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雪》中寫到:「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採;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萬裡河山,離不開輩出人才的一代又一代奉獻。
這是一個人才輩出的時代,自我國建國以來,無數願為祖國獻出自己的一生的偉大科學家站了出來,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混合著血和汗,建設國家。我國獲得了2008年承辦奧運會的資格,在世界體育上走出一條路來。也是在這一年,美國舉辦了諾貝爾獎頒獎典禮,科學家錢永健獲得了2008年度的諾貝爾化學獎。
這則消息傳到國內時,全國上下歡慶,能得到國際上享譽無數的諾貝爾獎,預示著在科學這一領域開始站起來, 有所建樹。而錢永健是我國著名科學家、我國現代科技的奠基人錢學森先生的侄子。當人們知道錢永健取得了這樣的成就之後,紛紛都為他感到自豪。人們認為既然錢永健是錢學森的侄子,理所當然是中國人,中國人取得這樣的成就,就是我國取得的成就。
但是當事人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卻對自己中國人的身份表示反對,他覺得自己雖然身體裡流淌著中國人的血液,但是自己卻是個美國人,沒有對自己的故鄉的任何感情,自己是作為一個美國人,代表的是美國得到的這份榮譽。
為何錢永健拒絕自己的中國人身份?這還要從他的身世講起。錢學森先生有一個堂兄弟叫錢學榘,兄弟兩個從小一直在一起吃飯讀書,形影不離,兩個人修完國內課程後都選擇了出國留學深造。但是在兩人畢業後,從小形影不離兄弟兩人卻對未來發生了分歧。
錢學森想要回到自己的祖國,幫助這個自己生活的地方擺脫貧困,但是錢學榘卻不這樣認為。於是兩人分道揚鑣,錢學森先生歷經千難萬險回到自己的國家,而錢學榘卻留在美國,成為美國的精英階層。
1952年,錢學榘的妻子生下了一個孩子,取名錢永健。由於美國法律,新生兒只要出生在美國國境內,就能獲得美國公民身份,錢永健便成為美國公民。雖然錢學森和錢學榘兩家人一個在美國,一個在中國,遠隔大洋,但是兩家人的感情卻很好。錢永健剛出生時錢學森先生一家還來探望堂兄一家。
錢永健從小就生活在知識分子家庭,還是美國的上層人士,父親還是美國名牌大學畢業的高級工程師,可想而知家中的學術氛圍多濃厚。也許是自己基因裡自帶的愛學習,還是學術氛圍的薰陶,從小的他就展現出了遠超常人的聰明才智。父母也發現了這個孩子很聰明,愛學習,於是斥巨資培養他的科學愛好,將他打磨成未來科學家的樣子。
自己的天賦加上努力,很快就有了收穫,1968年,錢永健帶領的團隊在「金屬易受硫氰酸鹽腐蝕」這個課題上取得了重大進展,錢永健將自己的成果公布以後,引起了軒然大波,並且獲得了美國的「西屋科學人才選拔賽」的一等獎,這個賽事可是在美國享有「少年諾貝爾獎」的美名。這時的錢永健才是一個僅僅16歲的少年。
同年錢永健就獲得了哈佛大學的入學資格,並成功申請哈佛大學獎學金。在這樣一所國際性的大學裡,有無數來自各個領域的高端人才來教授學生知識,錢永健在學校和老師的精心培養下,科學能力和專業知識突飛猛進般增長。
也是在這裡,他確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化學和神經科學,並且不斷地鍛鍊自己,朝著自己的理想前進。上世紀90年代,錢永健成為了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作為亞洲面孔的錢永健成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這件事一時之間成了當時的熱點新聞。
錢永健在科學上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雖然說「科學無國界」,但若是一位中國人獲得這些成就,自然是更令人開心的。雖然錢學森跟錢學榘兩家的關係十分親近,錢永健也很喜歡自己的叔叔錢學森,但是一談到國籍問題,錢永健的態度就表現得很堅決。
他曾經不止一次的在公開場合表示自己雖然有亞洲人的面孔,身體裡流淌著中國人的血液,但是自己的確毋庸置疑的是美國人,他的故鄉是美國,他的滿腔熱血也獻給了美國的科研,所以自己是美國科學家,並且表示不再希望外界傳言說自己是中國人。
錢永健在2016年因病去世,隨著他的離去,關於他的國籍的爭辯便戛然而止,似乎這些流言蜚語也隨著他離去。人都有自己選擇的權力,錢學森先生義無反顧的在高薪工作和祖國召喚中選擇了祖國,成為我國「中國航天之父」「中國飛彈之父」,他的貢獻永遠不會被人們忘記。但是人們也不能批判錢永健的選擇,只是這樣一位科研巨匠沒有為我國所用,甚是遺憾。
參考資料:
《沁園春·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