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親侄子,獲諾貝爾後表示:我不是中國人,我在美國長大

2020-12-06 騰訊網

錢學森赴美留學,新中國成立後毅然決然、不顧美國強力挽留而回國,為國盡力。而作為錢學森的親侄子在獲得諾貝爾獎後竟宣稱自己永遠是美國人,不禁令人感到十分詫異,給當時許多興奮和歡呼雀躍「華人之光」的人澆下了一盆冷水。

流著中國人的血液,長了一張中國人的臉,擁有一個中國化的名字,是著名愛國科學家錢學森的堂侄,竟公然表示自己是美國人?

一時間錢永建便成為輿論中心,質疑、謾罵之聲接踵而至。但冷靜下來,仔細思索,為什麼錢永建一句「我是美國人」便成為輿論焦點?錢永健是真的不愛國嗎?

錢永健

聲譽全球的科學家

一提起錢永健,人們腦海中第一想到的是錢學森的堂侄,但拋開這層身份,他的一生也是極具瑰麗傳奇色彩的。

如同許多其他的科學家一樣,錢永建少年時期的創造思維在一定程度上得以開發。生活在主張自由的美國裡,錢永建從小就對化學產生的興趣得到發展,高中時他在家裡的地下室搞化學實驗,擺滿了瓶瓶罐罐,有一次甚至自己製造火藥,燒毀了一張桌球桌。

看似熊孩子的搗蛋行為,卻顯現出成為化學家的潛質。更幸運的是錢永建有一對開明的父母,桌球事故後他們並沒有對錢永建進行阻撓,而是繼續支持他進行化學實驗。

在父母的影響下,依靠自身天賦和非凡努力的錢永建在16歲時就獲得了西屋科學獎,同年還取得美國優秀學生獎學金,進入了哈佛大學。

錢永健(右二)少年時與家人的合照

「我是美國科學家」

「血統出身並不能決定一個人的身份,一個成功的科學家必出於一個開放的社會,自由的環境是培育科學家的要件。」錢永建如是道。

回顧錢永建的一生,不難發現他的確做到了在一個自由的環境裡全力釋放天賦,朝著正確的方向和自己心裡的目標而不斷努力前進。

如同明朝時期敢想敢做、思維活躍的王陽明一樣,錢永建不喜歡當時哈佛大學的化學教學方式,所以並沒有強迫自己去接受,而是另闢蹊徑,將興趣轉向了神經科學。

即使後來在英國劍橋大學攻讀博士時的導師所研究的和他想研究的方向有所偏差,他也能在導師給的自由度裡堅持自我,堅守本心。

「我在美國出生、成長,我不太會說中文,我是美國科學家,這一點很確定,我不是中國科學家。」錢永建在接受媒體採訪後說出了這句話。這無疑讓國人感到失望。

錢永健舊圖

追根溯源,即使錢永建祖籍屬於中國,父親是中國人,但他自小從美國長大,接受美國的教育,那麼就很難要求錢永建要對中國產生歸屬感。一個人生來就如同一張白紙,周圍環境就如同筆墨,一個人在哪個環境呆得越久,筆墨暈染得痕跡就越深。

從大的一個種群來看,這種情況也是類似的,比如十世紀之後,中國文明、伊斯蘭教文明等已經發展成一個體系,人口、經濟膨脹,文明的印記已經深入人心。

當人口數量較少、經濟基礎較為薄弱、文明發展程度落後的蒙古族入侵文明大國,即使暫時奪取了政權,但當他們面對人口基數龐大、文明體系發展成熟的被徵服國時,就像一張未被染過的白紙,逐漸被強大的文明所徵服,被同化了。

以大視角看小事件。錢永建之所以說出這句話,表明他已經融入了美國文明,表明他已經對他從小成長、無比熟悉的環境產生認同。他從小浸染在美國文明中,自然會對美國而非中國產生歸屬感。

錢永建說出「我是美國科學家」是自然而然的,而非有意為之,這才符合正常人的思維方式,就如同我們對祖國發自內心的歸屬和認同是一樣的。

美國生活的環境

不可忽視的錢學森光芒

談起錢永建,人們之所以格外關注他,是因為他是「國之重器」錢學森的堂侄,也因為他和錢學森對於中國發展有著截然不同的態度,如此反差,必然引人注目。

錢學森是誰?

