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建交後,為何錢學森沒有再去美國?一個要求美國始終不答應

2020-11-13 穿越古今情


前段時間我國的「水稻之父」頒獎典禮再次刷屏,我們可以看到袁隆平先生是不願意接受採訪的,就像多年以來,他出現在公共場合很少,根本不看重這些名氣。然而在聽到有一個小學生想見一見書上科學家的時候,袁隆平先生立馬決定實現他的這個願望,當孩子們到達之前,袁先生已經提前站了起來做好了「迎接」的準備,可見他一點架子也沒有。像他這樣的科學家,我國還有很多,他們為了祖國做出了不少貢獻,卻依然默默無聞。


除了袁隆平老師還有一位就是錢學森,他是愛國人才的榜樣之一,當年曆經千辛萬苦才回到祖國,為我國兩彈一星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那個年代的中國,科技發展異常地落後,美國作為世界學術的交流中心,也是各國科學家比較嚮往的地方。錢學森是我國最早的留學生的一批,他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學到最先進的技術回來報效祖國。

但是當時的求學之路是多麼艱難,特別是對於亞裔來說,在美國一直受到歧視,但是錢學森卻不在乎,他來學的是技術,不是來交朋友的,別人看不起他,正好圖個清靜,一有空就進入圖書館進行學習。而他本身就對物理有著天賦,再加上刻苦,很快就脫穎而出,美國對於人才的看法是不同的,此時的錢學森已經被導師認可,並且在其畢業後引薦他到了麻省理工當教授,也是當時最年輕的教授了。


很快,錢學森就在美國學術界聲名遠播,成為了軍方重點關注的物理學家之一,此時多個研究機構,甚至是政界都拋來了橄欖枝,並開出優厚的條件,希望能讓錢學森就職,但是他都是淡然處之,因為錢學森知道,這裡不是他的故鄉,早晚有一天他會回去的。在一邊學習一邊講課的日子裡,錢學森得到了一個消息,那就是新中國終於成立了,他此時毅然決定要回到祖國,為國家奉獻一生。


開始美國認為他只是說說,不少華人都是如此,嘴上喊著愛國,實際上沒有行動,但錢學森這麼想的也是這麼行動了。而美國人腦子裡都是利益為先,認為世界上不論哪個國家都應該如此,錢學森不留下來,只是因為籌碼不夠,因此不斷地給他增加待遇,可惜在得到堅決的答覆後,美國慌了。當時的錢學森是專注於飛機動力的研究,對於美國軍事發展至關重要,因此決不能放他離開。


當時的錢學森已經收拾好了行李,把這些年在美國進行的研究,統統記錄下來,準備帶回祖國,然而當他和妻子路經海關的時候,卻被莫須有的罪名給扣留,不僅筆記沒收了,甚至還導致和妻子分隔兩地。此後雖然麻省理工通過人脈把錢學森撈了出來,但是他只能在家中不得出門,顯然是被軟禁了。而美國也對外放出謠言,錢學森並不想回國,只想留在美國安心地進行學術研究。


後來錢學森終於等到了一個機會,那就是看到了自己父親的朋友成為了人大常委委員長,他感覺時機到了,秘密地寫了一封信寄了過去,此時祖國才知道錢學森是被扣押了,因此決定不惜代價把他接送回國。而之後經歷了千辛萬苦,錢學森終於回到了國內,並在兩彈一星方面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而1979年中美開始建交,兩國的人才交流越發地頻繁,但是不論這時候美國再怎麼邀請錢學森,他都沒有去過一回了。


很多人納悶,為何錢學森不去呢,是不是怕再次被美國扣押?其實這是一方面原因,主要是當年美國軟禁錢學森,在他頭上扣下了太多的「罪名」,這些罪名錢學森是一個不認的,他認為想要他去交流,那麼必須把這些罪名取消掉,然而美國可能答應嗎,為了國家的顏面也不可能,自然錢學森也就貫徹了他的這個諾言,一日不取消罪名一日不去美國。


相對於那些喜歡發光發熱的科學家,我國很多都選擇默默無聞,其實不少留學生,在看到美國的繁華後就被深深地吸引了。當年還有幾批留學生,如鄧稼先、林樺等人,但是他們對未來的選擇卻是恰好相反,有的選擇了回國貢獻,有的選擇留在美國豐富自己,林樺就是典型的例子,他為美國研發了民兵飛彈,而這種飛彈如今卻對準了祖國,不得不說選擇成就不同的未來。

