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我國的「水稻之父」頒獎典禮再次刷屏,我們可以看到袁隆平先生是不願意接受採訪的,就像多年以來,他出現在公共場合很少,根本不看重這些名氣。然而在聽到有一個小學生想見一見書上科學家的時候,袁隆平先生立馬決定實現他的這個願望,當孩子們到達之前,袁先生已經提前站了起來做好了「迎接」的準備,可見他一點架子也沒有。像他這樣的科學家,我國還有很多,他們為了祖國做出了不少貢獻,卻依然默默無聞。
除了袁隆平老師還有一位就是錢學森,他是愛國人才的榜樣之一,當年曆經千辛萬苦才回到祖國,為我國兩彈一星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那個年代的中國,科技發展異常地落後,美國作為世界學術的交流中心,也是各國科學家比較嚮往的地方。錢學森是我國最早的留學生的一批,他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學到最先進的技術回來報效祖國。
但是當時的求學之路是多麼艱難,特別是對於亞裔來說,在美國一直受到歧視,但是錢學森卻不在乎,他來學的是技術,不是來交朋友的,別人看不起他,正好圖個清靜,一有空就進入圖書館進行學習。而他本身就對物理有著天賦,再加上刻苦,很快就脫穎而出,美國對於人才的看法是不同的,此時的錢學森已經被導師認可,並且在其畢業後引薦他到了麻省理工當教授,也是當時最年輕的教授了。
很快,錢學森就在美國學術界聲名遠播,成為了軍方重點關注的物理學家之一,此時多個研究機構,甚至是政界都拋來了橄欖枝,並開出優厚的條件,希望能讓錢學森就職,但是他都是淡然處之,因為錢學森知道,這裡不是他的故鄉,早晚有一天他會回去的。在一邊學習一邊講課的日子裡,錢學森得到了一個消息,那就是新中國終於成立了,他此時毅然決定要回到祖國,為國家奉獻一生。
開始美國認為他只是說說,不少華人都是如此,嘴上喊著愛國,實際上沒有行動,但錢學森這麼想的也是這麼行動了。而美國人腦子裡都是利益為先,認為世界上不論哪個國家都應該如此,錢學森不留下來,只是因為籌碼不夠,因此不斷地給他增加待遇,可惜在得到堅決的答覆後,美國慌了。當時的錢學森是專注於飛機動力的研究,對於美國軍事發展至關重要,因此決不能放他離開。
當時的錢學森已經收拾好了行李,把這些年在美國進行的研究,統統記錄下來,準備帶回祖國,然而當他和妻子路經海關的時候,卻被莫須有的罪名給扣留,不僅筆記沒收了,甚至還導致和妻子分隔兩地。此後雖然麻省理工通過人脈把錢學森撈了出來,但是他只能在家中不得出門,顯然是被軟禁了。而美國也對外放出謠言,錢學森並不想回國,只想留在美國安心地進行學術研究。
後來錢學森終於等到了一個機會,那就是看到了自己父親的朋友成為了人大常委委員長,他感覺時機到了,秘密地寫了一封信寄了過去,此時祖國才知道錢學森是被扣押了,因此決定不惜代價把他接送回國。而之後經歷了千辛萬苦,錢學森終於回到了國內,並在兩彈一星方面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而1979年中美開始建交,兩國的人才交流越發地頻繁,但是不論這時候美國再怎麼邀請錢學森,他都沒有去過一回了。
很多人納悶,為何錢學森不去呢,是不是怕再次被美國扣押?其實這是一方面原因,主要是當年美國軟禁錢學森,在他頭上扣下了太多的「罪名」,這些罪名錢學森是一個不認的,他認為想要他去交流,那麼必須把這些罪名取消掉,然而美國可能答應嗎,為了國家的顏面也不可能,自然錢學森也就貫徹了他的這個諾言,一日不取消罪名一日不去美國。
相對於那些喜歡發光發熱的科學家,我國很多都選擇默默無聞,其實不少留學生,在看到美國的繁華後就被深深地吸引了。當年還有幾批留學生,如鄧稼先、林樺等人,但是他們對未來的選擇卻是恰好相反,有的選擇了回國貢獻,有的選擇留在美國豐富自己,林樺就是典型的例子,他為美國研發了民兵飛彈,而這種飛彈如今卻對準了祖國,不得不說選擇成就不同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