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兩個大國為何無法與不丹建交?究其原因是外患

2020-12-05 騰訊網

不丹是孤懸在喜馬拉雅山上的一朵謎雲, 如果說世間還有一塊真正的''人間淨土'',一個超然於物慾之上的''

香格裡拉''

,那一定就是不丹!

不丹王國就是我們常說的不丹,這個國度一度被我認作是冰雪奇緣的靈感起源,它悄無聲息地落在中國和印度之間喜馬拉雅山脈東段南坡上。

或許是方便統治,這片土地並沒有那麼遼闊,

總面積也僅僅只有38394平方公裡,

大概只有我國浙江省的36%,山脈和獨特的地理位置將它分割出了4個地區。

在這片雪域的高原上,藏傳佛教作為國教滌蕩著每個人的心靈。

不丹是一個神奇的國度,

它在當地的語言中叫''竺域'',

意為雷龍之地。作為世界上最年輕的君主立憲制國家,不丹卻擁有一段坎坷的悠遠歷史。

不丹的獨特

不難看出,即便不丹只是一個從各種意義上都是絕對的小國,它的完整與和平同樣也是來之不易。

或許是由於三面環山的天然封閉地理,或許是受藏傳佛教的朝拜禮儀影響,不丹成為了這個世界上非常獨特的存在——

不追求GPA,追求幸福指數

。21世紀是一個充滿了機遇和挑戰的時間段,世界金融圈以及貿易場中硝煙瀰漫,不丹卻是以其獨特的和平在這個社會裡脫穎而出。

不丹的種種政策似乎都在讓這個國家和經濟進步脫鉤,熟識貿易的人都了解,石油、菸草都是暴利行業。

在我國這兩樣是由國有企業壟斷的存在,

而不丹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全國禁菸的國家

,不售賣菸草,公共場合不準抽菸,否則會受到重罰。

如果菸草是傳統暴利產業不丹政府可能做不到分一杯羹,那麼現代人賴以生存的信息必然是政府可以牟利的部分。

在這一點上不丹同樣叛逆,

它是世界上最後一個開放網絡和電視的國家

,目前手機普及率為30%,網絡普及率為5%。

或許習慣了信息化社會的各位難以想像在這樣的國家是如何生存,但在從未與信息化的不丹王國中,不丹人民顯然習以為常。或許在他們眼中,過度發達的網絡世界帶來的爆炸信息流反而會給他們帶來難以承受的壓抑。

排除了這些發展中國家勢必會涉足的發達行業,不丹想要發展經濟便只能將目光放在第三經濟體上,

不丹顯然在經濟發展這條路上往反方向走得義無反顧。

為了生態不遭破壞,全年限制接待國外遊客不超7500位,平均每天不到26人,甚至不丹僅有一個機場,五條航線,並無鐵路可通達。

筆者實在忍俊不禁,從未見過這種繞開了所有經濟發展點的國家。但恰恰是這樣的不丹,

每一年的幸福指數都位列世界前列

,不丹王國內的人民都非常知足常樂。

即便會有在外求學工作的不丹人民,他們最後也會選擇回到不丹,回到故土,他們顯然習慣了這個與世隔絕的樂土。

不與中國建交

如果說不丹在經濟發展這條道路上特立獨行,那麼它在外交方面的選擇就更讓人感到詫異。

或許是常年封閉,或許是早年的被侵略經歷不符合藏傳佛教的教義,不丹顯然成了世界的禁區。

20世紀60年代才修了通往外部的公路,

70年代才開始開放邊境

。即便到現在,不丹也僅僅與52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

然而在這52個國家中,聯合國五個常任理事國都未曾有之過外交關係。弱國無外交,這是在戰爭時代的外交準則,在嚮往和平發展地現在,即便是國力沒那麼強盛的國家也可以在外交中獲得一定主動權,