是在新中國成立後面臨弱小、窘迫情況下堅決回國的愛國之士;

是「中國飛彈之父」、「中國航天之父」;是美國忌憚的「相當於五個師力量」的科學家。

最令國人印象深刻和感動的是錢學森的愛國熱忱和耀眼成就。美國求學之旅碩果纍纍,一朝聽到新中國成立的禮鳴炮響,錢學森歸心似箭,他知道他為祖國效力的時刻到了。

但前方也同樣困難重重,先是美國扣押住錢學森一家,不讓其回國,直到五年後,由中國政府以放走扣留在中國的美國飛行員為籌碼,經過不斷斡旋,錢學森才得以平安回到他心心念念的祖國。但他還面臨的是中國薄弱的經濟基礎、工業基礎、航天基礎,前路似一片渺茫。

錢學森用盡所學,鞠躬盡瘁,把自己奉獻給科研事業,成為中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錢學森是全民偶像是絲毫不過分的。

「飛彈之父」錢學森

而當錢永建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時,我們額外關注他,是因為錢學森的光芒不可忽視。

對錢學森的崇拜和敬意,不可避免地轉移到對錢永建的期望,當錢永建表明自己是美國人時,心理難免會出現落差,感到失望與失落。人們對這件事有著巨大的關注,不過是被裹挾在對錢學森和錢永建期望的混淆之中罷了。

人們對錢永建的關心,其實表現出的是對國家變得更加富強的渴望,是一種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的集中體現。

一百多年前的被凌辱、被欺負的傷疤牢牢地刻在國人的心間,我們不能忘記鴉片戰爭後各國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在國際話語權的缺失、籤下喪權辱國的條約,新中國成立後歐美世界對中國的重重封鎖,還有如今的中美貿易戰和新冠疫情歐美國家對中國的污衊。

所以我們對強大有著極致的渴望。我們致力於國防建設,於是有了「兩彈一星」、神舟飛船翱翔天際、玉兔首探月球背面;我們堅信強國必先健體,於是我們看到女排十奪世界冠軍,桌球難逢對手;我們渴望國家富強,於是有了40年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

如果說近代西方是在古典文明的廢墟上重新崛起,一騎絕塵,那麼中國就是在百年侵略當中甦醒,重新站起來,屹立於世界。正是因為對弱小就要挨打、國弱就沒有話語權的刻骨銘心的記憶,國人比任何人都希望科學領域更上一層樓,希望國家富強。

對於錢永建的「我是美國科學家」所引起的討論,我們不妨將焦點放在他所做的貢獻之上。

錢永健2008年諾貝爾獲獎圖

無論錢永建是哪國人,他所做的科學研究是對整個人類都是有益的,我們都是受益者。錢永建獲得諾貝爾獎,那麼我們就應當喝彩、送上衷心的祝福和敬佩。

從我們自身的角度來看,錢永建漂亮的人生履歷上有著我們值得學習的地方,他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科學家應有的精神與修養,並激勵我們不斷去學習;

藉助人們對這件事的關注,能讓我們更加敬佩我們國內的科學家,如研製雜交「魔稻」的袁隆平、發現青蒿素的屠呦呦、「中國天眼之父」南仁東、「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

