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汙染與大腦萎縮有什麼關係?

2020-11-21 鈦媒體APP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科研公路社

根據美國神經病學學會醫學雜誌 Neurology2020 年 11 月 18 日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居住在空氣汙染水平較高地區的女性,可能會在年老時出現更多阿爾茨海默病中常見的大腦萎縮

研究人員發現,空氣汙染(PM2.5)水平每增加 3 毫微克 / 立方米,受試者大腦萎縮的程度更大,相當於老年痴呆症的風險增加 24%。即使在調整了年齡、教育程度、就業、心血管疾病、高血壓、體育活動和其它可能影響腦萎縮的因素後,這一結論仍然存在。

不久前,美國一項涉及 6300 萬人的研究也發現,空氣汙染會讓神經系統疾病患者病情加重,包括阿爾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

2016 年的一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研究發現,汙染空氣中的一種潛在有毒顆粒能夠進入人類的大腦組織。另一項研究發現,在英國倫敦,住宅周圍空氣汙染越嚴重,被診斷為痴呆症的風險越高,兩者存在相關性。

隨著科學家們對空氣汙染與健康關聯的深入研究,大家習以為常的空氣汙染的長期危害,也越來越清晰明確。

細顆粒汙染的長期危害

細顆粒汙染是由懸浮在空氣中的化學物質、煙霧、灰塵和其它微小顆粒構成的汙染物。它們不超過 2.5 微米,比人類頭髮絲的寬度還小 30 倍,因此常被稱為 PM2.5。

雖然 PM2.5 只是地球大氣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組分,但它對空氣品質和能見度等有重要的影響。它能較長時間懸浮於空氣中,其在空氣中含量濃度越高,就代表空氣汙染越嚴重。

與較粗的大氣顆粒物相比,PM2.5 粒徑小,面積大,活性強,易附帶有毒、有害物質(例如,重金屬、微生物等),且在大氣中的停留時間長、輸送距離遠,因而對人體健康和大氣環境質量的影響更大。

據悉,2012 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公布的《全球環境展望》指出,每年有 70 萬人死於因臭氧導致的呼吸系統疾病,有近 200 萬的過早死亡病例與顆粒物汙染有關。《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也發表了研究報告,報告中稱,人類的平均壽命因為空氣汙染很可能已經縮短了 5 年半。

2013 年,世界衛生組織下屬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發布報告,首次指認大氣汙染對人類致癌,並視其為普遍和主要的環境致癌物。

2018 年的一項研究顯示,墨西哥城(聯合國 1992 年將墨西哥城列為世界上汙染最嚴重的大都市)大量 30~40 歲成人大腦中發現有典型阿茲海默病的病理表現(老年炎性斑),甚至在嬰幼兒的大腦內也有類似發現,研究人員把這個發現和大氣汙染相關聯。

究竟 PM2.5 對帕金森病、阿爾茲海默病等神經系統疾病影響幾何?一直以來缺乏嚴謹的科學證據。

就在上個月,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在《柳葉刀》的《地球健康》雜誌(the Lancet’s Planetary Health)發表了一項重磅研究,研究人員使用有史以來最大的數據集來評估空氣汙染與神經系統疾病之間的聯繫。

這項研究是第一個大範圍的隊列研究,使用的數據涉及 6300 多萬人,結果發現,空氣中的細顆粒物(直徑在 2.5 微米或以下的微小顆粒,也就是 pm2.5)水平與神經退行性疾病的住院治療有關聯。

安全水平並不安全

為了進一步探究空氣汙染與阿爾茨海默病中常見大腦萎縮的關聯,來自南加州大學的研究人員觀察了細顆粒物汙染與女性人群大腦萎縮的關聯。

「大腦體積變小是痴呆症和阿爾茨海默病的已知風險因素,但空氣汙染是否會改變大腦結構仍在研究中。」 論文研究作者、南加州大學 Diana Younan 博士表示。

「我們的研究發現,暴露在高水平空氣汙染中的七八十歲的女性在五年內出現與阿爾茨海默氏症相關的大腦變化的風險會增加。我們的研究表明,這些毒素可能會破壞大腦結構或大腦神經細胞網絡的連接,從而導致疾病的發展。」

