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首張免疫細胞起源圖問世

2020-12-05 中國生物技術網

圖片來源:Science

近日,發表在《Science》上的一項研究中,來自英國Wellcome Sanger研究所、紐卡斯爾大學和比利時根特大學的研究人員首次繪製出人類胸腺組織全生命周圖譜,旨在了解它是如何發育和產生重要免疫細胞——T細胞的。該研究可能會帶來治療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新型免疫療法。

T細胞的英文名稱Thymus lymphocyte,意即是起源於胸腺的淋巴細胞。胸腺是T細胞發育和T細胞受體庫形成的關鍵器官。負責抵抗感染和疾病的T細胞離開胸腺後,會進入血液和身體其他部位進一步成熟。T細胞負責尋找並消滅入侵的細菌和病毒,還可以識別癌細胞並殺死它們。

這張人類胸腺圖譜揭示出新的細胞類型,並識別出告訴未成熟的免疫細胞如何發育成T細胞的信號。該圖譜還可以幫助科學家了解影響T細胞發育的疾病,如重症綜合性免疫缺陷(SCID),並為人類細胞圖譜計劃(繪製整個人體「Google Map」)提供了新的信息。

當胸腺發育出現問題時,會導致T細胞產生缺陷,進而導致嚴重的免疫缺陷,如SCID,使人體易受感染;或者,它可以影響T細胞調節,導致自身免疫性疾病,如1型糖尿病。雖然成熟的T細胞已經得到了充分研究,但對於人類胸腺和其中的T細胞發育研究人員尚未完全了解。

在該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從人類胸腺中分離出來的細胞在發育、兒童期和成年期進行了單細胞RNA測序。他們採集了15個胚胎和胎兒的胸腺樣本,橫跨受孕後7到17周的胸腺發育階段,以及9個來自兒童和成人個體的出生後的胸腺樣本。

圖片來源:Science

採用不同的分類方法來增加對代表性不足細胞群體的覆蓋。他們通過觀察每個細胞中基因活性來識別細胞、發現新細胞類型,並將這些基因用作標籤,將每個細胞映射到其所在胸腺中的確切位置。

圖片來源:Science

該研究第一作者、Wellcome Sanger研究所的Jongeun Park博士說:「我們用這第一張人類胸腺細胞圖譜來了解健康胸腺從發育到成年期所經歷的事情,以及它們如何為支持T細胞的形成提供理想的環境。這些開放的資源將讓全世界的研究人員可以了解免疫系統是如何發育以保護我們的身體。」

目前,臨床上已將治療性T細胞用於治療B細胞淋巴瘤和白血病,但是這些治療方法的一個主要缺點是產生了正確的T細胞亞型。

該研究通訊作者、Wellcome Sanger研究所高級臨床研究員Muzlifah Haniffa教授說:「有了這張胸腺細胞圖譜,我們就可以揭示出正在發育的胸腺細胞信號,並確定為了將早期免疫前體細胞轉化為特定T細胞需要開啟哪些基因。這真是令人興奮,因為在將來,這張圖譜可以用作設計體外T細胞的參考圖譜,使其具有準確的攻擊和殺死特定T細胞的特性,以達到定製化治療腫瘤的目的。」

該研究聯合通訊作者、比利時Ghent大學的Tom Taghon教授說:「現在,我們對健康組織中T細胞的形成有了非常詳細的了解。我們已經能在發育中的胸腺和肝臟中鑑定出類似的前體細胞群,並且我們相信這些前體細胞對於啟動胚胎T細胞發育以及建立具有完全能力的胸腺器官至關重要。這有助於我們將拼圖拼湊在一起,以更全面地了解免疫系統是如何發育的。」

胸腺是不尋常的器官,因為它在兒童時期最大且最活躍,在青春期後開始萎縮。胸腺被稱為「生命起搏器」,但到35歲時幾乎消失。了解胸腺如何發育然後萎縮可以揭示衰老的奧秘以及免疫系統在生命中的變化。

該研究聯合通訊作者、人類細胞圖譜組織委員會聯席主席、Wellcome Sanger研究所的Sarah Teichmann博士說:「這張胸腺圖譜是人體細胞圖譜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目的是繪製人體內的每一種細胞類型。它正在幫助我們了解人體內的發育路徑,以及與年齡相關免疫系統的衰退。這在細胞工程中具有實用意義,包括為再生醫學創造人造胸腺的可能性。」