科學家的成就與事跡應當是讓我們更加崇尚科學、尊敬科學、爭做科學之路的奠基人。這才是整個事件應該給我們帶來的意義。

相關焦點

  • 錢學森侄子獲諾貝爾獎,獲獎後直言:我不是中國人,我在美國長大
    說到錢學森,我們都不陌生。他為我國所做出的貢獻是無可替代的。他用自己的一生踐行著自己的事業,一直到生命的盡頭。但我們今天的主人公並不是他,而是他的侄子錢永健。他在2008年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這是一件值得令人驕傲的事情。但是,他的一句話引起了國人的不滿。他說:我不是中國人,我在美國長大。
  • 錢學森的侄子,獲諾貝爾化學獎,卻稱自己在美國長大,不是中國人
    他也是美國當初無論如何都不願意放手的高精尖人才。最終在國家的幫助下,他才得以踏上中國的土地。可惜的是,錢學森的侄子,獲諾貝爾化學獎後,自稱在美國長大,不是中國人。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這樣一位為了中國殫精竭慮的科學家,卻有一個和他完全相反的侄子,他就是錢永健。錢永健本也是一名很厲害的科學家,結果卻在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後,直接公開表示稱自己從小就在美國長大,不是中國人,實在是引發了國內一片譁然。
  • 錢學森親侄子,獲諾獎後公開表示:我在美國出生,不是中國科學家
    美籍華人還能算是中國人嗎,如果按照官方說法來看,那就不算,因為他已經放棄了中國國籍。然而,按照老百姓口中的意思,中國人即中華民族,不管他們國籍如何,他們仍是中國人。,國人也是無不以之為驕傲,因為那時候中國還沒有幾人獲得如此獎項,同時錢永健是兩彈元勳錢學森的親侄子,於是便將其也當成同胞了。
  • 錢學森侄子錢永健,獲諾貝爾獎後聲明:我是美國人,不是中國人
    趙九章、郭永懷、錢學森、周光召等人,他們都有留學的經歷,留學的地方多在歐洲和美國。而我們今天所講的主人公,與我國錢學森先生頗有淵源。錢學森院士大家耳熟能詳,而關於他的侄子大家了解多少?他的侄子又為何長期留於美國?
  • 錢學森侄子,拿下諾獎後卻說:我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不是中國人
    不過最值得提及的是不論在美國擁有多大的成就,心繫祖國的錢學森經過多方努力終於在1955年回到祖國的懷抱,盡心盡力的效力中國。今天要提到的主題並不是錢學森本人,而是他的侄子,也是一位化學天才,並拿下了諾貝爾獎。
  • 錢學森侄子獲諾獎後:我是美國人,不是中國人,美國才是我的故鄉
    作為我國飛彈技術研發的核心人物,錢學森的名字被人們聽到。由於他的努力,我國的科學研究在短時間內取得了長足發展。實際上,錢氏家族中有很多像他這樣的人才。作為錢學森的侄子,錢永健因其科研成就曾一度獲得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
  • 錢學森侄子,拿下諾獎後卻說:我不是中國人,我在美國長大
    也是這一年,錢永健摘取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的桂冠。這個名字似乎聽起來不耳熟,但他的身份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他就是錢學森先生的侄子。他獲獎的消息一傳回國內,國人聯想到他與錢學森的關係,想著這也是中國人的榮譽,都倍感振奮。
  • 錢學森侄子榮獲諾貝爾獎,他為何說:我不是中國人,我在美國長大
    錢永健正是錢學森的侄子,出於對錢學森的尊敬與喜愛,再加上這位科學家,2008年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中國人對這一獎項有著非常深的情懷。當時的中國媒體十分關注他。因而當他的這一番言論說出口以後,才受到非常多的議論。
  • 錢學森侄子,獲得諾獎後稱:我不是中國人,我在美國長大
    也是在這一年,美國舉辦了諾貝爾獎頒獎典禮,科學家錢永健獲得了2008年度的諾貝爾化學獎。這則消息傳到國內時,全國上下歡慶,能得到國際上享譽無數的諾貝爾獎,預示著在科學這一領域開始站起來, 有所建樹。而錢永健是我國著名科學家、我國現代科技的奠基人錢學森先生的侄子。
  • 錢學森侄子獲得諾獎後,直言:我是美國科學家,不是中國人!
    2008年,錢學森的侄子錢永健成為諾貝爾獎的獲得者,但是錢永健和錢學森不太一樣,錢永健並沒有公開對中國表示感謝,反而在他獲得諾貝爾獎後,直言:我是美國科學家,不是中國人。到底是因為什麼,才導致錢永健有這樣的言論?
  • 錢學森侄子入美籍,獲諾獎後激動地說:我不是中國人,是美國人
    除去這些,這一年還有一件大事,就是當年的諾貝爾化學獎被錢學森的孫子錢永健摘得,但是讓人震驚的是他的獲獎感言中有這樣一句:我不是中國人,是美國人。而錢永健,正是前學生的侄子。 在60多年前的冬天,錢學森教授和家人被百般阻撓回國,但是他們突破萬難,回到祖國的懷抱,以他資深的知識儲備,主持開展當時中國的火箭和航天事業,錢教授曾說一句話,讓人們振奮不已,當時中國工業基礎薄弱,於是很多人問錢教授,能不能造出飛彈,錢學森教授便說道:「為什麼不能,他們能搞我們就不能搞嗎!」
