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簡報:空氣汙染與COVID感染致死有關

2020-11-03 EdgingCatalysis


COVID 死亡與空氣汙染有關

  1. 一項研究得出結論,長期暴露在空氣汙染中可能導致全球15% 的人死於2019冠狀病毒疾病。研究人員將健康和疾病數據與全球接觸空氣中顆粒物的數據結合起來。血管生物學家 Thomas Munzel 說: "如果長期暴露在空氣汙染中和感染2019冠狀病毒疾病病毒兩者結合在一起,我們就會對健康產生不利影響,特別是在心臟和血管方面。"。
  2.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似乎不太可能通過緊急使用授權來快速引進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這項政策將允許在臨床試驗結束之前給某些高危人群和醫護人員注射疫苗。但 FDA 官員表示擔心,緊急使用授權可能使臨床試驗難以提供可靠的數據。前 FDA 首席科學家 Jesse Goodman 說: "如果... ... 我們得不到足夠的信息來了解這些疫苗之間的相互比較,以及它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我們就不知道如何在公共衛生環境下使用它們。"。
  3. 在神經科學家 Alysson Muotri 的實驗室裡,數百個芝麻大小的微型人類大腦漂浮在培養皿中,由於電活動而發出火花。這些微小的結構來自人類幹細胞,已經成為許多研究大腦特性的實驗室中熟悉的固定設備。但是一些實驗提出了這樣的問題: 這樣的細胞團是否可以變成有知覺的,以及科學家如何知道它們是有知覺的。研究人員現在正在呼籲制定一套指導方針,類似於動物研究中使用的方針,以指導人道地使用類腦器官和其他可以獲得意識的實驗。
  4. 2019年12月宣布的一攬子雄心勃勃的政策,旨在到2050年使歐洲成為第一個氣候中立的大陸。但是,一組科學家表示,這些花言巧語背後隱藏著問題。理察 · 福克斯、卡勒姆 · 布朗和馬克 · 朗斯維爾認為,歐盟成員國把環境破壞外包給其他國家,同時卻把國內環保政策的功勞據為己有。他們提出了幾個可以採取的步驟,以確保綠色協議名副其實,包括評估農業的全球影響,更好地執行標準和減少生物能源生產。
  5. 本周六將是人類連續佔領國際空間站(ISS)20周年的日子。然而,國際空間站不太可能再維持20年—— NASA 及其國際合作夥伴的公共資金預計在此之前很久就會枯竭。接下來會發生什麼還不清楚,但有可能國際空間站會被一家商業運營商接管,或者完全報廢,由私營的商業空間站取而代之。美國宇航局商業太空飛行發展主管菲爾 · 麥卡利斯特說: "現在是美國宇航局開始把目光投向深空探索的時候了,讓企業家們跟在我們後面。"。