該研究涉及 712 名平均年齡為 78 歲的女性,她們在研究開始時沒有患痴呆症。參與者提供了健康史以及關於族裔、教育、就業、飲酒、吸菸和體育活動的信息。所有的女性在研究開始時和五年後都接受了核磁共振掃描。

研究人員利用每個參與者的居住地址,來確定他們在第一次核磁共振掃描前三年平均暴露在空氣汙染中的情況。然後他們將參與者分成四組。最低的一組暴露在平均每立方米空氣中 7 到 10 微克的細顆粒物汙染中。最高的一組平均暴露在平均每立方米 13 至 19 微克的汙染中。美國環境汙染署 (EPA) 認為,年平均暴露在每立方米 12 微克的汙染物中是安全的。

研究人員使用了一種機器學習工具來測量大腦中阿爾茨海默氏病跡象。這種工具經過訓練,可以通過讀取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腦部掃描,識別特定於增加患阿爾茨海默病風險的大腦萎縮模式。

研究開始時和五年後,研究人員對參與者進行了核磁共振腦掃描,並根據他們與機器學習工具識別出的阿爾茨海默氏症模式的相似程度對他們進行了評分,特別是在容易患阿爾茨海默氏症的大腦區域的變化。分數從 0 到 1 不等,分數越高表明大腦變化越多。總的來說,這些女性的分數從研究開始時的 0.28 分變化到五年後的 0.44 分。

研究人員發現,空氣汙染水平每增加 3 毫微克 / 立方米,兩次掃描的得分範圍就會擴大,平均增加 0.03,表明大腦在五年內萎縮的程度更大,相當於老年痴呆症的風險增加 24%。即使在調整了年齡、教育程度、就業、心血管疾病、高血壓、體育活動和其他可能影響腦萎縮的因素後,這一增幅仍然存在。

「我們的研究結果對公共健康有著重要的影響,因為我們不僅發現暴露於高水平空氣汙染中的女性大腦會萎縮,而且我們還發現暴露於低於美國環保署認為安全水平空氣汙染中的女性大腦也會萎縮。」Younan 說,「雖然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但相關部門在未來收緊空氣汙染暴露標準的努力,可能有助於降低老年人群患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

不過,研究人員也指出,這項研究只觀察了老年女性的大腦,所以結果可能對男性和年輕女性不一樣,此外該研究只調查了區域細顆粒物汙染,沒有調查其他汙染源,如交通排放。由於當時沒有全國性的數據,研究人員也無法估計參與者在中年和青年時期接觸細顆粒物汙染的情況。

我們相信,隨著科學界對空氣汙染的重視,空氣汙染對人體健康的真實具體影響,也將逐漸明晰。

參考資料:

