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真美,想每天玩雪看極光.但如果代價是大腦萎縮呢?

2021-01-16 果殼

南極的冬天寒冷、黑暗又單調,讓人孤獨到發狂。諾登斯科爾德不喜歡它。


奧託·諾登斯科爾德(Otto Nordenskjöld)是瑞典的地理學家,他與同行的探險者在1905年出版了《南極洲:在南極冰雪中的兩年》,書中寫到他們見識了「非比尋常」的冰雪,有些簡直「壯觀至極」。

南極真的很冷,而且大部分時間都很黑暗 | jodeng/pixabay


但那些景色太單調了。


廣闊無垠的白色大地上點綴著些許藍色與泥褐色,此外便再無他物。他在書中寫道:「長此以往下來,我們真是疲憊又沮喪。」隊員也嘗試過充滿激情地打撲克或「竭盡全力地」慶祝生日好讓自己不那麼消沉,可「儘管如此,我們依然常感孤獨」。他「渴望聽到外界的消息,遇見其他的人」。



將近115年過去了,在今年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量化了南極洲「隱士生活」對人產生的一些影響。作者發現,那出了名的惡劣環境似乎會使人的大腦萎縮。

在南極,你最親近的鄰居可能是企鵝 | Wikimedia Commons


該研究的第一作者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助理教授亞歷山大·斯塔恩(Alexander Stahn),其他共同作者是來自柏林夏利特醫學院、阿爾弗雷德·韋格納研究所、柏林馬克斯-普朗克人類發展研究所的學者們。他們研究了9個人的大腦,這9個人在與世隔絕的諾伊邁爾三號站待了14個月。科考站位於埃克斯特倫冰架,西非以南約8000千米處。


這個由德國的阿爾弗雷德·韋格納研究所運營、外觀極具未來主義感的科考站由16條腿支撐著,看上去就像《星球大戰》中的飛船。窗外的景色只有無盡的冰雪,宛如一張平坦的白色毯子,向各個方向擴散開來。

諾伊邁爾三號站,看起來就十分與世隔絕 | Wikimedia Commons


斯塔恩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極端環境(例如太空)對人體的影響,南極洲正好可以類比太空,來研究單調的環境以及有限的社交對大腦的影響


我們不知道科考隊員的名字和任務,但團隊是由兩名工程師、一名無線電操作員、兩名地球物理學家、一名空氣化學家、一名氣象學家、一名廚師與一名醫生組成的。他們每天都在重複同樣的工作(除非遇到麻煩,但沒人願意在那裡遇到麻煩),就連時間的概念也變得模糊不清了。

2018年時在諾伊邁爾三號站工作的保羅·扎貝爾(Paul Zabel)| DLR German Aerospace Center/Flickr


在隊員出發前,斯坦恩的研究小組通過MRI掃描了他們的大腦,查看了大腦灰質體積和海馬體內的齒狀回——它是形成記憶與產生新神經元的關鍵。雖然團隊中有一人沒能進行MRI掃描,但還是測量了一種叫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的蛋白質——它是形成新神經元的關鍵。作為對照組,還掃描了9個不會前往科考站的人的大腦。



和許多在極端環境中工作的人一樣,諾伊邁爾三號站的研究人員生活在一個狹小的世界中。整個設施(包括機械區域、居住區、實驗室、娛樂區、存儲室等)的面積約為1858平方米——只比連鎖雜貨店大一點點。他們無處可去,外面是暴風雪,氣溫極低(周圍的溫度低至零下50攝氏度),而且在一年的大部分時間裡都是漆黑的夜晚。雖然和在太空中的狀況不完全一樣,但這絕對算得上極端環境。


和太空人一樣,在南極洲工作就意味著不得不在有限的空間內與無法自行挑選的室友每日重複同樣的活動。團隊真的太小了,小到他們把能聊的話題都聊完了。

風景是真的美,生活是真的單調 | Stefan Christmann


為了放鬆解壓,駐南極洲的研究人員也有自己的方法,就跟照料植物或煲電視劇來放鬆的國際空間站工作人員一個道理。澳大利亞南極分部的人通常大量閱讀、上網、喝飲料、打撞球或玩飛鏢。阿蒙森-斯科特南極站的一些人則會只穿著內衣(或者什麼都不穿),從地理上的南極衝刺到桑拿房,這種傳統——根據(華氏度)溫差——叫作「 200俱樂部」或「300俱樂部」。