  • 錢學森親侄子,拿下諾獎後公開表示:我是美國人,與中國沒有關係
    然而,按照老百姓口中的意思,中國人即中華民族,不管他們國籍如何,他們仍是中國人。,同時錢永健是兩彈元勳錢學森的親侄子,於是便將其也當成同胞了。    錢學森   但他卻在獲獎的第二年,發表獲獎感言時說:我在美國出生、成長,不太會說中文,我是美國科學家,這一點很確定,我不是中國科學家。
  • 他是錢學森侄子,12年前獲得諾貝爾獎後,卻直言:我不是中國人
    錢學森我們都不陌生,當初錢老為了回國幫助祖國發展原子彈力量,輾轉五年,才從美國回到大陸。而這次震驚中國科學界的人,不是別人,正是錢學森的侄子,錢永健。根據百科信息介紹,我們知道這位美籍華裔生物化學家出生在紐約,他的父親是和錢學森是堂兄弟,曾經錢學森和錢學榘一起去美國留學,最後錢學森回到了祖國,而錢永健的父親則是選擇留在了美國繼續發展自己的事業,後來成為了一名飛機公司的工程師,當初錢永健出生的時候,錢學森還特地去看過這個還在襁褓裡面的小孩。12年前,由於錢永健在生物化學上的貢獻,被授予諾貝爾化學獎。
  • 錢學森有一個侄子,拿下了諾貝爾獎,他說:我不是中國人
    譬如著名學科學家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其貢獻枚不勝舉,其愛國情懷更是令人折服。在國家搖搖欲墜之際,錢學森毅然決然留學歸國,專心致志搞飛彈研究,令中國的科技實現迅猛的發展。然而,錢學森的侄子在2008年拿下諾貝爾獎之後,卻說:我不是中國人,我在美國長大。
  • 12年前,錢學森侄子拿下諾獎後,為何當眾強調自己是美國科學家
    「我有中國血統,但我是一位美國科學家。」這句話曾經在12年前引起熱議,因為它出自錢學森侄子錢永健之口。對中國人而言,錢學森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國士無雙,他所做出的貢獻,值得每一個中國人永遠銘記。他的父親錢學榘比錢學森小3歲,兩人屬於堂兄弟關係,錢學森的父親,正是錢學榘的親叔叔。錢學榘家道中落時,錢學森的父親承擔起了養育他的責任,因此錢學榘得以完成學業進入清華園,做了一名助教。
  • 12年前的鼠年,錢學森親侄子獲得了諾貝爾獎,他卻說:我是美國人
    但是,在得到祖國母親結束了戰亂,新中國已經建立的消息後,錢學森想盡辦法都要回到祖國。 眼前的富貴,於他而言毫無意義,他只想回到自己的國家。在歸國的過程中,錢學森遭遇到了重重阻礙,但是他排除萬難也要將畢生所學奉獻給自己的國家。後來,錢學森對我國的科學發展貢獻了終生,成為我國科學發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位科學家。
  • 錢學森侄子錢永健,獲諾獎後:血統不能決定身份,我是美國科學家
    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的侄子錢永健在獲諾貝爾化學獎後,雲淡風輕地表示:「我在美國出生、長大,我是美國科學家,不是中國科學家。血統不能決定一個人的身份。」他為何會發表如此過激的言論?
  • 錢學森侄子錢永健,拿下諾貝爾獎之後,公開表示:我是美國科學家
    當他回到祖國的懷抱,對接待他的朋友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我一直相信我一定能夠回到祖國,今天我終於回來了。」錢學森的愛國之情溢於言表,足以可見錢學森的愛國之心。  不僅如此,錢學森的侄子他在2008年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也是一位著名的科學家。但在獲獎後接受訪問,發表自己的感言時,他聲稱自己是一個美國的科學家。這樣的話語一出,令許多中國人感到無比的痛心。
  • 錢學森侄子1968年考入哈佛,獲諾貝爾獎後表示,我不是中國科學家
    說起中國科學家,很多人都會想起錢學森先生,他是一個值得尊敬的愛國科學家。曾經的錢學森先生,在美國有著很高的學術地位,也有著非常好的生活待遇。但是他沒有留戀這些,得知祖國穩定後,立刻打算回國,結果在路上被美國方面惡意扣留,接連軟禁了好幾年。
  • 錢學森侄子56歲榮獲諾貝爾獎,採訪時說:我不是中國人,是美國人
    因此在教育的發展下,一批一批的人才都湧現了出來,在國際上知名的科學家都有很多,他們都在自己的事業上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就比如錢學森先生,他對於祖國的貢獻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看在眼裡的,就在中國最需要他的時候,他二話不說放棄了美國所有的優越條件,堅定不移的要回到祖國來,美國那邊一直在阻攔,甚至還監視他囚禁他,但最後跨越了重重艱難,還是回來了,他是愛國的科學家,但他的親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