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丹是孤懸在喜馬拉雅山上的一朵謎雲, 如果說世間還有一塊真正的''人間淨土'',一個超然於物慾之上的''
香格裡拉''
,那一定就是不丹!
不丹王國就是我們常說的不丹,這個國度一度被我認作是冰雪奇緣的靈感起源,它悄無聲息地落在中國和印度之間喜馬拉雅山脈東段南坡上。
或許是方便統治,這片土地並沒有那麼遼闊,
總面積也僅僅只有38394平方公裡,
大概只有我國浙江省的36%,山脈和獨特的地理位置將它分割出了4個地區。
在這片雪域的高原上,藏傳佛教作為國教滌蕩著每個人的心靈。
不丹是一個神奇的國度,
它在當地的語言中叫''竺域'',
意為雷龍之地。作為世界上最年輕的君主立憲制國家,不丹卻擁有一段坎坷的悠遠歷史。
不丹的獨特
不難看出,即便不丹只是一個從各種意義上都是絕對的小國,它的完整與和平同樣也是來之不易。
或許是由於三面環山的天然封閉地理,或許是受藏傳佛教的朝拜禮儀影響,不丹成為了這個世界上非常獨特的存在——
不追求GPA,追求幸福指數
。21世紀是一個充滿了機遇和挑戰的時間段,世界金融圈以及貿易場中硝煙瀰漫,不丹卻是以其獨特的和平在這個社會裡脫穎而出。
不丹的種種政策似乎都在讓這個國家和經濟進步脫鉤,熟識貿易的人都了解,石油、菸草都是暴利行業。
在我國這兩樣是由國有企業壟斷的存在,
而不丹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全國禁菸的國家
,不售賣菸草,公共場合不準抽菸,否則會受到重罰。
如果菸草是傳統暴利產業不丹政府可能做不到分一杯羹,那麼現代人賴以生存的信息必然是政府可以牟利的部分。
在這一點上不丹同樣叛逆,
它是世界上最後一個開放網絡和電視的國家
,目前手機普及率為30%,網絡普及率為5%。
或許習慣了信息化社會的各位難以想像在這樣的國家是如何生存,但在從未與信息化的不丹王國中,不丹人民顯然習以為常。或許在他們眼中,過度發達的網絡世界帶來的爆炸信息流反而會給他們帶來難以承受的壓抑。
排除了這些發展中國家勢必會涉足的發達行業,不丹想要發展經濟便只能將目光放在第三經濟體上,
不丹顯然在經濟發展這條路上往反方向走得義無反顧。
為了生態不遭破壞,全年限制接待國外遊客不超7500位,平均每天不到26人,甚至不丹僅有一個機場,五條航線,並無鐵路可通達。
筆者實在忍俊不禁,從未見過這種繞開了所有經濟發展點的國家。但恰恰是這樣的不丹,
每一年的幸福指數都位列世界前列
,不丹王國內的人民都非常知足常樂。
即便會有在外求學工作的不丹人民,他們最後也會選擇回到不丹,回到故土,他們顯然習慣了這個與世隔絕的樂土。
不與中國建交
如果說不丹在經濟發展這條道路上特立獨行,那麼它在外交方面的選擇就更讓人感到詫異。
或許是常年封閉,或許是早年的被侵略經歷不符合藏傳佛教的教義,不丹顯然成了世界的禁區。
20世紀60年代才修了通往外部的公路,
70年代才開始開放邊境
。即便到現在,不丹也僅僅與52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
然而在這52個國家中,聯合國五個常任理事國都未曾有之過外交關係。弱國無外交,這是在戰爭時代的外交準則,在嚮往和平發展地現在,即便是國力沒那麼強盛的國家也可以在外交中獲得一定主動權,
然而不丹卻無法做到,究其原因是外患。
不丹於1949年8月與印度籤訂《永久和平與友好條約》,該條約規定不丹對外關係接受印度''指導''。
所謂指導是何用意顯然不言而喻,此外,不丹地軍事費用以及設備大部分由印度提供,因此它在外交上的話語權更少,印度從而把控了不丹的外交。
與國內經濟面臨的困境截然不同,
不丹在經濟上無所追求
,但它的政府顯然是想與更多國家建設好外交關係。
中美兩個大國都無法與之建交,背後除了地域封閉,印度的橫加阻撓也是不容忽視的原因。
不丹與印度籤訂這類條約的原因不甚明朗,但顯然它想要在軍事外交等國家政策中獲得絕對主動權。
印度的封閉枷鎖是它必須要打破的第一步
,而為了達到這種目的,
國內經濟的發展顯然也是重點。
不丹政府想來比我們更明白利害關係,因此近年飽受非議的旅遊最低消費金額政策也就有了出處,每日最低220美元的消費。
對基礎設施和地理位置等多方面都不佔據先天優勢的不丹而言,旅遊經濟是最能快速拉動經濟的選擇,但保護生態勢必不能允許大批量人員湧入,所以提高個體消費水平便成了著墨點。
不丹的五世國王
或許是西藏的佛學會帶給人平和,或許是相對封閉的環境更容易孕育出驚心動魄的美麗,不丹的五世國王便是一位令人驚豔的國王。
身高1.8m,濃眉大眼,
承襲自父親的良好基因使得他成為了最年輕英俊的國王。
''一回頭,佛便是你'',這是倉央嘉措坐在高位上的無奈,但這樣美好的感情卻在這個深受藏傳佛教影響的國度上再度開花。
當這位年輕的國王在17歲同意和父親一起去參加那場家庭聚會起,命運的齒輪便開始不停歇的轉動。
家庭聚會乏善可陳,
更顯得那年剛剛7歲的吉增·配瑪靈動秀美,
愛有點石成金的魔力,能讓人忘記所有約束。
17歲的凱薩爾拉住了將要離開的姑娘的手,下跪說了一段特殊的誓詞。吉增那個時候大約從未想過,這個意料之外的表白延續了13年。
''比起與一千個人相愛,更浪漫的是,與一個人相愛一千次'',或許在別人眼中這段感情來的莫名,但年輕的五世國王在30歲成婚前便公開表示他不會追求一夫多妻的傳統,得一心愛人,足矣。
凱薩爾用深情告訴了他的所有國民,
一眼萬年、相見便是一生的愛是真實存在的,是所有人生活中都可以期待的部分。
不丹是上天修葺世界時內心的善與平和,它就那麼存在著,這個國度,充斥著冰雪消融的乾淨,也充滿了宗教信仰下的浪漫。
文/林伯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