https://n.neurology.org/content/early/2020/11/18/WNL.0000000000011149

https://www.aan.com/PressRoom/Home/PressRelease/3836v

相關焦點

  • 又一項最新研究:空氣汙染會讓大腦萎縮,增加女性患痴呆症的風險
    解讀最新科學前沿科研公路社出品根據美國神經病學學會醫學雜誌 Neurology2020 年 11 月 18 日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居住在空氣汙染水平較高地區的女性,可能會在年老時出現更多阿爾茨海默病中常見的大腦萎縮。
  • 空氣汙染和噪聲與老年人局部腦結構的關係
    使用多元線性回歸併根據人口和個人特徵進行調整,評估了被試2006-2008年住址的空氣汙染和噪音暴露與神經認知測試表現和磁共振成像中LGI值(n=590)的關係,這兩項都是在2011-2015年間評估的。結果發現,空氣汙染和噪聲與語言和短期/工作記憶以及額頂網絡(FPN)的局部萎縮有關,加速大腦生理性衰老過程。
  • 環保知識丨科普圖解 | VOCs與空氣汙染有什麼關係?
    環保知識丨科普圖解 | VOCs與空氣汙染有什麼關係? 今天,讓我們學習VOCs的相關知識一起了解VOCs對空氣汙染的影響
  • 【盤點】空氣汙染與人類健康到底有什麼關係?
    說到底,霧霾之所以會引起如此之大的關注,主要原因還在於空氣品質與人類健康之間存在非常重要的關聯。那麼霧霾的出現究竟會給人類健康帶來哪些威脅呢?小編網羅了本站以及其他網站曾經發布的消息,從大眾認知,流行病學以及基礎研究等幾個方面匯總了空氣汙染與人類健康的關係。
  • 汙染空氣中毒性微粒可直接進人類大腦 誘發老年痴呆
    據國外媒體報導,空氣汙染中的磁鐵微粒被懷疑具有毒性,吸入人體可直接進入大腦,可能誘導老年痴呆症等疾病。研究人員稱這項發現「令人非常震驚」,並對空氣汙染產生的健康風險提出了一系列新問題,許多研究聚焦於汙染空氣對肺部和心臟產生的影響。
  • 肌肉萎縮德勝門劉泉鵬:肌肉萎縮疾病的病因都有哪些?都有什麼表現呢?
    肌肉萎縮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應該聽說過,肌肉萎縮對人體的危害是很大的,主要表現是肌肉有明顯的萎縮,很多人對於肌肉萎縮的真實病因不了解,下面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肌肉萎縮常見的病因。
  • 色情圖片看的越多:大腦萎縮越快
    德國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瀏覽色情圖片時,大腦受到刺激會導致多巴胺激增,而不斷反覆的多巴胺激增可能會造成大腦反應遲鈍並萎縮。如果色情圖片看得太多,會讓大腦一直處於興奮狀態,久而久之大腦會變得麻木冷淡,並需要口味更重、數量更大的色情圖片來刺激,結果導致普通真實性愛都無法激起性慾。
  • DOTA 打多了,大腦真的會萎縮
    West 發現,與正常人相比,長期玩動作類遊戲會讓大腦海馬體灰質的質量明顯減少—即海馬體萎縮,後果十分嚴重,這會提高抑鬱症、精神分裂、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以及阿茲海默症等腦疾病的風險。「玩電腦遊戲確實對部分認知系統有一定益處,比如大腦中與短期記憶和視覺注意力相關的那部分。但是行為證據顯示,這種益處很有可能是以影響海馬體為代價的。」
  • 神經疾病竟然與空氣汙染有關……
    如果告訴你,空氣汙染會引發「神經病」,你信嗎?事實上,一項針對美國成年人的大型長期研究表明,空氣汙染與多種神經疾病 (包括帕金森氏病、阿爾茨海默氏病和其他痴呆症) 的住院風險增加顯著相關。在空氣汙染比較嚴重的墨西哥,有一項針對這個地區30~40歲成人的研究調查,結果發現部分人大腦中有典型阿茲海默病的病理表現(老年炎性斑)!還有針對這個地區40隻野狗的研究,檢查發現,這些動物的大腦裡存在斑塊,也就是阿茲海默病的典型病理表現。可怕的是,同在這一個區域,存在這樣病理表現的居民中,甚至包括幼童!
  • 環保科普 | 重汙染天氣預警的級別與對應措施有什麼關係?
    環保科普 | 重汙染天氣預警的級別與對應措施有什麼關係? 歡迎關注生態徐州一般來講,各地的空氣重汙染預警分為
  • 太可怕了,你的大腦每天都在萎縮!
    我們每個人每天都行走在變老的路上,如果說皮膚長了皺紋,臉上有了斑點是看得見的衰老我們應該如何提前預防,減緩大腦萎縮的速度? 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 長期的鍛鍊可以保持良好的心血管健康,讓更多的血液和氧氣輸送到大腦,減緩大腦萎縮的進程。但那些缺乏運動的人群,大腦萎縮的衰老現象來得更加明顯。增強機體各系統功能,保持其協調性,日常可多做一些有氧運動,遊泳、登山、踢毽子、抖空竹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 空氣汙染會縮短新生兒端粒長度