有些科考站——例如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運作,位於羅斯島的麥克默多站——規模龐大,設施充足,仿佛是一個小鎮。戴維斯站設有圖書館,還有打排球、羽毛球、板球、足球和高爾夫球的場地,附近的雪地有時會被滑雪的一條條痕跡覆蓋。凱西站還有室內攀巖牆和照相暗房。

大的科考站,比如麥克默多站,就像個小鎮一樣 | Eli Duke/Flickr


諾伊邁爾三號站面積較小,裡面有撞球桌、電視以及一個小型健身房。「不過這個健身房不那麼好,」斯坦恩說,「大部分在地下室裡,沒有窗戶,也很難像常規健身房那樣刺激感官。」



科考隊員在執行任務期間以及任務結束後都被測量了BDNF數據,並且在結束了南極洲14個月的工作後重新接受了MRI掃描。結果發現,科考人員海馬體內的齒狀回縮小了約4%至10%;BDNF的濃度甚至在考察剛進行到四分之一時便下降了,而且在他們回家後的一個半月後仍然繼續。這些變化與注意力和空間處理測試的表現下降有相關性。斯塔恩的小組認為,他們所觀察到的是「與世隔絕」與有限的刺激對神經系統的影響

諾伊邁爾三號站 | DLR German Aerospace Center/Flickr


大腦和肌肉有些相似,如果一直暴露於同樣的刺激,就無法去適應、改變。或許,駐在南極洲的人應該抓住機會去做一切能做的事,練習新技能可以改善海馬體及相關區域。學習一種新的語言或者嘗試攀巖(這同時需要心理與生理的靈巧)都將有所裨益;學習樂器也有幫助(不過其他的工作人員可能會有意見)。


