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一個孩子的大腦越聰明,他未來取得的成就可能就會越高。怎麼才能讓孩子的大腦保持持續進步呢?
人的大腦遵循用進廢退的規則。多次行為會刺激並改變大腦的結構,如果你第一次接觸一個知識,大腦就會建立一個神經連接,如果不繼續熟悉學習,這條神經連接就會萎縮斷掉,而持續學習會不斷強化神經連接,形成腱鞘,變成永久記憶。
如果不學習,大腦就會「廢退」,小孩從出生到10歲左右,大概會有10%左右的控制高級思維的神經細胞萎縮、死亡,隨著神經細胞的減少,腦啡肽和核糖酸等生物活性物質也會隨之減少分泌,又反過來影響神經細胞的活性。但是保持積極的大腦活躍,注意補充營養,新生的神經細胞就會比死亡的細胞數量多。
如果你想不斷讓孩子的大腦保持飛速運轉狀態,就一定要學習,給家長們推薦幾種方法:
1、閱讀:讀書是一種非常好的思考方式,小一點的孩子可以讀繪本,等孩子長大以後儘量選擇純文字的書。有科學家做過實驗,利用熱成像掃描人體,在讀書時,大腦是消耗能量產熱最高的部位。因為在讀書時,人要把文字在大腦中變成圖像,不要小看這個過程,在地球上也只有人類能把抽象的符號(文字)變成具象的圖像。
2、遊戲:遊戲是孩子最佳的學習方式,小孩在特別小的時候,不理解成年人的行為,會利用過家家的遊戲來模仿成人,這是孩子學習了解人類社會的一個重要過程,他們會在遊戲中學會如何與人相處,如何團隊合作,完成自我的社會化。另外,小孩的另一種遊戲:想像性遊戲,對於孩子的發展也非常重要,在成年人眼中,紙箱子就是紙箱子,但在孩子眼中,紙箱子可以變成非常多的東西,可以是房子、宇宙飛船……如果你想讓孩子在遊戲中學習,記住道具越簡單越好,紙箱子比iPad裡的益智遊戲要好一萬倍,越簡單,他要靠腦子想像的東西就越多。
3、接觸全方面的知識:人的想像力不是憑白出現的,而是根據已知的知識發散出來的。比如你家的孩子沒聽說過超人和怪獸,他就不會玩超人打怪獸的遊戲。想要孩子的大腦想得多,就要帶他多接觸全方面的知識,博物館、大自然、科普節目,可能並不會提高孩子的語文數學成績,但是時間久了,你就能發現孩子和其他人的差距,那種求知的欲望一定能幫助孩子厚積薄發。
人的大腦是用進廢退的,保持旺盛的學習熱情,對大人孩子都有好處。