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是一個對於中國來說比較特殊的時間,這一年不僅北京成功舉行了奧運會,還發生了汶川地震,可以說是有驚喜有驚嚇的一年。在大洋彼岸,同樣發生了一件在中國科學界引起軒然大波的事情。錢學森我們都不陌生,當初錢老為了回國幫助祖國發展原子彈力量,輾轉五年,才從美國回到大陸。而這次震驚中國科學界的人,不是別人,正是錢學森的侄子,錢永健。根據百科信息介紹,我們知道這位美籍華裔生物化學家出生在紐約,他的父親是和錢學森是堂兄弟,曾經錢學森和錢學榘一起去美國留學,最後錢學森回到了祖國,而錢永健的父親則是選擇留在了美國繼續發展自己的事業,後來成為了一名飛機公司的工程師,當初錢永健出生的時候,錢學森還特地去看過這個還在襁褓裡面的小孩。
12年前,由於錢永健在生物化學上的貢獻,被授予諾貝爾化學獎。在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之後,有記者問到,您是中國人,獲得諾貝爾講是不是就意味著中國有了諾貝爾獎呢?當時中國還沒有一個諾貝爾獎的存在,後來又過了幾年,莫言才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但是錢永健卻當場直言:我不是中國人,我在美國出生、成長。錢永健認為自己祖輩雖然實中國人,但是是一個土生土長的美國人,中國也不是他的故鄉。他表示,從小生活在美國的他接受的是美國的教育,中國之於他是陌生的。沒有美國的科學環境,就沒有錢永健的今天,所以他是美國人,不是中國的科學家。
這樣的言論一出來,很快就在國內科學界引起了渲染大波,人們沒有辦法避免的將這位華裔科學家和錢老作比較。當初中國人民共和國成立,遠在大洋彼岸的錢學森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時間,就收拾了最簡單的行囊,和夫人踏上了回國的旅程。為了阻攔他的回國,美國用了一切辦法,威逼利誘,甚至有海軍的高級將領表示,他回國後,一個人就能趕上五個師。但是仍然沒能擋住錢學森回國的腳步,最後輾轉反側,在周恩來總理的幫助下,回到了祖國,為中國的原子彈建設貢獻了自己的全部力量,現在我們稱錢學森為原子彈之父。
很難想像,不顧一切困難險阻回到中國的錢學森會有這樣一個侄子。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他說的也沒錯,但是很多中國人還是不能接受。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都不能稱得上有歷史可言。近代的中國遭受了太多的磨難,導致中國沒能跟上世界腳步的根本原因,就是西方列強的侵略,出於民族情感,很多國人包括科學家都不能接受錢永健的言辭,認為錢永健這樣的行為和說法是在忘本。
所有的抨擊和相關言論的爭論,在2016年都戛然而止了。2016年8月下旬,錢永健死於心肌梗塞。此後,人們再談起他的時候,只剩下惋惜。他是不是中國人,或者他是否承認自己是中國人,真的已經沒有那麼重要了。時至今日,錢永健的相關研究成果仍然在造福人類,那就足夠了。
記得錢教授說自己不是中國人的時候,還說了一句:我永遠會記住中國。也就像他說的那樣,一個開放的環境比血統更重要。所以現在的中國越來越注重人才的培養跟待遇,也越來越不缺少科學家,屠呦呦女士此前也代表中國獲得了諾貝爾獎,中國落後世界的只是時間,畢竟在西方列強進行工業革命的時候,我國處在一個閉關鎖國的狀態,時間落後是需要現在的努力去填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