然而不丹卻無法做到,究其原因是外患。

不丹於1949年8月與印度籤訂《永久和平與友好條約》,該條約規定不丹對外關係接受印度''指導''。

所謂指導是何用意顯然不言而喻,此外,不丹地軍事費用以及設備大部分由印度提供,因此它在外交上的話語權更少,印度從而把控了不丹的外交。

與國內經濟面臨的困境截然不同,

不丹在經濟上無所追求

,但它的政府顯然是想與更多國家建設好外交關係。

中美兩個大國都無法與之建交,背後除了地域封閉,印度的橫加阻撓也是不容忽視的原因。

不丹與印度籤訂這類條約的原因不甚明朗,但顯然它想要在軍事外交等國家政策中獲得絕對主動權。

印度的封閉枷鎖是它必須要打破的第一步

,而為了達到這種目的,

國內經濟的發展顯然也是重點。

不丹政府想來比我們更明白利害關係,因此近年飽受非議的旅遊最低消費金額政策也就有了出處,每日最低220美元的消費。

對基礎設施和地理位置等多方面都不佔據先天優勢的不丹而言,旅遊經濟是最能快速拉動經濟的選擇,但保護生態勢必不能允許大批量人員湧入,所以提高個體消費水平便成了著墨點。

不丹的五世國王

或許是西藏的佛學會帶給人平和,或許是相對封閉的環境更容易孕育出驚心動魄的美麗,不丹的五世國王便是一位令人驚豔的國王。

身高1.8m,濃眉大眼,

承襲自父親的良好基因使得他成為了最年輕英俊的國王。

''一回頭,佛便是你'',這是倉央嘉措坐在高位上的無奈,但這樣美好的感情卻在這個深受藏傳佛教影響的國度上再度開花。

當這位年輕的國王在17歲同意和父親一起去參加那場家庭聚會起,命運的齒輪便開始不停歇的轉動。

家庭聚會乏善可陳,

更顯得那年剛剛7歲的吉增·配瑪靈動秀美,

愛有點石成金的魔力,能讓人忘記所有約束。

17歲的凱薩爾拉住了將要離開的姑娘的手,下跪說了一段特殊的誓詞。吉增那個時候大約從未想過,這個意料之外的表白延續了13年。

''比起與一千個人相愛,更浪漫的是,與一個人相愛一千次'',或許在別人眼中這段感情來的莫名,但年輕的五世國王在30歲成婚前便公開表示他不會追求一夫多妻的傳統,得一心愛人,足矣。

