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TA 打多了,大腦真的會萎縮

2021-01-08 DeepTech深科技

很多人應該都是聽過打遊戲可以益智健腦,一些 DOTA 玩家會宣稱打遊戲可以提高計算能力和反應神經來為打通宵的自己找心理安慰。學界也有論文支持打遊戲可以提升推理能力的假設,比如碩士論文《電腦益智遊戲與國小學童推理思考過程之研究》中就發現益智遊戲可以提升小學生的解題能力。

但事實是否如此呢?是否所有遊戲都具備這種功能呢?一項由加拿大蒙特婁大學(University of Montreal)心理學副教授 Greg West 第一作者發表於8月8日《分子精神病學》的研究全面的否定了這種說法。

West 發現,與正常人相比,長期玩動作類遊戲會讓大腦海馬體灰質的質量明顯減少—即海馬體萎縮,後果十分嚴重,這會提高抑鬱症、精神分裂、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以及阿茲海默症等腦疾病的風險。

「玩電腦遊戲確實對部分認知系統有一定益處,比如大腦中與短期記憶和視覺注意力相關的那部分。但是行為證據顯示,這種益處很有可能是以影響海馬體為代價的。」

研究人員分別對長期動作類遊戲玩家和正常人的大腦進行了掃描,並且對研究對象進行了長期的研究,以確認因果關係。最終,他們可以確認,動作遊戲玩家群體中海馬體萎縮的確是玩遊戲導致的。

圖 | 海馬體

人腦中的海馬體(Hippocampus)主要負責定向功能(又稱「空間記憶」)和長期記憶(又稱「情節記憶」)。空間記憶十分強大的人,比如大城市裡的計程車司機的海馬體通常會比較發達。之前的一項倫敦計程車司機研究證明了這一點。而發達的海馬體含有更多灰質,通常意味著一個更健康的大腦。

不過遊戲對大腦的影響不是直接作用於海馬體產生的。而是與大腦中另一個重要區域——基底核(Striatum)中的尾狀核(Caudate nucleus)有關。尾狀核(Caudate nucleus)負責身體中兩個非常重要的功能:「自動導航」和「獎勵」功能,這兩個功能指導吃喝拉撒睡等維持生命的行為,也可以幫助形成各種慣性行為,比如騎自行車,而這類行為或習慣都是下意識的。而海馬體影響的是空間記憶,需要很強的的主觀能動性。

圖 | 基底核中的尾狀核

研究人員們發現,遊戲對尾狀核的刺激要遠大於海馬體:85% 的玩家都依靠著尾狀核來引導他們進行遊戲。然而,過度刺激尾狀核往往會導致對海馬體的刺激不足,因此損失細胞,直至萎縮。

對於「打遊戲有益於大腦」的說法,研究人員警示,「如果動作類遊戲可以導致海馬體灰質的減少,那麼就應該謹慎向兒童、青年人、以及中老年人宣傳其對視覺短暫記憶和視覺注意力的益處。這些能力的提高是有代價的。」

更重要的是,患有帕金森症候群和痴呆症、阿茲海默症、精神分裂症、抑鬱症、以及創傷後應激障礙等具有海馬體萎縮情況的患者更不應該以遊戲「治病」。

但是,研究人員們並沒有一棍子打死電腦遊戲。他們在實驗過程中發現,還是有辦法用另一種類型的電腦遊戲逆轉甚至增加海馬體灰質的。

研究人員們一共挑選了 51 名男性和 46 名女性進行了長期遊戲的實驗。這些實驗人員都需要玩滿一共 90 個小時的《使命召喚》,《殺戮地帶》,《無主之地 2》等動作類遊戲,或者 90 個小時《超級瑪麗》系列中的 3D 遊戲(非動作類遊戲)。

