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丹和中國接壤,中不邊界長約600公裡。但是,不丹國與中國沒有建交,這是為什麼呢?
不丹國位於中國和印度之間喜馬拉雅山脈東段南坡,國土面積3.84萬平方千米,人口78萬多。不丹自8世紀即為吐蕃一個部落,元朝統一西藏後,受宣政院管轄,直到清朝時才獨立出去,深受藏族文化的影響。
不少人將不丹當做「世外桃源」,平時大家也想不到它。這裡自然風景優美,環境幽靜,平時生活也挺落後。他們的交通工具是犛牛、騾等動物,但是在世界人民看來,不丹的人群最為幸福,還有人將其用「香格裡拉」來比喻。
那麼,不丹國為啥不與中國建交呢?其實也是很有苦衷的。不丹獨立後,成為英屬印度的殖民地。1910年1月,英國同不丹籤訂《普那卡條約》,規定不丹對外關係接受英「指導」。印度獨立後於1949年8月同不丹籤訂《永久和平與友好條約》,規定不丹對外關係接受印度「指導」。1961年後,不丹國王多次公開表示要保持自己的主權和獨立。不過,不丹還是要受到印度的控制。
不丹在這麼多年的發展中,確實對印度有所依靠,印度曾數次給其提供援助支持,比如進行了水電站的建設等等。所以在選舉中,印度一旦停止補貼援助的話,不丹的成本會大幅度提高,所以外界也將其選舉認定為「綁架不丹大選」。
不過,不丹和中國雖然沒有建交,但是一直保持著親密合作。
1971年,不丹投票贊成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1974年,不丹邀請中國駐印度使館臨時代辦馬牧鳴出席吉格梅·辛格·旺楚克國王陛下的加冕典禮。自1979年起,兩國領導人每年均互致國慶賀電。 1995年起,不丹頂住西方壓力,連續5年支持我在聯合國人權會上挫敗反華提案。2004年的聯合國人權會上,不丹也繼續對我予以堅定支持。
在臺灣問題上,不丹支持我立場,反對在高雄舉辦2002年亞運會;在2000年第55屆聯大,不丹作為副主席,支持中國打掉了所謂「臺灣參與聯合國」提案。2004年,不丹支持第57屆世衛大會拒絕將所謂的「臺灣作為觀察員出席第57屆世衛大會」的提案列入本屆大會。【參考資料:《不丹於華夏的血脈關係 》、《不丹國家概況》】(作者:每日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