相關焦點

  • 錢學森回國後,為何沒再去過美國?美國多次邀請,都被錢學森回絕
    其實除了袁隆平,還有一位科學家為中國的發展做出極大的貢獻,他就是錢學森,他經歷千難萬險才好不容易回國,為我國的「兩彈一星」事業做出畢生貢獻,在中美建交的前後,美國多次邀請錢學森去美國做科研交流,但他都拒絕了,再也沒有去過美國,這是為什麼呢?
  • 錢學森親侄子,拿下諾獎後公開表示:我是美國人,與中國沒有關係
    錢學森   但他卻在獲獎的第二年,發表獲獎感言時說:我在美國出生、成長,不太會說中文,我是美國科學家,這一點很確定,我不是中國科學家。,經常得到錢學森家的接濟,兩人才在一起生活,去留學。錢學森回國之前,兩家的聯繫很是密切,直到中美關係破裂後,他們兩家的交往中斷了十年。
  • 12年前,錢學森侄子拿下諾獎後,為何當眾強調自己是美國科學家
    錢學森出國留學後,錢學榘也在叔叔的鼓勵下前往美國,因為叔叔告訴他:「要為國家做貢獻,你應該也要去留學。」就這樣,錢學榘也進了麻省理工,與錢學森同校同系。拿到博士學位的錢學榘一直在美國進行航空研究,他發明多項專利,獲波音公司青睞。1949年,錢學森勸錢學榘回國,錢學榘有些顧慮,沒答應。兄弟二人自此天各一方,錢學榘與夫人在美國生下三子,最小的就是錢永健。因為父親喜歡畫畫,錢永健也受到了很大影響,他小時候就經常拿著顏料擺弄,尤其擅長用化學物質調配不同顏色。
  • 錢學森親侄子,獲諾獎後公開表示:我在美國出生,不是中國科學家
    錢學森但他卻在獲獎的第二年,發表獲獎感言時說:我在美國出生、成長,不太會說中文,我是美國科學家這一點很確定,我不是中國科學家。按照他的意思,他獲獎跟中國沒有絲毫關係。錢永健在諾貝爾獎頒獎儀式上「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親堂侄錢永健是上世紀中葉出生在美國,父親錢學榘(jǔ)與錢學森是堂兄弟關係,因為錢學榘早年家境窮困問題,經常得到錢學森家的接濟,兩人才在一起生活,去留學。
  • 錢學森回國後,就再也沒去過美國,美方多次邀請都被拒絕
    但在錢學森回國後,就再也沒踏入美國國土,即便美方多次邀請依舊被拒絕。此時,美國才知道,他們遠遠低估了錢學森的能力,這也是他們所沒想到的。以至於在錢學森回國後,美方依然沒有放棄吸收錢學森這個人才。甚至在1985年,美國政府還想以美國最高科學獎項吸引錢學森,希望他去美國領獎,但最終依然被拒絕。
  • 錢學森親侄子,獲諾貝爾後表示:我不是中國人,我在美國長大
    錢學森赴美留學,新中國成立後毅然決然、不顧美國強力挽留而回國,為國盡力。而作為錢學森的親侄子在獲得諾貝爾獎後竟宣稱自己永遠是美國人,不禁令人感到十分詫異,給當時許多興奮和歡呼雀躍「華人之光」的人澆下了一盆冷水。
  • 為了讓錢學森順利回國,當初究竟付出了什麼樣的代價?
    新中國成立之時,錢學森立刻打算回國,放棄自己在美國的一切。美國高層對錢學森這樣的人才非常忌憚,有一個美國的海軍將領明確表示,錢學森威脅很大,寧可將他擊斃,也不能放他回去。在這種情況下,執意回國的錢學森,被美國以非常無理的藉口關押起來,美國用這種方式將錢學森先生軟禁後,對他進行威逼利誘
  • 有7個國家分布於3大洲,不與美國建交,而與中國建交
    1991年成為聯合國成員國,1949年10月6日,中國與其建交,美國與之處於不正常狀態。2.伊朗,位於西亞。是聯合國的創始會員國,伊朗在1971年8月16日與中國建交,在1979年革命後與美國斷交。3.敘利亞,位於西亞。是聯合國的創始會員國,1956年8月1日,敘利亞與中國建交。敘利亞在1946年與美國建交,美國在2012年12月與阿薩德政府斷交。
  • 錢學森葬禮:為什麼國家領導人全部親自到場出席?
    錢家只有錢學森這一個孩子,而蔣家有四個女兒,因此錢學森的母親提出把最漂亮的三女兒蔣英過繼到自家做女兒,蔣家答應了,但是錢學森卻從不搭理這個妹妹,不和他玩,錢家看這個過繼過來的女兒過得不快樂,所以又送回去了,但是兩家約定,兩個孩子長大後,結婚。
  • 錢學森與蔣英:伉儷情深,在被美國軟禁的那5年裡,一起同甘共苦
    當錢學森得知蔣英去了德國的時候,還是從他叔叔蔣百裡那裡知道的。那時蔣百裡夫婦來到了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專門來看望老友的兒子錢學森。也是在這個時候,錢學森向蔣百裡說出了自己的夢想,他打算下一步攻讀航天理論。 其實當時的錢學森也跟自己的父親錢均夫說過自己的夢想,但錢均夫並不同意。
  • 錢學森放棄美國高薪,回國時月薪335.8元,他當時的待遇有多高?