首先,研究人員需要辨別出受試者中屬於「位置學習」(注重使用海馬體)和「反應學習」(注重使用獎勵系統)的人,然後選擇這兩種人群最常用的「4 on 8 Virtual Maze」(四通八達虛擬迷宮)。在這個迷宮裡,玩家需要從中心沿著4條完全一致的通道往外走,邊走邊收集任務目標。之後,他們需要再走一次迷宮,只不過這次一共有8條通道了。

在第二次走迷宮中,需要一定策略來避免重複第一次已經走過的通道。但是這兩類人群分別有不同的策略。位置學習人群會以背景中的山,樹,以及巖石等地標來判斷自己的位置。而反應學習人群則會忽略地標,而是依靠牢記從始發地左拐右拐的順序來記住自己的位置。將兩種人進行分類是為了進一步細化結果。

圖 | 只能通過地標,地貌,和後期打造的指北針進行導航的遊戲:《Savage Lands》(野蠻之地)

在受試者玩完 90 個小時的動作類或 3D 遊戲後,研究人員們發現,在相同的時間下,這兩種遊戲造成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在反應學習人群中,90 個小時的動作遊戲造成了可見的海馬體萎縮。而 90 個小時的 3D 遊戲在所有實驗人員中都實現了海馬體灰質的增加。

對此結果,研究人員們表示:「由於結果顯示了在進行遊戲時,使用空間策略與海馬體灰質的增加有關聯,反應學習人群很有可能通過這種方式抵消動作類遊戲對海馬體的負面影響。」簡單來說,遊戲開發商可以通過改變遊戲的設計來避免對玩家大腦的影響。

圖 | 連指北針都沒有,只能完全依靠地標,地貌,以及雪中短暫存留的腳印實現導航的遊戲:《The Long Dark》(漫長黑夜)

對於這一點,大型沙盒類遊戲,不論是否屬於動作類,都有天然的優勢(小編深有體會)。在海外大型遊戲平臺 Steam(蒸汽動力)上,有許多新興的生存冒險類動作遊戲都選擇了拋棄 GPS,地圖,指標,以及路徑提示,比如《Savage Lands》(野蠻之地)和《The Long Dark》(漫長黑夜)。在這些遊戲裡玩家只能依靠對地標和地貌的記憶,最多有個基本的指南針,來進行導航。遊戲開發人員這麼做是為了呈現最真實化的遊戲體驗。然而,之前沒有人預料得到,這麼做竟然能夠真正的「益智」。