相關焦點

  • 空氣汙染已成全球第五大致死原因 每年700萬人死亡
    一項新的研究報告稱,空氣汙染已成為全球第五大致死原因,僅次於飲食風險、高血壓、香菸和高空腹血糖。  報導中指出,2017年至2018年美國空氣汙染水平提高了5.5%,就造成10000個美國人因此死去。據世衛組織數據顯示,全球每年約有700萬人死於空氣汙染。
  • COVID-19的致死率或許比我們想像的要高!
    研究小組發現,70歲以上人群的致死率要高得多:在受流感大流行嚴重影響的倫巴第地區,70歲至79歲人群的感染致死率為2.3%,而80歲至89歲人群的致死率接近6%。90歲以上的人中有近13%死亡。相比之下,40到49歲的人的死亡率只有0.04%。這些不同的死亡率可以解釋紐約市年輕人中較高的死亡人數。
  • 《心血管研究》:全球約15%的新冠死亡病例與空氣汙染有關
    北京時間10月27日,發表在《Cardiovascular Research(心血管研究)》上的一項新研究中,由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和德國古騰堡大學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表明,全球約有15%的新冠肺炎死亡病例與長期暴露於空氣汙染有關。
  • 西班牙社區居民SARS-CoV-2感染的死亡風險分析
    西班牙社區居民SARS-CoV-2感染的死亡風險分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30 16:55:32 西班牙卡洛斯三世健康研究所Marina Pollán團隊研究了西班牙社區居民SARS-CoV-2感染的死亡風險
  • 拜登獲得首份總統每日簡報,被認為是美「最高機密」
    新京報快訊(記者 謝蓮)據美聯社報導,當地時間11月30日,美國「當選總統」拜登獲得首份總統每日簡報。總統每日簡報是美國情報機構呈交給總統的「最高機密」。當地時間11月7日,美國媒體預判拜登贏得今年的總統大選。
  • 外媒稱糖尿病與「呼吸」有關 空氣汙染可能導致基因突變
    糖尿病每年致全球數百萬人早逝,是世界上「成長最迅速」的疾病之一,醫學界普遍認為這與先天遺傳、飲食及久坐不動的生活狀態等因素有關。然而人們可能沒想到,小小的空氣汙染物PM2.5,也會助長糖尿病的囂張氣焰。
  • 致死率高達97%!食腦變形蟲正在美國蔓延,或與全球氣候變暖有關
    感染者會出現頭痛、發燒等症狀,致死率高達97%。延伸閱讀:美國再現「食腦蟲 」,一旦感染致死率超97%!官方警告:別用自來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9月27日消息,當地時間9月25日,美國德克薩斯州環境質量委員會向布拉索波特水管理局(Brazosport Water Authority)發出警告,該區域的飲水可能被福氏耐格裡變形蟲(Naegleria fowleri)汙染。「得州環境質量委員會在州長辦公室的指示下正在與布拉索波特水管理局合作,以儘快解決這一問題。」
  • 空氣汙染嚴重 光化學汙染加劇是主因
    記者查閱上海市空氣品質實時發布系統時看到,整個7月,上海市有18天臭氧超標。  上海市環境監測中心日前發布空氣汙染提醒:受持續高溫影響,近期上海市臭氧濃度將持續超標。  臭氧超標意味著什麼?  復旦大學環境科學系有關專家說,夏日裡,如果你抬頭望見的藍天不那麼澄澈,而是帶些粉藍,那就說明城市已被光化學煙霧籠罩。光化學煙霧通常表現為橙色,從地面望去,與天空本色疊加在一起,便會呈現粉藍色。
  • 每天全球有1萬人死於化石燃料的空氣汙染
    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每天有1萬人死於化石燃料的空氣汙染,氣候變化不僅是化石燃料燃燒的唯一重大後果,也是空氣汙染。這項研究發表在《心血管研究雜誌》上。根據作者的說法,空氣汙染奪去的生命遠遠超過愛滋病、愛滋病毒和其他傳染病和寄生蟲病。它還超過了暴力和吸菸造成的死亡。
  • 連續兩年春節期間未出現汙染天氣
    今年春節期間(除夕至元宵),全市各級各部門主動履職,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協同開展煙花爆竹燃放管控工作,連續兩年春節期間未出現汙染天氣,空氣品質改善明顯。國控點監測數據顯示,春節期間,我市環境空氣品質保持優良水平,達標天數比例(AQI達標率)100%。
  • 孩子長成「小胖墩」,竟然可能與空氣汙染、人口密度有關?
    孩子長成「小胖墩」,竟然可能與空氣汙染、人口密度有關? 根據美國一項新的研究,空氣汙染和人口密度增加了兒童肥胖的機率
  • 空氣汙染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平均而言,他們暴露於比美國環境保護局為每日空氣品質標準設定的顆粒物更少的顆粒物質,」Tanwar說。然後,在交配期間將小鼠保持在正常空氣中,並且研究人員將他們的後代與未暴露於汙染空氣的小鼠的後代進行比較。
  • 每日簡報|2020-10-30
    新聞簡報 10月30號,星期五星系 1991年 解決巴以問題的中東和會開幕 1992年 兩岸達成「九二共識」 1995年 渤海發現億噸級大油田 2009年 兩彈一星元勳錢學森逝世 2018年 武俠小說泰鬥金庸逝世 每日一說
  • 【盤點】空氣汙染與人類健康到底有什麼關係?
    1.研究發現霧霾能破壞人體新陳代謝 導致肥胖據英國《每日郵報》2月22日報導,人們通常認為,造成肥胖的原因是飲食不健康和缺乏鍛鍊,然而研究表明,環境問題也是導致肥胖的元兇之一。近日,科學家發現,霧霾不僅對我們的肺部造成傷害,還能破壞人體的新陳代謝,從而導致肥胖。
  • 輸液的時候輸入多少空氣,才會致死?
    在輸液的時候空氣進來了,這自然會讓人感覺到非常的害怕。因為很多人都知道,如果空氣進入的特別多,那麼很有可能導致人們休克,甚至死亡。今天我們就向大家介紹一下輸液的時候進入空氣有什麼反應? 空氣栓塞是臨床上並不少見的併發症,不僅僅發生於靜脈輸液過程中,還可發生於多種手術及臨床診療操作中。
  • 【每日英語文章】氣溫與疫情
    But the precis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vid-19 and weather is disputed.Other viruses, particularly flu and common colds, peak in the winter months, which also suggests that covid-19 could follow suit.但是新冠肺炎和天氣之間的精確關係是有爭議的。
  • 看新聞學英語:北京空氣汙染報導高頻詞彙
    BBC、CNN、路透社、紐約時報等全球知名媒體都紛紛對汙染情況作出了相關報導。讓我們一起從新聞中學習有關的英語詞彙吧!   1. hazardous/hazard 危險的   Air pollution in Beijing reached "hazardous" levels on Monday.
  • 西安空氣重度汙染!快來看看是什麼造成的?
    >>數據空氣汙染持續加重記者從省生態環境廳官網看到,昨日上午9時,西安空氣品質指數(AQI)為170,屬於中度汙染,首要汙染物為PM2.5。此外,鹹陽AQI數值為148、渭南128、楊凌示範區127、寶雞115、西鹹新區109,均屬於輕度汙染,首要汙染物均為PM2.5。
  • 新冠疫情可能給生活在空氣汙染地區民眾造成更大打擊
    據外媒The Verge報導,朱莉安娜·皮諾(Juliana Pino)通常會努力將製造汙染的企業趕出芝加哥小村莊附近,這是一個擁有大量拉丁裔社區的工業區。現在,在持續不斷的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中,她和她的同事們也正在檢查他們的老年鄰居,集中資金購買物資來幫助那些負擔不起的人,並為講西班牙語的居民翻譯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的健康信息。
  • 世衛組織發布新冠肺炎傳播方式科學簡報
    當地時間7月9日,世衛組織發布科學簡報,介紹新冠肺炎傳播方式。常見傳播方式現有證據表明,新冠肺炎通過直接、間接接觸(通過受汙染物體或表面)或密切接觸感染者的口鼻分泌物而發生人際傳播。這些分泌物包括唾液、呼吸道分泌物或飛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