凱薩爾用深情告訴了他的所有國民,

一眼萬年、相見便是一生的愛是真實存在的,是所有人生活中都可以期待的部分。

不丹是上天修葺世界時內心的善與平和,它就那麼存在著,這個國度,充斥著冰雪消融的乾淨,也充滿了宗教信仰下的浪漫。

文/林伯南

相關焦點

  • 不丹和中國接壤,為啥沒有建交?
    不丹和中國接壤,中不邊界長約600公裡。但是,不丹國與中國沒有建交,這是為什麼呢?不少人將不丹當做「世外桃源」,平時大家也想不到它。這裡自然風景優美,環境幽靜,平時生活也挺落後。他們的交通工具是犛牛、騾等動物,但是在世界人民看來,不丹的人群最為幸福,還有人將其用「香格裡拉」來比喻。
  • 唯一未和中國建交的鄰國,聯合國五常都不搭理,去旅遊還強制消費
    作為一個古老的東方大國,中國的實力大家有目共睹,在唐朝時期國力強盛就已經開始接受萬國朝賀,元朝時期又將中國版圖擴展到歷史最大,周邊很多國家對我國俯首稱臣,即便是後來清朝末年中國經歷了一段喪權辱國的歷史,軍事力量落後,但是就經濟實力來說,依舊是名列世界前茅。
  • 中國封建朝代的滅亡原因就兩個:外患與內亂
    中國古代的封建王朝,其處於末世衰亡的原因主要就有兩種。一個是外患,一個是內亂。當然,很多朝代的滅亡有時候是外患和內亂同時而至,但細究起來還是外患或者內亂必有其一佔主要原因。朝代中主要因為外患滅亡的比較少,主要有:北宋和南宋,清朝。
  • 該國曾是清朝的附屬國,國旗是龍,為何至今不與中國建交?
    另外,不丹位於喜馬拉雅山脈,其地理位置雖然不利於交通運輸業的發展,但是它的環境是十分優美的。由於不丹的閉關鎖國,那裡的旅遊業並沒有發展起來。從另一方面來說,正是因為不丹如此「另類」的做法才使得其國家可以保持優美的環境。因為閉關鎖國,不丹的經濟發展十分落後,時常需要其他國家的經濟援助。
  • 亞洲唯一未與中國建交的國家,曾屬中國領土,卻渴望和中國做朋友
    目前與中國沒有建交的國家,一般是因為臺灣問題,比如薩爾瓦多、海地這些小國家,但這個國家卻是唯一不是因為臺灣問題未與中國建交的國家:不丹。不丹自古便與中國有著緊密的聯繫,在元朝時期甚至歸屬中國管轄,是屬於中國的領土。在其它朝代也是中國的附屬國,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然而直到今天,不丹這個鄰國也未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
  • 亞洲最幸福的國家,曾是我國的一部分,至今未跟聯合國五常建交
    不丹,是位於喜馬拉雅山脈東南坡的一個內陸小國,面積僅為3.8萬平方千米,和我國寶島差不多,人口僅為78萬。不丹是一個經濟欠發達的地區,人均GDP在3000美元左右,算不上富裕,卻被評為全世界幸福指數最高的國家之一,位於亞洲榜首。不過,不丹是唯一一個尚未與我國建交的鄰國。
  • 亞洲「最窮」的國家,國民幸福感卻爆滿,至今未與中國建交
    但是在亞洲卻有一個國家未與中國建交,而且這個國家的首都距離中國不到50公裡。這個國家就是不丹王國,簡稱「不丹」,位於中國和印度之間喜馬拉雅山脈東段南坡的一個內陸國,首都廷布,國土面積只有3.8394萬平方千米,國家的國教是藏傳佛教。對於我們而言,不丹就是一個彈丸小國,這個國家的面積還沒有安徽省的四分之一大,為什麼會不與中國建交呢?
  • 太平洋兩岸有足夠空間容納中美兩個大國
    40年前,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和尼克森總統、基辛格博士等中美兩國老一輩領導人打破堅冰,用跨越太平洋的握手開啟了中美關係的歷史進程。  作為龍年中國外交的開年大戲,習近平訪美如何為中美關係開局定調?早春二月的跨洋之行,又能否為兩國關係注入新生機?
  • 一直支持中國,亞洲唯一沒有與中國建交的國家,曾是我國的藩屬國
    近年來,隨著我國旅遊業的不斷發展,吸引了許多外國遊客來我國旅遊,我國是旅遊大國,旅遊資源特別豐富,中國的經濟發展也引起了許多外國人的關注,許多外國遊客想來看看中國的發展,並被中國菜和美麗的風景所吸引,一直支持中國,亞洲唯一沒有與中國建交的國家,曾是我國的藩屬國。
  • 亞洲唯一沒跟中國建交的國家,面積比海南島還小,曾是中國版圖