相關焦點

  • 太可怕了,你的大腦每天都在萎縮!
    其實腦萎縮是人類衰老時的正常生理現象,近年來,隨著影像技術的發展,更多的人特別是老年人照過影像片子之後,會被告知腦萎縮了。我們應該如何提前預防,減緩大腦萎縮的速度? 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 長期的鍛鍊可以保持良好的心血管健康,讓更多的血液和氧氣輸送到大腦,減緩大腦萎縮的進程。
  • 色情圖片看的越多:大腦萎縮越快
    德國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瀏覽色情圖片時,大腦受到刺激會導致多巴胺激增,而不斷反覆的多巴胺激增可能會造成大腦反應遲鈍並萎縮。如果色情圖片看得太多,會讓大腦一直處於興奮狀態,久而久之大腦會變得麻木冷淡,並需要口味更重、數量更大的色情圖片來刺激,結果導致普通真實性愛都無法激起性慾。
  • 空氣汙染與大腦萎縮有什麼關係?
    安全水平並不安全為了進一步探究空氣汙染與阿爾茨海默病中常見大腦萎縮的關聯,來自南加州大學的研究人員觀察了細顆粒物汙染與女性人群大腦萎縮的關聯。「大腦體積變小是痴呆症和阿爾茨海默病的已知風險因素,但空氣汙染是否會改變大腦結構仍在研究中。」 論文研究作者、南加州大學 Diana Younan 博士表示。
  • 又一項最新研究:空氣汙染會讓大腦萎縮,增加女性患痴呆症的風險
    解讀最新科學前沿科研公路社出品根據美國神經病學學會醫學雜誌 Neurology2020 年 11 月 18 日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居住在空氣汙染水平較高地區的女性,可能會在年老時出現更多阿爾茨海默病中常見的大腦萎縮。
  • ...網 - DOTA6.74c - DOTA6.74 - DOTA6.73c - AI - DOTA - 地圖下載
    作者:王君迪  (浙江大學 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系09級)  dota遊戲引擎中的基本護甲計算公式,採用一階系統單位階躍響應分析,得出護甲收益遞減論,並與另一種護甲收益不變論進行比對分析。  關鍵詞:dota;護甲;傷害  Dota(Defence of the Ancients,遠古的守護), 是指基於魔獸爭霸3:冰封王座(暴雪娛樂公司出品)的多人即時對戰自定義地圖,可支持10個人同時連線遊戲。
  • 長期「自閉」在家,或使大腦萎縮兩成!
    你有沒有感覺到,躺在家「自閉」久了,不僅人會變得頹廢,做起事有氣無力,甚至腦子都有點沒以前好使了?這並非懶惰散漫造成的錯覺,而是有實實在在的科學理論——長時間的社會隔離,會使某些大腦結構萎縮。被隔離的小鼠有非常明顯的反應,它們會發出痛苦的求救聲。密西根大學的分子和行為神經科學研究中心主任 Huda Akil 表示,在齧齒動物聚集的時候,它們發出的超聲波和被隔離時發出的聲音完全不同。在被隔離的時候,齧齒動物會發出求救信號,而它們的大腦會加速遺忘和害怕有關的記憶。
  • 科學家:人類的大腦3萬年萎縮了五分之一
    看著世界日新月異的變化,很多人都覺得自己的腦子有些不夠用了,現在的小朋友真是越來越聰明,屁大點的小孩懂得比成年人都多,這也讓很多人感嘆,人真是變得越來越聰明了!然而,別急!科學家可不一定抱著同樣的想法!
  • 南極真美,想每天玩雪看極光.但如果代價是大腦萎縮呢?
    作者發現,那出了名的惡劣環境似乎會使人的大腦萎縮。團隊真的太小了,小到他們把能聊的話題都聊完了。風景是真的美,生活是真的單調 | Stefan Christmann為了放鬆解壓,駐南極洲的研究人員也有自己的方法,就跟照料植物或煲電視劇來放鬆的國際空間站工作人員一個道理。
  • GPS導航用多了 我們真的會變傻嗎?
    今年6月,《華盛頓郵報》發表了名為《拋棄GPS,它會毀掉你的大腦》的熱門文章。文章中稱:「目前尚不清楚的是,每天長時間使用GPS對海馬體功能的影響。」也就是說,我們不確定GPS是否會損害人類大腦。但是有些間接的證據顯示,的確有這種可能。通常來說,當我們不使用大腦特定功能時,作為其基礎的神經連接就會萎縮。
  • 專家稱網癮致大腦灰質萎縮 與鴉片依賴症類似
    近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雷皓小組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青少年網癮的神經機制之一是大腦執行與控制功能相關腦區受損。這一最新成果引起了國內外的關注,我們也採訪了該項研究的負責人雷皓教授,請他為我們詳細解讀。