    他心裡始終只有一個願望,要將最先進的西方技術學到手,再回來報效祖國。這是他淳樸心靈埋下的種子,不過他卻終其一生去實現。他跟隨馮·卡門去到了加州理工學院,當時的加理還只是一個小而精的學院,培養的學生正是錢學森這樣具有科研探索精神的科學家。他們的校訓「燈越撥越亮,真理越辯越明」深深地吸引了錢學森敲響了馮·卡門的辦公室。
  • 錢學森侄子錢永健,獲諾貝爾獎後聲明:我是美國人,不是中國人
    趙九章、郭永懷、錢學森、周光召等人,他們都有留學的經歷,留學的地方多在歐洲和美國。而我們今天所講的主人公,與我國錢學森先生頗有淵源。錢學森院士大家耳熟能詳,而關於他的侄子大家了解多少?他的侄子又為何長期留於美國?
  • 中美協商對話找到解決方案——為何美國政界學界多名重要人物撰寫...
    報告作者包括美國前貿易代表巴爾舍夫斯基、前負責中國政策的副助理國務卿謝淑麗、前助理國務卿坎貝爾等17名美國前政要和中國問題專家。  報告認為,自20世紀70年代初以來,美中關係還沒有處於目前這麼危險的轉折點,這是一個危機時刻。報告建議,美國採取的政策不應該不可逆轉地使中美兩個經濟體和社會脫鉤。報告還說,美國必須避免對所謂的中國威脅過度反應。
  • 中美策 | 美國學者激辯:中美關係進入「寒流」了嗎?
    「中美建交的那一刻我就在人民大會堂,但坦率地說現在的中美關係不是那麼好。」擔任了30年記者的普立茲獎得主、現南加大安納伯格校區傳媒學院新聞系主任麥可·帕克斯在最近的一次研討會上開門見山地表示,中美關係令人擔憂,「到底哪裡出問題了?」他問道。
  • 突發|中國駐休斯敦總領館被要求關閉,這次中美衝突怎麼解讀?
    他說,美方聲稱美中關係不對等,這是美方的慣用藉口,毫無道理。事實上,單就中美駐對方國家使領館數量和外交領事人員數量而言,美方遠遠多於中方。「我們敦促美方立即撤銷有關錯誤決定。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將採取措施堅決應對。」此前,據美方消息人士透露,7月24日下午4時前,中國駐休斯敦總領館將被要求關閉,領館人員將被要求離開。
  • 錢學森侄子獲得諾貝爾獎後,表示我是中國血統,但我是美國科學家
    說到錢學森,相信沒有一個人不知道他的名字,錢學森為我國做出了巨大貢獻。隨著兩彈一星的成功發射,我國的飛彈技術也在世界範圍內佔據了主導地位,說實話,錢學森是我國不可多得的人才。錢學森的侄子錢永健但國家的發展並不只能靠他們,而是我們全中國人民都應該承擔的責任,為了國家的發展還需全國人沒能能跟國家站在一起,憑藉自己的力量為國家做貢獻,讓我們的祖國發展的更加強大。
  • 錢學森侄子榮獲諾貝爾獎,他為何說:我不是中國人,我在美國長大
    也正因為如此,這份情懷,也被延伸到了與錢學森有關的錢氏族人身上。 錢永健正是錢學森的侄子,出於對錢學森的尊敬與喜愛,再加上這位科學家,2008年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中國人對這一獎項有著非常深的情懷。當時的中國媒體十分關注他。因而當他的這一番言論說出口以後,才受到非常多的議論。
  • 「我是美國科學家,不是中國人」,錢學森侄子為何這樣說?
    在他歸國後,開始不斷的為中國的建設做出了貢獻,在很多技術領域我國都得到了突破。可以說錢學森這種愛國的情懷讓人感到敬佩。很多海歸在學成之後,很多也都選擇在海外生活,可以說與錢學森是截然不同,當初錢學森的回國之路非常的艱難,但是他還是毅然決然要回歸祖國,報效國家。錢學森的侄子錢永健也是一位科學家,一脈相承的他們做法卻完全不一樣。
  • 錢學森侄子錢永健,獲諾獎後:血統不能決定身份,我是美國科學家
    居裡夫人在極其簡陋與艱苦的環境下提煉出了鐳,並將提煉方法公之於眾,還表明:「礌不屬於任何一個人,也不屬於一個國家,它是屬於全世界的。」 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的侄子錢永健在獲諾貝爾化學獎後,雲淡風輕地表示:「我在美國出生、長大,我是美國科學家,不是中國科學家。血統不能決定一個人的身份。」他為何會發表如此過激的言論?
  • 錢學森夫婦的回國之路到底有多艱難?
    隨後錢學森被關押在特米那島的拘留所裡。    被關押期間,蔣英一面抱著剛剛出生兩個月的女兒永真、拉著蹣跚學步的兒子永剛,四處奔走為丈夫呼籲,一面度日如年地面臨著種種恐嚇。她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女人苦苦等著自己丈夫回來。  14天後,加州理工學院送去了1.5萬美金保釋了錢學森。但美國依舊不讓他出國,並要求他隨時聽候傳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