參考文獻:

A cell atlas of human thymic development defines T cell repertoire formation

DOI: 10.1126/science.aay3224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02-immune-doors-cancer-immunotherapies.html

相關焦點

  • 微觀粒子研究領域碩果纍纍 首張黑洞照片問世震驚全球
    2019年,美國科學家在包括粒子物理在內的多個基礎物理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發現新五夸克粒子(pentaquarks)和首張黑洞照片問世是其中的翹楚。在粒子物理領域,如今要發現一種新粒子越來越困難。
  • 史上首張黑洞照片今將問世 照片"衝洗"耗時約兩年
    (原標題: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片今將問世 全球6城市同步發布)中新網客戶端北京4月10日電 全球多國科研人員合作的「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將於今日發布一項「開創性成果」,輿論普遍認為這將是人類有史以來獲得的第一張黑洞照片。
  • 一周科技隨我探|首張不同癌症人體轉移圖問世;孕婦胎盤中首次發現...
    科技前沿 首張不同癌症人體轉移圖問世 這是有史以來第一個關於不同癌症如何擴散的圖,為人類未來徹底戰勝癌症帶來了一線曙光,希望隨之會有各類靶向藥物問世,拯救癌症患者於水深火熱之中。
  • 史上首張黑洞照片問世!全球六地同時直播發布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崔天也 左甜 侯佳欣】如此前預告,北京時間4月10日21時許,全球六地(比利時布魯塞爾、智利聖地牙哥、中國上海和臺北、日本東京和美國華盛頓)同時召開全球新聞發布會,數百名科研人員參與合作的「事件視界望遠鏡(EHT)」項目發布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它長這樣!↓
  • 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片將問世 全球6城市同步發布
    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片將問世 全球6城市同步發布 原標題: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4月10日電 全球多國科研人員合作的「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將於今日發布一項「開創性成果」,輿論普遍認為這將是人類有史以來獲得的第一張黑洞照片。
  • 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將在全球六地同步發布
    中國科學院發布消息,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即將在全球六地同步發布。目前,這張直接由望遠鏡拍到的黑洞照片已進入最後的「衝洗」中,其問世已進入倒計時。專家稱,人類首張黑洞照片的問世,將對研究黑洞的物理等具有重要意義。
  • 吳青峰首張專輯《太空人》問世,單曲《太空》融化冰封的內心!
    8月6日,吳青峰的單曲《太空》數位發行,許多歌迷感嘆終於能聽到這首歌的正式版了。《太空》作為吳青峰首張專輯《太空人》的首發曲,為什麼會引發如此大的反響?2003年,吳青峰創作了這首歌。2006年,他把demo傳到個人平臺被很多人私下錄製傳播,有人還把這首歌冠以蘇打綠的名頭,所以很長一段時間一些人把這段demo當作蘇打綠的舊作。無論是蘇打綠還是吳青峰本人,都沒有在任何場合唱過這首歌。所以,當這首歌發行後才會引發歌迷們的共鳴,就連青峰自己也頗多感慨。
  • 中國科學院: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在最後「衝洗」中
    (圖片來源: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 中科院上海天文臺/供圖 攝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即將在全球六地同步發布的消息連日來備受關注。來自共同參與這一重大成果的中國科學院的最新消息說,首張黑洞照片目前還在最後「衝洗」中,其問世已進入倒計時。
  • 正在直播 | 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即將公布!中國科學家參與發現