  • DOTA2:ego被噴離隊?別傻了,你見過哪個選手是被玩家噴退役的
    Ehome的成績越來越不好,使得xiao8備受壓力,不知道在小明鞭回歸之後隊伍能不能有所起色,小明鞭承載了玩家太多的希望,甚至有些被捧上了神壇,如果摔下來應該會很痛的,除了小明鞭之外,大家對於ego的離隊也表示惋惜,覺得如果不是噴子和鍵盤俠作祟,ego還是會在ehome繼續職業生涯的,事實真的如此嗎
  • 人類大腦真的只開發了10%?若開發到百分之百,會發生什麼?
    上世紀30年代,神經外科醫生懷爾德潘菲爾德給謠言披上了「科學的外套」,在他對大腦的研究論文裡的提出來的。與之相提的還有一句話:愛因斯坦被稱為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他的智商高達187,比我們任何一個普通人都聰明,正是因為他的大腦已經開發了近20%。
  • 睡眠會使大腦「萎縮」?這其實是好事
    這一結論來自於最近的一項研究,在這項研究中,科學家觀察了睡覺過程中大腦內的微妙變化。研究者發現,睡眠對於使大腦中的突觸(將神經元連接起來的部位)發揮正常功能至關重要。在我們睡覺的時候,突觸會縮回約20%。在這段時間內,突觸會進行充分的休息,為新一天接受新的信息輸入、學習新事物做準備。
  • 人類大腦正在萎縮?科學家作出回應:更應該擔心未來人不會說話
    而大腦是決定智慧水平的關鍵部位,科學家們對此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如果這種趨勢繼續發展,或許在未來會導致我們的大腦出現萎縮,不利於人類文明的進步。 其實,這種說法並沒有準確的科學依據,反而受到了人們的質疑。
  • 面肌痙攣會引起肌肉萎縮嗎
    眼皮跳動其實和面神經有很大關係,大腦又掌控著面神經。如果面神經受到刺激,就會指揮眼皮四周的眼眶匝肌不停收縮,導致眼皮連續跳動,這有可能就是面肌痙攣在發作。面肌痙攣又稱面肌抽搐,是一種常見病與多發病,有些原發性面肌痙攣的病人多數在中年以後發病,女性較多。
  • 肌肉萎縮的檢查診斷
    肌肉萎縮會導致患者肌肉體積減小,肌肉無力等症狀。許多患者會對早期輕微的症狀造成忽視,等到病情加重的時候卻治療不及。只有進行準確的診斷才能讓肌肉萎縮無所遁形。那麼,肌肉萎縮的檢查診斷有哪些呢?一、病史:對於肌肉萎縮應注意年齡、發病部位、起病快慢、病程長短等;急性發病,還是慢性發病,是逐漸進展,還是迅速發展、有無感覺障礙。
  • 小腦萎縮的症狀 小腦萎縮患者吃什麼好
    小腦是我們身體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小腦萎縮的症狀有哪些呢?患上小腦萎縮的人還有辦法康復嗎?那麼小腦萎縮的治療方法有哪些呢?在日常的生活中,怎樣預防腦萎縮?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小腦萎縮的症狀1.共濟失調共濟失調是小腦萎縮的首要臨床表現。患者不能獨自站立,會出現搖晃、站不穩的現象。
  • 大腦真的能被開發?如果大腦開發真的存在,到100%會怎樣?
    ,比如說牛頓,愛因斯坦等等世界文明的科學家,他們的智力排名在人類歷史上都是名列前茅的,有趣的是,人們在愛因斯坦去世後,對他的大腦進行的詳細的分析,企圖發現一些異於常人的秘密,結果卻顯示愛因斯坦的大腦和常人的大腦並無任何的區別。
  • 孩子的大腦是用進廢退的,怎麼才能讓孩子的大腦持續進步?
    多次行為會刺激並改變大腦的結構,如果你第一次接觸一個知識,大腦就會建立一個神經連接,如果不繼續熟悉學習,這條神經連接就會萎縮斷掉,而持續學習會不斷強化神經連接,形成腱鞘,變成永久記憶。 如果不學習,大腦就會「廢退」,小孩從出生到10歲左右,大概會有10%左右的控制高級思維的神經細胞萎縮
  • 多打點肉毒素會更瘦?小心注射過量中毒
    原標題:多打點肉毒素會更瘦?小心注射過量中毒 近日,重慶有個女孩為了讓自己的臉、小腿等部位更瘦一些,選擇了去美容院注射肉毒素,結果卻因為過量注射導致中毒,引發了渾身乏力、胸悶、呼吸困難等問題。那麼通過注射肉毒素的方法來瘦身的原理是什麼?注射肉毒素的劑量應該是多少?過量注射會引發什麼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