斯塔恩的團隊承認,研究的樣本量很小,還需要做更多的研究。


但是,如果這一發現屬實,或許未來的南極訪客會記得,他們可不能放過任何機會去在這個一成不變、極端而孤獨的環境中刺激大腦。

學學企鵝語?(霧)| BBC America/giphy

相關焦點

  • DOTA 打多了,大腦真的會萎縮
    但事實是否如此呢?是否所有遊戲都具備這種功能呢?一項由加拿大蒙特婁大學(University of Montreal)心理學副教授 Greg West 第一作者發表於8月8日《分子精神病學》的研究全面的否定了這種說法。
  • 太可怕了,你的大腦每天都在萎縮!
    我們每個人每天都行走在變老的路上,如果說皮膚長了皺紋,臉上有了斑點是看得見的衰老,那麼,人體內還有更多的、看不見的衰老正在發生著,比如腦萎縮。
  • 「月色真美」如果有人對你說「月色真美」,千萬不要出去看月亮!
    ,然後支支吾吾中只說出了兩個字:月亮……;茜順著安曇,抬頭望著明月,由衷感嘆一句月色真美啊!並予以回眸一笑!(詳情請看動漫第三話 吠月!茜並不知道,月色真美是一句告白,這麼毫無防備的說出來,給了安曇致命一擊——安曇告白了!茜愣住了!(這正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大好時機!安曇你運氣咋咋好呢!小編實名羨慕!)這麼美好的時刻,我們的女主茜當然——沒有立刻答應,並且說:交往什麼的……我不是很明白……過段時間 等我的回覆吧……!(幹得漂亮!)
  • 我想和你去特羅姆瑟看極光
    我想極光絕對榜上有名。那麼一提起極光,你們最先想到的是什麼呢?在古代,《河圖稽命徵》記載:「附寶(黃帝之母)見大電光繞北鬥權星,照耀郊野,感而孕二十五月,而生黃帝軒轅於青邱。」據考究,這很可能是指極光。科學家們會說:極光是一種絢麗多彩的等離子體現象,其發生是由於太陽帶電粒子流(太陽風)進入地球磁場,在地球南北兩極附近地區的高空,夜間出現的燦爛美麗的光輝。
  •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去看極光
    每天早上的時候,她都會飛到空中,給整個世界帶來晨曦的微光。直到1619年,著名的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把極光和歐若拉女神聯繫在一起。從此,歐若拉女神也成為了極光的代表。說到這裡何不一起來漲姿勢呢?極光究竟是什麼呢?說起來,古代的歐洲人還真的是有點智慧(也可能是歪打正著),因為極光真的和太陽有些關係。我們知道,太陽是一個巨大的「氫彈」,每秒鐘有差不多500萬噸氫原子聚變形成氦。
  • 在中國,想看個極光有多難?
    圖/NASA在極光面前,星光已黯然失色「漆黑的夜晚裡,萬籟俱寂,只剩下腳底「咯吱、咯吱」踩雪的聲音,在零下三、四十攝氏度的室外無法久待,我只能隔一段時間,就從溫暖的小木屋中走出,到不受燈光幹擾的營地外圍,滿懷期待地仰起頭,盼望著,盼望著能夠遇見夜空中的那抹神秘的綠色——極光。」
  • 神秘北歐之旅,怎麼能少了瑞典的這一抹極光和漫天星空呢?
    上次小編也和大家分享了芬蘭之旅,圓了小編玩雪的夢,不知道有沒有同樣喜歡雪的小夥伴心動了呢?其實,除了玩雪,小編還有一個極光夢。都聽說在北歐可以看到那極為美麗的漫天星空和絢爛的極光,小編心中也是無限嚮往。想必也有很多人跟小編一樣吧,那今天小編就來像大家分享我的北歐第二站——瑞典。瑞典是一個小國家,但卻有著極為吸引人的景色,也是頗受歡迎的旅遊勝地。那麼,接下來就讓小編來帶你領略它的美吧!
  • 摩爾曼斯克——比北歐更美的極光觀賞地
    如果你熱愛旅行,那麼想必你心裡定會有一個願望:這輩子一定要看一次極光!什麼是極光?極光(Aurora),一種絢麗多彩的等離子體現象,其發生是由於太陽帶電粒子流(太陽風)進入地球磁場,在地球南北兩極附近地區的高空,夜間出現的燦爛美麗的光輝。在南極被稱為南極光,在北極被稱為北極光。
  • 美麗的極光,為什麼只出現在地球兩極呢?每天三個冷知識
    可是,在觀賞了絢麗的極光之後,我們難免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極光只出現在地球兩極?地球上的其他地方有沒有可能出現極光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就要弄清楚極光到底是怎樣產生的。實際上,極光是由太陽和大氣層通過完美合作表演出來的精彩作品,是高空稀薄大氣層中的帶電粒子形成的。具體來說,在太陽創造的諸如光和熱等形式的能量中,有一種能量被稱為「太陽風」。
  • 一起去聖誕老人的故鄉芬蘭羅瓦涅米,看極光和雪吧