    t=media/appmsg_edit&action=edit&type=10&appmsgid=503054825&token=369719658&lang=zh_CN  中國科學院發布消息,人類首張黑洞照片目前已進入最後「衝洗」中,其問世已進入倒計時。
  • 視覺中國創始人柴繼軍:人類首張黑洞照片版權歸屬歐洲南方天文臺
    IT之家4月11日消息 4月10日晚間,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問世,但有網友稱,視覺中國已經在國內拿下了這張黑洞圖片的版權,用作商業用途將被追究賠償。他們沒有權利、也不會去維護這張圖片的使用權。現據騰訊新聞報導,視覺中國創始人柴繼軍對此稱,「用此圖蹭個熱點用於公司廣告等商業目的有風險」。柴繼軍解釋,任何一張照片都有版權,取決於版權人希望這張照片如何使用。
  • 科學雜誌評出2019十大科學突破:首張黑洞照片居首
    人類歷史上首張黑洞照片問世首張黑洞圖片。圖片來源:美國《科學》雜誌為了一窺黑洞「真容」,科學家聯合遍布全球的8個射電天文臺,通過甚長基線幹涉測量技術,模擬出口徑和地球直徑相當的望遠鏡——事件視界望遠鏡。
  • 央視公布 2019 十大國內國際科技新聞:人類獲得首張黑洞照片
    2019十大國內科技新聞包括:嫦娥四號首次在月球背面發現月幔物質、長徵五號遙三火箭成功發射、5G商用牌照正式發放、屠呦呦團隊在「青蒿素抗藥性」等研究中獲新突破、中國科學家發現迄今為止質量最大的恆星級黑洞、首次解析非洲豬瘟病毒顆粒精細三維結構、首臺國產碳離子治療系統獲批註冊上市、世界首款異構融合類腦晶片問世、京張高鐵實現無人駕駛、「基因編輯嬰兒」案一審宣判
  • 首張黑洞照片歸屬視覺中國引熱議,引發多方怒懟,網友炸了
    4月10日晚間,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問世,人類首張黑洞照片終於揭開神秘面紗,這個振奮人心的消息一出,各路媒體和自媒體人和網友們當然要集體跟進了,這張照片也在網上瞬間刷屏近日,但有網友稱,視覺中國已經在國內拿下了這張黑洞圖片的版權,用作商業用途將被追究賠償。
  • 首張黑洞照片,標誌著「人類的巨大突破」
    First image of black hole marks 『huge breakthrough for humanity』首張黑洞圖片
  • 狂歡之後的深思——首張黑洞圖像沒有回答的三大問題
    圖片來源:美國趣味科學網站  4月10日,整個物理學界陷入一場集體狂歡中——位於全球各地的「事件視界望遠鏡」(EHT)拍攝的首張黑洞特寫照片終於面世,這張照片是黑洞存在的直接證據,拉開了黑洞天文學新時代的序幕。
  • 全球首張人類細胞圖譜將給我們帶來什麼驚喜?
    首個人類細胞圖譜的問世,將如何幫助我們理解人體細胞的生長規律?又將如何改善人們對癌症等疾病的理解、診斷和治療?人體細胞數位化人類細胞圖譜(Human Cell Atlas,簡稱HCA)是生命科學領域近年來興起的國際大科學計劃,被認為堪比「人類基因組計劃」。
  • 《科學》雜誌評出2019年十大科學突破,首張黑洞照片居首
    人類歷史上首張黑洞照片問世為了一窺黑洞「真容」,科學家聯合遍布全球的8個射電天文臺,通過甚長基線幹涉測量技術,模擬出口徑和地球直徑相當的望遠鏡——事件視界望遠鏡。這一望遠鏡拍攝下的首張黑洞照片,使人類第一次看見了位於星系中心的引力怪獸。
  • 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片今晚發布,「事件視界望遠鏡」是什麼?
    目前,這張直接由望遠鏡拍到的黑洞照片已進入最後的「衝洗」階段,距離問世已進入倒計時。專家稱,人類首張黑洞照片的問世,將對研究黑洞具有重要意義。「事件視界望遠鏡」是什麼?「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是由全球200多位科研人員共同達成的重大國際合作計劃,他們利用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射電望遠鏡,組成一臺巨大的虛擬望遠鏡,其口徑相當於地球直徑。
  • 我首臺超高精度光矢量分析儀問世
    我首臺超高精度光矢量分析儀問世 可在幾百米光纖中測出0.1毫米誤差 2016-12-20 科技日報 張曄 周新華 語音播報   可在幾百米的光纖中測出小至0.1毫米的誤差,較國外壟斷產品,測量解析度提高了1600倍,相位精度提高了10倍……記者12月19日從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獲悉,該校研發的我國首臺超高精度光矢量分析儀問世
  • 首張人腦超清三維圖譜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