    2018年1月24日 訊 /生物谷BIOON/ --一項關於2004年中國銅梁火力發電站廢氣洩漏的相關影響的研究結果表明,在空氣汙染事件發生前出生的孩子相比空氣汙染治理後出生的孩子端粒酶明顯較短。相關結果發表在《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雜誌上。
  • 長期「自閉」在家,或使大腦萎縮兩成!
    你有沒有感覺到,躺在家「自閉」久了,不僅人會變得頹廢,做起事有氣無力,甚至腦子都有點沒以前好使了?這並非懶惰散漫造成的錯覺,而是有實實在在的科學理論——長時間的社會隔離,會使某些大腦結構萎縮。Smeyne 為了研究隔離對社會性動物的身心健康有什麼作用,和同事對小鼠做了實驗,為了研究隔離對小鼠大腦的影響,首先要培養一批原本自由自在,但突然失去一切被禁足的小鼠。為此,研究者在愉快的環境裡養了好幾代的「自由人」小鼠。還為他們準備了豪華的住所,裡面有各種玩具,小鼠可以自由活動和社交。
  • 空氣汙染 到底是什麼傷人於無形之間?
    北京市預警中心、北京市空氣重汙染應急指揮部辦公室11月26日發布了「空氣重汙染藍色預警」稱,受不利擴散條件影響,北京空氣品質已達「5級重度汙染」水平,建議公眾做好健康防護,減少戶外運動等。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數據顯示,全球2010年因肺癌死亡患者中,有22.3萬人與大氣汙染直接相關。2013年,世界衛生組織把「室外空氣汙染」列為一類致癌物。空氣汙染對我國居民具體影響如何?
  • 腦科學日報:大腦獨特的「垃圾清理」模式;90天逆轉衰老?
    研究描述了一項大規模的針對特定位點的N-糖蛋白組圖譜研究,使用基於質譜的定量N-糖基化修飾組學方法表徵了AD患者及對照大腦樣本中N-糖 蛋白和N-糖基化位點的第一個系統級全景圖,並創造性提出了以前未知的AD腦N-糖蛋白組變化,為理解和治療AD提供了新的見解。 糖皮質激素驅動的網絡分析表明,在13個共同調控N-糖肽/糖蛋白的模塊中,有6個與AD表型有關。
  • 專家稱網癮致大腦灰質萎縮 與鴉片依賴症類似
    磁共振成像發現大腦發生了器質性變化  遼寧日報:網癮問題是全社會關心的問題,而以往的研究都是從社會學、心理學出發探求網癮的發生及防治,那麼是什麼觸發了您通過腦部研究來考察網癮?  雷皓:從社會學、心理學的角度來研究網癮十分必要,但我個人認為還不夠全面:一些網癮患者對網遊等已經達到了一種痴迷、嚴重依賴的程度,這似乎已經不僅僅簡單只是心理上的問題。
  • 每日簡報:空氣汙染與COVID感染致死有關
    COVID 死亡與空氣汙染有關一項研究得出結論,長期暴露在空氣汙染中可能導致全球15% 的人死於2019冠狀病毒疾病。研究人員將健康和疾病數據與全球接觸空氣中顆粒物的數據結合起來。血管生物學家 Thomas Munzel 說: "如果長期暴露在空氣汙染中和感染2019冠狀病毒疾病病毒兩者結合在一起,我們就會對健康產生不利影響,特別是在心臟和血管方面。"。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似乎不太可能通過緊急使用授權來快速引進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
  • 什麼是空氣汙染指數(API)和空氣品質級別
    為了使人們直觀的理解各種汙染物對空氣的汙染程度,人們就通過數學公式計算出一些數值,用不同等級的數值表示汙染程度的大小。空氣汙染指數(API)是評估空氣品質狀況的一組數字,它關注的是吸入受到汙染的空氣以後幾小時或幾天內人體健康可能受到的影響。根據空氣汙染指數,空氣品質分為七個級別,指數越大,級別越高,說明空氣汙染越嚴重,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也越明顯。
  • 室內空氣汙染最大的受害者 空氣淨化器十大排名呵護孩子健康成長
    有害物包括甲醛、苯、氨、放射性氡等。隨著汙染程度加劇,人體會產生亞健康反應甚至威脅到生命安全。  2014年第五屆上海國際室內技術論壇談到「有數據表明,大氣中的顆粒物對室內滲透率高達30%~70%,其中,0.1-1μm入肺顆粒物滲透率更高,室內要比室外高5~6倍。」同時提到世界衛生組織已把室內空氣汙染列為18類致癌物質之首。
  • 視神經萎縮 的病因都有什麼,你知道嗎?
    視網膜神經細胞感受光線,並將光信息傳至視神經,再由視神經將信息傳送到大腦。視神經任何一段受損,或大腦後部視中樞發生病變均可導致視力障礙。視神經萎縮疾病病因,由多種原因均可引起,常見有: 1、顱內高壓致繼發性視神經萎縮。 2、顱內炎症,多見於結核性腦膜炎或視交叉蛛網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