騰出1200張床位用於患者救治。
  • 鍾南山:新型冠狀病毒不會像SARS持續那麼長時間
    疫情研判:還是局部大爆發問:從僅湖北武漢一地發現,截至目前30個省份報告感染確診病例,您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走勢如何判斷?它是一個多點局部爆發,還是一個大面積蔓延的態勢?鍾南山:截至28日,全國報告確診的病例4529例,在確診的病例裡,死亡病例106例,確診病例病死率是2.3%。病死率並不是特別高,但傳染性比較強。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識100問(之一)
    【編者按】 為科學指導公眾認識和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提高自我防範意識和健康水平,湖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科普(湖南)基地、湖南省預防醫學會健康教育與促進專業委員會聯合大眾衛生報,組織專家編寫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識100問》。
  • 精神藥物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中的使用建議
    DOI: 10.3760/cma.j.cn.113661-20200221-00045摘要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部分精神障礙患者感染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以及新冠肺炎患者在疾病的發展和治療中繼發嚴重的精神症狀,均影響了新冠肺炎的系統治療,因此需要積極治療新冠肺炎的同時維持或開始使用精神藥物進行治療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 (第三版)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  第三版為做好全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加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相關機構的組織協調,完善疫情信息監測報告,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控制疫情傳播,降低病死率,切實維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維護社會穩定,根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納入乙類法定傳染病甲類管理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臨床及影像學研究進展
    2020年1月20日,國家衛健委發布1號公告,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納入法定乙類傳染病,採取甲類管理措施。2020年1月30日(當地時間),WHO總幹事譚德賽在日內瓦宣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已經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 PHEIC)。2020年2月11日,WHO將新冠狀病毒肺炎命名為「COVID-19」。
  • 天津召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 開展八項防控...
    &nbsp&nbsp&nbsp&nbsp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快報&nbsp&nbsp&nbsp&nbsp天津北方網訊:23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我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通報了廣大市民關心的疫情情況
  • 早報:境內確診218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 鍾南山:存在人傳人現象
    【要聞】山東發現1例疑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1月20日,山東省青島市發現1名來自武漢的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目前該患者病情穩定,正在定點醫院隔離治療,密切接觸人員已實行醫學觀察。按照國家規定程序一旦確診,將及時向社會公布。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快速指南》出爐
    2019年12月底以來,湖北省武漢市及全國其他地區陸續出現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究竟有什麼症狀,如何檢測,如何確認,如何治療,怎樣做好個人防護,出院後需要注意什麼?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專家組迅速反應,根據包括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在內的武漢各大醫療機構診治的第一批患者的第一手資料,第一時間制定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快速指南》。
  • 8名肺炎患者病癒 系新型冠狀病毒引起
    據新華社消息,1月8日武漢8名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患者治癒出院。9日,病原檢測結果初步評估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徐建國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專家組認為,本次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病例的病原體初步判定為新型冠狀病毒。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發布
    國家衛健委表示,為進一步做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診斷和醫療救治工作,我們組織專家在對前期醫療救治工作進行分析、研判、總結的基礎上,對診療方案進行修訂,形成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各有關醫療機構要在醫療救治工作中積極發揮中醫藥作用,加強中西醫結合,完善中西醫聯合會診制度,促進醫療救治取得良好效果。以下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全文。
  • 解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
    2002年3月4日,時隔兩周,國家衛建委再次發布《關於印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的通知》,在對前期醫療救治工作進行分析、研判、總結的基礎上,對診療方案進行修訂,形成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
  • 第一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發生在哪 武漢首例新型肺炎時間
    第一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發生在哪?武漢首例新型肺炎時間2月26日消息  【武漢發布:最早的患者發病為去年12月8日否認去過華南海鮮市場】  2月26日,網友提問目前已知最早發病的患者情況如何?該患者具體什麼時候發病的?是否曾有過華南海鮮市場接觸史?
  • 圖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影像學表現
    截至 2 月 1 日 11 時,國內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 11821 例,其中死亡 259 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臨床與影像學表現雖具有一定特徵,但尚無大樣本或階段性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