    就是在芬蘭一座耳朵山裡,那裡極光絢爛,冰雪漫漫,就童話般美好的地方。羅瓦涅米是芬蘭北部的拉普蘭區的首府,位於北極圈上城市面積最大之一。也是唯一被聯合國認定的聖誕老人村,那裡到處都是白雪依依,冰清玉潔,處處都是聖誕老人的影子。只要你經過羅瓦涅米的冬天,你就會明白為什麼聖誕老人會選擇北極之地定居了。冬季的芬蘭處處被白雪包圍著,晶瑩透白十分漂亮。
  • 南極之戀楊子珊死了嗎 最後的極光寓意深刻
    《南極之戀》已經在國內正式上映了,這一部電影也是受到了眾多網友們的關注,但是是對於最後開放式的結局,有些觀眾也是沒有看的太明白,那麼南極之戀楊子珊死了嗎?     在《南極之戀》裡,荊如意由楊子姍扮演,是這部電影裡的女主角,故事一開始的時候,荊如意和吳富貴因為飛機失事墜落南極,僥倖存活,後來兩個人憑藉僅有的物資在南極的一個小木屋裡住了下來
  • 極光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只出現在南極和北極?
    這就是極光。在中國,只有在漠河能看到極光,因為漠河是我國最靠近北極的城市。而極光只出現在地球的南極和北極區域,如果你沒有見過極光我強烈建議你在網上找一個極光的視頻看看,很震撼。極光太震撼,太神奇,很早以前,那些生活在北極的人就用一種非常有想像力的方法來解釋極光。
  • 和心愛的人一起看一場極光,就能得到永恆的愛情!
    最美的極光照亮澳大利亞的夜空!雪梨最好的極光觀賞季節開始的夏天的精彩活動還不夠嗎?轉眼之間就到秋冬季節了?我並不難過。 澳大利亞的冬天也很有魅力,接下來的幾個月會感受到南半球特有的浪漫吧,因為南極的光明季節到來了!
  • 小學作文賞析—《這兒真美》《我的動物朋友》《冬天的校園真美》
    水庫的兩邊築著高高的堤壩和圍欄,另兩側種滿了高高低低的水杉,倒映在水庫裡別有一番風味,不少遊人正在散步、拍照呢!我站在圍欄邊,眺望水杉林,秋姑娘已經將這兒布置一新:一棵棵挺立的水杉高聳入雲,樹葉已經全部染了漸變色,由紅到橘,又由橘到綠,猶如一塊巨大的油畫布,書寫著秋的美麗。我們沿著彎彎繞繞的山路往裡走,走進這片水杉林。鬆軟的泥土一路延伸,將我們引導水杉林的最中心。
  • 色情圖片看的越多:大腦萎縮越快
    德國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瀏覽色情圖片時,大腦受到刺激會導致多巴胺激增,而不斷反覆的多巴胺激增可能會造成大腦反應遲鈍並萎縮。如果色情圖片看得太多,會讓大腦一直處於興奮狀態,久而久之大腦會變得麻木冷淡,並需要口味更重、數量更大的色情圖片來刺激,結果導致普通真實性愛都無法激起性慾。
  • 北極看極光,南極見企鵝,有錢買不來的旅行日程!
    極光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不斷深入,北極的常態化航行逐年增加。每年夏天都會有很多商船從國內出發繞過白令海峽沿北極航線去往俄羅斯及北歐各港口。沿途除了冰雪還有別人看不到的美景。企鵝上船了這樣的福利估計很少船員才能享受。也只有給南極的科考站送物資的補給船可以領略了!船舶拋錨釣魚
  • 「去南極」的另一面:如果我不能去南極,也想看你去南極!
    《比宇宙更遠的地方》,畢竟在我們的記憶裡,「南極」和「宇宙」一樣用手觸及不到,怎麼樣都觸及不到!即使「宇宙」就在一本本書的字裡行間,而「南極」就在一張張隨處可見的地圖裡。想推測的是,雖然我不知道為什麼製作方友愛的朋友們會想出這個主題。
  • 如果再不下雪,我就收拾行李和趙又廷去南極看雪談戀愛了!
    南極洲不受任何一個國家控制,所以遊客不需要籤證,只要獲得《南極條約》籤署國的許可就可以進入南極洲。每100個到達南極的人裡,就有75個是遊客。那麼,作為世界上最為寧靜神秘的一片大陸,南極到底蘊藏著什麼樣的秘密?《南極之戀》為何一定要選擇實地拍攝?讓我們一起去南極探險尋找答案吧!《南極之戀》去了南極哪些地方?
  • 我們去挪威看極光的話,都要注意什麼,才能夠看到美麗的景象呢?
    文/落葉【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好多人在有生之年都想看一下極光這壯觀的景色,看到它讓人覺得和女神邂逅了,但是如果想看極光去挪威一定是一個非常好的地方。因為極光一般都是在北方才能看到的,而挪威的三分之一的國土都在北極圈中,所以在這裡是非常容易看到極光的。
  • 聽說這個冬天你想去冰島看極光,終極追光指南獻給你
    」這場秀經常在地球磁極周圍上演,在南極地區形成南極光,而北極地區形成北極光。南極因為沒有人類居住,所以只剩一群幸福的企鵝有機會觀看,而通常我們所說的追極光都是追的北極光。當然,在太陽系中其他一些具有磁場的行星上也有極光,所以某些外星民族的人也是有福的,比如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