    不過人無完人,中國也無法做到面面俱到,在亞洲地區仍然有一個國家至今都未跟中國建交,也是亞洲唯一一個沒有跟中國建立外交的國家。該國總人口還沒有80萬,國土面積比海南島還小。相信很多人都猜出來了,這個國家就是不丹。很多人稱這裡為世外桃源,這裡山脈眾多,環境優美,境內除了喜馬拉雅山脈主脈外,還有不少支脈。
  • 亞洲戰略位置最好的大國,為何卻註定無法崛起呢?原因主要是三點
    【歷史】從世界歷史來看,世界能夠崛起的大國,其實基本上都有一個很好的戰略區位,這是發展的基礎。最典型我國之所以古代一直強大,其實也跟我國位於亞洲東部的戰略區位有關,因為老祖宗佔據了東亞地區最好的一塊大陸,使得我國的發展,那是又了很好的基礎。除此之外,俄羅斯,美國等都是如此。
  • 為什麼中美兩個大國,都不擅長世界第一大體育運動呢?
    最近關於中美關係的話題非常火熱,很多網友也十分喜歡拿兩個藍星的兩個頂級強國,在各個方面上去進行比較,而我作為一個職業體育編輯,自然也會從體育的角度來深入討論,那麼本篇文章就來說一說為什麼足球作為世界第一大運動,中美兩個大國卻都不是很擅長呢。
  • 中美不惑之年:「相向而行 和而不同」
    這次訪問恰在中美重新打開外交大門40周年之際,又正值21世紀第二個十年伊始,在中美建交「四十不惑」之際,胡錦濤主席此次訪美之旅,如何將全面合作的中美關係推向前進?為新世紀第二個十年乃至更長遠的未來指明什麼方向?如何看待中美雙邊關係在世界格局中的定位和作用?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中美之間是否真的知己知彼,已達「不惑」境界,以共同積極推進國際關係和世界格局的演進?
  • 閻學通:亞太已形成中美兩極格局
    【訪談動機】作為國內知名的國際戰略問題研究學者,閻學通的每一次發言,幾乎都能掀起學術界的一場爭論——從早前倡導的放棄不結盟政策、放棄韜光養晦……到如今公開表示,對中美構建新型大國關係有疑慮。    1月中旬,他在中國記協舉行的新聞茶座上表示,兩年來,中美並未構建起新型大國關係,究其原因在於,美國仍認為中國不能和美國平起平坐。
  • 不丹國王攜全家訪印度,莫迪設宴款待並贈足球和象棋
    印度外交部網站10月30日發布的文告稱,不丹國王此訪為兩國提供了一個契機,回顧雙邊合作的所有領域,包括在2018年兩國建交50周年之際展開適宜的慶祝活動,以及增進友誼和合作的特殊雙邊關係。臨行前,不丹國王在社交媒體平臺臉書上的官方帳號發文寫道,印度和不丹享有獨特的友誼關係,其特徵為雙方有著深厚的理解和彼此互信。
  • 48個亞洲國家,唯獨這個國家沒和中國建交,竟還是中國「鄰居」
    新中國成立之後就有許多國家和中國建立友好關係,如今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都和中國建交,然而非洲卻有這麼一個國家,不丹,卻沒有和中國建交。不丹成為了48個亞洲國家中,唯獨沒和中國建交的國家。不丹是中國「鄰居」,位於中國和印度之間,竟和兩國都沒有建交。
  • 《大國衝突的邏輯:中美之間如何避免戰爭》丨撬動歷史
    不理解這個事實就無法研究歷史。過去的人們無法看到未來,後見之明所看到的事情是當時的人們所看不到的。有些事情常常看起來是如此顯而易見,以至於我們不得不質疑當時的人們為何就看不出來。劉易斯·卡羅爾(Lewis Carroll)是在告訴我們,超前思維有助於克服後見之明的偏見。我們以為我們比祖先知道得多。我們利用歷史的優勢(透過愛麗絲的鏡子)看待事件。
  • 新加坡為何是東南亞最後一個與中國建交的國家
    新加坡從馬來西亞分離出去的原因之一,就是馬華種族之間矛盾突出。而在新加坡周邊的其他國家,印度尼西亞蘇加諾政府把印尼公民分為原住民和非原住民,頒布了一系列維護原住民經濟、政治利益的法令,將華人的產業和華人善於從事的零售業重新掌握到政府手中。1965年「九三〇」事件後,以蘇哈託為首的軍人集團大規模迫害華僑,監禁和殺害了數以萬計的華僑,反華排華浪潮高漲。菲律賓則嚴厲限制華僑入籍和中國移民入境。
  • 中美建交後,為何錢學森沒有再去美國?一個要求美國始終不答應
    而他本身就對物理有著天賦,再加上刻苦,很快就脫穎而出,美國對於人才的看法是不同的,此時的錢學森已經被導師認可,並且在其畢業後引薦他到了麻省理工當教授,也是當時最年輕的教授了。而1979年中美開始建交,兩國的人才交流越發地頻繁,但是不論這時候美國再怎麼邀請錢學森,他都沒有去過一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